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湖南省长沙市北雅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入学考试数学试题

文档属性

名称 【精品解析】湖南省长沙市北雅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入学考试数学试题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5-10-20 11:06:25

文档简介

湖南省长沙市北雅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入学考试数学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9题为单选,10题为多选,请在答题卡中填涂符合题意的选项)
1.(2025九上·长沙开学考) 在实数,,,中,有理数有(  )
A.个 B.个 C.个 D.个
【答案】B
【知识点】无理数的概念;有理数的概念
【解析】【解答】解:是有理数,是无理数,是无理数,π是有理数,
∴有理数有2个,
故答案为:B.
【分析】先明确有理数和无理数的定义,再依次判断每个数是否为有理数,最后统计有理数的个数.
2.(2025九上·长沙开学考)某桑蚕丝的直径约为米,将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是(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科学记数法表示大于0且小于1的数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得将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是,
故答案为:B
【分析】 把一个数写成a×10的形式(其中1<|a|≤10 , n为整数) ,这种记数的方法叫做科学记数法。
3.(2025九上·长沙开学考)已知样本数据:3,2,1,7,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平均数是3 B.中位数是1 C.众数是2 D.方差是4.4
【答案】B
【知识点】平均数及其计算;中位数;方差;众数
【解析】【解答】解:A.平均数为:,正确,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把数据按从小到大排列为:1,2,2,3,7,中间的数是2,所以中位数为2,故中位数是1错误,故此选项符合题意;
C.2出现次数最多,故众数为2,正确,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方差为:,正确,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利用平均数公式和方差公式求出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和方差,可对A,D作出判断;利用求中位数的方法是:把数据先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位于最中间的一个数(或两个数的平均数)为中位数;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分别求出这组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可对B,C作出判断.
4.(2025九上·长沙开学考)下列方程中,一定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是(  )
A.2x-xy+3y2=0 B.ax2+bx+c=0 C.x2-2=0 D.x2+=0
【答案】C
【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及相关的量
【解析】【解答】解: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可得 x2-2=0 是一元二次方程.
故答案为:C.
【分析】方程两边都是整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指数是二次,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5.(2025九上·长沙开学考) 喜迎国庆佳节,某商品原价300元,连续两次降价后售价为225元,下列所列方程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列一元二次方程
【解析】【解答】解:∵某商品原价300元,连续两次降价a%后售价为225元,
∴300(1-a%)2=225,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第一次降价后的售价为300(1-a%)元,则第二次降价后的售价为300(1-a%)2元,据此列出方程即可.
6.(2025九上·长沙开学考) 已知是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实数根,则式子的值是(  )
A. B. C. D.
【答案】D
【知识点】分式的加减法;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韦达定理)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知,
a+b=-n,ab=-1,

=-n2-2.
故答案:D.
【分析】先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求出两根之和与两根之积,再将所求代数式变形为用两根之和与两根之积表示的形式,最后代入计算得出结果.
7.(2025九上·长沙开学考) 已知二次函数的表达式为(为常数),当时,,在自变量满足的取值范围时,对应函数值的最小值为,则的值为(  )
A. B. C.或 D.或
【答案】B
【知识点】二次函数的最值;二次函数y=ax²+bx+c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当x=1时,y<2,
代入得:6-2a<2,
解得:a>2
当2≤a≤4时,x=a时,函数的最小值为5-a2,
∴5-a2=-4
解得a=3;
当a>4时,x=4时y取最小值,
∴16-8a+5=-4
解得:,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a=3.
故答案为:B.
【分析】已知二次函数为y=x2-2ax+5,当x=1时,y<2,代入得6-2a<2,解得a>2.当参数a满足2≤a≤4时,函数的最小值为5-a2.当最小值为5-a2=-4求出a即可.
8.(2025九上·长沙开学考)平面直角坐标系中,P点坐标为,且实数m,n满足,则点P到原点O的距离的最小值为(  )
A. B. C. D.
【答案】B
【知识点】配方法的应用;坐标系中的两点距离公式
【解析】【解答】解:由,得,
∴点P的坐标为
∴点P到原点O的距离为:
OP=

