/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试卷 | 初中物理
专题03 《电流和电路 》素养提升训练
1.(2024秋 瓦房店市期中)我国西晋学者张华在《博物志》中写道“今人梳头、脱着衣时,有随梳、解结有光者,亦有咤声”,句中所描述的物理现象属于( )
A.做功改变内能 B.热传递改变内能
C.摩擦生热 D.摩擦起电
2.(2024 梧州模拟)如图,加油站工作人员提取油枪加油前,手必须触摸静电释放器,以清除身体上的静电,确保安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静电释放器可由玻璃制成
B.身体上的静电是人体与衣服摩擦过程创造的
C.清除静电后,人体上的正、负电荷全部消失
D.清除静电时,人体的静电经静电释放器释放到大地
3.(2024秋 海淀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装置常被用来提取干燥物体表面上的粉尘性脚印,其工作过程如下:先将静电膜(一面是塑料膜、另外一面镀铝)塑料膜一面朝下覆盖在待提取的脚印上,然后将静电发生器的触点与铝膜任意位置接触,按下静电发生器电源开关,鞋印上的灰尘便被吸附在静电膜上。关于以上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装置主要依靠静电发生器创造静电荷来实现吸附灰尘的目的
B.铝膜是导体,与静电发生器接触可以使整个铝膜都带上电荷,从而增大吸附面积
C.铝膜与静电发生器触点接触带正电的过程中,铝膜上的正电荷发生了转移
D.鞋印上的灰尘之所以能被通电后的静电膜吸附,主要是因为同种电荷互相吸引
4.(2024 绥化模拟)有A、B、C三个用丝线悬吊着的轻质小球,相互作用情况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 A 带正电,则 C 一定带正电
B.若 A 带负电,则 C 一定带正电
C.若 B 带正电,则 A 一定带正电,C 一定带负电
D.A,B 一定带同种电荷,C 则可能不带电象
5.(2024秋 罗庄区校级期中)在火箭与导弹领域,手工制造固体燃料依然十分重要,火药雕刻技术也直接决定了一个国家武器装备的国防实力。首先它对精度的要求极高,又因为固体燃料极其敏感,静电、不合理的摩擦,甚至刀具触碰到金属壳等都能导致其燃爆。以徐立平为代表的“大国工匠”以精湛的火药雕刻技术让一件件大国重器华丽绽放。结合以上材料,下列措施中能有效防止静电的是( )
①刀具触碰到金属壳
②佩戴防静电腕带
③触摸导静电棒释放静电
④必须穿防静电服
1.(2024秋 齐河县校级月考)电路中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是( )
A.电路中存在大量的自由电子
B.电路中必须有电源
C.电路中有电源,且电路闭合
D.电路中有电源,且有灯泡
2.(2024秋 开远市校级期中)关于电流形成的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正电荷定向移动,才能形成电流
B.负电荷定向移动,才能形成电流
C.正、负电荷定向移动,才能形成电流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3.(2024秋 宝塔区校级期末)如图所示是小区内电动汽车充电时的情景。小梦发现只有把电卡插入电槽中,电动汽车的充电电路才能有电,此电卡的作用相当于( )
A.导线 B.开关 C.用电器 D.电源
4.(2024秋 兰州期中)对如图所示的三个电路,状态判断正确的是( )
A.甲断路、乙短路、丙通路 B.甲通路、乙短路、丙断路
C.甲断路、乙通路、丙短路 D.甲短路、乙断路、丙通路
5.(2024秋 广信区期中)如图所示,图中箭头表示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后电流的方向,甲、乙、丙、丁四处分别接有电源、电灯、电铃和开关中的一种,且开关控制整个电路。则根据电流的方向可知( )
A.甲处可能接电铃 B.乙处可能接开关
C.丙处一定接开关 D.丁处一定接电源
1.(2024秋 秦淮区校级月考)如图所示为某同学连接的电路,仅改变一根导线使两灯并联,下列做法:①仅将导线b与D接线柱相连的一端改接至C;
②仅将导线c与D接线柱相连的一端改接至C;
③仅将导线e与F接线柱相连的一端改接至C;
④仅将导线e与F接线柱相连的一端改接至E。
可行的是( )
A.仅①③ B.仅②④ C.仅①③④ D.①②③④
