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课 洋务运动与边疆危机 课后练习(含答案) --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册《历史》(统编版)

文档属性

名称 第4课 洋务运动与边疆危机 课后练习(含答案) --2025--2026学年八年级·上册《历史》(统编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1.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10-19 19:46:2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洋务运动与边疆危机 课后练习
【基础巩固】
1.曾国藩以为:“(办洋务)可以剿发逆(平定国内农民起义),可以勤远略(抵御外来侵略)。”这说明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 )
A.发展民族工业 B.抵抗外来侵略 C.镇压农民起义 D.维护清朝统治
2.标语、口号带有特定时代的历史印记。下列口号中,最能体现洋务运动时代的是( )
A.“自强”、“求富” B.“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C.“民主”、“科学” D.“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3.“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洋务运动在“自强”口号下创办了一系列军事工业。下列属于洋务运动期间创办的军事工业是( )
A.轮船招商局 B.汉阳铁厂 C.福州船政局 D.湖北织布局
4.从19世纪70年代起,洋务派开办了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民用企业。这些企业的开办( )
A.成功抵制了列强的侵略 B.培养了近代军事人才
C.推动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D.实现了富国强兵目的
5.甲午中日战争失败以后,李鸿章伤感地说:“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 )
A.洋务运动一无是处 B.洋务运动劳而无功
C.洋务运动的目的在于表面做做样子 D.洋务运动没有达到“自强”“求富”的目的
6.示意图是学习历史的方法之一,下图是小华同学绘制的示意图,该图的主题可能是( )
A.内忧外患 B.边疆危机 C.救亡图存 D.反抗侵略
7.下列诗句与19 世纪 70年代收复新疆的民族英雄左宗棠有关的是( )
A.丰功岂在尊明朔,确保台湾入版图 B.大将筹边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
C.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 D.国之昌盛须流血,流血请从嗣同始
8.1885年初,法国攻占中越边境重镇南关,老将( )临危受命,于3月取得镇南关大捷。
A.刘永福 B.刘铭传 C.冯子材 D.左宗棠
【能力提升】
1.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指出:“中国人认真地对民族战争背后的内容作出反应,并形成一种社会思潮而波及各个阶层,则无疑开始于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体现这种“社会思潮”的主张是( )
A.“中体西用” B.变法图强 C.“实业救国” D.“三民主义”
2.洋务运动期间,洋务民用企业大都采用官督商办的方式,即官府督理商人经营,少数采用官商合办和官办的方式。属于这一性质的企业是( )
A.大生纱厂 B.汉阳铁厂 C.福州船政局 D.江南制造局
3.1871年,曾国藩、李鸿章上奏《选派幼童赴美肄业办理章程折》,其中写道:“拟选聪颖幼童,送赴泰西各国书院,学习军政、船政、步算、制造诸学,约计十余年业成而归……”。这体现代化进程中要( )
A.学习西方制度 B.加强技术引进 C.重视发展实业 D.注重人才培养
4.第二次鸦片战争前,清政府将涉外交涉称为“夷务”,第二次鸦片战争后,列强在条约中明确规定不得使用“夷务”一词,代之以“洋务”。到19世纪60年代,洋务包含西方科技等内容,思想界兴起洋务思潮,清政府内部出现洋务派。这说明( )
