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 双曲线
第1课时 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
学习 目标 1.了解双曲线的定义以及双曲线的几何图形和标准方程. 2.理解双曲线标准方程的推导过程,并能运用双曲线的标准方程解决相关问题.
新知初探基础落实
一、 概念表述
1.把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1,F2的距离的差的绝对值等于非零常数2a(小于|F1F2|)的点的轨迹叫做双曲线.这两个定点叫做双曲线的焦点,两焦点间的距离叫做双曲线的焦距.若|MF1|>|MF2|,则点M的轨迹是靠近焦点F2的那一支;若|MF1|<|MF2|,则点M的轨迹是靠近焦点F1的那一支.
注意:以焦点F1,F2在x轴上为例,且点F1是左焦点,点F2是右焦点.设||PF1|-|PF2||=2a.
(1) 若2a=|F1F2|,当|PF1|-|PF2|=|F1F2|时,动点P的轨迹是以F2为端点向右延伸的一条射线;当|PF2|-|PF1|=|F1F2|时,动点P的轨迹是以F1为端点向左延伸的一条射线.
(2) 若2a>|F1F2|,则与“三角形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相矛盾,此时动点P的轨迹不存在.
(3) 特别地,当2a=0时,|PF1|=|PF2|,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动点P的轨迹是线段F1F2的垂直平分线(y轴).
2.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焦点位置 焦点在x轴上 焦点在y轴上
标准方程 -=1 (a>0,b>0) -=1 (a>0,b>0)
焦点 F1(-c,0), F2(c,0) F1(0,-c), F2(0,c)
焦距 |F1F2|=2c
a,b,c的关系 c2=a2+b2
二、 概念辨析: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 平面内到两定点的距离的差等于常数(小于两定点间距离)的点的轨迹是双曲线.( × )
(2) 在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中,a,b的大小关系是a>b.( × )
(3) 双曲线标准方程中的a,b,c之间的关系与椭圆标准方程中的a,b,c之间的关系相同.( × )
(4) 方程mx2+ny2=1(mn<0)表示双曲线.( √ )
典例精讲能力初成
探究1 双曲线的定义及应用
例1 (1) 已知P是双曲线-=1上一点,F1,F2是双曲线的左、右焦点,且|PF1|=17,那么|PF2|=33.
【解析】 由双曲线的方程-=1,可得a=8,b=6,c=10.由双曲线的图形可得点P到右焦点F2的距离|PF2|≥c-a=2.因为||PF1|-|PF2||=16,|PF1|=17,所以|PF2|=1(舍去)或|PF2|=33.
(2) 已知O为坐标原点,A(-5,0),B(5,0),若点P(x,y)满足|PA|+|PB|=14,且满足-=2,则点P的坐标是.
【解析】 由A(-5,0),B(5,0),点P满足|PA|+|PB|=14>|AB|,及椭圆的定义可得点P的轨迹是椭圆,且2a=14,c=5,所以b2=a2-c2=24,从而点P在椭圆+=1上.因为点P(x,y)满足-=2,所以|PA|-|PB|=2<|AB|.由双曲线的定义可得点P在双曲线x2-=1(x≥1)上.联立椭圆方程与双曲线方程可得y=±,x=,所以点P的坐标是.
探究2 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例2 (教材P120例1补充)根据下列条件,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1) 过点P,Q,且焦点在坐标轴上;
【解答】 设双曲线的方程为+=1(mn<0).因为P,Q两点在双曲线上,所以解得从而所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1.
(2) c=,经过点(-5,2),且焦点在x轴上;
【解答】 因为双曲线的焦点在x轴上,c=,所以设所求双曲线的方程为-=1(0<λ<6).因为双曲线经过点(-5,2),所以-=1,解得λ=5或λ=30(舍去),从而所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y2=1.
(3) 与双曲线-=1有相同的焦点,且经过点(3,2).
【解答】 设所求双曲线的方程为-=1(-4<λ<16).因为双曲线过点(3,2),所以-=1,解得λ=4或λ=-14(舍去),从而所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1.
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1) 定位:确定双曲线的焦点位于哪条坐标轴上,以判断方程的形式.
(2) 定量:确定a2,b2的具体数值,常根据条件列方程求解.
特别地,若已知双曲线上两点的坐标,可直接设双曲线的方程为mx2+ny2=1(mn<0),将两点的坐标分别代入,解方程组可求出m,n的值,这样可以避免分类讨论.
探究3 与双曲线有关的轨迹问题
例3 (教材P120例2)已知A,B两地相距800 m,在A地听到炮弹爆炸声比在B地晚2 s,且声速为340 m/s,求炮弹爆炸点的轨迹方程.
【解答】 根据题意可判断爆炸点在以A,B为焦点的双曲线上.因为爆炸点离A处比B处远,所以爆炸点应在靠近B处的双曲线的一支上.以线段AB所在直线为x轴,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为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设炮弹爆炸点P的坐标为(x,y),则|PA|-|PB|=340×2=680,即2a=680,a=340.又|AB|=800,所以2c=800,c=400,所以b2=c2-a2=44 400.因为|PA|-|PB|=680>0,所以点P的轨迹是双曲线的右支,因此x≥340.所以炮弹爆炸点的轨迹方程为-=1(x≥340).
变式 (教材P120例2补充)如图,在△ABC中,已知|AB|=4,且内角A,B,C满足2sin A+sin C=2sin B,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求顶点C的轨迹方程.
