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密★启用前
2025-2026学年三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02
(测试范围:三年级上册人教版2024,第1-4章)
( 全卷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60 分钟)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参考答案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答案 B A C C B A C D C C
题号 21 22
答案 C D
1.(52-36)÷4
混合运算的计算顺序是先算乘除法,再算加减法;有小括号时,应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小括号外面的;原算式是先算除法再算减法,如果要先算减法,则要给减法加上括号以改变运算顺序。据此解答即可。
据以上分析可知,要把算式52-36÷4的运算顺序改为先求差,再求商,算式应该改为:(52-36)÷4。
2. 圆形/圆 正方形 长方形 圆形
足球是球体,从任何方向观察都是圆形;圆柱从正面或侧面观察可能看到长方形或正方形,从上面或下面观察看到的是圆形。
根据分析,一个足球放在桌子上不管从哪个方向看,看到的都是圆形;从不同面观察圆柱看到的可能是正方形,可能是长方形,还可能是圆形。
3. 4 5 3 4
测量长度方法:尺子沿着所测物体放,尺边对齐被测对象,零刻度线与物体的一端对齐,另一端对应刻度线的数值即为物体的长度。如果不是与零刻度线对齐,所测长度还要减去开始端点对应的刻度。注意直尺中一大格是1厘米,1小格是1毫米。
铅笔的左端对准直尺的0刻度线,右端和4厘米5毫米刻度线对齐,所以铅笔的长度是4厘米5毫米,
铁钉左侧对准直尺的刻度是3厘米,右侧对准直尺的刻度是6厘米4毫米;
6厘米4毫米-3厘米=3厘米4毫米
所以铁钉的长度是3厘米4毫米。
4. < > < = > <
任何数加上0或者减去0都等于它本身;任何数乘0都等于0;整数乘法需注意数位对齐,哪一位的乘积满几十就向前一位进几。
(1)8×0=0,8+0=8,0<8,所以8×0<8+0;
(2)14×6=84,16×4=64,84>64,所以14×6>16×4;
(3)130×0=0,130-0=130,0<130,所以130×0<130-0;
(4)54+0=54,54-0=54,54=54,所以54+0=54-0;
(5)304×8=2432,2432>2400,所以304×8>2400;
(6)400+9=409,400×9=3600,409<3600,所以400+9<400×9。
综上,所以8×0<8+0;14×6>16×4;130×0<130-0;54+0=54-0;304×8>2400;400+9<400×9。
5. 3000 3
由题意得,一瓶矿泉水500克,求6瓶矿泉水重多少克,就是求6个500的和是多少,直接用500乘6即可解答;然后根据1000克=1千克将其转化为多少千克即可。
500×6=3000(克)
1000克=1千克,所以3000克=3千克。
一瓶矿泉水500克,6瓶矿泉水重3000克,合3千克。
6. 9 2000 6 1000 320 100
根据1分米=100毫米进行单位换算;
根据2千米=2000米进行单位换算;
先相加,再根据1厘米=10毫米将单位换算成厘米;
先计算,再根据1千米=1000米将单位换算成米;
先计算,再根据1分米=10厘米将单位换算成厘米;
先根据1分米=10厘米将3分米的单位换算成厘米,再计算,计算完之后再根据1厘米=10毫米将单位换算成毫米。