2.(2024 长汀县一模)如图所示,小芳戴着一款电加热眼罩,适当使用可以缓解眼部疲劳。它有两个发热电阻R1、R2,只闭合开关S时,R1发热;S、S1都闭合时,R1、R2都发热;断开开关S,眼罩停止发热。如图所示是根据上述电路特点设计的四个简化模拟电路图,其中正确的是( )
3.(2024秋 潍坊期中)实验课上四位同学连接的电路如图所示,其中连接错误的是( )
4.(2024秋 仓山区校级期中)()科技小组模拟“智能开锁”设计的电路图,有两种开锁方式,即“人脸识别”与输入“密码”匹配成功,或“人脸识别”与使用“钥匙”匹配成功才可开锁。现用S1表示人脸识别,S2、S3表示密码、钥匙。匹配成功后对应开关自动闭合,电动机才工作开锁。满足上述两种方式都能开锁的电路是( )
1.(2024秋 互助县期中)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电流表测量的是( )
A.通过灯 L1的电流
B.通过灯 L2的电流
C.通过灯 L1和灯 L2电流之和
D.电源供给电路的总电流
2.(2024秋 山西期中)如图所示是夏天降温神器——便携式手持小风扇,工作时的电流大小与实验室的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流大小接近,请你估测其电流大约是( )
A.0.3mA B.0.3A C.3A D.30A
3.(2024秋 昌江县校级期中)在使用电流表的规则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必须使电流从“+”接线柱流进电流表,从“-”接线柱流出电流表
B.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
C.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
D.可以把电流表直接连在电源两极上
4.(2024 宿迁)在“探究并联电路电流特点”的活动中,部分电路如图所示,R1=10Ω,R2=20Ω,电流表有“0~0.6A”和“0~3A”两个量程,测量了电阻R1的电流为0.3A。为完成实验探究,做法正确的是( )
A.使用“0~3A”量程,只测量R2的电流
B.使用“0~0.6A”量程,只测量R2的电流
C.使用“0~3A”量程,分别测量R2支路和干路的电流
D.使用“0~0.6A”量程,分别测量R2支路和干路的电流
1.(2024秋 南岗区校级期末)在如图甲所示电路中,闭合开关S后,两个灯泡都能发光,乙图为电流表A1指针的位置,如果电流表A2的示数是0.5A,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灯泡L1和L2串联
B.通过灯L1的电流为1.5A
C.通过灯L1、L2的电流都为0.5A
D.电流表A1使用的一定是0~3A量程
2.(2024秋 新市区校级期末)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当闭合开关后,两个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均为图乙所示,则灯泡L1和L2的电流分别为( )
A.1.2 A 0.22 A B.0.98 A 0.22 A
C.0.96 A 0.24 A D.0.24 A 1.2A
3.(2024秋 阜宁县期中)用如图所示电路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特点。关于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可通过灯泡亮暗判断电流的大小
B.两个实验中L1和L2规格都应相同
C.为得到普遍规律,应保持器材不变再实验两次
D.最好选用三个相同的电流表串联接入a、b、c处测量
4.(2024秋 桂阳县期中)如图所示,在探究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关系时,小明同学用电流表测出A、B、C三处的电流分别为IA=0.5A,IB=0.3A,IC=0.2A,在表格中记录数据后,下一步首先应该做的是( )
A.整理器材,结束实验
B.换用不同规格的小灯泡,再测出几组电流值
C.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D.换用电流表的另一量程,再测出一组电流值
