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课 中国同盟会 课后练习 (含答案)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册《历史》(统编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8课 中国同盟会 课后练习 (含答案)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册《历史》(统编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561.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10-19 19:54: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8课 中国同盟会(课后练习)
靶向01 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
1.2025年3月12日是孙中山先生逝世100周年,多地举行了纪念活动。今天我们纪念孙中山先生,主要是学习他( )
A.坚韧不拔、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 B.学习西方、变法图强的改良精神
C.勤俭节约、乐于助人的奉献精神 D.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
2.晚清时期中国思想界出现了一场针锋相对的论战,部分观点如表所示,由此可知论战的双方是( )
中国的国民“既缺乏自治之习惯”“又不识团体之公益”“程度未及格”,“与其共和,不如君主立宪。与其君主立宪,又不如开明专制。” “若君主则不过某国构成某机关之人耳,无君主则人民利益不能调和之说,已失立足之地也”“欲得立宪,必民权发达,有革命之能力,然后事能达其目的也。”
A.地主阶级顽固派与洋务派 B.资产阶级保守派与维新派
C.资产阶级维新派与革命派 D.封建顽固势力与革命派
3.他为了和平统一,主动辞去了临时大总统的职位;为了南北议和,甘冒风险带病北上谈判,弥留之际还在呼唤“和平、奋斗、救中国”。“他”是( )
A.左宗棠 B.梁启超 C.孙中山 D.袁世凯
4.1894年,孙中山上书李鸿章,提出“人能尽其才,地能尽其利,物能尽其用,货能畅其流”的改革主张,但未被接受。对清廷彻底失望的孙中山走上了革命的道路,成立兴中会,号召( )
A.驱除鞑虏,恢复中国,创立合众政府 B.推翻北洋军阀统治
C.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 D.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5.孙中山曾回顾1895年广州起义失败时,举国舆论无不视他们为“乱臣贼子,大逆不道”;到庚子义和团运动后,“则鲜闻一般人之恶声相加,而有识之士且多为吾人扼肘叹息”。舆论的变化反映出( )
A.国人的民族意识逐渐觉醒 B.孙中山成为革命党领袖
C.反清革命有广泛群众基础 D.辛亥革命增强民族认同
靶向02 中国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6.同学们在讲述近代历史人物故事时,展示了如图所示的课件。该课件帮助我们认识孙中山是( )
A.为共和革命牺牲第一人 B.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创立者
C.中国民主革命的先行者 D.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领导者
7.下表是对近代某一革命人物经历的描述,据此判断这一革命人物是( )
出国留学学本领,回国从医救黎民。 北上天津倡变法,失志革命救中国。 组织团体集力量,三民主义明方向。
A.鲁迅 B.梁启超 C.黄兴 D.孙中山
8.请对下列三民主义内涵中的“留白处”(?处)补充完整( )
内容 民族主义 民生主义
对应内容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平均地权
思想内涵 推翻清王朝统治,反对民族压迫 推翻君主专制政体,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 核定全国地价,逐步实现土地国有
地位 前提 核心 发展补充
A.民权主义 B.君主专制 C.民主主义 D.民主共和
9.历史进入20世纪,中国出现了一大批仁人志士,他们通过奔走呼号、著书立说(如下图)。他们宣传的思想是( )
A.实业救国思想 B.民主革命思想
C.维新变法思想 D.民主科学思想
10.孙中山将三民主义从民族、民权和民生三方面阐发了同盟会“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的政治纲领。这( )
A.表明了三民主义成为孙中山领导资产阶级革命的指导思想
B.促进了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性质的团体建立
C.标志了中国完全意义上的民族民主革命拉开序幕
D.宣告了孙中山在南京领导建立中华民国临时政府
靶向03 革命志士的奋斗
11.1905年,中国同盟会成立。此后,同盟会会员刘道一、徐锡麟。黄兴等人陆续发动了萍浏醴起义、安庆起义、黄花岗起义等,各地也纷纷响应。这表明( )
A.同盟会是一个全国性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
B.同盟会的成立推动了革命运动的发展
C.近代中国民族民主革命的任务任重而道远
D.存在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12.下表是孙中山早期革命活动大事记,这些革命活动( )
年份 地点 事件
1894年 檀香山 创立兴中会
1905年 东京 成立中国同盟会
1907年 惠州 发动惠州七女湖起义
1911年 广州 发动广州黄花岗起义
A.推翻了封建王朝 B.推动民主革命的发展
C.提出了三民主义 D.宣扬民主共和的思想
13.烈士墓园是纪念烈士的场所,也是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如下图所示,该烈士墓园纪念的是( )
A.萍浏醴起义 B.安庆起义
C.黄花岗起义 D.广西起义
14.“是役也,碧血横飞,浩气四塞,草木为之含悲,凤云因而变色,全国久蛰之人心乃大兴奋……则斯役之价值,直可惊天地,泣鬼神,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是孙中山先生对哪一历史事件的评价( )