(变式)
【解答】 如图,以AB所在直线为x轴,AB的垂直平分线为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则A(-2,0),B(2,0).由正弦定理及2sin A+sin C=2sin B,得2|BC|+|AB|=2|AC|,即|AC|-|BC|==2<|AB|.由双曲线的定义知点C的轨迹为双曲线的右支(除去与x轴的交点).由题意设顶点C的轨迹方程为-=1(x>a),因为a=,c=2,所以b2=c2-a2=6,故顶点C的轨迹方程为-=1(x>).
(变式答)
求解与双曲线有关的点的轨迹问题,常见的方法有两种:
(1) 列出等量关系,化简得到方程;
(2) 寻找几何关系,结合双曲线的定义,得到对应的方程.
随堂内化及时评价
1.已知双曲线的上、下焦点分别为F1(0,3),F2(0,-3),P是双曲线上一点,且||PF1|-|PF2||=4,则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 C )
A.-=1 B.-=1
C.-=1 D.-=1
【解析】 因为双曲线的上、下焦点分别为F1(0,3),F2(0,-3),所以设双曲线的方程为-=1(a>0,b>0),半焦距c=3.又因为P是双曲线上一点,且||PF1|-|PF2||=4,所以2a=4,即a=2,从而b2=c2-a2=9-4=5.所以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1.
2.已知双曲线C:-=1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若点P在双曲线C上,且|PF1|=20,则|PF2|等于( B )
A.12或28 B.14或26
C.16或24 D.17或23
【解析】 在双曲线C:-=1中,a==3.由点P在双曲线C上,知||PF1|-|PF2||=2a=6,即|PF1|-|PF2|=±6.因为|PF1|=20,所以|PF2|=14或26.
3.(多选)已知方程+=1表示双曲线,那么实数k的取值可能为( AD )
A.0 B.1
C.2 D.3
【解析】 因为方程+=1表示双曲线,所以(2-k)(k-1)<0,解得k<1或k>2,故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1)∪(2,+∞).
4.(多选)已知定点F1(-2,0),F2(2,0),那么在平面内满足下列条件的动点P的轨迹为双曲线的是( AC )
A.|PF1|-|PF2|=±3 B.|PF1|-|PF2|=±4
C.|PF1|-|PF2|=±2 D.|PF1|2-|PF2|2=±4
5.已知双曲线-=1(a>0,b>0)的上、下焦点分别为F1,F2,动点P与点在双曲线上,且满足|PF1|+|PF2|=12,|PF1|·|PF2|=32,则该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1.
【解析】 因为|PF1|+|PF2|=12,|PF1|·|PF2|=32,所以(|PF1|-|PF2|)2=(|PF1|+|PF2|)2-4|PF1|·|PF2|=16,即||PF1|-|PF2||=4,故a=2.又点在双曲线上,所以-=1,可得b2=5,故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1.
请老师布置同学们完成《配套新练案》中的练习!
配套新练案
练习1
一、 单项选择题
1.若方程+=1表示双曲线,则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 C )
A.(-∞,1) B.(4,+∞)
C.(1,4) D.(-∞,1)∪(4,+∞)
2.已知点M(-2,0),N(2,0),|PM|-|PN|=4,则动点P的轨迹是( C )
A.双曲线 B.双曲线的左支
C.一条射线 D.双曲线的右支
【解析】 因为点M(-2,0),N(2,0),所以|PM|-|PN|=4=|MN|,从而动点P的轨迹是一条射线.
3.以椭圆+=1的焦点为顶点,长轴的端点为焦点的双曲线的方程是( B )
A.x2-=1 B.y2-=1
C.-=1 D.-=1
【解析】 由题意得双曲线的焦点在y轴上.设双曲线的方程为-=1,易知a2=4-3=1,c2=4,则b2=c2-a2=3,所以双曲线的方程为y2-=1.
4.如图,椭圆+=1和双曲线-y2=1的公共焦点分别为F1,F2,A是椭圆与双曲线的一个交点,则|AF1|·|AF2|等于( A )
(第4题)
A.3 B.4
C.5 D.6
【解析】 因为A是椭圆+=1和双曲线-y2=1的一个公共点,所以由椭圆的定义可得|AF1|+|AF2|=2,由双曲线的定义可得|AF2|-|AF1|=2,解得|AF1|=-,|AF2|=+,从而|AF1|·|AF2|=3.
二、 多项选择题
5.已知关于x,y的方程mx2+ny2=1(其中m,n为参数)表示曲线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C )
A.若m=n>0,则曲线C表示圆
B.若mn>0,则曲线C表示椭圆
C.若mn<0,则曲线C表示双曲线
D.若mn=0,m+n>0,则曲线C表示四条直线
【解析】 若m=n>0,则x2+y2=,曲线C表示圆,故A正确;若m<0,n<0,满足mn>0,方程mx2+ny2=1无解,故B错误;若mn<0,则曲线C表示双曲线,故C正确;若mn=0,m+n>0,则m>0,n=0或m=0,n>0,从而x=±或y=±,曲线C表示两条直线,故D错误.