1.【科学思维】(2024秋 洛阳期中)如图所示是一个装有静电除尘纸的拖把,扫地时除尘纸与地板摩擦后(除尘纸比地板束缚电子的能力强),可以轻松地将附近的灰尘和头发清扫干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静电除尘纸和地面摩擦后带正电
B.静电除尘纸和地面摩擦创造了电荷
C.静电除尘利用了带电体可以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D.静电除尘纸吸附灰尘利用了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的规律
2.【物理观念】(2024秋 开远市校级期中)关于电流形成的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正电荷定向移动,才能形成电流
B.负电荷定向移动,才能形成电流
C.正、负电荷定向移动,才能形成电流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科学探究】(2024 成都)在“探究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特点”实验中,图甲是某小组同学设计的电路图。
图乙是该小组连接的电路,闭合开关S,电流表测通过 的电流。
(2)该小组同学换用不同规格的小灯泡进行实验,用电流表多次测A、B、C三点电流,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IA/A IB/A IC/A
第1次 0.30 0.22 0.50
第2次 0.22 0.28 0.50
第3次 0.24 0.22 0.46
第4次 0.28 0.30 0.28
分析表中数据,以下说法不合理的是 。
A.四次实验中电流表选用量程为0~0.6A
B.表中的数据均在误差范围内
C.此实验还可测量更多组数据
D.通过多次实验,可避免偶然性
(3)小成同学测量通过灯泡L1电流时,L1正常发光,L2忽亮忽灭,他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 。(写出一条即可)
【跨学科实践】(2024秋 如皋市校级月考)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将两片不同金属制成的极板平行插入不同的水果中,制成了水果电池,然后用电压表测量水果电池的电压。交流时发现各自制作的水果电池的电压不相等,于是他们讨论影响水果电池电压大小的因素有哪些后,提出了一些猜想。
猜想一:水果电池电压可能与水果的种类有关;
猜想二:水果电池电压可能与极板的材料有关;
(1)他通过实验探究来验证猜想是否正确,在不同水果中插入不同金属制成的极板,并保持两块极板间的距离、极板插入水果的深度不变,分别测出电压,实验记录如表所示。第1次实验操作如图1所示,闭合开关,电压表的示数如图2所示,由此可知此时水果电池的正极为 极板,该水果电池的电压为 V;
分析实验数据可知:①猜想一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②表中效果最好的两极板材料是 ;
小明在实验中将两极板插入水果更深些,发现电压表示数发生了变化。由此你还可以提出一个可探究的科学问题:水果电池电压可能与 有关。
小明又提出猜想:水果电池的电压与水果大小有关。他将苹果依次切去一部分来做实验,并记录数据如下表,该实验说明 。
5.【课内实验拓展】(2024秋 北京校级期中)商场的自动扶梯在无人乘坐时,运行速度缓慢;在有人乘坐时“感应开关”自动闭合,电梯运行速度增大。在自动扶梯的出、入口处各有一个“紧急制动开关”,断开任何一个开关,都能使自动扶梯停止。如图所示是小亮设计的模拟自动扶梯工作原理的电路图,若电源两端电压不变,电动机两端电压变大时,其运转速度增大。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无人乘坐时,开关S1、S2、S3均闭合
B.当无人乘坐时,电阻R与电动机是串联的
C.开关S1、S3是“紧急制动开关”,S2是“感应开关”
D.当有人乘坐时,电动机两端电压小于电阻R两端电压
6.【创新思维】(2020秋 上蔡县期末)有一种开关上带有一个发光二极管(提示灯电阻非常大),通电时发出微弱的光可提示开关的位置(如图甲),请在图乙画出开关控制照明灯工作的电路图。要求:照明灯亮时提示灯不亮,照明灯不亮时提示灯亮。
参考答案及解析
1.(2024秋 瓦房店市期中)我国西晋学者张华在《博物志》中写道“今人梳头、脱着衣时,有随梳、解结有光者,亦有咤声”,句中所描述的物理现象属于( )
