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31张PPT。狼蒲松龄一、说教材 《狼》是语文八年级下华东师大版第八单元的最后一篇课文,选自蒲松龄《聊斋志异》中《狼三则》的第二则,写的是一位屠户与两只狼之间的一场生死较量:狡诈的狼耍尽诡计想吃掉屠户,却“聪明反被聪明误”,“顷刻两毙”。文章短小精悍,结构紧凑,情节曲折,语言生动,寓意深刻,很适合八年级学生学习。1、熟读课文,积累文言词汇,正确理解、背诵、翻译课文。
2、了解蒲松龄及《聊斋志异》。
3、揣摩动作描写和心理描写,领悟作者语言运用的精妙。二、说目标(一)知识目标
1、理清情节结构,体会其中蕴含的道理。
2、学习本文在记事基础上发表议论的写法。(二)能力目标
1、体会屠户内心世界变化的过程。
2、认识狼贪婪凶残和阴险狡诈的本性,懂得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3、联系实际,懂得与坏人做斗争要量力而行,要有勇有谋。(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说重难点重点:积累文言词汇,深切感受文章寓意,领会文章主旨。
难点:创造性地复述课文情节;联系生活实际,多角度阐释自己的理解和感受。
突破方法:为解决重、难点,通过多种朗读方式和小组讨论、评演,感受故事情节,让学生充分发挥自主探究的精神,在理解中深入体会其中蕴含的道理。四、说学情初中生的注意力较难长时间集中,对文言文艰涩难懂有些畏惧,但这篇课文是一篇短小精悍、扣人心弦的小故事,字词较易理解,对学生很有吸引力,我在教学中抓住这一点来激发他们的兴趣,增进他们的学习信心。五、说教法学法 根据对教材的分析、学情的分析,结合当前语文的教学理念,本文的教学可采用激趣法、诵读法、探究法、讨论法、引申--拓展法。教法设想:在教学过程中,我采用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从两方面加以点拨和指导。
(1)在诵读基础上,自主疏通课文时,让学生提出学习中的难词、难句,组织学生分组交流,加以点拔,从中悟出规律方法。
(2)针对学生对课文思想内容方面的疑难问题,组织课堂讨论,以培养学生的思辩能力,以达到进一步把握主题的目的。学法指导:六、说教学过程环节一: 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出示视频
蒲松龄(1640-1715)字留仙,一字剑臣,号柳泉居士,清朝山东淄川(今淄博市)人。著有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
郭沫若为蒲氏故居题联,赞蒲氏著作“写鬼写妖高人一等,刺贪刺虐入骨三分”。环节二: 听读课文,初步感知1、听教师范读。
2、学生自由朗读。环节三: 再读课文,疏通文意字词正音:缀( ) 窘( ) 苫( )
眈( ) 瞑( ) 尻( )
黠( )止有剩骨: 缀行甚远:
并驱如故: 顾野有麦场:
弛担持刀: 犬坐于前:
意暇甚: 一狼洞其中:
前狼假寐: 狼亦黠矣:重点字词:友情提示文言翻译五字法:留:国号、年号、地名、人名、官名、书名。
替:用现代汉语词替换古代文言词。
调:调整句子次序,使之符合现代汉语的说法。
补:补充出句中省略的内容。
删:删去没有实在意义的词。
重点句子释义 :1、途中两狼,缀行甚远。
2、而两狼之并驱如故。
3、屠乃奔倚其下,弛担持刀。
4、其一犬坐于前。
5、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
6、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环节四: 创新思维,复述故事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要让学生真正成为言语实践的主人。因此,我设计让学生创造性地复述故事。在引导学生复述课文的时候,我设计了两条线索--从屠夫的角度复述故事和从狼的角度复述故事,还出示了要求和方法便于学生练习。 在解决这条线索时,我设计了三个问题帮助学
生贴近屠夫的心理:
①概括故事发展过程。
②找出文中表现屠夫心理的词语,引导学生思考
屠夫的心理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让学生展开想
象,自由讨论)
③以第一人称,描述屠夫的心理变化过程。(要
求:在原文基础上,大胆发挥想象,写成文字,全
班交流)。 1、从屠夫的角度入手学生精彩描述 刚才讲的是从屠夫的角度来思考问题,我又提
供了另一个角度,即狼的角度来复述故事。并设计
了以下问题帮助学生深入体会狼这个角色:画出描
写狼的动作、神态的字词,思考:
①狼的动作、神态有什么变化?
②这些变化背后的狼在想什么?
(这一环节让学生在自由讨论解决问题后,再尝
试表演两狼对话。)2、从狼的角度入手学生表演视频环节五: 品读课文,感悟主旨 这个环节主要是让学生从这个故事中感悟一些道
理,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教学中,教师启发:这个故
事写的是狼,但似乎又不仅仅是狼,那么,你能从这个
故事中得到怎样的启发呢?
①一切像狼一样的恶人都是以害人始,以害己终,最后
的下场是自取灭亡。
②人有狼没有的智慧、勇气和力量,人能够战胜狼,战
胜像狼一样的恶势力。
③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必须识破假象,并且不存幻
想,勇于斗争。
④除恶务尽,要像屠户那样并毙两狼,不留后患。
学生热烈讨论狼遇惧御杀敢于善于板书设计:环节六: 联系实际,拓展迁移 据媒体报道,14岁的汕头市浮东小学六年级学生黄俊杰,在颅脑遭受重创的情况下浴血百米路,只身勇追偷车贼最终不支倒地。经过医生全力抢救,黄俊杰昏迷多时后苏醒。少年浴血擒贼的事迹一时间在当地广为传颂,人们在赞赏少年勇气可嘉的同时,围绕评价未成年人见义勇为的讨论也热烈展开。结合屠夫智斗两狼的故事,谈谈你的看法。 要敢于与坏人坏事作斗争,不提倡涉险勇为,应该是“见义智为”,特别是面对穷凶极恶的犯罪分子,未成年学生更要智取,不能硬拼。 这堂课我的教学思路是想一改过去文言文教学“字字落实,句句清楚”的老套子,贯彻新课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让合作、探究的理念指导自己的教学,以便更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一是引导学生自主研读,夯实基础。对字、词、句的疏通我没有串讲,放手让学生解决,我只是充当组织者和引导者。
二是把握课文情节特点,设置情境。开头语言描述、视频呈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然后对屠夫心理活动进行变式复述;最后让学生分组表演两狼对话,学生的表演生动形象,惟妙惟肖,很容易地理解了课文主旨。教学反思: 三是联系生活实际,拓展迁移。结合身边事例,启发学生明白与像狼一样的坏人、困难作斗争时应智取不能蛮干。
整堂课的教学中,学生兴趣高涨,课堂气氛热烈,达到了预期效果。我深刻地意识到学生的潜力无限,反思到平时的教学中应该多给他们机会,真正做到以学生为主体,让他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和主角。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