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1张PPT)
第10课 帝制复辟与军阀割据
授课时间:2025/10/15
目 录
Contents
01 幻梦的编织——袁世凯复辟帝制
02 幻梦的破灭——护国战争的惊雷
03 幻梦的余毒——军阀割据的乱局
幻梦的编织——袁世凯复辟帝制
01
结合教材P58,梳理袁世凯是如何编织帝制幻梦的?
镇压二次革命后,
1914年1月10日,
不久(1914年5月1日),
接着(1914年底),
1
2
3
4
袁世凯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随即下令解散国民党;
解散国会。
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为总统制。
民主共和
独裁专制
结合教材P58,梳理袁世凯是如何编织帝制幻梦的?
镇压二次革命后,
1914年1月10日,
不久(1914年5月1日),
接着(1914年底),
袁世凯成为终身且世袭的大总统
表明:
袁世凯想当皇帝的野心昭然若揭
对内:独裁专制
1
2
3
4
袁世凯强迫国会选举他为正式大总统,随即下令解散国民党;
解散国会。
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责任内阁为总统制。
修改总统选举法;规定总统可无限期连任可指定继承人
为编织帝制幻梦,袁世凯对外采取了什么措施?
1915年,袁世凯接受日本旨在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的大部分内容,以换取日本支持。
承认日本接管
德国在山东的
一切权益。
二十一条
承认日本在“南满”和蒙古的特殊权利等。
二十一条
中国沿海港湾及岛屿不得租借或割让给他国。
二十一条
中国政府须聘用日本人为政治军事及财政顾问,警政及军械厂由中日合办等。
二十一条
对外:出卖国家主权。
下令改中华民国为中华帝国,年号“洪宪”。
以1916年为洪宪元年,准备元旦举行登基大典。
1915年12月,袁世凯宣布称帝。
图为坐在龙椅上的袁世凯
材料研读
万户涕泪,一人冠冕,其心尚有“共和”二字存耶?既忘共和,即称民贼。……誓死戮此民贼,以拯吾民。 ——孙中山《讨袁檄文》
一人冠冕”中的“一人”指的是谁?孙中山对袁世凯称帝的态度?
袁世凯
反对袁世凯称帝,认为其行为破坏民主共和制度,不得民心,他誓死讨伐袁世凯,以达到救国救民的目的。
幻梦的破灭——护国战争的惊雷
02
观看视频,了解护国战争的过程。
1915年底,蔡锷、李烈钧、唐继尧在云南宣告独立组织护国军北上讨袁,护国战争爆发。
1916年3月22日,袁世凯三路攻滇计划失败,加上在广东、山东等地北洋军亦遭到打击,外交上又连受挫折,被迫宣布撤销帝制
1916年6月6日,袁忧愤而死,由黎元洪任大总统,宣布恢复《临时约法》和国会
1916年7月14日,护国战争结束
“护国三杰”
护国战争
成功
1916年袁世凯复辟
1917年张勋拥戴清朝末代皇帝溥仪复辟
思考探究:袁世凯复辟帝制为什么会迅速失败?说明了什么?
原因:
①辛亥革命后,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
②袁世凯出卖国家民族利益,违背民主共和历史潮流
③全国人民支持护国运动
④袁世凯失去亲信与列强的支持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
民主共和是不可抗拒的历史潮流。
幻梦的余毒——军阀割据的乱局
03
军 阀
北 洋
指拥有军队、武装、地盘、政权的军人(集团)
清末北方沿海各省的统称,袁世凯出任北洋大臣
北洋政府
由袁世凯和其他北洋军阀控制的中华民国北京政府
北洋军阀
以袁世凯为首,北洋军主要将领组成的军事统治集团
1912年
1916年
1928年
袁世凯统治时期
军阀割据时期
北洋政府统治时期
名词解释
派系 代表人物 依靠的
帝国主义
北洋军阀 直系 冯国璋 曹锟 美、英
皖系 段祺瑞 日
奉系 张作霖 日
西南军阀 滇系 唐继尧 美、英
桂系 陆荣廷 美、英
依附帝国主义
出卖国家利益
皖系段祺瑞
直系冯国璋曹锟
奉系张作霖
桂系陆荣廷
滇系唐继尧
03幻梦的余毒——军阀割据的乱局
农户减少 1914-1918年 减少1500多万户
耕地减少 1914-1918年 减少2600多万亩
荒地增加 1914-1918年 增加4900多万亩
陆军增加 1914-1918年 增加92万多人
军费增长 1916-1918年 增加5000多万元
军阀割据,政局动荡,国会党争,民众因为军队扩张,互争地盘,内战频仍,的确比之清末时期负担加重而且痛苦程度加剧。
——张鸣《共和中的帝制》
生产力遭到破坏,经济下滑;苛捐杂税增多,百姓负担加重;军阀割据混战,社会动荡不安,民不聊生。
时间 军阀混战
1920年7月 直皖战争
1921年7月 湘鄂战争
1922年4月 第一次直奉战争
1924年9月 第二次直奉战争
1925年10月 第三次直奉战争
军阀割据的影响?
①原因:
②目的:
③经过:
④结果:
袁世凯死后,段祺瑞拒绝恢复《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和国会。
为了维护共和制度。
1917年秋,孙中山在广州组织护法军政府,试图借助滇系、桂系等西南军阀的军事力量,开展护法运动。
南北军阀最终达成了妥协;
1918年,孙中山被迫离开广州回到上海。
袁世凯死后,产生以黎元洪为总统、冯国璋为副总统,段祺瑞为国务总理的北京政权。
(图为段祺瑞的内阁成员:曹汝霖、陆征祥、段祺瑞、等人)
护法战争
失败
北洋军阀
革命党人
1915年
1918年
1914年
1916年
1917年
袁世凯
复辟帝制
军阀割据混战
护国战争
成功
护法运动
失败
“民主共和”的道路曲折艰难
1913年
二次革命
失败
“宋”案
本课小结
1.某历史人物去世后,时人撰写挽联:“抗孙黄以做总统,先临时、后正式、旋改国号,一片心称皇呼帝,忽焉取消,我也笑鳌入紫泥。”这反映出当时( )
A.清廷压迫百姓 B.复辟行径不得人心
C.军阀割据混战 D.封建制度业已终结
2.“此役是关乎国体之战,亦如蔡锷所言,是‘为四万万人人争人格’”,“经此役后中国传统的君主制正式告终,其后溥仪在民国六年的复辟及二十一年的伪满洲国,也只不过是由军阀、日本人操纵的傀儡而已。”“此役”发端云南,牵动全国,改变了中国的命运,“此役”是( )
A.辛亥革命 B.二次革命 C.护国战争 D.国民大革命
B
C
当堂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