A.清政府采用西方思想治理国家 B.中国对西方的了解不断深入
C.汉族官员在政府中起主导作用 D.中国开始沦为半殖半封国家
5.有学者认为,洋务运动主张积极学习西方国家的先进知识、技术,在军事和民用工业领域及文化教育、思想变革等方面掀起了近代化浪潮,但由于受当时清政府封建统治和西方列强侵略等内外忧患的影响、洋务运动在自我保护、自治等方面都受到了极大的约束限制。该学者( )
A.认为洋务运动实现了工业化 B.客观地评价了洋务运动
C.分析了洋务运动发生的必然 D.强调洋务派主张的弊端
6.1872年,李鸿章在上海创办轮船招商局,使“内江外海之利,不致为洋人尽占”,经营三年,在华外国轮船公司就损失了白银1300万两;开平煤矿出产的煤逐渐取代了洋煤在天津市场的地位。材料说明洋务运动( )
A.实现富国强兵的目的 B.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
C.抵制了外国经济侵略 D.推翻了封建君主专制
7.史明辨同学在历史课上记录笔记如下,他学习的主题是( )
主题: 1.美国、日本侵略台湾 2.左宗棠收复新疆 3.中法战争 4.英国、俄国侵略西藏
A.西北危机 B.瓜分狂潮 C.东南危机 D.边疆危机
8.下面材料信息表明清政府成功收复新疆的原因是( )
1875年,左宗棠受命督办西北军务;他购买了当时最先进的德式和美式枪炮,还命兰州制造局为西征军仿制和改造了一批先进武器;前敌总指挥刘锦棠执行先阿后俄、缓进急战、剿抚兼施的收复策略,仅一年半就消灭了阿古柏政权。
A.洋务运动获得蓬勃发展 B.军队装备更新与战术得当
C.新疆自古属于中国领土 D.左宗棠得到民众大力支持
9.马尾军港遭袭,上海《申报》评论说“今日之时势,倘令中国百姓人出一法郎以为兵饷而竭力以攻法人,则未有不蹦跃乐输者。”据此可知,当时( )
A.左宗棠抬棺收复故土 B.舆论界声援抗法斗争
C.清政府坚决抵抗法军 D.群众反侵略意识高涨
10.中法战争后,清廷下谕:“上年法人寻衅,叠次开仗,陆路各军屡获大胜,尚能张我军威。如果水师得力,互相援应,何至处处牵制。”随后就海军建设中“船厂应如何增设,炮台应如何安设,枪械应如何精造,要求督抚大吏各抒己见。”材料说明清政府( )
A.强化地方管理 B.近代海防意识提高
C.盲目高傲自大 D.成为“洋人的朝廷”
11.“全省(台湾)出现了第一条铁路、第一台电话、第一枚邮票、第一盏电灯、第一所新式学校,出现了自己经营并敢于与外人竞争的轮船,出现了有数以千计现代工人的矿区,也出现了最初的民族资本。许多新式事业集中于一省,成效蔚然可观,使边疆海岛新建的行省后来者居上,成为全国洋务运动中的先进省份。”上述材料表明清政府在台湾建立行省( )
A.加强了我国东南海防 B.增加了清朝财政收入
C.强化了清朝边疆治理 D.推动了台湾经济发展
1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刘铭传(1836-1896),安徽合肥人,洋务派代表人物,台湾省第一任巡抚。下表是刘铭传在台湾任职期间(1884-1891)的主要活动。
时间(年) 主要活动
1884 以福建巡抚衔督防台湾,指挥清军守沪尾,卫台北,与法军激战。
1885 中法停战后几年内,设总营务处,统辖全台防务;整顿军制,练兵,军队全部改用洋枪;建筑新式炮台,配备强劲大炮;派水师驻扎澎湖,添购兵船。清政府在台湾建立行省,任命刘铭传为第一任台湾巡抚。
1886 设立抚垦总局,发展农业生产。设商务局,成立轮船公司,与外国商轮展开竞争。设立官办硫磺厂,用新法熬制;设立樟脑总局、硫磺总局,与外国争利。 设电报总局,架设水陆电线。
1887 兴办西学堂,培养通晓近代科学、善于对外交涉的人才。提出新的行政区划方案,全台共设三府、一州、十一县、四厅。设立煤务局,建立基隆煤矿等。 设立铁路总局,自行修建铁路,至1891年台北至基隆段铁路竣工通车。 设立官办机器锯木厂,为铁路提供枕木。 装设电灯,开凿新式公共水井,购买蒸汽碾路机,并设置专管市内卫生的机构。 铺设沪尾至福州、安平至澎湖的海底电缆,从此,台湾与大陆电讯畅通。
1888 设立邮政总局,发行邮票,邮路至厦门、福州、广州、上海等地。
1890 设电报学堂,招收学生学习电讯技术。
1891 清廷批准刘铭传辞职。
——整理自《刘铭传传》《刘铭传:晚清淮军著名将领》《刘铭传传略》等
(2)根据你对材料的综合分析,谈谈你的认识。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况今日和议既成,中外贸易,有无交通,购买外洋器物,尤属名正言顺。购成之后,访募覃思之士,智巧之匠,始而演习,继而试造,不过一二年,火轮船必为中外官民通行之物,可以剿发逆,可以勤远略。
