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写作:学习扩写 课件+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九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写作:学习扩写 课件+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10-19 19:11:35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6.学习扩写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明确什么是扩写,了解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不同文体扩写的技巧与方法。
2.指导学生能进行记叙性文章的扩写,并按要求写出内容连贯、合乎逻辑、语言优美的文章。
【拓展资源】
《黍离(扩写)》《天赐的土地》
【课型及课时建议】
读写融通课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活动一:写前热身
(一)引导学生阅读语句“繁花落尽,我心中仍有花落的声音。一朵,一朵,在无人的山间轻轻飘落”,充分调动想象扩写语句,时限5分钟。
教师引导学生明确任务核心,围绕‘花落’场景,自由写作五分钟,注意是自由写作,除了明确任务之外,其余无需指导。教师以简短且富有画面感的语句为载体,引导学生写作,能够让学生们快速进入“添细节、补内容”的扩写状态。
(二)引导学生对比原句与扩充语段,拆解语段扩写技巧。
教师同步呈现原句与扩充范例,引导学生标注差异,并让学生将扩写范例和自己的习作片段相对照。通过直观对比,让学生清晰感知扩写后文本“画面更鲜活、情感更饱满”的变化,理解扩写并非“简单拉长”而是“精准添彩”。帮助学生从 “盲目扩充”转向“有方法的补充”,完成从感性体验到理性认知的过渡。
活动二:引导学生进行“类文阅读,梳理篇章扩写角度”。
(一)引导学生阅读《黍离》和《黍离(扩写)》,梳理这篇文章添加的扩写要素。
教师引导学生阅读《黍离》原文与扩写文节选,明确任务,要求学生从“叙事要素、人物刻画、情节结构”三个维度,梳理扩写文新增的内容。教师借助《黍离(扩写)》这一范例的分析,让学生的思维从“语句扩写”过渡到“篇章扩写”,对扩写作整体性理解。
(二)教师引导学生结合《黍离(扩写)》的分析,归纳叙事性文章扩写的基本准则与要求,并进行板书。
教师引导学生结合《黍离(扩写)》,自由发言,师生共同梳理出核心要求:忠实原文、要素完整、内容连贯。为后续课堂练笔和写作实践提供清晰“指南”,让学生明确“扩写什么、怎么扩、注意什么”。
活动三:引导学生通过头脑风暴,为“重耳拜土”的故事完成正式扩写前准备。
(一)师生共同研读“重耳拜土”故事原文,教师引导学生通过思维风暴,阐述扩写可补充的要素,主要从环境描写、人物心理、情节细节三个方面进行思考。
师生共读“重耳拜土”故事原文之后,教师简要补充重耳逃难的背景(骊姬之乱、遭卫冷遇),帮助学生理解故事的前因后果以及人物关系与情感,避免扩写沦为空洞的语言拉长,教师也要指导学生学以致用,把此前归纳的忠于原文、人物刻画、情节完善等扩写方法,直接应用于“重耳拜土”这一具体素材。
(二)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确定“重耳拜土”扩写的中心,围绕核心找准扩写点,设计包含“扩写核心、关键扩写点、情节脉络”三部分的扩写提纲。
教师引导小组成员分工协作,共同完成提纲撰写。各小组展示提纲之后,教师要围绕“扩写核心是否明确、扩写点是否精准、情节脉络是否连贯”等方面进行点评,引导小组完善提纲逻辑。
第2课时
活动四:写作实践
教师引导学生从准备的两个写作题目中任选一题,将其扩写为一篇完整的故事,不少于800字。
