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2025学年江苏省苏州工业园区联盟校八年级(下)期中质量测试物理试卷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12小题,共24分。
1.历史上首先正确认识力和运动的关系,推翻“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的物理学家是()
A. 亚里士多德 B. 牛顿 C. 伽利略 D. 笛卡尔
2.学校操场采用塑胶跑道,相比水泥跑道所用的材料,塑胶的优点为()
A. 导热性好 B. 弹性好 C. 硬度高 D. 密度大
3.测量工具从古至今随着社会发展和实际需求逐渐迭代升级。我国古代曾用“掬手为升”的方法来计量米的质量:两手合盛即为“掬”。如图所示,一个普通人“掬米”的质量约为()
A. 2g B. 200g C. 20kg D. 200kg
4.在使用托盘天平测量物体质量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称量质量时,加减砝码应按照先小后大的顺序
B. 判断天平横梁是否平衡时,一定要等指针完全静止下来
C. 称量物体质量时,向右移动游码相当于向右盘中加小砝码
D. 称量物体质量过程中,若天平横梁不平衡,可调节平衡螺母
5.如图所示的各个力中,不属于弹力的是()
A. 推土机对泥土的推力
B. 大象对跷跷板的压力
C. 磁体对小铁球的吸引力
D. 绳子对小车的拉力
6.生活中处处有物理,下列四个实例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A. 乒乓球拍贴有橡胶皮
B. 行李箱下安装滚轮
C. 皮带转动时将皮带绷紧
D. 下雪天装防滑链
7.如图是北京冬奥会中的冰壶项目。关于该项目中的情景解释,正确的是()
A. 推出去的冰壶能在冰面上继续滑行一段距离是因为冰壶受到惯性的作用
B. 推出去的冰壶在冰面滑行时,受到推力、重力、支持力和摩擦力的作用
C. 冰壶在水平冰面上滑行时,冰壶对冰面的压力和冰面对冰壶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
D. 运动员用毛刷在滑行的冰壶前摩擦冰面,使表层冰熔化,在冰壶与冰面间形成一层水膜,是通过使接触面分离来减小摩擦
8.如图所示,小强用双桨在水中划动游船。为了使船头向左转,他应采用的划水方式是()
A. 左、右桨同时向后划水 B. 左、右桨同时向前划水
C. 左桨向前划水,右桨向后划水 D. 左桨向后划水,右桨向前划水
9.如图所示,一个铁块放在一块薄木板上,关于铁块和木板受力情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A. 铁块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铁块发生了弹性形变
B. 木板受到向下的弹力是因为木板发生了弹性形变
C. 铁块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木板发生了弹性形变
D. 木板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铁块发生了弹性形变
10.小明在“测量石块的密度”时,测出几组数据,根据这些数据绘出图像,如下四幅图像中,能正确表示石块“密度与质量的关系”的图像是①,能正确表示“质量与体积的关系”的图像是②,则①、②分别代表的图像是()
A. ①a;②c B. ①a;②b
C. ①c;②a D. ①b;②d
11.国内油价迎来上调,其中92号汽油每吨上调125元,意味着92号汽油每升将上调0.1元,据此测算92号汽油的密度是()
A. 0.8×103kg/m3 B. 0.75×103kg/m3 C. 1.25×103kg/m3 D. 0.72×103kg/m3
12.如图所示,A、B两个物块的重力分别为6N、4N,弹簧的重力不计,整个装置沿竖直方向处于静止状态,这时弹簧的弹力F=4N,则天花板受到的拉力和地板受到的压力有可能是( )
A. 天花板所受的拉力为6N,地板受的压力为0N
B. 天花板所受的拉力为2N,地板受的压力为0N
C. 天花板所受的拉力为6N,地板受的压力为8N
D. 天花板所受的拉力为2N,地板受的压力为8N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共20分。
