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测 3 地形(含解析)2025-2026学年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周测 3 地形(含解析)2025-2026学年人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265.3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10-19 21:27: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周测 3 地形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1分)
唐代诗人的足迹遍布大江南北,诗作中充满了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与赞美。读唐诗中的河山位置图,完成1~3题。
1.《塞下曲六首(其一)》中“五月天山雪”中“天山”是指 ( )
A.天山山脉 B.祁连山脉
C.太行山脉 D.台湾山脉
2.“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诗句中的白帝城位于我国地势 ( )
A.第一级阶梯 B.第二级阶梯
C.第三级阶梯 D.阶梯交界处
3.《望天山门》中“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中的“天门山”位于 ( )
A.长江中下游平原
B.四川盆地
C.黄土高原
D.云贵高原
(中考新题型·地理实验)某学校地理兴趣小组通过“将染色水匀速注入水槽,观察A、B、C三处落差大小、水轮转速和灯泡亮度”的简易实验,探究地势与水能资源蕴藏量的关系。读该实验示意图,完成4~6题。
观察内容 A B C
落差大小 ① 较大 ③
水轮转速 快 较快 慢
灯泡亮度 亮 ② 暗
4.该水槽形态主要依据我国地势特点设计,表现为 ( )
A.南高北低,地势起伏大
B.中部低四周高,平缓下降
C.东高西低,呈斜坡状分布
D.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5.表中①②③处分别应填入 ( )
A.小,较亮,大 B.大,较亮,小
C.大,最亮,小 D.小,最亮,小
6.结合该实验结论推测我国地势特征带来的影响是 ( )
A.阶梯交界处水能资源丰富
B.有利于发展南北向内河航运
C.地势阶梯交界处河流落差小
D.河流多自东向西流
(教材图改编)我国有纵横交错的山脉,气势磅礴的高原,一望无际的平原,群山怀抱的盆地,还有起伏绵延的丘陵。读我国地形类型占比图,完成7~8题。
7.我国的地形特征是 ( )
A.盆地占比最小 B.地形类型单一
C.山区面积广大 D.东部多高原
8.受地形影响,我国适宜 ( )
A.大规模开垦种植
B.发展农业多种经营
C.全面发展林木加工
D.大力发展渔业
马吉米村位于高黎贡山与碧罗雪山夹抱中的怒江大峡谷。在高黎贡山深处,该村种植了约 900 公顷草果,每至收获季节,沉重的草果袋需人力肩扛背驮。后来,该村修建了80多条溜索运输草果下山。近年来公路的建设很大程度地帮助当地往来怒江两岸的村民摆脱了溜索的限制。读马吉米村位置示意图及溜索景观,完成9~11题。
9.以往马吉米村草果多通过人力背运下山,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
A.地形、河流 B.植被、土壤
C.天气、河流 D.天气、植被
10.使用溜索运输草果可以 ( )
①提高运输效率②节省人力成本
③保障运输安全④提升草果品质
A. ①②③ B. ①②④
C. ①③④ D. ②③④
11.近年来,马吉米村村民不再依靠溜索往来怒江两岸,原因可能是 ( )
A.修建隧道 B.发展水运
C.兴建桥梁 D.河流改道
二、非选择题(共1小题,共9分)
12.(中考新题型·主题探究)四川盆地是我国四大盆地之一,被横断山脉、大巴山脉、巫山、大娄山四面合围,是巴蜀文化的摇篮。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以四川盆地为聚焦区域,开展了以“地形与河流、气候的关系”为主题的探究。读四川盆地地形图,探究地形与河流、气候的关系。(9分)
探究一:地形与河流
(1)四川盆地内部水网密布,河流呈 (向心/放射)状分布,在盆地内交汇,其中嘉陵江的流向大致是 。(2分)
(2)分析图中长江在宜宾以上河段和泸州——重庆河段的流速情况,并说明原因。(3分)
(3)四川盆地内大型水电站众多,试分析该地区水能资源丰富的主要原因。(任答一点,1分)
探究二:地形与气候
(4)(中考新设问·思维导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通过完成以下框图,了解四川盆地地形与气候的关系。(3分)
周测3 地形
一、选择题(每题1分,共11分)
1. B【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山脉的分布。读图可知,《塞下曲六首(其一)》中的“天山”描写的是祁连山脉。