——曾国藩《复陈购买外洋船炮折》(1861年)
(1)根据材料一,指出洋务运动的主要目的。
材料二:窃以今日自强之端,首在开辟利源,杜绝外耗。举凡武备所资枪炮、军械、轮船、炮台、火车、电线等项,以及民间日用,农家工作之所需,无一不取资于铁。……近来各省虽间有制造等局,然所造皆系军火,于民间日用之物,尚属阙如。臣愚以为华民所需外洋之物,必应悉行仿造,虽不尽断来源,亦可渐开风气。
——张之洞《筹设炼铁厂折》(1889年)
(2)根据材料一、材料二,谈谈洋务派如何看待“求富”与“自强”的关系。列举运动期间创办的民用企业两例。
材料三:李鸿章晚年这样评价自己的洋务事业:
“我办了一辈子的事,练兵也,海军也,都是纸糊的老虎,何尝能实在放手办理?不过勉强涂饰,虚有其表……”
——吴永《庚子西狩丛谈》
(3)根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阐述洋务运动的作用和局限性。
【拓展延伸】
1.1842年,魏源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洋务派在推行洋务新政的过程中提出了“师夷长技以自强”“师夷长技以求富”的目标。这一转变可以说明( )
A.救亡自强的初步提出 B.民族富强的目标逐渐实现
C.国家出路探索的深入 D.学习西方由技术转向制度
2.甲午中日战争爆发前夕,有些西方人士认为中国拥有一定的军备优势,毫无疑问的是日本必然最后被彻底粉碎。他们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 )
A.中国已完成对军队的西式改革 B.集权制度有利于作战指挥
C.近代化探索取得较大成效 D.日本侵略不是正义违背民意
3.“‘求富’则是因为在‘自强’的旗帜下,洋务派在展开军工创建活动中缺乏资金、原料等,所以为了能够获得这些所需,他们进一步提出了‘求富’以解决自身需求。”上述内容主要阐述了( )
A.洋务运动是在什么背景下开始的
B.洋务派发展民用工业的主要原因
C.洋务运动的口号、特点和影响
D.洋务运动的主要经过和基本特点
4.19世纪六七十年代,俄、英两国支持浩罕国军事头目阿古柏侵占新疆大部分地区,俄国出兵侵占新疆伊犁地区,日本军队进攻台湾。1883年,中法战争爆发,第二年,法军进攻台湾。以上史实( )
A.说明了清廷政治统治的腐败无能 B.体现出清廷无能力维护国家主权
C.反映出清廷面临严重的边疆危机 D.致使新疆地区开始引起清廷重视
5.1885年镇南关大捷后,军机处在发寄给两广总督张之洞的电报中说:“现在桂(军)甫复谅(山),法即据澎(湖),冯(子材)、王(德榜)若不乘胜即收,不惟全局败坏,且孤军深入,战事益无把握。”据此可知,中法战争中国“不败而败”是( )
A.清政府以战促和顾全大局 B.英美为维护利益对华施压
C.清政府奉行妥协退让政策 D.清政府害怕军队寡不敌众
参考答案
【基础巩固】
1.
【答案】D
2.
【答案】A
3.
【答案】C
4.
【答案】C
5.
【答案】D
6.
【答案】B
7.
【答案】B
8.
【答案】C
【能力提升】
1.
【答案】A
2.
【答案】B
3.
【答案】D
4.
【答案】B
5.
【答案】B
6.
【答案】C
7.
【答案】D
8.
【答案】B
9.
【答案】B
10.
【答案】B
11.
【答案】D
12.
【答案】认识:刘铭传作为洋务派代表人物之一,推动台湾的近代化进程;促进了台湾的开发和经济发展;经营台湾,维护了内部统一和民族团结,符合人民的利益。
13.
【答案】(1)主要目的:可以剿发逆,可以勤远略(或:对内镇压农民起义,对外抵御列强侵略,维护清朝封建统治)(只答“维护清朝封建统治”不扣分)
(2)关系:“求富”是“自强”的基础。
举例: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汉阳铁厂、湖北织布局等。
(3)作用:客观上促进了我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一定程度上抵制了外国的经济侵略(答出任意一点即可)
局限性:根本目的是维护清朝封建统治,不符合19世纪中期资本主义发展的时代潮流;仅仅学习西方科技,而不改变落后腐朽的封建制度本身等(答出任意一点即可)
【拓展延伸】
1.
【答案】C
2.
【答案】C
3.
【答案】B
4.
【答案】C
5.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