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玉溪市第三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云南省玉溪市第三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含答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4.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10-20 20:48:35

文档简介

高二历史
考生注意:
1.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3.本卷命题范围:《中外历史纲要》上下册,选择性必修一第一、二单元。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红山文化时期的牛河梁遗址,由规划齐整的大型坛、庙、积石冢组成。其中的女神庙中央位置有一尊特大的女神塑像;积石冢随葬品占主流的是玉器,这些玉器充满神秘色彩,且与祭祀活动密切相关,墓主应是其部族的核心成员。据此可推知,该遗址文明
A.社会组织日益复杂化 B.仍处于母系氏族时期
C.进入了早期国家状态 D.形成完整的礼乐文化
2.有学者指出:“作为君主集权思想并不明显的孟子和极端王权主义的法家学者,其思想的交汇并不是偶然的。事实上,没有任何一个文献,对君主垄断行政管理权力提出质疑。”这一治理思想体现于
A.荀子隆礼重法的主张 B.秦朝尊奉法家的理念
C.汉武帝国家治理举措 D.唐朝三教并行的政策
3.唐代前期,重要诏令由中书省起草,用黄麻纸书写,以示正式;而翰林院初为文学待诏之所,负责处理日常文书。至玄宗时,翰林院开始用白麻纸草拟“内制”,涉及重大人事任免、军事机密等,与中书省的“外制”并行。这一变化反映了
A.中枢权力结构调整 B.宰相权力不断扩大
C.文书制度日趋完善 D.监察体系逐渐严密
4.下图是北宋画家李嵩的《货郎图》,此画中,货架上有300件货品,如拨浪鼓、糖葫芦、药囊等,均以钉头鼠尾描,精准刻画,连走乡货郎毛发、儿童衣褶的细节都纤毫毕现。此画以家庭互动为核心,展现母亲护子,孩童争抢玩具的喧闹场景。此画反映出
A.理学影响绘画创作
B.城市商品经济繁荣
C.商帮雏形开始出现
D.女性社会地位提高【高二秋季学期第一次月考 历史卷 第1页(共6页)】 6063B
5.明朝锦衣卫沈炼在《臣事君以忠论》中写道:“父不慈,子不可以不孝;夫不义,妇不可以不贞;朋友不孚,吾不可以不诚;而曰“君使臣以礼,则臣事君以忠',此儒者之误也。”据此可知
A.西学东渐推动思想解放 B.君杈强化影响官员认知
C.社会伦理秩序走向瓦解 D.理学难以得到官员认同
6.如表所示为1851-1852年广东、粤海关拨解广西饷银情况。这一时期,广东、粤海关拨解广西饷银主要是为了
承协主体 年份 拨解数/万两 承协主体 年份 拨解数/万两
广东 1851 73.2 粤海关 1851 124.9
1852 31.3 1852 80
合计 104.5 合计 204.9
A.支援洋务官员投资建厂 B.筹措中法战争的费用
C.促进广州对外贸易发展 D.应对大规模农民起义
7.“使得这种以启蒙为目标以批判旧传统为特色的运动,在适当条件下遇上批判旧政权的政治运动时,两者便极易一拍即合。如这次启蒙性运动开展不久,就碰上了救亡性的反帝政治运动,二者很快合流在一起了。”材料评述的“这次启蒙性运动”
A.极大冲击了旧式官僚体制
B.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根基
C.使得立宪派转向支持革命
D.推动了中国思想文化革新
8.1937年8月,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召开会议,会议通过了毛泽东起草的提纲,提纲指出:“必须抛弃单纯政府抗战的方针,实现全面的民族抗战的方针。······只要四亿五千万同胞一齐努力,最后的胜利是属于中华民族的!”这一提纲意在
A.反对国民党的抗战方针 B.动员社会各界进行抗战
C.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强调敌后战场的重要性
