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密★启用前
2025-2026学年三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测试范围:三年级上册北师大版2024,第1-4章)
( 全卷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60 分钟)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参考答案
题号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答案 D A C A D A A A B B
1. 7天读的页数 这本书的总页数 84页
根据题意,淘气每天读8页,读7天,可求出已读页数;加上剩余28页,即为全书总页数。笑笑列式分两步:先算乘法(已读页数),再算加法(总页数),结果即书本总页数。
第一步求的是:7天读的页数(已读的页数)
第二步求的是:这本书的总页数(已读页数加剩余页数)
8×7+28
=56+28
=84(页)
计算结果是84页。
2. 8 11 56÷7+3=11
先算56÷7的商,再用所得的商加上3,再列出综合算式,先算除法,再算加法,据此算出结果即可。
56÷7=8
8+3=11
综合算式:56÷7+3
=8+3
=11
所以,56÷7的商是8,再加上3结果是11,列成综合算式是56÷7+3=11。
3. 405 716
用女运动员数加上男运动员数可算出中国共派出多少名运动员;用运动员总数加上工作人员数量可算出中国体育代表团派出的总人数。
269+136=405(名)
405+311=716(人)
所以中国共派出405名运动员,中国体育代表团派出的总人数为716人。
4.72
先计算剩余未坐人的座舱数量:总座舱数减去已坐满的座舱数,即48-39=9(个),再计算剩余座舱最多可坐人数:每个座舱坐8人,剩余9个座舱可坐人数为9×8=72(人);据此解答即可。
(48-39)×8
=9×8
=72(人)
剩下的座舱最多还能坐72人。
5.100
绳子剩余的长度加上又接了一段绳子的长度,求出和,就是这棵大树有多粗(也叫大树一圈的长度);计算时,要统一单位,最后用厘米作单位。1分米=10厘米。
5分米=5×10=50厘米
50+50=100(厘米)
小刚想知道一棵大树有多粗,他用一根绳子绕大树一圈后,量得绳子剩余的长度是5分米。于是他又接了一段50厘米长的绳子,正好又把大树绕了一圈。这棵大树粗100厘米。
6. 5 7 8000 30 4 60
根据1千米=1000米进行单位换算;
根据1米=10分米进行单位换算;
根据1千米=1000米进行单位换算;
根据1厘米=10毫米进行单位换算;
根据1厘米=10毫米进行单位换算;
根据1分米=10厘米进行单位换算。
因为1千米=1000米,所以5000米=5千米;
因为1米=10分米,所以70分米=7米;
因为1千米=1000米,所以8千米=8000米;
因为1厘米=10毫米,所以3厘米=30毫米;
因为1厘米=10毫米,所以40毫米=4厘米;
因为1分米=10厘米,所以6分米=60厘米。
7. 300 301
由题目可知,用第一天看的页数加第二天看的页数,即为毛毛两天一共看的页数;再用计算出的结果加1,即为第三天要开始看的页数。
由分析可知:
126+174=300(页)
300+1=301(页)
所以一本书共800页,毛毛第一天看了126页,第二天看了174页,他两天一共看了300页,第三天要从第301页开始看起。
8.332
已知深圳红立方内上午进入326名游客,中午有198名游客离开,下午又进入204名游客;用上午的人数减去中午离去的人数,再加上下午来的人数,即是现在红立方里有多少名游客。据此解答。
326-198+204
=128+204
=332(名)
所以,这时红立方里有332名游客。
9. < > > <
计算各算式结果再进行比较。加减混合运算,从左往右计算,有小括号的加减混合运算要先计算小括号内算式。
742-495=247,所以742-495<300;
206-(198-102)
=206-96
=110
所以206-(198-102)>100;
