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 历史 八年级上册 第19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课件(共28张PPT+视频)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 历史 八年级上册 第19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课件(共28张PPT+视频)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4.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10-19 19:43:59

文档简介

(共28张PPT)
第19课 抗日战争的胜利
第六单元 中华民族的抗日战争
学习目标
1.知道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中共七大与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确立、战略反攻和日本投降基本史实(时空观念)
2.通过了解中共七大,认识确立毛泽东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重大意义。(史料实证、唯物史观、历史解释)
3.体会中国军民在抗日战争中孕育的抗战精神,认识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的重大历史意义。(家国情怀)
第一展厅
见证中流砥柱:
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阅读教材,说说为什么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在课本中做好标注。
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倡导者、组织者和推动者。
中国共产党是持久战战略总方针的提出者,对全国抗战方略的制定有指导作用。
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最坚定的维护者。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施行的各项建设为抗战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中国共产党以卓越的政治领导力和正确的战略策略,指引中国抗战的前进方向。
深入敌后,广泛建立敌后抗日根据地,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构成了抗击日寇的战略格局。
中国共产党召开会议,确定全民族抗战路线,通过了《中国共产党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1.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倡导者、 组织者和推动者
卢沟桥事变后:
“全民族实行抗战”
1937年11月后:建敌后抗日根据地
1937年8月:
确定全面抗战路线
中国共产党发表《为日军进攻卢沟桥通电》,郑重提出“全民族实行抗战”的主张
一、见证中流砥柱: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驳斥错误论调
阐明战略方针
1938年5月,毛泽东发表《论持久战》,驳斥“亡国论”和“速胜论”,明确抗日战争是持久战,从理论上为抗战提供指导。
①日本帝国主义侵略战争是退步、野蛮的, 失道寡助;中国反侵略战争是进步、正义的,得道多助。
②抗日是持久战,战争的伟力最深厚的根源,存在于民众之中。
③实行人民战争的路线,最后胜利一定属于中国。
1938年5月,毛泽东在延安窑洞的油灯下,奋笔疾书,废寝忘食,连续七天七夜,写就长达5万多字的雄文——《论持久战》。
2.中国共产党是持久战战略总方针的提出者,对全国抗战方略的制定有指导作用
一、见证中流砥柱: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2.中国共产党是持久战战略总方针的提出者,对全国抗战方略的制定有指导作用
指导全国抗战
《论持久战》阐明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持久战战略总方针,对全国抗战具有战略指导意义,增强了全国人民坚持抗战必胜的决心和信心。
毛泽东认为,“敌人的强大”和“红军的弱小”,两者之差“真有天壤之别”,这样一种客观现实短时期内没有改变的可能。“影响到红军的战略战术”,一是需要清醒地知道……战略上必须坚持持久战的方针;二是人民的条件……离开了人民的武装和人民的游击战争,红军就没有打破敌人围攻的可能,苏区也不可能存在下去。
---杨奎松《毛泽东为什么要写<论持久战>》
一、见证中流砥柱: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旗帜鲜明,坚持抗战到底
维护大局,化解反共危机
国民党统治集团内投降、分裂、倒退活动日益严重,1939年7月,中共中央旗帜鲜明提出坚持抗战到底,反对投降,反对内部分裂,力求全国进步的方针。
在全民族抗日战争的关键时刻,中国共产党一次次举起团结抗战到底的旗帜。在国民党发动反共高潮时,中共以民族利益为重,维护统一战线团结抗战大局,化解危机。
3.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最坚定的维护者
在战略相持阶段,日本调整侵华策略,逐渐将主要兵力用于打击敌后战场的八路军和新四军。敌后战场成为抗战的主战场。
一、见证中流砥柱: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4.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施行的各项建设为抗战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政治上:建立抗日民主政权,按照“三三制原则”实行民主建政。
根据地进行民主投票
“三三制”: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根据地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一、见证中流砥柱: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推行精兵简政,开展大生产运动, 减轻人民负担;
实行地主减租减息、农民交租交息的土地政策
陕甘宁边区军民开展群众性的纺纱运动
八路军开展大生产运动
4.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施行的各项建设为抗战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经济上:
“双交双减”:利于团结各阶级人民参加抗战。
一、见证中流砥柱: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5.中国共产党以卓越的政治领导力和正确的战略策略,指引中国抗战的前进方向
中国共产党高举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坚持独立自主、团结抗战,维护抗战大局。
中国共产党人勇敢战斗在抗日战争最前线,支撑起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
抗日战争的实践表明,中国共产党是领导中国人民争取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坚强核心,在全民族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
勇敢战斗,冲锋在前
坚强核心,中流砥柱
高举统一战线旗帜
一、见证中流砥柱: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第二展厅
见证思想灯塔:
中共七大与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确立
中共七大 时间
地点
内容 总结经验:
政治路线:
领导集团:
党章:
总结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民主革命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总结了抗日战争的丰富经验。
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
大会选举产生了中央领导机关,毛泽东在七届一中全会上当选为中共中央主席。
大会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毛泽东思想,作为自己一切工作的指针。
二、见证思想灯塔: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
延安
1945年4月(抗战胜利前夕)
毛泽东思想: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
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
一的思想
(马列主义普遍原理+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
抗日战争的经验,给了我们和中国人民这样一种信心:没有中国共产党的努力,没有中国共产党人做中国人民的中流砥柱,中国的独立和解放是不可能的,中国工业化和农业近代化也是不可能的。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