9.1951年12月,中共中央发布指示:“各级机关应依照全国编制会议规定,尽量减少层次,实行分工责任,简化办公手续,裁减可有可无甚至不起作用的人员,以提高工作效率。······各领导机关得会同人事部门,作适合于当地情况的调整,但不得未经上级批准,自行增加总员额。”这一指示旨在
A.扩大地方政府自主权力
B.提升政府行政运行效能
C.开展大规模的经济建设
D.实现国家财政经济统一
10.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会展行业蓬勃发展,“科博会”“航空展”“大连服装节”“青岛啤酒节”等一些展会已跻身于国际品牌展会的行列,初步形成了国内展、出国展、来华展并驾齐驱,政府、商会组织、外贸公司等多主体办展的新格局。会展业的发展
A.有利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B.服务于人民生活的全方位改善
C.得益于改革开放不断深化 D.体现了市场经济体制日益完善【高二秋季学期第一次月考 历史卷 第2页(共6页)】 6063B
11.10-11世纪,西欧一些地区经常出现封地买卖行为,其流程是:封臣和封地买主达成出售协议;随后两人一起至封君处,封臣申明自己愿意放弃封土,将封土交回给封君;买主向封君行臣服礼宣誓效忠,请求封土,封君赐封土给买主。这说明
A.当时西欧民族国家初步形成 B.土地是维系西欧封建制的纽带
C.庄园主有完整的土地所有权 D.封臣与封君只有经济上的联系
12.有学者指出,路德的“因信称义”,更进一步强化了上帝创造的是已有的世界的观念,相信一切事物存在并有其固有的规律,是可以理解和可以预言的,这些观念成为了当时任何理性和科学活动的基础。该学者意在强调宗教改革
A.发扬了人文主义 B.强化了上帝地位
C.推动了科技发展 D.动摇了教会统治
13.1688年,英国推翻詹姆士二世统治,英国议会邀请荷兰执政威廉夫妇执政英国,过程未发生大规模流血冲突,史称“光荣革命”;次年,议会通过《权利法案》,明确王权受法律限制,议会权力得到保障。这一过程体现的是
A.君主专制的强化巩固 B.王权议会的绝对平等
C.民众暴力的革命成果 D.和平变革的政治智慧
14.如图是19世纪的美国政治讽刺漫画《美好的家庭聚餐》,画面中美国总统尤利西斯·格兰特(1869~1877年在任)手持一块蛋糕,被高喊“分我一片”(Letushaveapiece)的人群团团围住,他只能无奈地大喊“静一静”(Letushavepeace)。这幅漫画意在讽刺当时的美国
A.总统权力不受约束
B.文官人数急剧膨胀
C.国家管理职能扩展
D.政党分肥存在弊端
15.1942年,甘地通过《哈里真》刊物组织“退出印度”运动,他持续不断地在该报上发表文章,引导舆论,“人们购买《哈里真》,不是为了娱乐,而是为了得到规范其日常行为的指导”。甘地的做法
A.意在维护百姓的根本利益
B.旨在激发民众民族意识
C.促使英国放弃了殖民统治
D.适应了亚洲觉醒的需要
16.20世纪80年代初,苏联财政收入中30%来自能源出口。戈尔巴乔夫改革初期,通过扩大石油、天然气出口实现财政收入短暂增长。但1989年后,受国际能源价格暴跌及国内工业生产萎缩的影响,苏联财政赤字骤增,1991年外债突破1000亿美元,政府被迫大量印钞,引发恶性通货膨胀。这些现象的出现主要缘于
A.产业结构过于单一 B.改革仅限经济领域
C.国际竞争压力加剧 D.政治局势持续动荡【高二秋季学期第一次月考 历史卷 第3页(共6页)】 6063B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共52分。
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一 下表是“庄蹻入滇”的相关记载。
书籍 记载
《史记·西南夷列传》(司马迁) 始楚威王时,使将军庄蹻将兵循江上,略巴、蜀、黔中以西。······蹻至滇池,地方三百里,旁平地,肥饶数千里,以兵威定属楚。欲归报,会秦击夺楚巴、黔中郡,道塞不通,因还,以其众王滇,变服,从其俗,以长之。
《滇国史》(黄懿陆) 楚国灭越后,越人上层成为楚国贵族集团的一部分,越人庄蹻率领的越人军队也成为楚军一部分。此后秦大败楚国,庄蹻率军夺回黔中郡,建立滇国并称王。