因为1分米=100毫米,所以900毫米=9分米;
因为1千米=1000米,所以2千米=2000米;
32毫米+28毫米=60毫米=6厘米;
3千米-2千米=1千米=1000米;
3米=30分米,30分米+2分米=32分米=320厘米;
3分米=30厘米,3分米-20厘米=30厘米-20厘米=10厘米=100毫米。
7. 9 33
根据被除数=商×除数,先计算出36-表示的数,然后再根据减数=被减数-差,计算出表示的数。最后再根据混合计算的运算法则,先计算除法,再计算减法即可。
9×3=27
36-=27
=36-27=9
所以36-9÷3
=36-3
=33
里的数是9,正确结果是33。
8.37
要计算“应找回的钱数”,核心逻辑是“付出的总钱数 - 购买泥塑的总花费 = 应找回的钱数”。需先根据“泥塑的数量×每个泥塑的单价”算出购买泥塑的总花费,再用付给售货员的100元减去总花费,即可得到应找回的钱。
100-7×9
=100-63
=37(元)
应找回37元。
9.20
用前3次活动剪纸作品数量除以3,求出平均每次活动剪纸作品数量,再乘4,求出4次活动剪纸作品数量。
15÷3×4
=5×4
=20(幅)
她参加4次活动一共剪了20幅作品。
10. 7 6 2
根据从不同位置看物体,庆庆从侧面能看到数字的对面是1,用8-1即可求出庆庆看到的数字;佳佳从正面能看到数字是6;悦悦从后面能看到的数字对面是6,用8-6即可求出悦悦看到的数字,据此填空即可。
8-1=7
8-6=2
所以,庆庆看到的数是7,佳佳看到的数是6,悦悦看到的数是2。
11.B
根据1kg=1000g可知,1000g里面有2个500g,乙种油500g30元,用30元乘2求出乙种油1kg的价格,再和甲种油1kg的售价比较,哪种油1kg的价格高,哪种油就贵;据此解答。
30×2=60(元)
40<60
所以乙种油贵。
故答案为:B
12.A
根据题意,要求还差多少米是1千米,需要先求出跑了2圈的米数,用400×2计算,然后统一单位,把1千米换算成1000米,最后用1000米减去跑的米数,即可选择。
1千米=1000米
1000-400×2
=1000-800
=200(米)
所以,操场跑道1圈是400米,跑了2圈后还差200米是1千米。
故答案为:A
13.C
已知有8个班比赛,求参赛的总人数,根据算式(3+5)×8,需明确3+5表示每个班的参赛人数,再结合选项分析每个班的参赛构成,找出正确的答案。
A.“每班选出3队参赛,每队5名同学”,则每班人数为3×5=15人,算式应为15×8,不符合(3+5)×8,所以A选项错误。
B.“三(3)班派出5名同学参加”,仅涉及一个班的人数,无法通过(3+5)×8计算总人数,所以B选项错误。
C.“每班选出3名男生和5名女生参加”,则每个班的参赛人数为3+5人,8个班的总人数为(3+5)×8,符合算式要求,所以C选项正确。
D.“三(1)、三(2)班分别派3人和5人”,仅涉及两个班的人数,无法通过(3+5)×8计算8个班的总人数,所以D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C
14.C
7×(□+3)=63,计算时先算括号里的加法,再算乘法。先把括号内的□+3看作一个整体,因为7×9=63,因此□+3=9。又因为6+3=9,因此□里应填6。
7×9=63
6+3=9
所以,□里应填6。
故答案为:C
15.B
根据整数四则混合运算:同一级运算,一般按从左往右依次进行计算,如果既有加减、又有乘除法,先计算乘除法,再计算加减法,如果有括号先计算括号里面的,进行求解即可。
A.34-8×2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B.30÷(14-4)先算减法,再算除法;
C.18+20-15先算加法,再算减法。