6.已知双曲线x2-y2=1,F1,F2为其两个焦点,P为双曲线上一点.若PF1⊥PF2,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BC )
A.双曲线的焦点坐标为(±1,0)
B.|PF1|·|PF2|=2
C.|PF1|+|PF2|=2
D.S△PF1F2=2
【解析】 双曲线的焦点坐标为(±,0),故A错误;对于B,C,设点P在双曲线的右支上,令|PF1|=2+x,|PF2|=x(x>0),因为PF1⊥PF2,所以(x+2)2+x2=(2c)2=8,解得x=-1,x+2=+1,从而|PF2|+|PF1|=-1++1=2,|PF2|·|PF1|=2,故B,C正确;对于D,S△PF1F2=|PF1|·|PF2|=1,故D错误.
三、 填空题
7.若双曲线的一个焦点坐标为(5,0),且2a=6,则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1.
【解析】 由焦点坐标为(5,0),可得c=5.由2a=6,可得a=3,所以b==4,故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1.
8.如图,已知双曲线以长方形ABCD的顶点A,B为左、右焦点,且双曲线过C,D两点.若|AB|=4,|BC|=3,则此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x2-=1.
(第8题)
【解析】 设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1(a>0,b>0).由题意得B(2,0),C(2,3),所以解得从而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x2-=1.
四、 解答题
9.求适合下列条件的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1) a=2,经过点A(2,-5),焦点在y轴上;
【解答】 由双曲线的焦点在y轴上,可设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1(a>0,b>0).由a=2,且双曲线经过点A(2,-5),可得-=1,解得b=4,故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1.
(2) 过点A(3,2)和B(17,12).
【解答】 设双曲线的方程为mx2-ny2=1(m≠0,n≠0).由双曲线过点A(3,2)和B(17,12),得解得故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x2-=1.
10.问题:已知双曲线C:-=1,________,求双曲线C的方程.
在①m>0,且双曲线C的左支上任意一点到右焦点的距离的最小值为3+,②双曲线C的焦距为6,③双曲线C上一点到两焦点距离之差的绝对值为4这三个条件中任选一个,补充在上面的问题中,并解答.
【解答】 若选①,因为m>0,所以a2=m,b2=2m,c2=a2+b2=3m,从而a=,c=.因为双曲线C的左支上任意一点到右焦点的距离的最小值为a+c,所以+=(1+)·=3+,解得m=3,故双曲线C的方程为-=1.
若选②,则c=3.若m>0,则a2=m,b2=2m,c2=a2+b2=3m,所以c==3,解得m=3,从而双曲线C的方程为-=1;若m<0,则a2=-2m,b2=-m,c2=a2+b2=-3m,所以c==3,解得m=-3,从而双曲线C的方程为-=1.
若选③,因为双曲线C上一点到两焦点距离之差的绝对值为4,所以2a=4,即a=2.若m>0,则a2=m,所以a==2,解得m=4,从而双曲线C的方程为-=1;若m<0,则a2=-2m,所以a==2,解得m=-2,从而双曲线C的方程为-=1.
11.已知定圆F1:(x+5)2+y2=1,定圆F2:(x-5)2+y2=42,动圆M与定圆F1,F2都外切,则动圆圆心M的轨迹方程是-=1.
【解析】 如图,由题意知圆F1:(x+5)2+y2=1的圆心坐标为(-5,0),半径r1=1,圆F2:(x-5)2+y2=42的圆心坐标为(5,0),半径r2=4.设动圆M的半径为R,则|MF1|=R+1,|MF2|=R+4,所以|MF2|-|MF1|=3<10=|F1F2|,从而点M的轨迹是以F1,F2为焦点的双曲线的左支,且a=,c=5,于是b2=c2-a2=,故动圆圆心M的轨迹方程为-=1.
(第11题答)
12.(多选)已知M(-5,0),N(5,0)是平面上两点,若曲线C上至少存在一点P,使得|PM|=|PN|+6,则称曲线C为“黄金曲线”.下列曲线中为“黄金曲线”的是( AD )
A.-=1 B.+=1
C.-=1 D.x2+y2=9
【解析】 因为M(-5,0),N(5,0)是平面上两点,点P使|PM|=|PN|+6,即|PM|-|PN|=6<|MN|,所以点P的轨迹是以M(-5,0),N(5,0)为焦点的双曲线的右支,其方程为-=1,x∈[3,+∞).显然A表示的曲线是“黄金曲线”;在+=1中,x∈[-2,2],不存在横坐标x≥3的点P(x,y)满足方程-=1,故B表示的曲线不是“黄金曲线”;在-=1中,不存在横坐标x≥3的点P(x,y)满足方程-=1,故C表示的曲线不是“黄金曲线”;x2+y2=9表示圆心坐标为(0,0)、半径为3的圆,与曲线-=1(x≥3)有交点(3,0),满足题意,故D表示的曲线是“黄金曲线”.
13.如图,已知椭圆C1和双曲线C2交于P1,P2,P3,P4四点,F1和F2分别是椭圆C1和双曲线C2的左、右焦点,且六边形P1P2F1P3P4F2是正六边形.若椭圆C1的方程为+=1,则双曲线C2的方程为-=1.
【解析】 设双曲线C2的方程为-=1.根据椭圆C1的方程+=1可得F1(-2,0),F2(2,0).又六边形P1P2F1P3P4F2为正六边形,所以点P1的坐标为(1,).由点P1在双曲线上,可得-=1.又a2+b2=4,解得故双曲线C2的方程为-=1.