教师和学生根据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共同制定评价量表,重申写作要求与提纲的关联。学生依据提纲自主写作时,为有困难的学生提供指导。将提纲中的“思路” 转化为“文字”,实现从“学”到“用”的闭环。
活动五:习作交流
引导学生依据“记叙文扩写评价量表”,开展写作、互评与交流,明确习作的优点与改进方向。
教师指导学生按“小组内互评”形式交换习作,对照量表逐项打分,并在评语中注明“最突出的优点”和“可优化之处”,让学生互相借鉴优秀思路与技巧,实现共同提升。教师引导小组自荐作品进行全班交流,教师结合量表做总结点评,明确改进建议与提升方向。
【板书设计】
情节连贯 人物丰满
忠于原文
环境典型 语言鲜活
【教学建议】
“重耳拜土”涉及春秋背景,PPT 注释较简略,需提前核对细节,如:重耳流亡时的随从狐偃身份,当时“土地象征权力”的社会观念等,在活动三讲解时顺时补充(例:“春秋时得土地等于得天下,所以狐偃才说土块是天赐”),避免学生写出“重耳把土块随手丢掉”这类不符合历史逻辑的内容。提纲是写作的蓝图,但在动笔时可能会发现新的灵感或困难,请提醒学生随时在提纲上进行增删、调整顺序的标注,让思路真正为学生的表达服务。(共17张PPT)
学习扩写
九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 读写融通课
学习内容
教材:学习扩写
丛书:《黍离(扩写)》
学习目标:
1.明确什么是扩写,了解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等不同文体扩写的技巧与方法。
2.能进行记叙性文章的扩写,并按要求写出内容连贯、合乎逻辑、语言优美的文章。
第1课时
活动一:写前热身
(一)请阅读下面的语句,充分调动想象,将其内容进行扩充、拉长,使表达更丰富具体。时限为5分钟。
繁花落尽,我心中仍有花落的声音。
一朵,一朵,在无人的山间轻轻飘落。
繁花落尽,我心中仍有花落的声音。
山风掠过,最先传来山茶坠地的轻响,艳红花瓣蜷着,似凝固的火,触地惊起细尘,那微颤的余波,顺着青石小径一路漫开。接着是紫藤,淡紫花串如碎玉坠落,碰出琉璃相击的脆响,余音缠进暮色,绕着百年老松的虬枝,又溜进远处溪涧,惊得游鱼甩尾,搅乱一潭月影。野菊最悄,鹅黄花瓣像雾中星子,慢悠悠坠向深草,边缘的细齿擦过草叶,似蚕啃桑叶般窸窣,却又轻得像梦。它们落进草丛,没入苔藓,像把星光揉进了大地的褶皱里。
一朵,一朵,在无人山间轻落,每声都似古寺铜钟的余韵,混着山雾,在我心里盘桓。山更静了,可那花落的声音,却让这寂静有了温度,像有无数花魂,在暮色里悠悠飘荡。
繁花落尽,我心中仍有花落的声音。一朵,一朵,在无人的山间轻轻飘落。
(二)两者比较,感受截然不同,找找你都添加了哪些作料?
通过添加丰富的细节,比如对不同花朵飘落时的形态、声音、动态的细致描绘,还有对周围环境(像山风、溪涧、古松等)的渲染,以及融入作者的感受和想象,让原本简短的语句变得更具体、更生动、更有画面感和感染力,使内容更加充实饱满,能更好地营造出独特的意境。这就是扩写的魅力。
(1)交代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
(2)增加人物心理刻画,使人物形象生动、丰满;
(3)扩充环境描写,更好地烘托人物心情;
(4)故事有起因(背景)、经过、结局,情节更完整。
活动二:类文阅读,梳理篇章扩写角度
(一)阅读丛书《黍离(扩写)》,与原文对比,扩写文在哪些地方进行了扩展?(叙事要素、人物、情节)
(二)小结归纳:叙事性文章扩写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1)要忠实于原文。要准确理解原文的中心思想,把握原文的主要内容,遵循原文的体裁。在此基础上发散思维,大胆创造,为原文“添砖加瓦”。扩写的关键是找准扩写点,并非每段文字都要扩写,而是根据表达中心的需要,确定适合的点,有针对性地扩写。
活动二:类文阅读,梳理篇章扩写角度
(二)小结归纳:叙事性文章扩写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2)叙事性文章的扩写,要把时间、地点、人物、事件(起因、经过、结局)交代完整。人物刻画方面,注意人物的心理、神态、动作及语言的补充描写,从细节之处刻画人物,以突显人物形象。