A.做功改变内能 B.热传递改变内能
C.摩擦生热 D.摩擦起电
【答案】D
【解析】先要理解“今人梳头、脱着衣时,有随梳、解结有光者,也有咤声”这句话的意思,即人们梳头、穿衣时,梳子与头发,外衣与里面的衣服摩擦产生电荷,是静电现象。
2.(2024 梧州模拟)如图,加油站工作人员提取油枪加油前,手必须触摸静电释放器,以清除身体上的静电,确保安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静电释放器可由玻璃制成
B.身体上的静电是人体与衣服摩擦过程创造的
C.清除静电后,人体上的正、负电荷全部消失
D.清除静电时,人体的静电经静电释放器释放到大地
【答案】D
【解析】(1)静电释放器应该由导体制成;
(2)摩擦起电的本质是发生了电子的转移,并不是创造了电荷;
(3)规定正电荷定向移动的方向是电流的方向,电子的定向移动方向与电流方向相反。
3.(2024秋 海淀区校级期中)如图所示装置常被用来提取干燥物体表面上的粉尘性脚印,其工作过程如下:先将静电膜(一面是塑料膜、另外一面镀铝)塑料膜一面朝下覆盖在待提取的脚印上,然后将静电发生器的触点与铝膜任意位置接触,按下静电发生器电源开关,鞋印上的灰尘便被吸附在静电膜上。关于以上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装置主要依靠静电发生器创造静电荷来实现吸附灰尘的目的
B.铝膜是导体,与静电发生器接触可以使整个铝膜都带上电荷,从而增大吸附面积
C.铝膜与静电发生器触点接触带正电的过程中,铝膜上的正电荷发生了转移
D.鞋印上的灰尘之所以能被通电后的静电膜吸附,主要是因为同种电荷互相吸引
【答案】B
【解析】(1)静电发生器是将电荷分开,使铝膜带上静电,不是创造了电荷;
(2)容易导电的物体叫做导体;
(3)铝膜与静电发生器触点接触带正电,铝膜失去电子;
(4)带电体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电荷间的相互作用规律:同种电荷相互排斥,异种电荷相互吸引。
4.(2024 绥化模拟)有A、B、C三个用丝线悬吊着的轻质小球,相互作用情况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 A 带正电,则 C 一定带正电
B.若 A 带负电,则 C 一定带正电
C.若 B 带正电,则 A 一定带正电,C 一定带负电
D.A,B 一定带同种电荷,C 则可能不带电象
【答案】D
【解析】利用电荷间的作用规律分析即可,但应注意的是:若两小球相斥,则表明其一定都带电,且带的是同种电荷;若两小球相吸,则有两种可能,即可能都带电,且是异种电荷,也可能一个带电,另一个不带电。
5.(2024秋 罗庄区校级期中)在火箭与导弹领域,手工制造固体燃料依然十分重要,火药雕刻技术也直接决定了一个国家武器装备的国防实力。首先它对精度的要求极高,又因为固体燃料极其敏感,静电、不合理的摩擦,甚至刀具触碰到金属壳等都能导致其燃爆。以徐立平为代表的“大国工匠”以精湛的火药雕刻技术让一件件大国重器华丽绽放。结合以上材料,下列措施中能有效防止静电的是( )
①刀具触碰到金属壳
②佩戴防静电腕带
③触摸导静电棒释放静电
④必须穿防静电服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答案】B
【解析】物体在摩擦的过程中极易产生静电,静电要采取一定的措施进行放电处理。
1.(2024秋 齐河县校级月考)电路中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是( )
A.电路中存在大量的自由电子
B.电路中必须有电源
C.电路中有电源,且电路闭合
D.电路中有电源,且有灯泡
【答案】C
【解析】电压使电路中的电荷发生定向移动,形成电流。而电源是提供电压的装置。电路中获得持续电流的条件:一是必须有电源;二是电路必须是闭合回路。
2.(2024秋 开远市校级期中)关于电流形成的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正电荷定向移动,才能形成电流
B.负电荷定向移动,才能形成电流
C.正、负电荷定向移动,才能形成电流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答案】D
【解析】导体内部含有大量的自由电荷,但是这些电荷在做杂乱无章的运动即向各个方向运动,所以不能形成电流。如果这些自由电荷能够都向一个方向运动,即发生定向移动,则就会产生电流。