先算减法的是30÷(14-4)。
故答案为:B
16.A
根据题意,刘老师买了一辆自行车,付给售货员9张100元,用100乘9,求出付的总钱数是900元;减去找回的钱数20元,就是这辆自行车可能的价格。即880元,找回的钱不到20元,可知,880元<自行车的价钱<900元。以此选择即可。
根据分析可知:
100×9-20
=900-20
=880(元)
880元<自行车的价钱<900元
A.886元,符合题意。
B.880元,不符合题意。
C.876元,不符合题意。
D.925元,不符合题意。
刘老师买了一辆自行车,付给售货员9张100元,找回的钱不到20元,这辆自行车的价钱可能是886元。
故答案为:A
17.C
竖式计算230×3时,2在百位上,代表的是2个百,即200。3在个位上,代表的是3个一,即3。“2×3”的结果表示200×3。
根据分析:列竖式计算230×3时,“2×3”表示200×3。
故答案为:C
18.D
要解决这道题,需先明确各枝条的长度。根据刻度尺的刻度读数,明确起始和终止刻度,用终止刻度减去起始刻度(若起始刻度为0,则直接读终止刻度)。
枝条A起始刻度0,终止刻度为6厘米处,所以长度为6厘米,因为1厘米=10毫米,所以6厘米=60毫米;
枝条B起始刻度0,终止刻度112毫米处,所以长度为112毫米,大约11厘米;
枝条C起始刻度7毫米处,终止刻度112毫米处,所以长度为112-7=105(毫米);
枝条D起始刻度50毫米处,终止刻度138毫米处,所以长度为138-50=88(毫米)。
A.枝条A长60毫米(6厘米),对比其他枝条(B为112毫米、C为105毫米、D为 88毫米)是最短的,所以A选项正确;
B.枝条B长112毫米,对比其他枝条长度,是最长的,所以B选项正确;
C.枝条B长112毫米,枝条D长88毫米,两者一共长112+88=200(毫米),因为1分米=100毫米,所以200毫米=2分米,所以C选项正确;
D.最长的枝条是B,长112毫米,最短的枝条是A,长60毫米,两者相差112-6 0=52(毫米),而不是5毫米,所以D选项错误。
故答案为:D
19.C
由题意得,某物体的高度是20分米,10分米=1米,所以20分米=2米,即这个物体的高度为2米。据此解答。
A.一瓶矿泉水的高度较矮,不可能是2米。不满足题意。
B.课桌有一定的高度,但比人矮一些(人一般是1米多),所以课桌的高度不可能是2米。不满足题意。
C.教室的门的高度较高,比人高一些(人一般是1米多),所以教室的门的高度大约是2米。满足题意。
D.粉笔的高度较矮,不可能是2米。不满足题意。
故答案为:C
20.C
要判断列式是否错误,需先明确“总花费”的计算逻辑:买笔记本的总钱数+买钢笔的总钱数=一共花的钱数。
已知条件:笔记本:每本6元,买3本,总价=单价×数量= 6×3(元);钢笔:每支8元,买1支,总价=8×1=8(元)。因此,总花费的正确表达式应为“笔记本总价+钢笔总价”,或也可写成“钢笔总价+笔记本总价”。最后对选项逐一分析即可。
A.6×3+8
含义:6×3是3本笔记本的总价18元,“+8”是1支钢笔的总价(8元),即“笔记本总价+钢笔总价”。计算:6×3+8=18+8=26(元),列式正确。
B.8+3×6
含义:“8”是1支钢笔的总价(8元),3×6与6×3含义相同(3本笔记本总价18元),即“钢笔总价+笔记本总价”。计算:8+3×6=8+18=26(元),列式正确。
C.6+8×3
含义:8×3表示“每支钢笔8元,买3支钢笔的总价”(24元),“+6”是“1本笔记本的总价”(6元),整体表示“1本笔记本+3支钢笔的总花费”,与题干“3本笔记本+1支钢笔”的购买需求完全不符。计算:6+8×3=6+24=30(元),结果与正确总花费不同,列式错误。
故答案为:C
21.C
