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玉溪市第三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云南省玉溪市第三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图片版,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10-20 10:16:29

文档简介

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题号
2
3
6
7
10
11
12
15
18
19
答案
C
B
A
D
C
ACF
A
D
D
C
D
1.C(C项,“因为情感、道义和信念是责任伦理发挥作用的条件”错误。由材料二“按照韦伯的理解,责任伦理与
信念伦理不是对立的,而是互补的关系,责任伦理的实现需要恒久信念的支撑,因为情感、道义和信念是责任
伦理发挥作用的条件”可知,“责任伦理与信念伦理互补”是核心观点,“情感、道义和信念是责任伦理发挥作
用的条件”是“责任伦理需要信念支撑”的原因,而非“二者互补”的原因。选项混淆逻辑关系,表述错误。)
2.B(B项,“论证了当时的一些干部存在本位思想,对党中央决策部署打擦边球、搞选择性执行的观点”错误
材料一中习近平列举在宁德工作的事例,是为了论证“担当和斗争是一种格局,坚持局部服从全局、自觉为大
局担当更为可贵”这一分论点,而不是论证“当时的一些干部存在本位思想,对党中央决策部署打擦边球、搞
选择性执行”。)
3.A(A项,材料二先介绍了责任伦理的提出,接着详细阐述了责任伦理倡导的伦理精神、提倡的“天职”意识
强调的“道义担当”以及赋予人类的责任意识和伦理关怀等内涵,同时也提及了责任伦理对人类、社会、自然
等方面的意义,该标题能够全面概括材料的主要内容。B项,材料二虽然涉及责任伦理对人类行为、社会、自
然等方面的重要性,但不仅仅局限于阐述重要性,还对责任伦理的内涵,如“尽己之责”、“天职”意识、“道义担
当”等进行了详细阐释,该标题不能全面概括材料内容。C项,材料二重点并非强调责任伦理的实践意义,而
是着重从理论层面剖析责任伦理的内涵,如责任伦理的伦理精神、与信念伦理的关系、对人的要求等,所以该
标题不合适。D项,材料二只是将责任伦理与信念伦理作为对比和互补关系来辅助阐述责任伦理,并非以论
述二者关系为主要内容,该标题不能涵盖材料关于责任伦理内涵等多方面的阐述。)
4.鲁迅这句话强调真的猛士需直面苦难与牺牲。(1分)材料一指出担当和斗争需要无私品格与无畏勇气,革
命先烈以生命践行担当,二者都凸显了直面困境、勇于斗争的精神内核。(3分,意思对即可)
5.①“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体现责任伦理的“道义担当”,要求各国对人类共同未来负责;②符合材料一中“局
部服从全局”的格局,强调全球利益高于国家私利;③是人类应对全球性挑战的必然选择,彰显对自然和社会
的伦理关怀。(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6.D(D项,“主要是为了证明四川人很聪明,而且四川人很有骨气,真正为四川人出了气、争了光”错误,主要是
为了强调清政府对四川人厌恨之深和四川人民富有反抗精神。)
7.C(C项,“表现了聂荣臻对赵尔丰、端方二人的亲切感”错误,由原文“清王朝为了侵吞四川民间为办铁路而筹
集的巨款,竟然宣布四川的铁路由民办收归国有”“一会儿听说捉了赵尔丰,一会儿又听说捉了端方,以后又
听到把这两个家伙先后处决的消息”可知,“家伙”在这里是蔑称,应是表现了聂荣臻对二人的厌恶和对二人
被处决的痛快、欢欣。)
8.①在清王朝对四川实施残酷统治手段的恶劣环境下,聂荣臻投身革命运动,表现了聂荣臻不畏艰难的形象
②辛亥革命胜利后,聂荣臻进入新式学校读书,吸收文化科学知识,寻求真理,表现了聂荣臻积极进取的形
象。③在反帝反封建的活动中,聂荣臻与同学们集合游行,到各地做演讲,表现了聂荣臻革新除弊的爱国形
象。(每点2分,意思对即可)
9.①通过活用成语“鞭长莫及”,形象地揭示清政府对四川控制力的薄弱;②与上文“不甘心放过这块肥肉”形成
强烈对比,突出清政府贪欲之大与实力不足的矛盾;③清政府的无力暗示中央集权瓦解的时代特征,为后文
保路运动爆发埋下伏笔。(每点3分,答出任意两点即可。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10.AC℉(每涂对一处给1分,涂黑超过三处不给分)
11.A(A项,“用法相同”错误,“而耻学于师”中的“耻”是意动用法,以…为耻。)
12.D(D项,“令子产放下对他的偏见”错误,材料二原文“他日吾见蔑之面而已,今吾见其心矣”意思是“以前我
见到的只是然明的面貌,现在我了解到他内心甚有见识”,并没有说子产对然明有偏见,选项无中生有。)
13.(1)事物安然未生变的时候容易持守,问题还没有显露迹象的时候容易解决,事物脆弱的时候容易分离,事
物细微的时候容易散失。(“持”“泮”各1分,句意2分)
(2)早晚都照想的去做,所做的不超过所想的,如同农田有界限一样,过错就会少一些。(“越”“鲜”各1分,
句意2分)
14.①材料一强调在事情快结束时也要像开始时那样慎重,才能成功。②材料二强调一开始就要思虑周全,按
想法一步步来,最后才能成功。(答对一点给2分,两点3分,意思对即可)
【材料二参考译文】
郑子产向晋进献战利品,穿着戎装行事。晋人质询陈的过错,他回答说:“从前虞阏父任周陶正,以此服侍
我们先王。我们先王得益于他才华出众,他又是虞舜的后代,就把长女大姬许配给了胡公。后又封他于陈,以
示对三圣的恭敬。所以我们都出自周,至今受益于此。今陈忘周之大德,无视我郑恩惠,嫌弃我郑姻亲,仗势楚
【高二秋季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卷参考答案第1页(共2页)】
6063B高二语文
考生注意:
1.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
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
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3.本卷命题范围:必修上册,必修下册,选择性必修上册第一、二单元及古诗词诵读。
一、阅读(72分)