3.(2024秋 宝塔区校级期末)如图所示是小区内电动汽车充电时的情景。小梦发现只有把电卡插入电槽中,电动汽车的充电电路才能有电,此电卡的作用相当于( )
A.导线 B.开关 C.用电器 D.电源
【答案】B
【解析】电路是由电源、开关、导线和用电器等元件组成的。
4.(2024秋 兰州期中)对如图所示的三个电路,状态判断正确的是( )
A.甲断路、乙短路、丙通路 B.甲通路、乙短路、丙断路
C.甲断路、乙通路、丙短路 D.甲短路、乙断路、丙通路
【答案】A
【解析】根据电路的三种的状态(通路、开路、短路)的概念填写。
5.(2024秋 广信区期中)如图所示,图中箭头表示接好电路闭合开关后电流的方向,甲、乙、丙、丁四处分别接有电源、电灯、电铃和开关中的一种,且开关控制整个电路。则根据电流的方向可知( )
A.甲处可能接电铃 B.乙处可能接开关
C.丙处一定接开关 D.丁处一定接电源
【答案】B
【解析】解答本题应掌握:电源外部电流由电源的正极流出,经用电器后由电源的负极流入。根据选项的描述逐一尝试可做出判断。
1.(2024秋 秦淮区校级月考)如图所示为某同学连接的电路,仅改变一根导线使两灯并联,下列做法:①仅将导线b与D接线柱相连的一端改接至C;
②仅将导线c与D接线柱相连的一端改接至C;
③仅将导线e与F接线柱相连的一端改接至C;
④仅将导线e与F接线柱相连的一端改接至E。
可行的是( )
A.仅①③ B.仅②④ C.仅①③④ D.①②③④
【答案】C
【解析】并联电路中各用电器是并联接在电路的两端之间,电流有多条流通路径。
2.(2024 长汀县一模)如图所示,小芳戴着一款电加热眼罩,适当使用可以缓解眼部疲劳。它有两个发热电阻R1、R2,只闭合开关S时,R1发热;S、S1都闭合时,R1、R2都发热;断开开关S,眼罩停止发热。如图所示是根据上述电路特点设计的四个简化模拟电路图,其中正确的是( )
【答案】C
【解析】由题意可知,只闭合S时,R1工作,再闭合S1后,R1、R2同时工作,说明R1可以独立工作、R1和R2可以同时工作,即两电阻并联;断开S时,眼罩停止发热,说明开关S位于干路,开关S1位于R2支路,据此进行解答。
3.(2024秋 潍坊期中)实验课上四位同学连接的电路如图所示,其中连接错误的是( )
【答案】D
【解析】电路由电源、开关、用电器、导线组成;连接电路时,电源不能出现短路。
4.(2024秋 仓山区校级期中)()科技小组模拟“智能开锁”设计的电路图,有两种开锁方式,即“人脸识别”与输入“密码”匹配成功,或“人脸识别”与使用“钥匙”匹配成功才可开锁。现用S1表示人脸识别,S2、S3表示密码、钥匙。匹配成功后对应开关自动闭合,电动机才工作开锁。满足上述两种方式都能开锁的电路是( )
【答案】B
【解析】由题知,“人脸识别”与输入“密码”匹配成功后开关S1与S2会闭合,电动机M工作,开锁成功,当人脸识别失败时也可以输入密码解锁,当密码输入正确时开关S1会闭合,电动机M工作,开锁成功,由此根据选项图分析解答。
1.(2024秋 互助县期中)如图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电流表测量的是( )
A.通过灯 L1的电流
B.通过灯 L2的电流
C.通过灯 L1和灯 L2电流之和
D.电源供给电路的总电流
【答案】B
【解析】电流表是测量电路电流的仪表,需要与用电器串联。对电路进行分析,明确电流表与哪只灯泡串联,确定符合题意的选项。
2.(2024秋 山西期中)如图所示是夏天降温神器——便携式手持小风扇,工作时的电流大小与实验室的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流大小接近,请你估测其电流大约是( )
A.0.3mA B.0.3A C.3A D.30A
【答案】B
【解析】实验室的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流大为0.3A,便携式手持小风扇工作时的电流大小与实验室的小灯泡正常工作时的电流大小接近,故B正确。
故选:B。
3.(2024秋 昌江县校级期中)在使用电流表的规则中,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必须使电流从“+”接线柱流进电流表,从“-”接线柱流出电流表
B.电流表要串联在电路中
C.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
D.可以把电流表直接连在电源两极上
【答案】D
【解析】电流表的正确使用方法:①电流表要与用电器串联在电路中;
②电流要从“+”接线柱入,从“-”接线柱出;
③被测电流不要超过电流表的量程;