长颈鹿的头在组合物体的上面,从上往下看,它看到的将是组合物体的上面,即一个正方形里有一个圆;小猴在组合物体的前面,从前往后看,它看到的将是组合物体的正面,即一个长方形上有一个正方形。
由分析可知,长颈鹿看到的是图;小猴子看到的是图。
故答案为:C
22.D
从图中可以看到,辰辰在物体的左侧观察,分析从左侧看该物体(小动物)的形状,在左侧时,物体的正面(也就是该小动物的眼睛鼻子)应该在从左面观察的形状的右方,对比选项即可解答。
A.是从正面看到的图形,不符合辰辰的观察位置,所以A错误。
B.是从右侧看到的图形,不符合辰辰的观察位置,所以B错误。
C.是从背面看到的图形,不符合辰辰的观察位置,所以C错误。
D.是从左侧看到的图形,符合辰辰的观察位置,所以D正确。
故答案为:D
23.3;32;54;31;14
26;4;30;22;9
略
24.81;7;53
16;16;6
(1)先算除法,再算减法;
(2)先算小括号里的减法,再算小括号外的除法;
(3)先算乘法,再算加法;
(4)先算小括号里的加法,再算小括号外的减法;
(5)先算除法,再算减法;
(6)从左到右按顺序计算。
90-63÷7
=90-9
=81
(83-55)÷4
=28÷4
=7
7×4+25
=28+25
=53
76-(32+28)
=76-60
=16
20-20÷5
=20-4
=16
3×8÷4
=24÷4
=6
25.336;512;822;716
计算多位数乘一位数: 把数位对齐,从个位乘起,用一位数依次去乘多位数的每一位,乘到哪一位就把积的个位写在那一位下面,乘到哪一位满十,就向前一位进几;据此计算。
48×7=336 64×8=512 137×6=822 179×4=716
26.画图见详解
先对齐直尺的0刻度点上一点,作为线段的一个端点,再在3厘米后面第2小格(即3厘米2毫米)处点上一点,作为线段的另一个端点,连接两个端点,并标上数据即可。
根据分析,作图如下:
27.见详解
长方体有6个面,一般情况下6个面都是长方形,相对的面相等,(特殊情况有两个相对的面是正方形),相对面完全相同。左图两个竖着的小长方形是相对面,另外两个竖着的大长方形也是相对面。所以只要在上面画出下面小长方形的相对面。右图两个竖着的小长方形是相对面,另外两个竖着的大长方形也是相对面。所以只要在下面画出上面小长方形的相对面。即可画出长方体的展开图。
具体如下所示:
(画法不唯一),(画法不唯一)
28.(1)400名;(2)756盆;(3)能
(1)用课桌椅套数乘每套坐的学生数,即把200与2相乘即可。
(2)每个花箱摆了126盆花,126乘6即可求出6个花箱可以摆多少盆花。
(3)每分钟走65米,65乘7可以求出7分钟走的路程,再把这个积与400比较即可。
(1)200×2=400(名)
答:一共可以坐400名学生。
(2)126×6=756(盆)
答:6个花箱一共摆了756盆花。
(3)65×7=455(米)
455米>400米
答:7分钟能从家走到学校。
29.没走完
平均每分钟走100米,20分钟则是走了20个100米,也就是2000米,再根据1千米=1000米将单位换算成千米,与3千米比较可知是否走完全程。
20个100就是2000
2000米=2千米
2千米<3千米
答:他没有走完打卡路线全程。
30.9件
已知计划制作195件,已完成150件,剩余数量为总数量减去已完成数量,再将剩余数量平均分配给5个绣娘,用除法计算每人需完成的件数。据此解答。
(195-150)÷5
=45÷5
=9(件)
答:平均每人要做9件。
31.(1)16元;(2)问题见详解;170元
(1)1个足球46元,46乘4即可求出4个足球的总价,再用200减4个足球的总价,即可求出应找回多少元。
(2)已知了排球的单价,篮球的单价,可以提问买5个排球需要多少元,1个排球34元,34乘5即可解答。
(1)200-46×4
=200-184
=16(元)
答:应找回16元。
(2)买5个排球多少元?