(3)扩写时要特别注意文章内容的一致和连贯。人称和语气要保持一致,情节要合乎逻辑,要有必要的过渡,增添的细节要和全文协调,避免枝大于干。
活动二:类文阅读,梳理篇章扩写角度
活动三:课堂思维风暴
重耳拜土
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和他的随从在逃难途中,经过卫国,卫文公没有以礼相待。他们从五鹿经过,向乡下人讨饭吃,乡下人给他们土块。重耳大怒,想要用鞭子打那个人。狐偃劝他说:“这是上天赏赐的土地呀!”重耳于是磕头致谢,收下土块,装在车上。
(注:重耳,就是后来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
(一)仔细阅读“重耳拜土”的故事,如果要将这个故事进行扩写你会添加什么?请在故事旁边进行批注补充。
活动三:课堂思维风暴
环境描写:
逃难途中的自然环境,是风沙漫天,还是阴雨连绵;卫国都城的景象,街道是否冷清,百姓生活如何;五鹿乡野的风光,土地是贫瘠还是肥沃,庄稼长得怎样。
人物刻画:
重耳的神态、动作和心理,他饥饿的程度,向乡下人讨饭时的窘迫,看到土块时愤怒的表现,以及后来磕头致谢时的内心想法;随从们的反应,他们是饥饿难耐,还是对重耳的愤怒表示理解,又或是对狐偃的劝说有什么看法;乡下人的模样、穿着,以及给土块时的神情;狐偃的神态和语气,他是如何冷静地劝说重耳,说话时的表情和动作是怎样的。
情节细节:
重耳等人逃难的原因和过程可以稍作补充,让故事背景更清晰;狐偃劝说重耳的具体话语可以更丰富,阐述“上天赏赐土地”的道理时,能结合当时的局势或相关典故;重耳收下土块后,随从们后续的行动,以及这一事件对重耳后续心理和行为产生的影响等。
活动三:课堂思维风暴
重耳拜土
春秋时期,晋公子重耳和他的随从在逃难途中,经过卫国,卫文公没有以礼相待。他们从五鹿经过,向乡下人讨饭吃,乡下人给他们土块。重耳大怒,想要用鞭子打那个人。狐偃劝他说:“这是上天赏赐的土地呀!”重耳于是磕头致谢,收下土块,装在车上。
(注:重耳,就是后来春秋五霸之一的晋文公。)
(二)以小组为单位讨论确定中心,围绕中心找准扩写点,设计一份扩写提纲。提纲要求:包含扩写核心、关键扩写点、情节脉络三部分。
活动三:课堂思维风暴
扩写核心:重耳在逃难困境中,经狐偃点拨,从对土块的愤怒转为领悟其意义,体现其政治意识的觉醒与对未来霸业的期许。
关键扩写点:逃难途中的艰辛场景,向乡下人讨饭的细节,重耳的愤怒表现,狐偃劝说的过程,重耳的转变与行动。
情节脉络:重耳一行逃难,遭卫国冷遇,又饿又累,向乡下人讨饭,得到土块,重耳怒而欲打,狐偃劝阻,告知土块象征土地,是上天赐予的吉兆,重耳领悟,对土块恭敬行礼,收下带走,重耳对未来霸业萌生憧憬,一行继续前行。
第2课时
活动四:写作实践(第2课时)
请结合扩写提纲,按照扩写要求,将“重耳拜土”的故事,扩写成一篇充实的文章,不少于800字。
扩写要求:忠于原文,要素完整,形象鲜明,情节合理,语言流畅有表现力,添加适当的环境描写。
活动五:习作交流
记叙文扩写评价量表
评价维度 赋分标准(总分50分) 分项得分
扩写点选择 10分 扩写点能更好突出原文中心(10~7) 扩写点忠于原文 (6~3) 扩写点偏离原 文(≦2)
情节安排 15分 情节连贯、合理、巧妙 (15~12) 情节连贯、合理 (11~6) 情节安排不够 合理(≦5)
人物形象 15分 人物形象更为饱满、立体(15~12) 有具体的人物形 象描写(11~6) 人物描写单薄,不能传达人物性格(≦5)
环境描写 10分 与人物、情节高度融合,有力烘托主题与情感。(5~4) 能营造一定氛围,与内容有一定契合度(3~2) 能基本体现场景,虽与内容契合度一般(≦1)
语言要求 5分 语言精准生动,修辞丰富且感染力强(5~4) 用词较准确,有一定修辞和句式变化 (3~2) 用词基本准确,句式单一,语言平淡,表现力弱(≦1)
本次作文总得分: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