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不等式(课时1)》导学案
姓名 小组 第 组
【学习目标】
1. 经历从实际情境中抽象出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过程,了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现实意义; 2. 理解一元二次不等式与相应函数、方程的联系,认识到函数的重要性,体会数学的整体性; 3. 能够体会归纳、概括的方法,把握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借助二次函数,求解一元二次不等式,渗透数学建模的素养,提升数学运算素养.
【自主学习】
一、问题导入 1、一次函数与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 如图,设一次函数图像如图所示: 一元一次方程的实根为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为 一元一次不等式的解集为 思考1:归纳用一次函数的观点解决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步骤 思考2:在初中,我们学习了从一次函数的观点看一元一次方程、一元一次不等式的思想方法,那么这三者之间的内在联系是什么? 二、新知探究 问题1:园艺师打算在绿地上用栅栏围一个矩形区域种植花卉.若栅栏的长度是24m,围成的矩形区域的面积要大于20m2,则这个矩形的边长为多少米? 追问1:不等式,即,与一元一次不等式相比,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你能再举出一些类似的不等式吗?类比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定义,你能给这类不等式起个名字吗?并试着给出它的定义及其一般形式. 一元二次不等式: 一般地,我们把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2的不等式,称为一元二次不等式. 一元二次不等式的一般形式: 或 ,其中a, b, c为常数,a≠0. 问题2:类似地,能否从二次函数的观点看一元二次不等式,进而得到一元二次不等式的求解方法呢?以解不等式为例. 追问1:点P为函数图象上的一点,当点P的纵坐标为0时,如何求点P的横坐标? 追问2:一元二次方程的实数根与二次函数有什么关系?这个结论推广到一般的二次函数,该怎么叙述? 追问3:二次函数的两个零点将轴分成三段,每一段(零点除外)对应的函数图象有什么特点?函数值有什么特点? 追问4:根据二次函数的图象,不等式与的解集分别是什么? 追问5:“问题1”中矩形的边长应该是多少米? 问题3:上述方法可以推广到求一般的一元二次不等式或的解集吗 对于一般的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不等式与相应的函数之间是否也有类似的关系 请完成下表. 二次函数 ()的图象
三、典例分析 例1、求解不等式的解集 例2、求解不等式的解集 例3、求解不等式的解集 追问1 求解不等式或的依据是什么?步骤是什么?第(3)题与(1)、(2)题有何不同?如何转化为(1)、(2)题? 追问2 结合例1,你能否完善一下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一般步骤呢?试着以框图的形式呈现.
【课堂小结】
请你带着下列问题回顾本节课学习的内容: (1)我们是如何研究解一元二次不等式的 在这个过程中体现了哪些数学思想方法? (2)当时,函数与方程、不等式之间有什么关系 (3)如何解一元二次不等式
【课后作业】
复习巩固:教材53页练习1、2,教材53页习题2.3的1、2. 综合运用:教材53页习题2.3的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