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上册地理新人教版第三章《陆地和海洋》单元测试题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一、单选题
下图示意沿南回归线地形剖面。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甲、乙、丙所代表的大洋分别是( )
A.大西洋、印度洋、太平洋 B.印度洋、太平洋、大西洋
C.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 D.印度洋、大西洋、太平洋
2.下面四幅图中,按比例尺由大到小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
A.①④②③ B.①②③④ C.③②④① D.②④①③
2020年11月10日8时12分,我国载人深潜“奋斗者”号成功坐底“地球第四极”—马里亚纳海沟,深度10909米,创下中国载人深潜新的深度纪录。这标志着中国万米级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海试取得成功,意味着中国人驾驶自己的潜水器可以自由到达大洋任何深度,取得了中国深海装备和深海技术的重大突破,实现了梦寐以求的科学家“全海深”进入。下图为马里亚纳海沟位置图(图1)及海底地形示意图(图2)。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3.马里亚纳海沟形成的原因是( )
A.美洲板块与非洲板块的张裂拉伸 B.南极洲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张裂拉伸
C.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的碰撞挤压 D.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碰撞挤压
4.马里亚纳海沟在海底地形示意图(图2)中的序号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5.我国实现“全海深”进入的目的是( )
A.开发海底光能资源 B.进行深海花卉养殖
C.为了科学家去海底旅游 D.开展海洋科学考察
地球可分为陆半球和水半球,水半球指海洋面积最大的半球。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6.图示时刻,太阳直射点位于( )
A.北回归线 B.赤道 C.南回归线 D.南极圈
7.水半球中心点附近地震频发,主要原因是位于( )
A.太平洋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 B.太平洋板块与南极洲板块交界处
C.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处 D.印度洋板块与南极洲板块交界处
图1为运用皮尔斯梅花投影方法绘制的世界地图,图2为七大洲面积和平均海拔示意图。两幅图中①~⑦代表七大洲,同一序号代表相同大洲。读图,回答下面小题。
8.图1中甲、乙、丙、丁依次是( )
A.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B.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太平洋
C.印度洋、大西洋、北冰洋、太平洋 D.大西洋、太平洋、北冰洋、印度洋
9.图2中大洲( )
A.①比②的面积大 B.②和⑦的陆地相连
C.④比⑤的海拔高 D.⑤和⑥以平原为主
李明同学暑假期间到甲城镇去旅游。读某地等高线地形图,完成下列小题。
10.某人对该区域进行科学考察,正确的是( )
A.河流大致流向是自东向西
B.甲城镇所处地形类型是丘陵
C.丁处的海拔为450米
D.如遇暴雨为了安全应避开丁处
11.关于该城镇地理位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地处北温带 B.位于低纬度 C.位于东半球 D.位于西半球
12.此时该城镇所在地区属于(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
马里亚纳海沟深达11034米,号称“世界第四极”。中国研发的万米载人潜水器“奋斗者号”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坐底深度10909米,刷新中国载人深潜的新纪录。下图示意探索过马里亚纳海沟的国家分布。据完成下面小题。
13.马里亚纳海沟位于( )
A.北冰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太平洋
14.奋斗者号潜水器成功坐底的海底地形是图中的序号( )
A.① B.② C.③ D.④
15.海洋是生命的摇篮,为人类生产生活提供各种资源。下列开发海洋资源的做法中,合理的是( )
A.大面积填海造陆 B.大规模开采海底矿产
C.防治海洋污染 D.大力捕捞近海生物资源
海洋是“生命的摇篮”“资源的宝库”。地球上广大而连续的海洋,被陆地分隔成彼此相连的四个大洋。海是洋的边缘部分,一般靠近大陆,与相邻海洋之间多以海峡相连。沧海桑田,在漫长的地质历史时期,海洋和陆地的格局也在不断变化。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6.下列关于四大洋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大西洋面积最大,印度洋面积最小 B.北冰洋纬度最高,太平洋跨经度最广