二、见证思想灯塔:中共七大与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确立
材料:指出中国之命运有两种,一种是光明的中国之命运,即建立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中国;另一种是黑暗的中国之命运,即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分裂的、贫弱的老中国。大会的任务是放手发动群众,壮大人民力量,在党的领导下,打败日本侵略者,建设光明的新中国。。
——毛泽东《两个中国之命运》(毛泽东在中共七大的讲话)
意义:中共七大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并为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
二、见证思想灯塔:中共七大确立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
任务:阅读材料并结合教材,分析中共七大召开的历史意义。
第三展厅
见证胜利荣光:
战略反攻和日本投降
1945年7月,中、美、英三国发表《波茨坦公告》
1945年8月8日,苏联正式对日宣战,次日进攻日关东军。
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在日广岛和长崎各投下一颗原子弹。
1945年5月8日,德国宣布投降,欧洲战事结束
1.战略反攻:
国际战场的有利局势
三、见证胜利荣光:战略反攻和日本投降
1.战略反攻:
国内战场的战略反攻
1945年8月9日,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声明,号召中国人民的一切抗日力量举行全国规模的反攻,彻底击败日本侵略者。
三、见证胜利荣光:战略反攻和日本投降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
10月25日,台湾及澎湖列岛正式重归中国版图。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
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
9月9日,何应钦(左)代表中国接受日军投降书。
9月2日,日本投降仪式在东京湾“密苏里”号军舰上举行
中国抗日战争历经14年艰难曲折的斗争,特别是8年全民族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付出巨大牺牲,取得最后胜利。台湾也回到祖国怀抱。
2.日本投降:
三、见证胜利荣光:战略反攻和日本投降
三、见证胜利荣光:战略反攻和日本投降
思考:中国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有哪些?
外部条件: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正义的国家和人民的支持。
战争性质: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一场正义的、反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
决定因素:中国共产党在全民族团结抗战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
根本原因: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相互配合;全民族抗战;中国人民的英勇抗争
三、见证胜利荣光:战略反攻和日本投降
3.伟大荣光:
①是近代以来反抗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②抗日战争的胜利,铸就了伟大抗战精神,成为中华民族走向复兴的历史转折点。
③它促进了中华民族的觉醒,实现了中华民族的大团结,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彻底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奠定重要基础。
国内意义
签订《南京条约》
中国始变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1860
签订《北京条约》
中国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甲午中日战争
1894-1895
签订《马关条约》
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签订《辛丑条约》
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
1840-1842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1900-1901
日本侵华战争
1931-1945
三、见证胜利荣光:战略反攻和日本投降
3.伟大荣光:
国际意义
中国战场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维护世界和平作出巨大贡献,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中华民族赢得崇高的声誉。
只有当日本侵略者的手脚被捆住,我们才能在德国侵略者进攻我国的时候避免两线作战。
——斯大林
材料:从数字看中国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贡献
三、见证胜利荣光:战略反攻和日本投降
伟大的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永远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
——习近平
一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
二是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
三是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
四是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抗战精神
三、见证胜利荣光:战略反攻和日本投降
抗日战争的胜利
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倡导者、组织者和推动者
中国共产党是持久战战略总方针的提出者,对全国抗战方略的制定有指导作用
中共七大与毛泽东思想指导地位的确立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施行的各项建设为抗战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
投降因素
战略反攻和日本投降
日本投降
中国共产党以卓越的政治领导力和正确的战略策略,指引中国抗战的前进方向
时间、地点:1945年4月至6月,延安
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最坚定的维护者
内容:制定党的政治路线、确立毛泽东思想为党的指导思想
意义:为争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准备了条件,指明了战后的奋斗方向
发表《波茨坦公告》、美国投掷原子弹
苏联出兵中国东北、毛泽东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被迫宣布无条件投降
1945年9月2日,日本政府正式签署投降书
国内意义: 第一次完全胜利;复兴转折点;民族觉醒,民族团结
国际意义:维护世界和平,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和国际影响
胜利意义
课堂小结
链接中考
1、(2024·山东东营中考·13)总结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民主革命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确立毛泽东思想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并写入党章的会议是( )
A.中共七大 B.中共八大 C.中共十四大 D.中共十八大
2、(2024·山东聊城中考·14)丘吉尔说:“如果日本进军西印度洋,必然会导致我方在中东的全部阵地崩溃。而能防止上述局势出现的只有中国。”这里丘吉尔强调的是(  )
A.中国抗战的作用 B.中东地区的重要性
C.侵华日军的狂妄 D.中英矛盾的消失
3、(2023·山东菏泽中考·11)下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人民武装抗击日军所占侵华日军总数比例表。这主要说明(  )
A.国民党正面战场是抗日战争的主战场
B.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抗战的中流砥柱
C.中国战场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
D.全民族抗战是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
A
A
B
小组合作:请你为抗战胜利纪念馆“铸魂·给英雄的一封信”主题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