855+115=970,所以855+115>900;
452+268+129
=720+129
=849
所以452+268+129<890。
10. 4 5 6
从方向③看,看到的是长方体的正面,所以是数字4;从方向①看,看到的是长方体的上面,所以是数字5;从方向②看,看到的是长方体的左面,所以是数字6。
根据分析,从方向③看到的数字是4;从方向①看到的数字是5;从方向②看到的数字是6。
11.3
观察这个粉笔盒,从一个面看,能看到1个面,从一条棱看,能看到2个面,从一个顶点看,能看到3个面。据此判断。
根据分析:一个正方体的粉笔盒放在桌子上,淘气站在一个位置上观察,最多能看到3个面。
12.D
求这根绳子比原来短了多少米,用去的绳子长度其实就是比原来短了的长度,所以把两次用去的长度相加即可。
第一次用去148米,第二次用去135米,两次用去的长度即比原来短了的长度,也就是148+135。
故答案为:D
13.A
根据生活经验、对长度单位和数据大小的认识可知:
量比较短的物体的长度,通常用厘米作单位,食指的宽大约是1厘米;
二年级小朋友的一拃大约是1分米。1分米=10厘米,由此解答。
2分米=20厘米;
A.垃圾桶的高度大约有25厘米,和2分米比较接近;
B.字典的厚度大约有5厘米,比2分米矮得多;
C.二年级小朋友的身高大约有130厘米,比2分米高得多。
则接近2分米的是垃圾桶的高度。
故答案为:A
14.C
根据题意可知,一共有42张课桌,每6张摆成一组,42÷6表示可以摆成的组数,值日生已经擦完5组,再减去5组,表示还剩下多少组课桌没擦;据此解答。
根据分析可知:
算式42÷6-5表示还剩下多少组课桌没擦。
故答案为:C
15.A
要求松树和柏树共多少棵,已知有7棵松树,主要求出柏树的棵数,根据乘法的意义,柏树有4×8=32(棵),然后加上松树的棵数即可解答。
7+4×8
=7+32
=39(棵)
松树和柏树一共39棵。
公园里有7棵松树,又栽了8行柏树,每行4棵,求松树和柏树一共多少棵,列式为7+4×8。
故答案为:A
16.D
由题意得,从上面观察圆柱时,可以看见一个圆。从上面看球时,也可以看见一个圆。所以从上面观察时,可以看见两个圆。据此解答。
由分析得,从上面观察,看到的图是。
故答案为:D
17.A
用总长度减去第一次用去的长度再减去第二次用去的长度求出剩下的长度,也可以先算第一次和第二次共用去多少,再用总长度减去即可。
根据分析:
列式为:1000-258-342或1000-(258+342)
一捆电线长1000米,第一次用去258米,第二次用去342米,还剩多少米? 列式不正确的是1000-258+342。
故答案为:A
18.A
根据题意,用上半月卖出的本数加上下半月卖出的本数,可以求出9月一共卖了多少本,用总本数减去一共卖了的本数,可以求出还剩多少本,据此选择即可。
A.800是故事书的总本数,258是上半月卖出的本数,800-258只可以求出上半月后还剩多少本,需要再减去下半月卖出的本数,才可以求出还剩多少本书,选项说法错误;
B.258+266可以求出9月一共卖出多少本书,用800减去卖出的本数,可以求出还剩多少本书,选项说法正确;
C.258是上半月卖出的本数,266是下半月卖出的本数,相加可以求出一共卖出多少本书,选项说法正确。
说法不正确的是800-258表示还剩多少本书。
故答案为:A
19.A
常用的长度单位有厘米,分米,米和千米。我们知道,食指宽大约1厘米,一支笔的长度约1分米,小学生展开双臂大约1米,连续步行10分钟所走的路程大概就是1千米。常用的时间单位有时、分、秒。睡午觉大约1小时,跳绳跳100个大约1分钟,眨眼眨一次大约1秒钟。据此解答。
由题意得,1个小时的时间较长,一名三年级小朋友1小时能走的距离较长,大约是几千米。
A.一名三年级小朋友1小时大约能走3千米,符合实际情况。
B.由题意得,300米差不多等于操场一圈的长度,这个距离太短,不符合实际情况。
C.由题意得,10分米=1米,所以300分米=30米。30米的距离太短,也不符合实际情况。
故答案为:A
20.B
由题意得,一根绳子长30米,第一次用去800厘米,第二次比第一次多用去20分米,可以先用800厘米加上20分米算出第二次用去的长度。计算时,需要根据10厘米=1分米将800厘米转化为多少分米,然后再计算。接着再加上第一次用去的长度即可算出这根绳子比原来短了多少分米。