C.巴拿马运河沟通了太平洋和印度洋 D.大西洋两岸陆地的轮廓线十分相似
17.以下海峡既沟通了两大洋,同时又是两大洲分界线的是(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8.下列海陆变迁现象及预测中,不是由于地壳运动引起的是( )
A.东非大裂谷在亿万年后可能形成新的大洋
B.喜马拉雅山脉上发现了海洋生物化石
C.海域中的岛礁有时露出,有时被淹没
D.台湾海峡海底发现了森林遗迹
二、解答题
19.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夏威夷旅游业发达,每年吸引了多达700万的游客来此度假观光,旅游业成为这里的第一支柱产业。
材料二:基拉韦厄火山是世界上活动旺盛的活火山,从2020年12月20日开始,这座火山就已经进入了全新的喷发期,火山喷发还引发了4.4级地震,犹如世界末日。火山喷出的岩浆顺势而下,最终注入大海。
材料三:“夏威夷群岛、基拉韦厄火山位置示意图和夏威夷岛等高线地形图”。
(1)读图可知,夏威夷群岛地处 (填重要纬线)附近的 洋上。
(2)读“夏威夷岛等高线地形图”,判断该岛屿最高峰的海拔高度是大于 米,基拉韦厄火山位于该山峰的 方向。火山喷发对人类有一定的益处,例如:基拉韦厄火山喷发及其形成的自然景观,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火山喷发形成的熔岩流注入大海,填造出新的陆地,岛屿的面积会随之 。
(3)如果基拉韦厄火山活动中溢出的熔岩流顺着地势流动,则甲、乙、丙、丁四个居民点中,最需要搬迁的是 。
(4)火山喷发对人类影响有利也有弊。请简述基拉韦厄火山喷发给夏威夷带来的影响。
20.地球表层是陆地和海洋。某校七年级学生围绕陆地和海洋内容开展研究性学习。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探究任务一 海陆格局
(1)用思维导图的形式认识图一世界海陆分布格局,完成下图填空
① ② ③ ④
探究任务二 海陆位置
(2)地球上的陆地被海洋分割成六个大块和众多小块。读图一甲大陆地处北半球,以 带(温度带)为主;北临 洋、东临大西洋、西临太平洋,西北隔A- 海峡与亚洲相望,南隔B- 运河连接南美洲。
探究任务三 海陆地形
(3)陆地表面地形多种多样,通常把陆地地形分为五种基本类型。读五种陆地地形剖面图和海底地形示意图。右图地形类型:A- ;C- ;D- ;B与E地形共同特点: ,不同点: ;由此可知图一中乙大陆中部地区地形特点: 。
(4)海洋底部和陆地表面一样,高低起伏,形态多样。完成右图填空① ② ③ ④ ⑤ 。
探究任务四 人地关系
(5)海洋具有互联互通特点,全球洲际间往来和贸易通过海洋运输完成;海洋也被沿海国家称为“资源的宝库”。将①海上运输②降水③矿产对应填入右图中字母方框。A— ;B— ;C— 。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地震是一种自然现象,对人类生产生活危害巨大。加强地震的监测尤为重要。根据地震发生地的跟踪图,可以发现地震的分布特点.探究地震发生的原因,进而趋利避害,更好地指导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读2023年1月1日到2023年12月8日全球7级以上地震分布图。
(1)根据分布图,可以发现这一时段地震大多发生在 火山地震带。
(2)这些地震中震级最大的是2023年2月6日在土耳其发生的7.8级地震,分析此处发生地震的原因 。
(3)根据对以往地震的研究,在大震发生前的瞬间,会出现轻微震动、地声等“自然预警现象”。从开始出现自然预警现象,到建筑物倒塌,只有几秒到二十几秒的时间。如何正确利用这短暂的大自然留给人类的最后生存机会,决定了我们是否能够幸存下来。当地震发生时,如果你正在学校操场上或在家中,请选择其中某个场所,说出你应采取的合理避震措施是 。
(4)分析图中落基山脉的成因 。
(5)根据图中板块运动方向分析,红海面积未来的变化趋势是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七年级上册地理新人教版第三章《陆地和海洋》单元测试题》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A A D B D B A D B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答案 D D D B C D B C
1.A 2.A
3.D 4.B 5.D
6.B 7.A
8.D 9.B
10.D 11.D 12.D
13.D 14.B 15.C
16.D 17.B 18.C
19.(1) 北回归线/23.5°N 太平
(2) 4000 东南 扩大
(3)甲
(4)利:促进旅游业发展;增加陆地面积;提高土壤肥力;提供矿产。弊:摧毁设施;威胁生命;污染环境;影响航空;引发次生灾害。
20.(1) 海洋 海洋 大于 七
(2) 北温带 北冰洋 白令海峡 巴拿马运河
(3) 山地 盆地 丘陵 地势平坦(或地表起伏小) 海拔不同(或高原海拔在500米以上,平原海拔般在200米以下) 特点:四周高,中间低(或周围是山地、高原,中部相对低平)
(4) 大陆架 大陆坡 海沟 洋盆 洋中脊
(5) ②降水 ③矿产 ①海上运输
21.(1)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
(2)地处板块交界地带,地壳活跃。
(3)操场上:躲避在空旷处,远离建筑物; 在家中:躲避在小开间的墙角处或躲避在比较坚固的狭窄空间。
(4)美洲板块和太平洋板块碰撞挤压抬升形成的。
(5)变大(扩大)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