13.生活中的很多安全规范都蕴含着物理学原理。装饮料的易拉罐标签上标注有“禁止0℃以下冷冻”的字样,是因为饮料结冰后, 变大(选填“质量”、“密度”或“体积”),容易将易拉罐撑破而引起爆炸。
14.小明做测量物体质量的实验前,想检查桌面是否水平,于是利用一重垂线来检测,重垂线是应用了 来工作的,若重垂线静止时如图所示,说明桌面 (选填“左”或“右”)侧偏高。
15.如图甲所示,洒水壶有A、B两个把手,分别供提水、洒水时使用,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与 有关。洒水时,水从壶嘴沿水平方向喷出,运动轨迹却为曲线(如图乙所示),这是由于受到了 的作用。
16.如图所示,这是节选自我国古代科技著作《天工开物》中的“场中打稻”的情景,将稻穗抓起,用力摔打在板壁上,这时, 由运动变为静止,而 由于惯性继续保持原来的运动状态,所以能将稻粒从稻秆上打落下来。(填“稻杆”或“稻粒”)
17.如图所示,小佳同学在竖直平面内用细线悬挂一个小球,将小球拉至A点,由静止开始释放小球,不计摩擦,小球可在A、两点间来回摆动。当小球运动到点时,细线恰好断开,则小球将 ;当小球运动到点时,如果一切外力都消失,则小球将 。(两空均填“在点保持静止”、“沿方向运动”、“沿方向运动”或“沿方向运动”)
18.现有a、b两个小球,其中一个是空心的,已知两种材料的密度分别为、,体积之比为,则 (选填“a”或“b”)球是空心的;若将空心小球空心部分注满水,则该球的总质量与实心球的质量之比为 。
19.图甲,用手握住一个核桃很难将其捏破;图乙,将A、B两个核桃放在一起捏,A破了,B没破。B给A的力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A给B的力。
20.芳芳学习了密度知识后,在实验室对一块从涪江边捡回的鹅卵石进行密度测量,他先用天平测量鹅卵石的质量,当天平平衡时,游码位置及右盘中的砝码如甲图所示,鹅卵石的质量为 g,然后用量筒测鹅卵石的体积如乙图所示,鹅卵石体积为 ,则鹅卵石的密度为 。
21.如图所示,质量为3 kg 的物体,被50 N 的水平力F 压在竖直的墙壁上静止,此时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 N.将水平力F 增大到55 N 时,此时物块受到的摩擦力应该是 N.将水平力F 减小到45 N 时,物体会沿墙壁匀速下滑,此时物块受到的摩擦力应该是 N.将水平力F 减小到40 N 时,物体依然沿墙壁下滑,此时物块受到的摩擦力应该是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2.两个完全相同的弹簧A、B,原长为L,如图所示,起初A弹簧处于自由长度,B弹簧的压缩长度为ΔL。现用手将A弹簧缓慢上提,使B弹簧承受物重的, B弹簧仍然处于压缩状态,那么,A弹簧的上端应向上提起的距离为 。
三、作图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2分。
23.按要求作图:
(1)小明用100N的推力将重为6N的篮球投掷出去,篮球在空中的运动轨迹如图所示,不考虑空气阻力,请画出篮球在A处的受力示意图;
(2)如图所示,在水平桌面上用手指压铅笔尖,铅笔在竖直位置处于静止状态。在图中画出铅笔所受弹力的示意图;
(3)如图,一名男生奔跑过程中右脚腾空、左脚着地,请画出此刻地面对他的摩擦力的示意图(A点是作用点)。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36分。
24.在探究“重力的大小跟质量的关系”实验中,老师给不同小组提供了相同规格及标度相同的透明坐标纸(如图甲),随机提供绿豆、红豆或黄豆一包(每组只有一种豆类),利用弹簧测力计和天平测得多组重力与质量的实验数据。
(1)分析图像是一条经过原点的直线,说明 ;
(2)有小组提出可以将绿豆和黄豆两组数据的透明坐标纸进行重叠后,观察绘制的图像,图线可能是图乙中 图,以此判断重力与物质种类的关系;(已知)
(3)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后,老师提出把弹簧测力计改装成测量液体的密度秤。小明小组用同一小桶分别盛满不同的液体(图丙),用弹簧测力计测出空小桶的重力为1N,装满水后总重力为3N,再装满另一液体时示数为4N,则液体密度为 ;
①该“密度秤”的零刻度线应在 N刻度处;
②如图丙,该“密度秤”能测量的密度范围是 ;
③通过分析比较此表,他推测:液体密度与弹簧测力计示数之间有一定的规律。如图丁所示的图像中能正确反映这一规律的图像是 。(填字母)
