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课后练习)
靶向01 洪秀全与金田起义
1.北京天安门广场人民英雄纪念碑上,有一幅描绘金田起义的浮雕。该浮雕纪念的是( )
A.义和团运动 B.台湾人民的抗日斗争
C.太平天国运动 D.广州人民的抗英斗争
2.1853年5月,马克思在《中国革命和欧洲革命》一文热情地肯定了中国爆发的一场革命,说:“中国连绵不断的起义……现在已经汇成了一个强大的革命”,而在1862年6月,马克思在《中国纪事》中,口气就完全不一样了。文章开头他就说:“运动一开始就带着宗教的色彩……除了改朝换代以外,他们没有给自己提出任何任务,没有任何口号。”马克思说的中国革命指的是( )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辛亥革命 D.五四运动
3.地图是学习历史的重要资料。从图中可以获取的历史信息是( )
A.地主阶级的探索 B.维新派挽救危亡的努力
C.农民阶级的抗争 D.革命派推翻清朝的过程
4.“天兵来杀妖,全为穷乡亲。打下南京城,就把田地分。”该民谣诞生于( )
A.五四运动时期 B.太平天国运动时期 C.抗日战争时期 D.义和团运动时期
5.鸦片战争后,统治阶级与劳动群众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尖锐。各地农民反抗斗争不断,社会动荡不安,为太平天国运动提供了温床。材料表述的是太平天国运动的( )
A.背景 B.经过 C.影响 D.地位
6.广水某初中正在举行历史知识抢答赛,某题的提示信息为: “金田起义”“《天朝田亩制 度》”“中国历史上规模最宏大的一次农民战争”。此题的答案应是( )
A.义和团运动 B.太平天国运动 C.李自成起义 D.三元里人民抗英
7.下图中①处的历史事件是( )
A.旅顺大屠杀 B.太平天国运动 C.义和团运动 D.三元里人民抗英
靶向02 定都天京
1.太平天国颁布《天朝田亩制度》,提出“凡天下田,天下人同耕”和“无处不均匀,无人不饱暖”的主张。这反映了其( )
A.彻底废除封建礼教 B.追求社会财富均等
C.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D.重视反击外来侵略
2.有学者评价“在西方工业革命飞速发展的时代,洪秀全却怀着浓厚的复古情愫,将小农生活理想化、绝对化。”能体现这一“情愫”的是( )
A.《资政新篇》 B.《天朝田亩制度》 C.《中国土地法大纲》 D.《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3.历史漫画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如图蕴含的历史信息是( )
A.体现了农民反侵略反封建的爱国决心 B.表达了洋务派师夷长技以自强的思想
C.反映了农民要求得到土地的强烈愿望 D.顺应了当时发展资本主义的时代潮流
4.《天朝田亩制度》提出建立“四有二无”的理想社会,而《资政新篇》则提出向西方学习,发展资本主义经济。这一变化( )
A.加剧了帝国主义的侵略 B.巩固了清政府的统治
C.顺应了时代发展的潮流 D.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5.下面是九年级同学排练的历史剧片段,据此判断他们的剧本名称是( )
人物A:兄弟姐妹们!我们要建立公平的新天朝!我们要打破腐朽的清朝统治。
人物B:是啊,我们跟随天王,找到真正的出路!