(第13题答)
练习2
一、 单项选择题
1.已知两定点F1(-5,0),F2(5,0),动点P满足|PF1|-|PF2|=2a,当a=3和5时,点P的轨迹为( C )
A.双曲线和一条直线
B.双曲线和一条射线
C.双曲线的一支和一条射线
D.双曲线的一支和一条直线
【解析】 当a=3时,点P满足|PF1|-|PF2|=6<|F1F2|,依照双曲线的定义,点P的轨迹是双曲线的一支;当a=5时,点P满足|PF1|-|PF2|=10=|F1F2|,点P的轨迹是一条射线.综上,点P的轨迹是双曲线的一支和一条射线.
2.已知双曲线C:-=1的两个焦点分别为F1,F2,双曲线C上有一点P,若|PF1|=5,则|PF2|等于( A )
A.9 B.1
C.1或9 D.11或9
【解析】 由题意知||PF1|-|PF2||=2a=4.又|PF1|=5,所以|PF2|=1或|PF2|=9.因为c2=a2+b2=4+12=16,所以c=4.而|PF2|≥c-a=2,所以|PF2|=9.
3.已知点A(0,4),双曲线-=1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P是双曲线右支上一点,则△PAF1周长的最小值为( C )
A.10 B.12
C.14 D.16
【解析】 由双曲线-=1,可得a2=4,b2=5,所以c==3,从而F1(-3,0),F2(3,0).如图,根据双曲线的定义得|PA|+|PF1|=|PA|+2a+|PF2|≥|AF2|+2a=+4=9,当且仅当A,P,F2三点共线时等号成立,所以△PAF1周长的最小值为9+|AF1|=9+5=14.
(第3题答)
4.已知双曲线C的焦点为F1(-2,0),F2(2,0),点A在双曲线C上,且关于原点O的对称点为B,|AB|=|F1F2|,四边形AF1BF2的面积为6,则双曲线C的方程为( B )
A.-y2=1 B.x2-=1
C.x2-y2=2 D.-x2=1
【解析】 因为原点O分别为AB和F1F2的中点,所以四边形AF1BF2为平行四边形.又因为|AB|=|F1F2|,所以四边形AF1BF2为矩形.因为四边形AF1BF2的面积为6,所以|AF1|·|AF2|=6.又因为|AF1|2+|AF2|2=|F1F2|2=16,||AF1|-|AF2||=2a,所以4a2=|AF1|2+|AF2|2-2|AF1|·|AF2|=16-12=4,解得a2=1,从而b2=c2-a2=3,故双曲线C的方程为x2-=1.
二、 多项选择题
5.已知方程-=1,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BCD )
A.当-2<m<-1时,方程表示椭圆
B.当m>-1时,方程表示焦点在x轴上的双曲线
C.当m=-时,方程表示圆
D.当m<-2或m>-1时,方程表示双曲线
【解析】 当-2<m<-1时,m+2>0,-(m+1)>0,若m+2=-(m+1),即m=-,则此方程表示圆,故A不正确,C正确.当m>-1时,m+2>0,m+1>0,方程表示焦点在x轴上的双曲线;当m<-2时,m+2<0,-(m+1)>0,方程表示焦点在y轴上的双曲线,故B正确,D正确.
6.已知双曲线C:-=1(a>0,b>0)与x轴的两个交点分别为A1(-a,0),A2(a,0),P,Q两点的坐标分别为(0,b),(0,-b),四边形A1PA2Q的面积为2,四边形A1PA2Q的内切圆的周长为π,则双曲线C的方程可以为( AB )
A.-y2=1 B.x2-=1
C.-=1 D.-=1
【解析】 由四边形A1PA2Q 的面积为2,可得4××a×b=2,得ab=.记四边形A1PA2Q的内切圆的半径为r,则2πr=π,解得r=.又因为r=,所以c=.由解得或故双曲线C的方程为-y2=1或x2-=1.
三、 填空题
7.若方程mx2+(1-m)y2=1表示焦点在y轴上的双曲线,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0).
【解析】 因为方程mx2+(1-m)y2=1表示焦点在y轴上的双曲线,所以解得m<0,从而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0).
8.已知双曲线C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存在过点F2的直线与双曲线C的右支交于A,B两点,且△ABF1为正三角形.试写出一个满足上述条件的双曲线C的方程:x2-=1.
【解析】 设双曲线的方程为-=1.如图,若F1F2⊥AB,△ABF1为正三角形,则|AF2|=,|F1F2|=2c,|AF1|=,由|AF1|-|AF2|=2a,得=2a,即b2=2a2.取a2=1,则b2=2,此时双曲线C的方程为x2-=1.
(第8题答)
四、 解答题
9.求适合下列条件的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1) 焦点为F1(-,0),F2(,0),且经过点P(5,2);
【解答】 由焦点为F1(-,0),F2(,0),可设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1.因为双曲线经过点P(5,2),所以-=1.又c2=6=a2+b2,所以a4-35a2+150=0,解得a2=5或a2=30.当a2=5时,b2=1,故双曲线的方程为-y2=1;当a2=30时,b2=-24(舍去).综上,双曲线的方程为-y2=1.
(2) 经过点(-2,),(-2,2).
【解答】 设双曲线的方程为mx2-ny2=1(m≠0,n≠0).因为双曲线经过点(-2,),(-2,2),所以解得m=,n=,故双曲线的方程为-=1.
10.已知A为双曲线C上的一点,双曲线C的焦点为F1(-,0),F2(,0).
(1) 求双曲线C的标准方程;
【解答】 设双曲线C的标准方程为-=1,则2a=||AF1|-|AF2||=
-=-=4,所以a=2.又c=,所以b=1,故双曲线C的标准方程为-y2=1.