A. B.
C. D.
25.测量液体密度的实验。
(1)天平置于水平台面上,游码移到标尺 处,指针位置如图甲,应该向 旋动平衡螺母,直到天平横梁平衡。
(2)向烧杯中倒入适量待测液体,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量m1,右盘中砝码及游码位置如图乙,则m1= g。
(3)将烧杯中液体倒入一部分在量筒中如图丁,量筒中液体体积V= cm3;再用天平测得烧杯和剩余液体的总质量为140.2 g。
(4)待测液体的密度ρ= g/cm3。
(5)小陈在家中利用家用电子秤和一个空矿泉水瓶,设计了下列实验来测量盐水的密度。
①用电子秤测出空瓶的质量为m1;
②在矿泉水瓶中装入一定量的水,用电子秤测出其质量为m2,并用笔在瓶身水面位置做好标记;
③将瓶中的水全部倒出并将瓶内残留的水吹干,把盐水慢慢倒入空瓶中,直至液面到达 ,再用电子秤测出盐水和瓶子的总质量为m3;
④实验测得盐水的密度ρ= 。(用m1、m2、m3和ρ水表示)
26.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活动中:
(1)某同学用甲图所示装置进行探究,在探究过程中左、右两个小盘内各放一个50g的砝码,木块保持静止;接着,他在右边小盘内又加入一个5g的小砝码,发现木块仍然静止,此时小木块水平方向上受到的力 (选填“平衡”或“不平衡”);
(2)在乙图的装置中,将卡片旋转一定角度(如图丙),松手后,发现卡片旋转后又恢复原状,这说明两个力必须作用在 上,物体才能平衡。为了验证上述结论,有同学设计了“将卡片往下拉过一定距离(如图丁)”的操作方式,大家讨论后认为,该操作方式不可行,原因是丁图中的两个力 ;
(3)在卡片平衡时,用剪刀将卡片从中间剪开,并观察随之发生的现象。由此可以得到二力平衡的又一个条件是两个力作用在 上;
(4)同学们采用如图戊所示的方法寻找形状不规则薄板的重心,这是运用了一对平衡力必须满足 条件。
27.某兴趣小组同学在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时,他们猜想滑动摩擦力大小可能与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和物体运动的速度有关。图(a)装置使用的器材有:带挂钩的木块、长木板、弹簧测力计各一个,钩码若干。
(1)如图(a),用弹簧测力计水平拉动木块,使它沿水平长木板做 运动;当弹簧测力计示数稳定时指针位置如图中所示,则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
(2)利用图(a)所示装置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是否有关”,通过改变 来改变木块对长木板的压力;
(3)利用图(a)所示装置经过探究得出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所受的压力、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要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是否有关”时,当改变木块滑行速度时,实验中发现很难准确读出弹簧测力计示数,于是用拉力传感器替代弹簧测力计,采用如图(b)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实验中利用电动机带动传送带转动,通过调速按钮可以调节传送带的速度,与拉力传感器所连接的计算机自动生成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实验所得图像如图(c)所示。分析图像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
(4)对比(a)、(b)两种装置,(b)装置的好处是 ;(答出一条即可)
(5)同学们进一步分析实验数据,得出了滑动摩擦力大小与各影响因素间的关系。在交流中,他们发现自行车中蕴含着丰富的物理知识,请举出一例并简析其蕴含的原理 。
28.【实验名称】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
【实验器材】斜面、木板、毛巾、棉布和小车。
【实验步骤】
A.如图甲所示,将毛巾铺在水平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B.如图乙所示,取下毛巾,将棉布铺在斜面和木板上,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C.如图丙所示,取下棉布,让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滑下,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通过的距离;
请针对以上操作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操作中错误的一次是 (选填“A”“B”或“C”);
(2)如图丁所示的是小车在不同水平面上运动时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图像,其中表示小车在毛巾表面上运动的是图线 (选填“a”“b”或“c”);
(3)【分析与论证】根据实验结果可以得出:水平面越光滑,小车运动的路程越长,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得越 (选填“快”或“慢”);
(4)在光滑水平面上滑行的小车,如果受到的阻力为零,请在图丁中画出此时小车的速度-时间图像 ;
(5)【交流反思】小车到达水平面后会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小车具有 ,小车最终停下来是因为受到 的作用;
(6)若在实验中,发现小车在棉布和木板上运动时都冲出了水平木板,则改进的方法是 。