A.广西起义 B.黄花岗起义 C.萍浏醴起义 D.武昌起义
15.下图是某同学制作的历史知识卡片,卡片内容指向的武装起义是( )
时间:1906年 领导人:刘道一等 地位:同盟会成立后领导的第一次武装起义
A.广西起义 B.萍浏醴起义
C.黄花岗起义 D.武昌起义
1.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党,也是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的党。”其中“振兴中华”是对孙中山“是会之设,专为振兴中华、维持国体起见”的继承和超越。为“振兴中华”,孙中山成立了( )
A.兴中会 B.华兴会 C.同盟会 D.黄埔军校
2.如表是孙中山早期革命活动大事记,这些革命活动( )
年份 地点 事件
1894年 檀香山 创立兴中会
1905年 东京 成立中国同盟会
1907年 惠州 发动惠州七女湖起义
1911年 广州 发动广州黄花岗起义
A.推翻了封建王朝 B.推动民主革命的发展
C.提出了三民主义 D.宣扬民主共和的思想
3.口号和漫画往往能反映出某一时期的政治形势,漫画《孙中山1905》(见图)中众人高呼的口号最有可能是( )
A.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B.联俄、联共、扶助农工
C.停止内战,一致对外 D.民主统一,和平建国
4.邹容的《革命军》由章炳麟作序,上海大同书局出版,被视为中国的“人权宣言”。先后翻印20余版,各地为之纸贵,销售量达110万册,为当时第一大畅销书。许多青年竞相传抄,偏远地区竟卖到10两银子一本。材料反映了当时社会( )
A.倾向学习西方技术的运动出现 B.赞成君主专制的复辟之风盛行
C.拥护君主立宪的改革浪潮兴起 D.宣传民族民主革命的思潮风起
5.孙中山认为,近代欧美各国工商业发达,却出现“富者敌国,贫者无立锥”的现象,因此中国必须“未雨绸缪,赶紧设法,免得再蹈覆辙”。孙中山旨在( )
A.抨击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 B.宣传“恢复中华”政治理想
C.为联合苏俄提供政策依据 D.主张社会革命解决民生问题
6.有学者认为,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具有“中西合璧”的特点,其民权主义之中“民有”“民享”的观念与儒家的民本主义大同小异,而“民治”观念则是孙中山对儒家民本主义的发展和超越。材料反映孙中山的三民主义( )
A.根源于中国儒家文化 B.具有鲜明的本土特色
C.适应了中国基本国情 D.是对儒学的发展完善
7.《民报》发刊词认为,在19世纪,西方国家虽已实行民族主义和民权主义,但社会仍不安,这是因为欧美科学发达、工业进步,但社会贫富不均。中国应该在工业初起的时候防患于未然,利用科学和工业为全民谋幸福。这种主张( )
A.完全继承了欧美思想 B.吸取了西方社会教训
C.利用科学开启工业化 D.比西方思想更加先进
8.“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这是黄兴为某次起义亲手撰写的一副挽联。据此判断,这次起义是( )
A.萍浏醴起义 B.黄花岗起义
C.安庆起义 D.广西起义
9.黄兴为在1911年4月某场起义中牺牲的烈士撰写挽联。上联为:七十二健儿,酣战春云湛碧血;下联为:四百兆国子,愁看秋雨湿黄花。该挽联纪念的起义( )
A.加快了中国同盟会的建立 B.鼓舞了全中国人民的斗志
C.促成了湖北军政府的成立 D.拉开了中国民主革命序幕
10.1894年,兴中会创立时,首先参加兴中会的20多人都是华侨,后来华侨竟占参会成员的60%以上;1911年黄花岗起义,“仅仅从新加坡、槟榔屿、缅甸回国参加起义的华侨就不下500人”,英勇就义的72位烈士中有1/3是华侨。这反映出( )
A.华侨助推近代社会变革 B.华侨反情情绪普遍高涨
C.革命党人缺乏资金支持 D.清朝统治逐渐土崩瓦解
11.伟大的民主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毕生以民族的独立富强为奋斗目标。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孙中山的民族主义思想,经历了三个发展阶段:从1894﹣1905年,孙中山和他的战友们都一直是抱持反满的民族主义;1905年,以“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宗旨,表明孙中山已确立以民族建国为目标的近代民族主义;受到第一次世界大战和十月革命的影响,孙中山反帝建国的民族主义思想逐渐成熟起来,这个阶段的民族主义,是以建立世界各民族一律平等的国际新秩序为基本目标的。
——摘编自耿云志《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的历史演变》
(1)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写出孙中山在第一阶段创建的革命组织及其主要活动。
(2)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孙中山在第二阶段建立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的名称,写出其组织的以“七十二烈士”闻名的反清起义的名称。
(3)据材料概括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发展的三阶段在目标上的变化。
第8课 中国同盟会(参考答案)
靶向01 孙中山早年的革命活动
1.【答案】A
2.【答案】C
3.【答案】C
4.【答案】A
5.【答案】A
靶向02 中国同盟会与三民主义
6.【答案】C
7.【答案】D
8.【答案】A
9.【答案】B
10.【答案】A
靶向03 革命志士的奋斗
11.【答案】B
12.【答案】B
13.【答案】C
14.【答案】B
15.【答案】B
1.A。
2.B。
3.A。
4.D。
5.D。
6.B。
7.B。
8.B。
9.B。
10.A。
11.(1)组织:兴中会。
活动:在檀香山成立兴中会,提出“振兴中华”的口号,准备发动反清起义等。
(2)名称:中国同盟会。
名称:黄花岗起义。
(3)变化:第一阶段是反满;第二阶段是以民族建国为目标;第三阶段是建立世界各民族一律平等的国际新秩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