材料山 云南晋宁河泊所遗址位于云南高原滇中地区。考古发掘表明,秦汉时期,这里是由滇国的都邑所在,也是两汉时期益州郡的郡治。河泊所遗址发现两汉有字竹简2000余枚,内容包括文告、往来文书、司法文书、户版、名籍、书信和典籍等多种。河泊所遗址出土封泥中,含“益州太守章”等官印封泥358枚,以及益州郡下辖的滇池、建伶等属县约20个。继20世纪50年代晋宁石寨山遗址出土“滇王之印”后,河泊所遗址再次出土“滇国相印”封泥。简牍中还发现“滇国”“滇相”“滇丞”“滇廷”等文字。
-摘编自杨勇《河泊所出土简牍封泥与汉代西南边疆国家治理》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分析“庄蹻入滇”的时代背景。(6分)
(2)根据材料二,结合考古成果说明汉代治理西南地区的措施。(6分)
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国民大革命期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积极开展革命动员和政权建设。1927年2月18日,在北伐军逼近上海周边之际,共产国际驻沪代表与上海区委领导人初步讨论了政权问题,提出由工人、城市小资产阶级及其他居民阶层直接选举产生“人民革命政权”。在领导上海工人三次武装起义期间,中共建立了包括工人、农民、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在内的联合战线,初步显示出民众的力量。1927年3月22日,中共领导各革命阶级成立了上海临时市政府这一民主联合政权,推翻了北洋军阀在上海的统治,对北伐形势产生重要影响,中共的建政主张也由此进入实践阶段。
-摘编自张仰亮《从上海临时市政府看北伐时期中共建政》【高二秋季学期第一次月考 历史卷 第4页(共6页)】 6063B
材料二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政府建立了以“三三制”为原则的抗日民主政权,这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各党各派及无党派代表联合组成的新民主主义的地方性的民主联合政府······“三三制”作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政权组织形式,赋予各阶级、阶层、党派及无党派人士以说话办事的权利·····“三三制”政权的建立不仅发展了原来工农苏维埃民主政权,而且为新中国的人民民主政权建设提供了新鲜的经验和理论依据,进而使“三三制”的政权组织形式较为顺利地过渡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摘编自刘杰《延安时期“三三制”政权建设的实践及启示》
(1)根据材料一,简析上海临时市政府建立的历史背景。(6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概括近代中国共产党建立一系列民主联合政权的共同意义。(8分)
1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2分)
材料 如表所示是某学者在研究国际工人运动及十月革命过程中搜集整理的部分文献资料。
序号 文献内容 出处/时期
① 共产党人不屑于隐瞒自己的观点和意图。他们公开宣布:他们的目的只有用暴力推翻全部现存的社会制度才能达到 《共产党宣言》 (1848年)
② 工人阶级的解放应该由工人阶级自己去争取······工人阶级的经济解放是伟大的目标,一切政治运动都应该作为手段服从于这一目标 《国际工人协会共同章程》(修订于1871年)
③ 废除面包工人的夜班制,禁止任意罚款和克扣工资;所有公职人员的薪金不得超过熟练技术工人的工资 巴黎公社法令 (1871年)
④ 目前俄国的特点是从革命的第一阶段过渡到革命的第二阶段,第一阶段由于无产阶级的觉悟和组织程度不够,政权落到了资产阶级手中,第二阶段则应当使政权转到无产阶级和贫苦农民手中 列宁《四月提纲》 (1917年4月)
⑤ 立刻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不付任何赎金······一切土地······成为全民财产并交给一切耕种土地的劳动者使用 苏维埃政府《土地法令》 (1917年11月)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选择2-4条材料,提炼一个论题并加以阐述。(要求:列出所选材料序号,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高二秋季学期第一次月考 历史卷 第5页(共6页)】 6063B