10厘米=1分米,所以800厘米=80分米。
80+20=100(分米),100+80=180(分米),即这根绳子比原来短了180分米。
故答案为:B
21.B
根据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先用5加2求出和,再用35除以求出的和,即可解答。
由分析可得:
把“5+2=7,35÷7=5”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35÷(5+2)。
故答案为:B
22.√
大串糖葫芦每串5颗山楂,小串糖葫芦每串2颗山楂,大串和小串各做3串,先用5加2求出一串大串糖葫芦和一串小串糖葫芦需要多少颗山楂,再乘3求出大串和小串各做3串一共需要多少颗山楂,列式为(5+2)×3,据此解答。
总共需要的山楂列式为:(5+2)×3,所以原题意正确。
故答案为:√
23.√
青青看到的形状是,两个圆圈。圆柱从上面才能看到圆,则这个物体只有从上面才能看到两个圆,据此作答。
根据分析可得:青青观察物体,她看到的形状是◎,可知她是从物体的上面观察的,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24.√
由题意得,先算出189+230+395的结果,然后再看哪个整百数与其最接近即可。
189+230+395
=419+395
=814,与其最接近的整百数是800。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25.√
公路旁的里程碑上的数字通常表示两个地点之间的距离,通常用千米作单位。据此解答。
由题意得,公路旁的里程碑上写着“50”,表示50千米。原题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26.×
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乘法计算。先用9乘8,计算出9的8倍是多少,再加上11,即可知道比9的8倍多11的数是多少。据此解答。
9×8+11
=72+11
=83
比9的8倍多11的数是83,所以题目说法错误。
故答案为:×
27.91;5;64;87
88;36;120;90
0;30;120;90
略
28.672;218;368
加减混合运算,按“从左到右”顺序计算。列竖式时注意相同数位对齐,加法满十进1,减法不够减向前一位借1。带*题需验算,用“差+减数1+减数2=被减数”验证。
236+564-128=672 *1000-658-124=218 963-840+245=368
验算:
29.6;8;
13;73
48÷(20-12)先算小括号里的减法,再算小括号外的除法。
(58+14)÷9先算小括号里的加法,再算小括号外的除法。
40-9×3先算乘法,再算减法。
80-22+15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48÷(20-12)
=48÷8
=6
(58+14)÷9
=72÷9
=8
40-9×3
=40-27
=13
80-22+15
=58+15
=73
30.见详解
2厘米=20毫米,所以比18毫米长2厘米的线也就是(18+20)毫米,也就是38毫米,先画一个点,用直尺的“0”刻度和这点重合,然后在直尺上找出38毫米的位置点上点,然后连接这两点画线段即可;
2厘米=20毫米
18+20=38(毫米)
31.见详解
在没有0刻度的断尺中,黑带右端对应的数字减去黑带左端的数字即为黑带的长度,要想黑带长度是2厘米7毫米,可以从4厘米刻度开始画,4厘米+2厘米7毫米=6厘米7毫米,也就是到6厘米7毫米结束即可。合理即可。
(答案不唯一)
32.8朵
根据题意,聪聪要折49朵纸花,已经折了33朵,用49减33得到还未折的朵数;又讲未折的打算花两个小时折花,用未折的朵数除以两小时,这样就得到了平均每小时要折多少朵。
(朵)
答:平均每小时要折8朵。
33.(1)7名
(2)4
(1)由题意得,三(1)班共有45名学生参加,其中24名学生选择清理小广告,可以先用减法算出还剩多少名同学。张老师将剩下的学生平均分成3个小组去维护社区公共设施,直接用前面的得数除以3即可算出维护社区公共设施的每个小组有多少名学生。