④绝对不允许不经过用电器而把电流表连到电源的两极上。
使用前的准备:①校零,用平口改锥调整校零按钮;
②选用量程(用经验估计或采用试触法)。
4.(2024 宿迁)在“探究并联电路电流特点”的活动中,部分电路如图所示,R1=10Ω,R2=20Ω,电流表有“0~0.6A”和“0~3A”两个量程,测量了电阻R1的电流为0.3A。为完成实验探究,做法正确的是( )
A.使用“0~3A”量程,只测量R2的电流
B.使用“0~0.6A”量程,只测量R2的电流
C.使用“0~3A”量程,分别测量R2支路和干路的电流
D.使用“0~0.6A”量程,分别测量R2支路和干路的电流
【答案】D
【解析】在“探究并联电路电流特点”的活动中,分别用电流表测出各支路和干路电流,在测量过程中,注意电流表量程的选择,据此分析。
1.(2024秋 南岗区校级期末)在如图甲所示电路中,闭合开关S后,两个灯泡都能发光,乙图为电流表A1指针的位置,如果电流表A2的示数是0.5A,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灯泡L1和L2串联
B.通过灯L1的电流为1.5A
C.通过灯L1、L2的电流都为0.5A
D.电流表A1使用的一定是0~3A量程
【答案】D
【解析】由图可知,灯泡L1和L2并联,电流表A1测量干路电流,电流表A2测量通过L2的电流。根据并联电路的电流规律判断电流表A1的量程,并读数,进一步求得通过灯L1的电流。
2.(2024秋 新市区校级期末)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当闭合开关后,两个电流表的指针偏转均为图乙所示,则灯泡L1和L2的电流分别为( )
A.1.2 A 0.22 A B.0.98 A 0.22 A
C.0.96 A 0.24 A D.0.24 A 1.2A
【答案】C
【解析】分析电路可知:两灯并联,电流表A1测的是干路电流,电流表A2测的是L2所在支路的电流;
由于并联电路中,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电流表A1选用的应该是大量程(0~3A),A2选用的是小量程(0~0.6A);
然后根据相应量程下的分度值和指针位置来进行读数。结合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即可求出通过各灯的电流大小。
3.(2024秋 阜宁县期中)用如图所示电路探究串联电路中电流特点。关于实验,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可通过灯泡亮暗判断电流的大小
B.两个实验中L1和L2规格都应相同
C.为得到普遍规律,应保持器材不变再实验两次
D.最好选用三个相同的电流表串联接入a、b、c处测量
【答案】D
【解析】A、灯泡亮暗取决于灯的实际功率大小;
BC、为得出普遍性的规律,要换用不同规格的灯泡多次测量;
D、不同量程电流表的分度值不同,准确程度不同,并且不同型号的电流表的灵敏度也不一定相同,据此分析。
4.(2024秋 桂阳县期中)如图所示,在探究并联电路中的电流关系时,小明同学用电流表测出A、B、C三处的电流分别为IA=0.5A,IB=0.3A,IC=0.2A,在表格中记录数据后,下一步首先应该做的是( )
A.整理器材,结束实验
B.换用不同规格的小灯泡,再测出几组电流值
C.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D.换用电流表的另一量程,再测出一组电流值
【答案】B
【解析】物理实验不能只由一次实验得出规律。小明的实验中只有一组数据,具有偶然性,应换用不同规格的小灯泡,多次测量,使实验结论具有普遍性。
1.【科学思维】(2024秋 洛阳期中)如图所示是一个装有静电除尘纸的拖把,扫地时除尘纸与地板摩擦后(除尘纸比地板束缚电子的能力强),可以轻松地将附近的灰尘和头发清扫干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静电除尘纸和地面摩擦后带正电
B.静电除尘纸和地面摩擦创造了电荷
C.静电除尘利用了带电体可以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D.静电除尘纸吸附灰尘利用了异种电荷相互吸引的规律
【答案】C
【解析】(1)当两种束缚电子的能力不同的物质相互摩擦时,束缚电子能力强的得到电子,因电子比质子数量多而带负电,束缚电子能力弱的失去电子,因电子比质子数量少而带正电;
(2)带电体具有吸引轻小物体的性质.