20.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4分)
材料一 撒切尔失人在上台前便认为文官享有的特权太多。此如工作安定。澄有先业或险,工资待遇较高。此时,新公共管理理论在欧美流行起来,在英国称其为“管理主义”,美国称为“金业家的政府”,在其他某些国家则称为“市场导向型公共行政”。1979年撒物尔关人上台时文官人数是73.2万人,宣布到1984年4月将文官减少到63.3万人,到了1984年。实际削减的人数比计划的还要多。提高部门的工作效率也是改革目标,为此政府各部门采用高新技术,信息技术的应用使低级文官的工作更加严谨。规范。还成立部门执行机构,机构主管在编制、人事、工资、录用等方面享有较大的权力。大量临时雇员受到聘用,临时文官从1984年的1.6万人增长到1992年的4.3万人。
-摘编自张岩《浅析撒切尔。梅杰政府的文官制度改章》
材料二 1977年的调查报告把联邦政府行政机构描绘成是一个“机构重叠。人员臃肼与效率低下的政府机构”。根据报告提出的问题与建议,卡特总统于1978年3月向国会提出了改革美国联邦政府文官制度的议案,并获得国会多数票通过,即《文官制度改革法案》。改草以后,对中级文官不再实行每年工资自动升级,而是根据地们的实际工作表现实行“功绩工资制”,并对表现突出者每年给予1万-2.5万美元的现金奖励工资。卡特总统还撤销了文官委员会代之以人事管理总署(简称OPM),不同于改革前文官委员会拥有很大的独立性,OPM不仅是“总统联邦行政管理的代理人”,而且是“总统实现政策目标的工具。
-摘编自石庆环《卡特总统与1978年美国文官制度改革》
(1)根据材料一,概括撒切尔政府文官制度改革的主要措施,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8分)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卡特总统文官制度改革的作用。(6分)
【高二秋季学期第一次月考 历史卷 第6页(共6页)】 6063B高二历史
考生注意:
1.满分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2.考生作答时,请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
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非选择题请用直径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在答题卡上各题的答题
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试题卷、草稿纸上作答无效。
3.本卷命题范围:《中外历史纲要》上下册,选择性必修二第一、二单元。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1.红山文化时期的牛河梁遗址,由规划齐整的大型坛、庙、积石冢组成。其中的女神庙中央位置

有一尊特大的女神塑像;积石冢随葬品占主流的是玉器,这些玉器充满神秘色彩,且与祭祀活
动密切相关,墓主应是其部族的核心成员。据此可推知,该遗址文明

A社会组织日益复杂化
B.仍处于母系氏族时期
C,进入了早期国家状态
D.形成完整的礼乐文化

2.有学者指出:“作为君主集权思想并不明显的孟子和极端王权主义的法家学者,其思想的交汇
并不是偶然的。事实上,没有任何一个文献,对君主垄断行政管理权力提出质疑。”这一治理

思想体现于
A.荀子隆礼重法的主张
B.秦朝尊奉法家的理念
C.汉武帝国家治理举措
D.唐朝三教并行的政策
3.唐代前期,重要诏令由中书省起草,用黄麻纸书写,以示正式;而翰林院初为文学待诏之所,负
责处理日常文书。至玄宗时,翰林院开始用白麻纸草拟“内制”,涉及重大人事任免、军事机密
等,与中书省的“外制”并行。这一变化反映了
A.中枢权力结构调整
B.宰相权力不断扩大
C.文书制度日趋完善
D.监察体系逐渐严密