34×5=170(元)
答:买5个排球170元。
32.90元
根据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把小雪、小智的身高都化成分米数,再根据他们的身高及舞龙灯演出的门票收费规定,即可确定他们三人各买什么价格的门票,然后把他们三人买门票的钱数相加即可解答。
1米6分米=10分米+6分米=16分米
小雪身高16分米,应买全价票,即60元;
小宇身高13分米,应买儿童票,即30元;
90厘米=9分米
小智身高9分米,免票;
60+30=90(元)
答:他们一共要花90元买门票。
33.54单
用时间乘每小时送的单数求出上午送的包裹,再加上下午的单数即可解答。
4×8+22
=32+22
=54(单)
答:王叔叔这天一共有54单要送。
34.①和③,②和④
观察组合图形的特点,图①和图③的圆柱放在长方体上面,且紧靠颜色较深的那一面,图②和图④圆柱放在长方体上面,且远离颜色较深的那一面,据此解答。
根据分析:
物体都是由和组合成的。①和③相同,②和④相同。(共6张PPT)
人教版2024 三年级上册
期中质量检测02 【测试范围:1-4单元】
试卷分析
知识点分布
一、填空题 1 0.85 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2 0.84 从不同位置观察单个物体
3 0.64 长度的测量方法;毫米和分米的认识
4 0.85 因数中间或末尾是0的乘法
5 0.75 整十、整百、整千数与一位数的乘法;克、千克之间的换算与比较
6 0.75 毫米、厘米、分米、米之间的进率与换算;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与换算
7 0.65 除加、除减混合运算;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8 0.64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
9 0.64 表内乘除混合运算
10 0.55 从不同位置观察单个物体
二、知识点分布
二、选择题 11 0.95 整十、整百、整千数与一位数的乘法;经济问题;克、千克之间的换算与比较
12 0.85 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与换算
13 0.85 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提问题”“填条件”问题
14 0.84 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15 0.84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16 0.85 整十、整百、整千数与一位数的乘法;整百数、几百几十数的加减法口算
17 0.75 因数中间或末尾是0的乘法
18 0.75 毫米、厘米、分米、米之间的进率与换算
19 0.65 毫米和分米的认识;毫米、厘米、分米、米之间的进率与换算
20 0.64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
21 0.64 从不同位置观察两个物体的相互关系
22 0.55 从不同位置观察单个物体
二、知识点分布
三、计算题 23 0.85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除加、除减混合运算;两位数与两位数的进位加法;两位数与两位数的退位减法
24 0.75 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乘加、乘减混合运算;除加、除减混合运算
25 0.65 两、三位数与一位数连续进位的乘法
四、作图题 26 0.75 用直尺画线段;毫米和分米的认识
27 0.64 长方体的展开图
二、知识点分布
五、解答题 28 0.95 两、三位数与一位数连续进位的乘法;整十、整百、整千数与一位数的乘法
29 0.85 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与换算
30 0.75 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31 0.65 两、三位数与一位数连续进位的乘法;“提问题”“填条件”问题;乘加、乘减混合运算
32 0.64 毫米、厘米、分米、米之间的进率与换算
33 0.64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
34 0.55 从不同位置观察两个物体的相互关系;立体图形的拼搭保密★启用前
2025-2026学年三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02
(测试范围:三年级上册人教版2024,第1-4章)
( 全卷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60 分钟)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填空题(每题1 分,共 30分)
1.要把算式52-36÷4的运算顺序改为先求差,再求商,算式应该改为: 。
2.一个足球放在桌子上不管从哪个方向看,看到的都是( ),从不同面观察圆柱看到的可能是( ),可能是( ),还可能是( )。
3.