……
人物A:(在天京向民众演讲)我已经起草了《天朝田亩制度》,不分男女,按人口和年龄平分土地。
A.《抗倭英雄》 B.《太平天国传》 C.《五四风云》 D.《建党伟业》
6.太平军攻占南京后不久,曾颁发过一份《百姓条例》规定:“不要钱漕,但百姓之田,皆系天王之田,每年所得米粒,全行归于天王收去,每月大口给米一担,小口减半,以作养生之资。”这一政策( )
A.调动了农民的生产意愿 B.实现了普遍的社会救济
C.表达了隐晦的享乐观念 D.体现了朴素的公有理想
7.“1853年3月,起义军攻占南京……到1856年9月已控制了从武汉到镇江的长江沿岸要地和江西、安徽的大片土地。”材料所述事件的直接影响是( )
A.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
B.外国侵略势力深入长江中下游地区
C.使太平天国进入全盛时期
D.大大加深了中国的半殖民地化程度
靶向03 天京陷落
1.历史学者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一书中曾评价太平天国运动:“反封建的人没有办法洗净自己身上的封建东西。”下列说法最能印证这一观点的是( )
A.金田起义 B.永安建制
C.北伐西征 D.天京事变
2.如图展示了太平天国运动过程中发生的某一事件。该事件产生的历史影响是( )
A.使太平天国运动由盛转衰 B.初步建立起政权组织
C.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爆发 D.宣告这场农民起义的失败
3.下图是太平天国运动发展过程中的主要事件,其中①②处应该是( )
A.永安建制、天京事变 B.金田起义、定都天京
C.金田起义、天京事变 D.定都天京、天京陷落
4.下面是某班排演历史剧拟定的各幕题目。据此判断,该剧本比较合适的名称是( )
剧本名称:第一幕:宗教构梦 第二幕:战争追梦 第三幕:政策筑梦 第四幕:内乱毁梦
A.太平风云·空想幻灭 B.扶清灭洋·昙花一现
C.变法改良·救亡图存 D.推翻帝制·走向共和
5.在太平天国先后颁布的两个革命纲领中,与前者相比,《资政新篇》体现了( )
A.推翻封建地主阶级的革命性 B.学习西方的进步性
C.对清政府认识不清的局限性 D.盲目排外的落后性
6.论及太平天国,钱穆说:“文治制度方面,在南京十二年,可算绝没有些微上轨道的建设。亦不能收罗原来团体以外之人才。却妄想以天父、天兄之欺妄深山愚民者,欺尽天下。如此何得不败?”钱穆认为太平天国的失败在于( )
A.中外势力联合绞杀 B.领导群体落后无能
C.湘淮军队迅速崛起 D.统治集团自相残杀
7.太平天国严禁鸦片贸易,不承认西方列强强加于中国的不平等条约,并多次拒绝外国侵略者提出的不合理要求。这些做法表明太平天国运动( )
A.是中国近代民主革命的开端 B.具有彻底反帝反封建性质
C.建立了与清政府对峙的政权 D.沉重打击了外国侵略势力
1.金田起义宣传单设计
情境设定:1851 年,你是太平天国起义军的宣传员,需要设计一张号召百姓参加金田起义的宣传单。
任务要求:在宣传单上写 2-3 句鼓动性口号(如 “推翻清朝,人人平等”),并画一个简单图案(如手持农具的农民、团结的人群),最后用一句话说明起义的目的。
2.太平天国运动的 “功过” 投票卡
情境设定:班级举办 “太平天国运动功过辩论会”,你作为观众,用投票卡表达观点。
任务要求:在卡上画 “√”(支持 “功大于过”)或 “×”(支持 “过大于功”),并写 2 句话说明理由(结合运动的积极影响或局限性)。
第3课 太平天国运动(参考答案)
靶向01 洪秀全与金田起义
1.【答案】C
2.【答案】A
3.【答案】C
4.【答案】B
5.【答案】A
6.【答案】B
7.【答案】B
靶向02 定都天京
1.【答案】B
2.【答案】B
3.【答案】C
4.【答案】C
5.【答案】B
6.【答案】D
7.【答案】C
靶向03 天京陷落
1.【答案】D
2.【答案】A
3.【答案】C
4.【答案】A
5.【答案】B
6.【答案】B
7.【答案】D
1.【答案】
口号:“苛捐杂税逼死人,跟着太平军有饭吃!”“清朝官府害百姓,我们一起反到底!”
图案:简笔画一群农民举着 “太平” 旗帜前进
起义目的:推翻腐败的清朝统治,让老百姓过上平等的好日子
2.【答案】
投票:√
理由:“太平军打击了腐败的清朝,让官府不敢太欺负百姓;虽然有内讧,但推动了后来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