2.【物理观念】(2024秋 开远市校级期中)关于电流形成的原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正电荷定向移动,才能形成电流
B.负电荷定向移动,才能形成电流
C.正、负电荷定向移动,才能形成电流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答案】D
【解析】导体内部含有大量的自由电荷,但是这些电荷在做杂乱无章的运动即向各个方向运动,所以不能形成电流。如果这些自由电荷能够都向一个方向运动,即发生定向移动,则就会产生电流。
【科学探究】(2024 成都)在“探究并联电路中的电流特点”实验中,图甲是某小组同学设计的电路图。
图乙是该小组连接的电路,闭合开关S,电流表测通过 的电流。
(2)该小组同学换用不同规格的小灯泡进行实验,用电流表多次测A、B、C三点电流,记录实验数据如下表。
实验次数 IA/A IB/A IC/A
第1次 0.30 0.22 0.50
第2次 0.22 0.28 0.50
第3次 0.24 0.22 0.46
第4次 0.28 0.30 0.28
分析表中数据,以下说法不合理的是 。
A.四次实验中电流表选用量程为0~0.6A
B.表中的数据均在误差范围内
C.此实验还可测量更多组数据
D.通过多次实验,可避免偶然性
(3)小成同学测量通过灯泡L1电流时,L1正常发光,L2忽亮忽灭,他接下来的操作应该是 。(写出一条即可)
【答案】(1)L2;(2)B;(3)检查L2支路的接线柱是否连接好(或检查L2是否拧紧)。
【解析】此题为并联电路并联规律的探索,谨记“并联分流”原则,即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即可解决。
【跨学科实践】(2024秋 如皋市校级月考)物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将两片不同金属制成的极板平行插入不同的水果中,制成了水果电池,然后用电压表测量水果电池的电压。交流时发现各自制作的水果电池的电压不相等,于是他们讨论影响水果电池电压大小的因素有哪些后,提出了一些猜想。
猜想一:水果电池电压可能与水果的种类有关;
猜想二:水果电池电压可能与极板的材料有关;
(1)他通过实验探究来验证猜想是否正确,在不同水果中插入不同金属制成的极板,并保持两块极板间的距离、极板插入水果的深度不变,分别测出电压,实验记录如表所示。第1次实验操作如图1所示,闭合开关,电压表的示数如图2所示,由此可知此时水果电池的正极为 极板,该水果电池的电压为 V;
分析实验数据可知:①猜想一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的;
②表中效果最好的两极板材料是 ;
小明在实验中将两极板插入水果更深些,发现电压表示数发生了变化。由此你还可以提出一个可探究的科学问题:水果电池电压可能与 有关。
小明又提出猜想:水果电池的电压与水果大小有关。他将苹果依次切去一部分来做实验,并记录数据如下表,该实验说明 。
【答案】(1)铜;0.7;(2)①正确;②铜、锌;(3)两极板插入水果的深度;(4)水果电池的电压与水果大小无关。
【解析】(1)(2)①根据电压表正负接线柱确定正负极,结合电压表的量程、分度值读数;
②验证猜想一,保持极板材料不变,改变水果种类,观察电压变化来判断猜想一;
③当水果种类相同时,比较不同材料的两极板之间的电压大小,电压越大说明实验材料的效果越好;
④电压表标有“3”字样的接线柱是正接线柱,所以与电压表标有“3”字样的接线柱相连的极板是水果电池的正极,若要使电压表指针偏转角度更大,可将多个水果电池串联;
(3)将两极板插入水果更深些,发现电压表示数发生了变化,可以猜想水果电池电压可能与两极板插入水果的深度有关;
(4)根据数据分析结论。
5.【课内实验拓展】(2024秋 北京校级期中)商场的自动扶梯在无人乘坐时,运行速度缓慢;在有人乘坐时“感应开关”自动闭合,电梯运行速度增大。在自动扶梯的出、入口处各有一个“紧急制动开关”,断开任何一个开关,都能使自动扶梯停止。如图所示是小亮设计的模拟自动扶梯工作原理的电路图,若电源两端电压不变,电动机两端电压变大时,其运转速度增大。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无人乘坐时,开关S1、S2、S3均闭合
B.当无人乘坐时,电阻R与电动机是串联的
C.开关S1、S3是“紧急制动开关”,S2是“感应开关”
D.当有人乘坐时,电动机两端电压小于电阻R两端电压
【答案】(1)甲、丙;秒表;加热时间;b;4.2×103;(2)甲、乙;偏小。
【解析】(1)电路分析电路中开关S1、S2,在干路中,断开其中任何一个,都可以断开整个电路,电动机不工作,所以 S1、S2是紧急制动开关;S3与电阻R并联,S3闭合会把电阻R短路,使电路中电阻变小,电流变大,电动机的转速变大,则S3是感应开关;
(2)有人乘坐时,S1、S2、S3都闭合,电阻R被短路,自动扶梯高速运行;
(3)无人乘坐时,S1、S2闭合,S3断开,电阻R串联在电路中。
6.【创新思维】(2020秋 上蔡县期末)有一种开关上带有一个发光二极管(提示灯电阻非常大),通电时发出微弱的光可提示开关的位置(如图甲),请在图乙画出开关控制照明灯工作的电路图。要求:照明灯亮时提示灯不亮,照明灯不亮时提示灯亮。
【答案】
【解析】开关闭合时,只有照明灯发光,开关断开时,照明灯熄灭,指示灯会发出微弱的光,所以当开关断开时,指示灯与照明灯串联,开关闭合时,指示灯短路,据此设计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