(2) 若双曲线C上存在一点P,使得PF1⊥PF2,求△PF1F2的面积.
【解答】 由双曲线的定义有||PF1|-|PF2||=4,则|PF1|2+|PF2|2=(|PF1|-|PF2|)2+2|PF1||PF2|=42+2|PF1||PF2|=(2c)2=20,可得|PF1||PF2|=2,所以△PF1F2的面积S=|PF1||PF2|=×2=1.
11.已知一动圆P过定点M(-4,0),且与已知圆N:(x-4)2+y2=16相切,则动圆圆心P的轨迹方程为( C )
A.-=1(x≥2) B.-=1(x≤2)
C.-=1 D.-=1
【解析】 设动圆P的半径为r,由动圆P与圆N:(x-4)2+y2=16相切,可得||PN|-|PM||=4<|MN|,即动点P到两定点的距离之差为常数4,即点P在以M,C为焦点的双曲线上,且2a=4,2c=8,可得b=2,故动圆圆心P的轨迹方程为-=1.
12.已知点A(0,7),B(0,-7),C(12,2),以C为一个焦点作过点A,B的椭圆,则椭圆的另一个焦点的轨迹方程为y2-=1(y<0).
【解析】 设椭圆的另一个焦点为M,长轴为2a.根据点A,B在椭圆上,有|AM|+|AC|=2a,且|BM|+|BC|=2a,即|AM|+|AC|=|BM|+|BC|,则|AM|-|BM|=|BC|-|AC|=15-13=2,所以点M的轨迹是以A,B为焦点,实半轴为1的双曲线的下半支(|AM|>|BM|),故焦点M的轨迹方程为y2-=1(y<0).
13.已知双曲线C:x2-y2=λ(λ≠0)经过点(4,),斜率为2的直线l与双曲线C交于A,B两点,且△OAB(O为坐标原点)的面积为.
(1) 求双曲线C的方程;
【解答】 由双曲线C:x2-y2=λ(λ≠0)过点(4,),得λ=16-13=3,故双曲线C的方程为x2-y2=3.
(2) 求直线l的方程.
【解答】 设直线l的方程为y=2x+m,A(x1,y1),B(x2,y2).联立得3x2+4mx+m2+3=0,可得Δ=16m2-12(m2+3)=4m2-36>0,得m<-3或m>3.由韦达定理得x1+x2=-,x1x2=,从而|AB|=|x1-x2|=·=.又点O到直线l的距离d=,所以S△OAB=···=,解得m=±.故直线l的方程为y=2x±.3.2 双曲线
第1课时 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
学习 目标 1.了解双曲线的定义以及双曲线的几何图形和标准方程. 2.理解双曲线标准方程的推导过程,并能运用双曲线的标准方程解决相关问题.
新知初探基础落实
一、 概念表述
1.把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1,F2的 等于非零常数2a(小于|F1F2|)的点的轨迹叫做双曲线.这两个定点叫做双曲线的焦点, 叫做双曲线的焦距.若|MF1|>|MF2|,则点M的轨迹是 ;若|MF1|<|MF2|,则点M的轨迹是 .
注意:以焦点F1,F2在x轴上为例,且点F1是左焦点,点F2是右焦点.设||PF1|-|PF2||=2a.
(1) 若2a=|F1F2|,当|PF1|-|PF2|=|F1F2|时,动点P的轨迹是以 ;当|PF2|-|PF1|=|F1F2|时,动点P的轨迹是以 .
(2) 若2a>|F1F2|,则与“三角形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相矛盾,此时动点P的轨迹 .
(3) 特别地,当2a=0时,|PF1|=|PF2|,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动点P的轨迹是 .
2.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焦点位置 焦点在x轴上 焦点在y轴上
标准方程
焦点
焦距 |F1F2|=
a,b,c的关系
二、 概念辨析: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 平面内到两定点的距离的差等于常数(小于两定点间距离)的点的轨迹是双曲线.( )
(2) 在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中,a,b的大小关系是a>b.( )
(3) 双曲线标准方程中的a,b,c之间的关系与椭圆标准方程中的a,b,c之间的关系相同.( )
(4) 方程mx2+ny2=1(mn<0)表示双曲线.( )
典例精讲能力初成
探究1 双曲线的定义及应用
例1 (1) 已知P是双曲线-=1上一点,F1,F2是双曲线的左、右焦点,且|PF1|=17,那么|PF2|= .
(2) 已知O为坐标原点,A(-5,0),B(5,0),若点P(x,y)满足|PA|+|PB|=14,且满足-=2,则点P的坐标是 .
探究2 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例2 (教材P120例1补充)根据下列条件,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1) 过点P,Q,且焦点在坐标轴上;
(2) c=,经过点(-5,2),且焦点在x轴上;
(3) 与双曲线-=1有相同的焦点,且经过点(3,2).
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1) 定位:确定双曲线的焦点位于哪条坐标轴上,以判断方程的形式.
(2) 定量:确定a2,b2的具体数值,常根据条件列方程求解.
特别地,若已知双曲线上两点的坐标,可直接设双曲线的方程为mx2+ny2=1(mn<0),将两点的坐标分别代入,解方程组可求出m,n的值,这样可以避免分类讨论.
探究3 与双曲线有关的轨迹问题
例3 (教材P120例2)已知A,B两地相距800 m,在A地听到炮弹爆炸声比在B地晚2 s,且声速为340 m/s,求炮弹爆炸点的轨迹方程.