(2)由题意得,张老师购买了24个小铲子,购买的螺丝刀比小铲子少18个,可以先用24减去18算出张老师购买了多少个螺丝刀。然后再用24除以前面的得数即可算出张老师购买的小铲子的个数是螺丝刀的几倍。
(1)(45-24)÷3
=21÷3
=7(名)
答:维护社区公共设施的每个小组有7名学生。
(2)24÷(24-18)
=24÷6
=4
答:购买的小铲子的个数是螺丝刀的4倍。
34.787元
先用428减去69计算出购买胸章所花的钱数,再加上428计算出李老师购买学习用品和胸章一共花费了多少元;据此解答。
428-69+428
=359+428
=787(元)
答:李老师购买学习用品和胸章一共花费了787元。
35.(1)26千米
(2)106千米
(1)星期一早上出发前,汽车的里程表读数为154千米,星期一回到家时汽车的里程表读数为180千米,用星期一回到家时汽车的里程表读数减去星期一早上出发前,汽车的里程表读数,即可求得星期一汽车行驶了多少千米。
(2)星期五回到家时汽车的里程表读数为260千米,用星期五回到家时汽车的里程表读数减去星期一早上出发前,汽车的里程表读数,即可求得星期一至星期五汽车一共行驶了多少千米。
(1)180-154=26(千米)
答:星期一汽车行驶了26千米。
(2)260-154=106(千米)
答:星期一至星期五汽车一共行驶了106千米。
36.8次
1米=10分米,将7米2分米先换算成分米为单位,用彩带的总长度除以每段的长度得到段数,在剪彩带的过程中,剪的次数比段数要少1,所以再减1,得到剪的次数。
7米=7×10=70分米,7米2分米=70+2=72分米;
72÷8=9(段)
9-1=8(次)
答:可可和乐乐用一条长7米2分米的彩带做一个彩色灯笼,需要剪成8分米长的小段,要剪8次。
37.3人
根据题意,用6乘5求出每行排6人,5行的人数,然后减去2人,即可求出这个班的总人数;再用乘法求出每行排5人,排成5行需要的人数,然后用全班人数减去已排人数,即为剩余人数。
6×5-2
=30-2
=28(人)
28-5×5
=28-25
=3(人)
答:那么排成5行还余下3人。保密★启用前
2025-2026学年三年级数学上学期期中质量检测
(测试范围:三年级上册北师大版2024,第1-4章)
( 全卷满分100 分,考试时间60 分钟)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填空题(每题1 分,共27分)
1.淘气每天读8页书,他连续读了7天,还剩28页。笑笑列式:8×7+28,她第一步求的是( ),第二步求的是( ),计算结果是( )。
2.56÷7的商是( ),再加上3结果是( ),列成综合算式是( )。
3.2024年巴黎奥运会,中国派出女运动员269名,男运动员136名,算一算,中国共派出( )名运动员。除运动员外还有工作人员311人,中国体育代表团派出的总人数为( )人。
4.“天津之眼”是一座跨河建设、桥轮合一的摩天轮,共有48个透明座舱,每个座舱可坐8人,现在已经坐满了39个座舱,剩下的座舱最多还能坐( )人。
5.小刚想知道一棵大树有多粗,他用一根绳子绕大树一圈后,量得绳子剩余的长度是5分米。于是他又接了一段50厘米长的绳子,正好又把大树绕了一圈。这棵大树粗( )厘米。
6.填一填。
5000米=( )千米 70分米=( )米 8千米=( )米
3厘米=( )毫米 40毫米=( )厘米 6分米=( )厘米
7.一本书共800页,毛毛第一天看了126页,第二天看了174页,他两天一共看了( )页,第三天要从第( )页开始看起。
8.深圳红立方内上午进入326名游客,中午有198名游客离开,下午又进入204名游客,这时红立方里有( )名游客。
9.在括号里填上“>”“<”或“=”。
742-495( )300 206-(198-102)( )100
855+115( )900 452+268+129( )890
10.如图,从方向③看到的数字是( ),从方向①看到的数字是( ),从方向②看到的数字是( )。
11.一个正方体的粉笔盒放在桌子上,淘气站在一个位置上观察,最多能看到( )个面。
二、选择题(共10分)