2. B【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地势阶梯的划分。读图可知,我国地势第二、三级阶梯分界线为大兴安岭——太行山脉——巫山——雪峰山一线,白帝城位于巫山以西,位于我国地势第二级阶梯,并未处于阶梯交界处。
3. A【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地形区的分布。读图可知,诗中的“天门山”位于今安徽省东南部,地处长江中下游平原。
4. D【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地势特征。读图并结合所学可知,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5. B【解析】本题考查地势落差对水流速度及水能的影响。据表格、实验图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地势落差越大,水流速度越快,水能资源越丰富。A处水轮转速快,灯泡亮度亮,可知A 处地势落差大;B处相对A 处地势落差小,因此灯泡亮度应较 A 处稍暗;C处水轮转速慢,灯泡亮度暗,可知C处地势落差小。
6. A【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地势特征的影响。读图并结合所学可知,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大部分河流流向为自西向东;我国地势阶梯交界处落差大,河流水能资源丰富;受地势影响,阶梯交界处水流湍急,不利于发展内河航运。
7. C【解析】本题考查我国的地形特征。读图并根据所学可知,我国地形类型中,丘陵占比最小,平原、丘陵、盆地、高原、山地兼而有之,地形类型多样;山区面积超过全国总面积的2/3,山区面积广大;我国东部地区地形主要为平原、丘陵。
8. B【解析】本题考查我国地形带来的影响。读图并根据所学可知,我国山区面积广大,山区地形崎岖,不利于大规模开垦种植;森林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全面发展林木加工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我国地形类型多样,适宜发展农业多种经营;渔业的发展需要海洋和河湖资源,与地形关系不大。
9. A【解析】本题考查地形、河流对生产生活的影响。读图并结合材料可知,马吉米村地处高黎贡山与碧罗雪山夹抱中的怒江大峡谷,地势陡峭,山区道路狭窄难行;且怒江流速快,不宜发展水运,阻碍草果运输,因此草果多通过人力背运下山。
10. A【解析】本题考查传统运输方式的价值。溜索可直线跨越峡谷,可以节省运输时间,提高运输效率;山区人力背驮草果成本高,使用溜索运输草果只需少数人操作,可以节省人力成本;溜索比较平稳,颠簸小,不用人工背驮,可以保障运输安全。
11. C【解析】本题考查交通运输方式变化的原因。结合材料及所学可知,修建道路跨越河流主要依靠桥梁;山地适宜修建隧道;该地地势陡峭,河流水流湍急,不适宜发展水运;当地山高谷深,河流不易改道。
二、非选择题(共1小题,共9分)
12.(9分)(1)向心(1分)自西北向东南(自北向南)(1分)(2)图中长江在宜宾以上河段流速快,泸州——重庆河段流速慢。(1分)原因:四川盆地范围内宜宾以上河段位于海拔500米~1 000米与500米以下分界处,地势落差大。泸州——重庆河段位于海拔500 米以下地区,地势落差小。(2分)(3)该地区年降水量丰富,河流众多,径流量大;盆地西部地处地势第一级阶梯与第二级阶梯过渡地带,地势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任答一点,1分,答案合理即可)(4)①山脉(1分)②东南(1分) ③地形雨(降水)(1分)
【解析】本题考查四川盆地地形与河流、气候的关系。(1)读图可知,四川盆地四周高、中部低,故河流呈向心状由四周流向中部,在盆地内交汇;图中无指向标,可通过经纬网判断方向,可知嘉陵江大致自西北流向东南,也可表述为自北向南流。
(2)读图可知,在图示四川盆地范围内长江宜宾以上河段位于海拔500米~1 000 米与海拔500米以下的交界处,泸州———重庆河段位于海拔500米以下地区;宜宾以上河段流经地区地势落差相对更大、流速更快。(3)读图并结合所学可知,四川盆地年降水较多,河流众多,且径流量较大;四川盆地位于横断山脉以东,四川盆地西部地处地势第一级阶梯向第二级阶梯的过渡地带,地势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利于大型水电站建设。(4)读图并结合所学可知,四川盆地四面环山,四周多山脉,空气难以流通,暖空气聚集,难以散开;南侧山脉较低,有利于夏季西南和东南季风的深入,在山前形成地形雨,降水充沛;北侧山脉高峻,可以阻挡冬季来自西北的寒冷空气进入,当地年均气温较高,气候温暖湿润。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