变式 (教材P120例2补充)如图,在△ABC中,已知|AB|=4,且内角A,B,C满足2sin A+sin C=2sin B,建立适当的平面直角坐标系,求顶点C的轨迹方程.
(变式)
求解与双曲线有关的点的轨迹问题,常见的方法有两种:
(1) 列出等量关系,化简得到方程;
(2) 寻找几何关系,结合双曲线的定义,得到对应的方程.
随堂内化及时评价
1.已知双曲线的上、下焦点分别为F1(0,3),F2(0,-3),P是双曲线上一点,且||PF1|-|PF2||=4,则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 )
A.-=1 B.-=1
C.-=1 D.-=1
2.已知双曲线C:-=1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若点P在双曲线C上,且|PF1|=20,则|PF2|等于( )
A.12或28 B.14或26
C.16或24 D.17或23
3.(多选)已知方程+=1表示双曲线,那么实数k的取值可能为( )
A.0 B.1
C.2 D.3
4.(多选)已知定点F1(-2,0),F2(2,0),那么在平面内满足下列条件的动点P的轨迹为双曲线的是( )
A.|PF1|-|PF2|=±3 B.|PF1|-|PF2|=±4
C.|PF1|-|PF2|=±2 D.|PF1|2-|PF2|2=±4
5.已知双曲线-=1(a>0,b>0)的上、下焦点分别为F1,F2,动点P与点在双曲线上,且满足|PF1|+|PF2|=12,|PF1|·|PF2|=32,则该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 .
配套新练案
练习1
一、 单项选择题
1.若方程+=1表示双曲线,则实数k的取值范围是( )
A.(-∞,1) B.(4,+∞)
C.(1,4) D.(-∞,1)∪(4,+∞)
2.已知点M(-2,0),N(2,0),|PM|-|PN|=4,则动点P的轨迹是( )
A.双曲线 B.双曲线的左支
C.一条射线 D.双曲线的右支
3.以椭圆+=1的焦点为顶点,长轴的端点为焦点的双曲线的方程是( )
A.x2-=1 B.y2-=1
C.-=1 D.-=1
4.如图,椭圆+=1和双曲线-y2=1的公共焦点分别为F1,F2,A是椭圆与双曲线的一个交点,则|AF1|·|AF2|等于( )
(第4题)
A.3 B.4
C.5 D.6
二、 多项选择题
5.已知关于x,y的方程mx2+ny2=1(其中m,n为参数)表示曲线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若m=n>0,则曲线C表示圆
B.若mn>0,则曲线C表示椭圆
C.若mn<0,则曲线C表示双曲线
D.若mn=0,m+n>0,则曲线C表示四条直线
6.已知双曲线x2-y2=1,F1,F2为其两个焦点,P为双曲线上一点.若PF1⊥PF2,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双曲线的焦点坐标为(±1,0)
B.|PF1|·|PF2|=2
C.|PF1|+|PF2|=2
D.S△PF1F2=2
三、 填空题
7.若双曲线的一个焦点坐标为(5,0),且2a=6,则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 .
8.如图,已知双曲线以长方形ABCD的顶点A,B为左、右焦点,且双曲线过C,D两点.若|AB|=4,|BC|=3,则此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 .
(第8题)
四、 解答题
9.求适合下列条件的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1) a=2,经过点A(2,-5),焦点在y轴上;
(2) 过点A(3,2)和B(17,12).
10.问题:已知双曲线C:-=1,________,求双曲线C的方程.
在①m>0,且双曲线C的左支上任意一点到右焦点的距离的最小值为3+,②双曲线C的焦距为6,③双曲线C上一点到两焦点距离之差的绝对值为4这三个条件中任选一个,补充在上面的问题中,并解答.
11.已知定圆F1:(x+5)2+y2=1,定圆F2:(x-5)2+y2=42,动圆M与定圆F1,F2都外切,则动圆圆心M的轨迹方程是 .
12.(多选)已知M(-5,0),N(5,0)是平面上两点,若曲线C上至少存在一点P,使得|PM|=|PN|+6,则称曲线C为“黄金曲线”.下列曲线中为“黄金曲线”的是( )
A.-=1 B.+=1
C.-=1 D.x2+y2=9
13.如图,已知椭圆C1和双曲线C2交于P1,P2,P3,P4四点,F1和F2分别是椭圆C1和双曲线C2的左、右焦点,且六边形P1P2F1P3P4F2是正六边形.若椭圆C1的方程为+=1,则双曲线C2的方程为 .
练习2
一、 单项选择题
1.已知两定点F1(-5,0),F2(5,0),动点P满足|PF1|-|PF2|=2a,当a=3和5时,点P的轨迹为( )
A.双曲线和一条直线
B.双曲线和一条射线
C.双曲线的一支和一条射线
D.双曲线的一支和一条直线
2.已知双曲线C:-=1的两个焦点分别为F1,F2,双曲线C上有一点P,若|PF1|=5,则|PF2|等于( )
A.9 B.1
C.1或9 D.11或9
3.已知点A(0,4),双曲线-=1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P是双曲线右支上一点,则△PAF1周长的最小值为( )
A.10 B.12
C.14 D.16
4.已知双曲线C的焦点为F1(-2,0),F2(2,0),点A在双曲线C上,且关于原点O的对称点为B,|AB|=|F1F2|,四边形AF1BF2的面积为6,则双曲线C的方程为( )
A.-y2=1 B.x2-=1
C.x2-y2=2 D.-x2=1
二、 多项选择题
5.已知方程-=1,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当-2<m<-1时,方程表示椭圆
B.当m>-1时,方程表示焦点在x轴上的双曲线
C.当m=-时,方程表示圆
D.当m<-2或m>-1时,方程表示双曲线
6.已知双曲线C:-=1(a>0,b>0)与x轴的两个交点分别为A1(-a,0),A2(a,0),P,Q两点的坐标分别为(0,b),(0,-b),四边形A1PA2Q的面积为2,四边形A1PA2Q的内切圆的周长为π,则双曲线C的方程可以为( )
A.-y2=1 B.x2-=1
C.-=1 D.-=1
三、 填空题
7.若方程mx2+(1-m)y2=1表示焦点在y轴上的双曲线,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 .