29.小亮家在改造花园,爸爸买来一块假山石,小亮很想了解假山石的密度,他敲下一小块,如图所示,利用天平、量筒、适量的水、细线等器材,经过思考,想出了如下的实验方法:
(1)图甲是小亮在调节天平时的情景,他在操作上的有错误,你认为错误之处是: ;
(2)小亮纠正错误后调节好天平,按照以下步骤继续实验:
①将假山石放在天平左盘,右盘加砝码并移动游码,天平平衡时右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假山石的质量为 g;
②将适量的水倒入量筒中,读出水的体积。用细绳拴好假山石再缓慢地放入水中,使之浸没如图丙所示,发现有冒出气泡,原来假山石吸水但体积不膨胀,稳定后读出水和假山石的总体积。如果用这种方法测量体积,会直接导致密度的测量值比真实值 (选填“偏大”或“偏小”);
③他把吸足水的假山石取出,天平测出假山石此时的质量为68.6g,算出假山石的密度:ρ石= g/cm3(小数点后保留2位小数);
(3)聪明的小亮又敲下一小块假山石并用保鲜膜包好,已知假山石的质量为m0=120g,如图所示,利用一个烧杯、天平、水,测出假山石的密度:
①如图丁所示,
A.往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水质量m1=106g;
B.将假山石浸没入水中,在水面到达的位置做上标记;
C.取出假山石;
D.往烧杯中加水,直到 ,再测出此时烧杯和水的总质量为m2=166g;
②用密度公式计算出假山石的密度ρ石= kg/m3,因步骤C中将假山石取出时由于保鲜膜沾水会导致测得的密度 (选填“偏大”、“不变”或“偏小”)。
五、计算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8分。
30.如图所示,两个完全相同的圆柱形容器A、B放在水平桌面上,已知A中装有400cm3的水,B中装有酒精,其质量与A中水的质量相等。求:
(1)A容器中水的重力大小;(ρ水=1.0×103 kg/m3,g取10N/kg)
(2)B容器中酒精的体积;(ρ酒=0.8×103 kg/m3)
(3)若在A容器的水中浸没一铝块,在B容器的酒精中浸没质量为790g的一铁块,两容器中液体均未溢出,且液面恰好相平,则铝块的质量为多少?(ρ铝=2.7×103 kg/m3,ρ铁=7.9×103 kg/m3)
六、综合题:本大题共1小题,共10分。
3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风云三号G星
在一定时段内,从云中降落到地面上的液态或固态降水,在无渗透、蒸发、流失情况下积聚的水层深度,称为该地该时段内的降水量,单位为毫米(mm)。如何预测某个区域的降水量呢?如果能获得该区域正上方云层所含降水粒子(云中的小水滴或小冰晶)所能形成的水的总体积,再结合其他信息估测能够降落到地面的降水粒子占总降水粒子的比例,利用体积和该区域面积之间的关系,就可以得到降水量了。
2023年4月16日,我国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风云三号G星”发射升空。风云三号G星搭载了我国首套“空中雨量计”——星载KU、KA 双频主动降水测量雷达,通过向大气发射信号,再接收大气中不同高度层的降水粒子反射信号,获取竖直方向不同高度层的降水结构信息;同时,利用雷达跨轨方向的扫描,实现对水平方向的降水探测。这就如同对大气降水进行“CT”扫描,最终使风云三号G星自上而下地获取云层的三维结构信息,如云层厚度、云层中不同位置降水粒子的数密度(即单位体积内降水粒子的数量)以及各种降水粒子的直径大小等信息。
(1)降水粒子的数密度越大,则1m3内降水粒子的 越大;
A.质量 B.体积 C.密度 D.数量
(2)不同降水量对应的降雨种类
降水量(12小时/ mm) 小于5.0 5.0~15 15.0~30 30.0~70 70.0~140 140.0以上
降雨种类 小雨 中雨 大雨 暴雨 大暴雨 特大暴雨
假设探测到某云层的平均厚度为1000m,内部的降水粒子(可视为小水滴)分布均匀,数密度为5×109个/m3,每个降水粒子的体积均为2×10-15m3。若在12小时内,该云层中有60%的降水粒子以雨滴形式竖直降落到地面上。该云层对应区域的平均降水量为 mm。根据上表我国气象部门规定的降水量所对应的降雨种类,可知此次降雨种类为 。
1.【答案】C
2.【答案】B
3.【答案】B
4.【答案】C
5.【答案】C
6.【答案】B
7.【答案】D
8.【答案】C
9.【答案】C
10.【答案】A
11.【答案】A
12.【答案】D
13.【答案】体积
14.【答案】重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下的
左
15.【答案】作用点
重力
16.【答案】稻秆
稻粒
17.【答案】沿BF方向运动
在 点保持静止
18.【答案】b
19.【答案】等于
20.【答案】44
20
2.2
21.【答案】30
30
30
变小
22.【答案】
23.【答案】(1)
(2)
(3)
24.【答案】重力与质量成正比
C
1.5
1
B
25.【答案】零刻度线
右
162.2
20
1.1
标记处
26.【答案】平衡
同一直线
方向不是相反的
同一物体
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27.【答案】匀速直线
2.9
放在木块上钩码的个数
滑动摩擦力大小与物体运动速度无关
拉力传感器位置固定,得到的数据更准确
自行车把手上刻有花纹,可以增大摩擦
28.【答案】B
c
慢
惯性
阻力
降低小车下滑的高度
29.【答案】调节时,没有将游码移到标尺左端零刻度线
58.6
偏大
1.95
水面达到标记处
2×103
不变
30.【答案】(1)4N
(2)500cm3
(3)540g
【详解】(1)已知A容器中水的体积
由 可得,A容器中水的质量
则A容器中水的重力
(2)由题意可知B容器中酒精的质量
则酒精的体积
(3)790克的铁块的体积
因两容器中液体均未溢出,且液面恰好相平,故
则铝块的体积
则铝块的质量
31.【答案】D
6
中雨
第1页,共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