4.下图是北宋画家李嵩的《货郎图》,此画中,货架上有300件货品,如拨浪鼓、糖葫芦、药囊等,
均以钉头鼠尾描,精准刻画,连走乡货郎毛发、儿童衣褶的细节都纤毫毕现。此画以家庭互动
为核心,展现母亲护子,孩童争抢玩具的喧闹场景。此画反映出
A.理学影响绘画创作
B.城市商品经济繁荣
C.商帮雏形开始出现
D.女性社会地位提高
【高二秋季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卷第1页(共6页)】
6063B
5.明朝锦衣卫沈炼在《臣事君以忠论》中写道:父不慈,子不可以不孝;夫不义,妇不可以不贞;
朋友不孚,吾不可以不诚;而曰‘君使臣以礼,则臣事君以忠’,此儒者之误也。”据此可知
A.西学东渐推动思想解放
B.君权强化影响官员认知
C,社会伦理秩序走向瓦解
D.理学难以得到官员认同
6.如表所示为1851一1852年广东、粤海关拨解广西饷银情况。这一时期,广东、粤海关拨解广
西饷银主要是为了
承协主体
年份
拨解数/万两
承协主体
年份
拨解数/万两
1851
73.2
1851
124.9
广东
1852
31.3
粤海关
1852
80
合计
104.5
合计
204.9
A.支援洋务官员投资建厂
B.筹措中法战争的费用
C.促进广州对外贸易发展
D.应对大规模农民起义
7.“使得这种以启蒙为目标以批判旧传统为特色的运动,在适当条件下遇上批判旧政权的政治
运动时,两者便极易一拍即合。如这次启蒙性运动开展不久,就碰上了救亡性的反帝政治运
动,二者很快合流在一起了。”材料评述的“这次启蒙性运动”
A.极大冲击了旧式官僚体制
B.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根基
C.使得立宪派转向支特革命
D.推动了中国思想文化革新
8.1937年8月,中共中央在陕北洛川召开会议,会议通过了毛泽东起草的提纲,提纲指出:“必
须抛弃单纯政府抗战的方针,实现全面的民族抗战的方针。…只要四亿五千万同胞一齐努
力,最后的胜利是属于中华民族的!”这一提纲意在
A.反对国民党的抗战方针
B.动员社会各界进行抗成
C.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D.强调敌后战场的重要性
9.1951年12月,中共中央发布指示:“各级机关应依照全国编制会议规定,尽量减少层次,实行
分工责任,简化办公手续,裁减可有可无甚至不起作用的人员,以提高工作效率。…各领导
机关得会同人事部门,作适合于当地情况的调整,但不得未经上级批准,自行增加总员额。”这
一指示旨在
A.扩大地方政府自主权力
B.提升政府行政运行效能
C.开展大规模的经济建设
D.实现国家财政经济统
10.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会展行业蓬勒发展,“科博会”“航空展”“大连服装节”“青岛啤酒
节”等一些展会已跻身于国际品牌展会的行列,初步形成了国内展、出国展、来华展并驾齐
驱,政府、商会组织、外贸公司等多主体办展的新格局。会展业的发展
A.有利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B.服务于人民生活的全方位改善
C.得益于改革开放不断深化
D.体现了市场经济体制日益完善
【高二秋季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卷第2页(共6页)】
6063B参考答案、提示及评分细则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号
3
4
5
6
7
8910111213
14
15
16
答案
A
C
A
A
B
D
D
B
A
1.A据材料可知,大型祭祀建筑的规划与建造需要强有力的社会组织能力,墓葬等级分化(玉器随葬体现身
份差异)表明社会阶层出现,符合“复杂化”特征,A项正确;母系氏族时期女性主导生产生活,女神塑像可能
保留母系崇拜元素,但核心成员墓葬的玉器随葬品差异和特权身份显示社会等级化,红山文化晚期可能已处
于父系氏族时期,排除B项;进入奴隶社会阶段以奴隶劳动和阶级压迫为标志,如夏商时期,而红山文化时期
属于原始社会时期,该遗址中未发现早期国家形态特征信息,排除C项;西周时期,中国才形成完整的礼乐文
化,排除D项。