12.一根绳子长400米,第一次用去148米,第二次用去135米,现在这根绳子比原来短了多少米?正确列式是( )。
A.400-148-135 B.400-148+135 C.400-(148-135) D.148+135
13.下面物品接近2分米的是( )。
A.垃圾桶的高度 B.字典的厚度 C.小朋友的身高
14.教室里一共有42张课桌,每6张摆成一组,值日生已经擦完5组,算式42÷6-5表示( )。
A.已经擦了多少张课桌 B.还剩多少张课桌没擦 C.还剩多少组课桌没擦
15.公园里有7棵松树,又栽了8行柏树,每行4棵,求松树和柏树一共多少棵,列式为( )。
A.7+4×8 B.7+8+4 C.7×8+4
16.从上面观察,看到的图是( )。
A. B. C. D.
17.一捆电线长1000米,第一次用去258米,第二次用去342米,还剩多少米? 列式不正确的是( )。
A.1000-258+342 B.1000-(258+342) C.1000-258-342
18.开学季,新华书店新进800本故事书,9月上半月卖出258本,下半月卖出266本。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800-258表示还剩多少本书
B.800-(258+266)表示还剩多少本书
C.258+266表示9月一共卖出多少本书
19.一名三年级小朋友1小时大约能走( )。
A.3千米 B.300米 C.300分米
20.一根绳子长30米,第一次用去800厘米,第二次比第一次多用去20分米,这根绳子比原来短了( )分米。
A.120 B.180 C.200
21.把“5+2=7,35÷7=5”合并成一个综合算式,正确的是( )。
A.5+35÷7 B.35÷(5+2) C.35÷5+2
三、判断题(共5分)
22.大串糖葫芦每串5颗山楂,小串糖葫芦每串2颗山楂,大串和小串各做3串,一共需要多少颗山楂?列式为(5+2)×3。( )
23.青青观察物体,她看到的形状是◎,可知她是从物体的上面观察的。( )
24.189+230+395的和最接近的整百数是800。( )
25.公路旁的里程碑上写着“50”,表示50千米。( )
26.比9的8倍多11的数是82。( )
四、计算题(共24分)
27.口算。
13×7= 25÷5= 2×32= 29×3=
9×9+7= 75-39= 24×5= 6×15=
0×25= 7+23= 12×5×2= 810÷9=
28.列竖式计算。(带*的要验算)
236+564-128= *1000-658-124= 963-840+245=
29.脱式计算。
48÷(20-12) (58+14)÷9
40-9×3 80-22+15
五、作图题(共12分)
30.画一条比18毫米长2厘米的线。
31.借用这把断尺,在下面的纸条上涂一段2厘米7毫米的黑带。
六、解答题(共22分)
32.纸花是以通草、绒绢及纸张为主要原料制成的仿生花卉工艺品。聪聪要折49朵纸花,已经折了33朵,剩下的打算2小时折完,平均每小时要折多少朵?
33.阳光小学组织学生参加社区公益劳动。三(1)班共有45名学生参加,其中24名学生选择清理小广告,张老师将剩下的学生平均分成3个小组去维护社区公共设施。
(1)维护社区公共设施的每个小组有多少名学生?
(2)为了方便学生操作,张老师购买了24个小铲子,购买的螺丝刀比小铲子少18个,购买的小铲子的个数是螺丝刀的几倍?
34.李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一些奖品。他购买学习用品花费428元,购买胸章比购买学习用品少花费69元。李老师购买学习用品和胸章一共花费了多少元?
35.李叔叔每天开车上下班,星期一早上出发前,汽车的里程表读数为154千米。下面是星期一至星期五每天回到家时汽车的里程表读数。(单位:千米)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180 200 225 242 260
(1)星期一汽车行驶了多少千米?
(2)星期一至星期五汽车一共行驶了多少千米?
36.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传统节日。在这一天,有猜灯谜、吃元宵等民俗活动。可可和乐乐用一条长7米2分米的彩带做一个彩色灯笼,需要剪成8分米长的小段,要剪几次?
37.在全民健身活动中,三(2)班同学表演毽球操。如果每行排6人,那么差2人可以排成5行;如果每行排5人,那么排成5行还余下多少人?(共6张PPT)
北师大版2024 三年级上册
期中质量检测【测试范围:1-4单元】
试卷分析
知识点分布
一、填空题 1 0.85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
2 0.75 除加、除减混合运算
3 0.75 两、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两、三位数的不进位加法
4 0.65 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5 0.65 毫米、厘米、分米、米之间的进率与换算
6 0.64 毫米、厘米、分米、米之间的进率与换算;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与换算
7 0.64 两、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
8 0.65 两、三位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9 0.65 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两、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两、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
10 0.60 物体三视图的认识
11 0.55 从不同位置观察单个物体
二、知识点分布
二、选择题 12 0.95 两、三位数的一次进位加法
13 0.85 毫米和分米的认识;长度的估测
14 0.85 除加、除减混合运算
15 0.80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
16 0.75 从不同位置观察两个物体的相互关系
17 0.75 两、三位数的加减混合运算;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两、三位数的连减运算
18 0.65 两、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两、三位数的连续退位减法
19 0.65 千米的认识;毫米、厘米、分米、米之间的进率与换算;时、分的认识及换算
20 0.64 毫米、厘米、分米、米之间的进率与换算
21 0.64 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二、知识点分布
三、判断题 22 0.85 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23 0.64 从不同位置观察两个物体的相互关系
24 0.75 两、三位数的连加运算;两、三位数的一次进位加法;两、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
25 0.65 千米的认识
26 0.55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
四、计算题 27 0.65 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两位数与一位数的乘法口算;有关0的乘法;乘加、乘减混合运算
28 0.64 两、三位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两、三位数的连减运算
29 0.60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100以内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二、知识点分布
五、作图题 30 0.85 用直尺画线段;毫米、厘米、分米、米之间的进率与换算
31 0.75 长度的测量方法;毫米和分米的认识
六、解答题 32 0.85 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
33 0.75 带有小括号的混合运算;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34 0.65 两、三位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35 0.64 两、三位数的一次退位减法
36 0.64 毫米、厘米、分米、米之间的进率与换算
37 0.55 乘加、乘减混合运算;归总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