8.已知双曲线C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存在过点F2的直线与双曲线C的右支交于A,B两点,且△ABF1为正三角形.试写出一个满足上述条件的双曲线C的方程: .
四、 解答题
9.求适合下列条件的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1) 焦点为F1(-,0),F2(,0),且经过点P(5,2);
(2) 经过点(-2,),(-2,2).
10.已知A为双曲线C上的一点,双曲线C的焦点为F1(-,0),F2(,0).
(1) 求双曲线C的标准方程;
(2) 若双曲线C上存在一点P,使得PF1⊥PF2,求△PF1F2的面积.
11.已知一动圆P过定点M(-4,0),且与已知圆N:(x-4)2+y2=16相切,则动圆圆心P的轨迹方程为( )
A.-=1(x≥2) B.-=1(x≤2)
C.-=1 D.-=1
12.已知点A(0,7),B(0,-7),C(12,2),以C为一个焦点作过点A,B的椭圆,则椭圆的另一个焦点的轨迹方程为 .
13.已知双曲线C:x2-y2=λ(λ≠0)经过点(4,),斜率为2的直线l与双曲线C交于A,B两点,且△OAB(O为坐标原点)的面积为.
(1) 求双曲线C的方程;
(2) 求直线l的方程.(共62张PPT)
第三章 圆锥曲线的方程
3.2 双曲线
第1课时 双曲线及其标准方程
学习 目标 1.了解双曲线的定义以及双曲线的几何图形和标准方程.
2.理解双曲线标准方程的推导过程,并能运用双曲线的标准方程解决相关问题.
新知初探·基础落实
一、概念表述
1.把平面内与两个定点F1,F2的___________________等于非零常数2a(小于|F1F2|)的点的轨迹叫做双曲线.这两个定点叫做双曲线的焦点,__________________叫做双曲线的焦距.若|MF1|>|MF2|,则点M的轨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若|MF1|<|MF2|,则点M的轨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距离的差的绝对值
两焦点间的距离
靠近焦点F2的那一支
靠近焦点F1的那一支
注意:以焦点F1,F2在x轴上为例,且点F1是左焦点,点F2是右焦点.设||PF1|-|PF2||=2a.
(1) 若2a=|F1F2|,当|PF1|-|PF2|=|F1F2|时,动点P的轨迹是以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当|PF2|-|PF1|=|F1F2|时,动点P的轨迹是以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2) 若2a>|F1F2|,则与“三角形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相矛盾,此时动点P的轨迹__________.
(3) 特别地,当2a=0时,|PF1|=|PF2|,根据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动点P的轨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F2为端点向右延伸的一条射线
F1为端点向左延伸的一条射线
不存在
线段F1F2的垂直平分线(y轴)
2.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焦点位置 焦点在x轴上 焦点在y轴上
标准方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焦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焦距 |F1F2|=______
a,b,c的关系 ___________
F1(-c,0),F2(c,0)
F1(0,-c),F2(0,c)
2c
c2=a2+b2
二、概念辨析: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 平面内到两定点的距离的差等于常数(小于两定点间距离)的点的轨迹是双曲线. ( )
(2) 在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中,a,b的大小关系是a>b. ( )
(3) 双曲线标准方程中的a,b,c之间的关系与椭圆标准方程中的a,b,c之间的关系相同. ( )
(4) 方程mx2+ny2=1(mn<0)表示双曲线. ( )
×
×
×
√
典例精讲·能力初成
探究
1
双曲线的定义及应用
1
【解析】
33
1
【解析】
探究
2
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教材P120例1补充)根据下列条件,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2
【解答】
(教材P120例1补充)根据下列条件,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2
【解答】
(教材P120例1补充)根据下列条件,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2
【解答】
求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1) 定位:确定双曲线的焦点位于哪条坐标轴上,以判断方程的形式.
(2) 定量:确定a2,b2的具体数值,常根据条件列方程求解.
特别地,若已知双曲线上两点的坐标,可直接设双曲线的方程为mx2+ny2=1(mn<0),将两点的坐标分别代入,解方程组可求出m,n的值,这样可以避免分类讨论.
探究
3
与双曲线有关的轨迹问题
(教材P120例2)已知A,B两地相距800 m,在A地听到炮弹爆炸声比在B地晚2 s,且声速为340 m/s,求炮弹爆炸点的轨迹方程.
3
【解答】
【解答】
求解与双曲线有关的点的轨迹问题,常见的方法有两种:
(1) 列出等量关系,化简得到方程;
(2) 寻找几何关系,结合双曲线的定义,得到对应的方程.