铅笔的长度是( )厘米( )毫米,铁钉的长度是( )厘米( )毫米。
4.在括号里填上“>”“<”或“=”。
8×0( )8+0 14×6( )16×4 130×0( )130-0
54+0( )54-0 304×8( )2400 400+9( )400×9
5.一瓶矿泉水500克,6瓶矿泉水重( )克,合( )千克。
6.在括号里填上合适的数。
900毫米=( )分米 2千米=( )米
32毫米+28毫米=( )厘米 3千米-2千米=( )米
3米+2分米=( )厘米 3分米-20厘米=( )毫米
7.乐乐计算“36-÷3”时,先算减法再算除法,结果得9,里的数是( ),正确结果是( )。
8.彩塑也称泥塑,是雕塑艺术之一。小海和妈妈买了7个泥塑,每个9元,付给售货员100元,应找回( )元。
9.为弘扬传统文化,学校开设了剪纸社团。玲玲在前3次活动中一共剪了15幅作品,如果她每次活动剪的作品数量一样,那么她参加4次活动一共剪了( )幅作品。
10.如图,桌子上放了一个正方体,正方体相对的两个面上的数,和是8。庆庆看到的数是( ),佳佳看到的数是( ),悦悦看到的数是( )。
二、选择题(共10分)
11.甲种油1kg售价40元,乙种油500g售价30元,这两种油售价相比( )。
A.甲种油贵 B.乙种油贵 C.无法比较
12.操场跑道1圈是400米,跑了2圈后还差( )米是1千米。
A.200 B.300 C.400 D.500
13.花城小学三年级8个班进行跳绳比赛,三年级参加比赛的一共有多少人?根据算式(3+5)×8可知,横线上补充的信息是()。
A.每班选出3队参赛,每队5名同学 B.三(3)班派出5名同学参加
C.每班选出3名男生和5名女生参加 D.三(1)、三(2)班分别派3人和5人
14.7×(□+3)=63,□里应填()。
A.4 B.5 C.6 D.7
15.下列算式中,先算减法的是( )。
A.34-8×2 B.30÷(14-4) C.18+20-15
16.刘老师买了一辆自行车,付给售货员9张100元,找回的钱不到20元,这辆自行车的价钱可能是( )。
A.886元 B.880元 C.876元 D.925元
17.列竖式计算230×3时,“2×3”表示( )。
A.2×3 B.20×3 C.200×3
18.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枝条A最短,长60毫米 B.枝条B最长,大约11厘米
C.枝条B和枝条D一共大约长2分米 D.最短的枝条和最长的枝条相差5毫米
19.某物体的高度是20分米,这件物体可能是( )。
A.一瓶矿泉水 B.课桌 C.教室的门 D.粉笔
20.每本笔记本6元,每支钢笔8元,买3本笔记本和1支钢笔,一共花多少元?列式错误的是( )。
A.6×3+8 B.8+3×6 C.6+8×3
21.长颈鹿看到的是图( ),小猴子看到的是图( )。
A. B. C.
22.如图,辰辰看到的图形是( )。
A. B. C. D.
三、计算题(共24分)
23.直接写出结果。
24÷8= 72-40= 36+18= 7×4+3= 16÷2+6=
41-15= 36÷9= 5×6= 50-28= 45÷5=
24.脱式计算。
90-63÷7 (83-55)÷4 7×4+25
76-(32+28) 20-20÷5 3×8÷4
25.列竖式计算。
48×7 64×8 137×6 179×4
四、作图题(共12分)
26.画一条长3厘米2毫米的线段。
27.把长方体的展开图补充完整。
五、解答题(共24分)
28.选择合适的方法解决下面的问题。
(1)有200套课桌椅,每套坐2名学生,一共可以坐多少名学生?
(2)每个花箱摆了126盆花,6个花箱一共摆了多少盆花?
(3)小军家距学校400米,他每分钟走65米,7分钟能从家走到学校吗?
29.学校运动会设置“校园周边徒步打卡”项目,打卡路线全程长3千米。参赛学生小林平均每分钟走100米,按照路线走了20分钟后,他走完打卡路线全程了吗?
30.蜀绣是中国四大名绣之一,以其精湛的针法和丰富的题材闻名。一个蜀绣工坊计划制作195件蜀绣作品,目前已经完成了150件,剩下的作品要分给5个绣娘来完成,平均每人要做多少件?
31.
34元 46元 58元
(1)买4个足球,付了200元,应找回多少钱?
(2)请你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答。
32.小雪、小宇和小智三人的身高分别是1米6分米、13分米、90厘米。舞龙灯演出的门票规定如下,他们一共要花多少元买门票?
①身高12分米以内:免票 ②身高12~15分米:儿童票(30元) ③身高15分米以上:全价票(60元)
33.快递员王叔叔给客户送包裹,上午送了4小时,每小时送8单,下午还有22单要送。王叔叔这天一共有多少单要送?
34.下面的物体都是由和组合成的。哪两个是相同的?
① ② ③ 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