2.C根据材料及结合所学可知,汉武帝“尊崇儒术”的治国举措,体现的是尊儒思想;中朝制度、“推恩令”、察举
制、改革币制、盐铁官营、均输平准、抑制工商业的治国举措,又在一定程度上体现的是加强中央集权(王权主
义)的思想。所以,汉武帝国家治理的这些举措体现了儒、法等思想的交汇,C项正确;荀子“隆礼重法”是将
儒家伦理(礼)与法家规范(法)结合,核心是构建治理准则,而非体现“君主垄断行政管理权力”的制度实践,
排除A项;秦朝尊奉法家,虽确立君主专制,但仅体现“极端王权主义的法家”思想,未涉及题干中“君主集权
思想并不明显的孟子”(儒家)与法家的“思想交汇”,排除B项;唐朝“三教并行”是儒、释、道三教共存的文化
政策,与“君主垄断行政管理权力”的治理体制无关,也未体现儒家与法家的思想交汇,排除D项。
3.A根据材料及所学可知,唐代前期中书省负责重要诏令起草,后翰林院参与重大事务决策并草拟“内制”,
体现了中枢权力结构的调整,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中书省权力受到削弱,并非宰相权力扩大,排除B项;
材料强调的是权力结构变化,并非文书制度完善,排除C项;材料信息未涉及监察体系,无法得出监察体系逐
渐严密,排除D项。
4.A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宋代理学追求“格物致知”,注重对客观事物的观察和探索,而李嵩的《货
郎图》“精准刻画,连走乡货郎毛发、儿童衣褶的细节都纤毫毕现”,体现了“自然而真实”,这便是理学中“格物
致知”思想在绘画上的体现;同时“以家庭互动为核心,展现母亲护子,孩童争抢玩具的喧闹场景”也体现了家
庭和社会的和谐秩序,符合理学对理想社会的构想,A项正确;材料是描写“走乡货郎”的农村场景,无法反映
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程度,排除B项;商帮是指以地域为商人的群体,不是材料中的个体,且其是明清时期出
现的,排除C项;材料只是展现“母亲护子”,并未涉及女性社会地位的变化,排除D项。
5.B根据材料可知,锦衣卫沈炼认为臣子对君主的忠诚不应以君主是否“以礼待臣”为前提,这是一种绝对化
的忠君观念。结合所学可知,明代君主专制空前加强(如废丞相、设厂卫、廷杖制度等),沈炼的言论反映了在
这一背景下,皇权专制对官员思想的深刻影响,B项正确;西学东渐在明末清初开始有一定影响,且材料中没
有提到西方思想,排除A项;沈炼实际上在强调传统伦理的绝对性,可见他主张维护而非瓦解伦理秩序,排
除C项;理学自宋以后成为官方意识形态,强调三纲五常,而沈炼的观,点正是理学极端化的表现,排除D项。
6.D材料中提到1851一1852年广东、粤海关拨解广西饷银的情况,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51年1月11日,洪
秀全在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起义军称“太平军”,太平天国运动是一场大规模的农民
起义,广东和粤海关向广西拨解饷银是为了支持广西应对太平天国运动,即应对大规模农民起义,D项正确;
洋务运动开始于19世纪60年代,晚于材料中的时间,所以广东和粤海关向广西拨解饷银不可能是为了支援
洋务官员投资建厂,排除A项;中法战争发生于1883年至1885年,晚于材料中的时间,所以广东和粤海关向
广西拨解饷银不可能是为了筹措中法战争的费用,排除B项;广东和粤海关向广西拨解饷银是中央对地方财
政上的支持,与广州的对外贸易无关,排除C项。
7.D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题干中所述“启蒙性运动”指的是新文化运动,“反帝政治运动”指的是五
四运动。新文化运动高举民主与科学的旗帜,推动思想文化革新,有着解放思想的重大意义,D项正确;维新
变法极大冲击了旧式官僚体制,排除A项;“东南互保”动摇了清政府统治的根基,排除B项;预备立宪使得
立宪派转向支持革命,排除C项。
【高二秋季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卷参考答案第1页(共3页)】
6063B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