随堂内化·及时评价
1.已知双曲线的上、下焦点分别为F1(0,3),F2(0,-3),P是双曲线上一点,且||PF1|-|PF2||=4,则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 ( )
【解析】
C
【解析】
B
【解析】
AD
4.(多选)已知定点F1(-2,0),F2(2,0),那么在平面内满足下列条件的动点P的轨迹为双曲线的是 ( )
A.|PF1|-|PF2|=±3 B.|PF1|-|PF2|=±4
C.|PF1|-|PF2|=±2 D.|PF1|2-|PF2|2=±4
AC
【解析】
配套新练案
C
2.已知点M(-2,0),N(2,0),|PM|-|PN|=4,则动点P的轨迹是 ( )
A.双曲线 B.双曲线的左支
C.一条射线 D.双曲线的右支
【解析】
因为点M(-2,0),N(2,0),所以|PM|-|PN|=4=|MN|,从而动点P的轨迹是一条射线.
C
【解析】
B
【解析】
A
二、多项选择题
5.已知关于x,y的方程mx2+ny2=1(其中m,n为参数)表示曲线C,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若m=n>0,则曲线C表示圆
B.若mn>0,则曲线C表示椭圆
C.若mn<0,则曲线C表示双曲线
D.若mn=0,m+n>0,则曲线C表示四条直线
【解析】
若m<0,n<0,满足mn>0,方程mx2+ny2=1无解,故B错误;
若mn<0,则曲线C表示双曲线,故C正确;
【答案】 AC
6.已知双曲线x2-y2=1,F1,F2为其两个焦点,P为双曲线上一点.若PF1⊥PF2,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
A.双曲线的焦点坐标为(±1,0) B.|PF1|·|PF2|=2
【解析】
双曲线的焦点坐标为(±,0),故A错误;
BC
三、填空题
7.若双曲线的一个焦点坐标为(5,0),且2a=6,则双曲线的标准方程为
_____________.
【解析】
8.如图,已知双曲线以长方形ABCD的顶点A,B为左、右焦点,且双曲线过C,D两点.若|AB|=4,|BC|=3,则此双曲线的
标准方程为____________.
【解析】
四、解答题
9.求适合下列条件的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解答】
9.求适合下列条件的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2) 过点A(3,2)和B(17,12).
【解答】
【解答】
11.已知定圆F1:(x+5)2+y2=1,定圆F2:(x-5)2+y2=42,动圆M与定圆F1,F2
都外切,则动圆圆心M的轨迹方程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如图,由题意知圆F1:(x+5)2+y2=1的圆心坐标为(-5,0),半径r1=1,圆F2:(x-5)2+y2=42的圆心坐标为(5,0),半径r2=4.
12.(多选)已知M(-5,0),N(5,0)是平面上两点,若曲线C上至少存在一点P,使得|PM|=|PN|+6,则称曲线C为“黄金曲线”.下列曲线中为“黄金曲线”的是 ( )
【解析】
【答案】AD
【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已知两定点F1(-5,0),F2(5,0),动点P满足|PF1|-|PF2|=2a,当a=3和5时,点P的轨迹为 ( )
A.双曲线和一条直线 B.双曲线和一条射线
C.双曲线的一支和一条射线 D.双曲线的一支和一条直线
【解析】
当a=3时,点P满足|PF1|-|PF2|=6<|F1F2|,依照双曲线的定义,点P的轨迹是双曲线的一支;
当a=5时,点P满足|PF1|-|PF2|=10=|F1F2|,点P的轨迹是一条射线.综上,点P的轨迹是双曲线的一支和一条射线.
C
【解析】
由题意知||PF1|-|PF2||=2a=4.又|PF1|=5,所以|PF2|=1或|PF2|=9.因为c2=a2+b2=4+12=16,所以c=4.而|PF2|≥c-a=2,所以|PF2|=9.
A
【解析】
C
4.已知双曲线C的焦点为F1(-2,0),F2(2,0),点A在双曲线C上,且关于原点O的对称点为B,|AB|=|F1F2|,四边形AF1BF2的面积为6,则双曲线C的方程为( )
【解析】
B
【解析】
当m>-1时,m+2>0,m+1>0,方程表示焦点在x轴上的双曲线;当m<-2时,m+2<0,-(m+1)>0,方程表示焦点在y轴上的双曲线,故B正确,D正确.
【答案】 BCD
【解析】
【答案】 AB
三、填空题
7.若方程mx2+(1-m)y2=1表示焦点在y轴上的双曲线,则实数m的取值范围为______________.
【解析】
(-∞,0)
8.已知双曲线C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存在过点F2的直线与双曲线C的右支交于A,B两点,且△ABF1为正三角形.试写出一个满足上述条件的双曲线C的方
程:____________.
【解析】
四、解答题
9.求适合下列条件的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解答】
9.求适合下列条件的双曲线的标准方程.
【解答】
(1) 求双曲线C的标准方程;
【解答】
(2) 若双曲线C上存在一点P,使得PF1⊥PF2,求△PF1F2的面积.
【解答】
11.已知一动圆P过定点M(-4,0),且与已知圆N:(x-4)2+y2=16相切,则动圆圆心P的轨迹方程为 ( )
【解析】
C
12.已知点A(0,7),B(0,-7),C(12,2),以C为一个焦点作过点A,B的椭圆,
则椭圆的另一个焦点的轨迹方程为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
(1) 求双曲线C的方程;
【解答】
(2) 求直线l的方程.
【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