(一)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
材料一:
我们党一路走来,能够战胜一切强大敌人、一切艰难险阻,取得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靠的
就是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敢于担当、英勇斗争。今天,我们肩负使命任务的艰巨性、面对风险挑
战的严峻性、进行伟大斗争的复杂性都是前所未有的。只有全党继续发扬担当和斗争特神,才
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
担当和斗争是一种精神,最需要的是无私的品格和无畏的勇气。无私者无畏,无畏者才能
担当、能斗争。从建党到新中国成立,有名可查的烈士就有370多万,无名烈士更是不计其数,
他们用宝贵生命践行了对民族和人民的英勇担当。同革命先烈相比,我们的担当和斗争无非是
多做一些工作,多解决一些棘手问题,多得罪几个人。把这些想开了,我们还有什么可畏难的,

有什么不敢担当的?!
担当和斗争是一种责任,敢于负责才叫真担当、真斗争。新中国成立之初,百废待兴,百业
待举,中国人民无比渴望和平安宁,但美帝国主义却悍然把战火烧到了我们的家门口。值此危
急关头,我们党以非几气魄和胆略作出了抗美援朝、保家卫国的历史性决策。电影《长津湖》中,
一位指导员说:“这场仗如果我们不打,就是我们的下一代要打。我们出生入死,就是为了他们
不再打仗。”当前,改苹发展稳定任务那么重,需要担当和斗争的事太多了。党员干部特别是领
导干部要发扬历史主动精神,在机遇面前主动出击,不犹豫、不观望;在困难面前迎难而上,不推
诿、不逃避;在风险面前积极应对,不畏缩、不躲闪。
担当和斗争是一种格局,坚持局部服从全局、自觉为大局担当更为可贵。当年我在宁德工
作时,中央针对通货膨胀加刷、重复建设严重的问题进行治理整顿,宁德经济因此受到了影响,
一些干部对此想不通、有怨言。我在部署工作时就讲,闽东这个局部只能服从全省乃至全国这
个全局,在当前宏观经济的调整工作中,如果需要牺牲局部的利益,还是应该乐于承担的。现
【高二秋季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卷第1页(共8页)】
6063B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