故答案为: B.
【分析】根据已知等式用含m的式子表示出n2,从而将点P的坐标用含m的式子表示出来,根据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两点间的距离公式表示出OP,并利用配方法将表示OP长度式子中的被开方数配成a(x-b)2+k的形式,结合偶数次幂的非负性即可作答.
9.(2025九上·长沙开学考) 已知整式,其中,,,均为整数,,且,下列结论:①满足条件的整式M中至少有2个单项式;②若,则方程一定有实数解;③若,则满足条件的整式M共有5个;④若,则方程至少有一个正实数解,其中说法正确的个数是(  )
A.1 B.2 C.3 D.4
【答案】D
【知识点】单项式的概念;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及应用;偶次方的非负性;绝对值的概念与意义
【解析】【解答】解:∵
∴a3,a2,a1至少有一个不为0,
∵a0+a1+a2+a3=4,整式M为单项式,
∴a0=4这个单项式不满足条件,
∴a3,a2,a1中,一个为4,其余各数为0,
∴满足条件的整式M的单项式为4x,4x2,4x3这三种,故①满足条件的整式M中至少有2个单项式,①说法正确;
∵,
∴a3=0,a0=a1-a2,
解得a1=2,
∴a0=2-a2,
∴M=2-a2+2x+a2x2=0,
∵,
∴方程M=0一定有实数解,故②正确;
设|a0|=|a1|=|a2|=|a3|=x>0,
当a3,a2,a1,a0均为正整数时.
∵|a0|=|a1|=|a2|=|a3|,
∴|a0|=|a1|=|a2|=|a3|
∴x=1
∴a0=a1=a2=a3=1,
当a3,a2,a1,a0有3个正整数、一个负整数时,它们是有三个等于x,一个等于-x,
∴a0+a1+a2+a3=2x=4,
∴x=2,
∴此时a3,a2,a1,a0中有一个数是-2,其余三个是2,则有4种情况,
当a3,a2,a1,a0有2个正整数、2个负整数时,则它们是有两个等于x,两个等于-x,
∴a0+a1+a2+a3=0≠4不合题意,
同理可得:其他情况也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整式M共有5个,故说法③正确;
当x=0,M=a0<0,
当x=1,a0+a1+a2+a3=4,
∵M=a0+a1+a2x2+a3x3的取值具有连续性,
∴在0和1之间时一定存在能使M=0的x值,即方程M=0至少有一个正实数解,故说法④正确,
综上所述:说法①②③④都正确,共4个,
故答案为:D.
【分析】对于①,根据整式中单项式的定义,结合a0+a1+a2+a3=4判断整式M中单项式的个数;
对于②,根据平方的非负性求出a0、a1、a2、a3的值,再分析方程M=0是否有实数解;
对于③,根据绝对值相等的条件,结合a0+a1+a2+a3=4求出满足条件的整式M的个数;
对于④,根据a3<0,分析方程M=0是否有正实数解.
10.(2025九上·长沙开学考)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坐标原点,抛物线的对称轴为,与x轴的一个交点位于,两点之间.下列结论:①;②若,为方程的两个根,则;③;④若抛物线与x轴的两交点和其顶点组成的三角形顶角为,则.其中正确的有(  )
A.① B.② C.③ D.④
【答案】A,B,C,D
【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韦达定理);二次函数图象与坐标轴的交点问题;二次函数y=ax²+bx+c的性质;二次函数的对称性及应用
【解析】【解答】解:抛物线与x轴的一个交点位于(-2,0),(-3,0)两点之间,
另一个交点关于对称轴x=-1对称,
因此另一个交点位于(0,0)和(1,0)之间,
当x=1时,y<0,
∴y=a+b+c<0,故①正确;
对称轴为,则b=2a,
当x=-3时,y=9a-3b+c<0,
将b=2a代入得:9a-6a+c<0,
即3a+c<0,故②正确;
因为抛物线的对称轴为x=-1,
所以当x=-1时,抛物线取得最值,
由图象可知a<0,
则当x=-1时,抛物线有最大值为a-b+c,
对于任意实数m,都有a-b+c>am2+bm+c,
即a-b≥m(am+b),故③正确;
设抛物线与x轴的两交点为A、B,顶点为C,
因为抛物线的对称轴为x=-1,
设AB的距离为d,
由韦达定理可知:,,

∴,
顶点到x轴的距离为,
已知抛物线与x轴的两交点和其顶点组成的三角形顶角为120°,
则由三角函数关系可得:
∵a<0,b2-4ac>0,
∴,即,

则3(b2-4ac)=4,故④正确;
综上,①②③④ 正确.
故答案为:ABCD.
【分析】对于①,利用抛物线的对称性确定x=1时函数值的符号,进而判断a+b+c的大小;对于②,先由对称轴公式得出b与a的关系,再结合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的位置,代入x=-3时的函数值判断3a+c的大小;对于③,根据抛物线对称轴处取得最值的性质,结合a的正负,即可判断不等式是否成立;对于④,设出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与顶点,利用三角函数关系结合抛物线的相关公式计算并判断等式是否成立.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2025九上·长沙开学考)若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k的取值范围是   .
【答案】k<9且k≠0.
【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及应用
【解析】【解答】解:根据题意得k≠0且Δ=(-6)2 4×k×1>0,
解得:k<9且k≠0.
∴k的取值范围是k<9且k≠0,
故答案为:k<9且k≠0.
【分析】对于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b、c是常数,且a≠0)”中,当b2-4ac>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b2-4ac=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b2-4ac<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据此结合题意列出关于字母k的不等式组,求解即可.
12.(2025九上·长沙开学考) 将抛物线   向左平移1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后得到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答案】
【知识点】二次函数图象的平移变换
【解析】【解答】解:将抛物线y=2x2+3向右平移1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后得到的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2(x-1)2+3+2,即y=2x2-4x+7.
故答案为:y=2x2-4x+7.
【分析】y=2x2+3向右平移一个单位,向上平移两个单位即原抛物线解析式,根据“左加右减、上加下减的原则进行解答即可.
13.(2025九上·长沙开学考) 如图,在平行四边形中,,,是锐角,于点E,F是的中点,连结.若,则的长为   .
【答案】
【知识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AS
【解析】【解答】解:如图,延长EF交DA的延长线于Q,连接DE,设BE=x,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DQ//BC,
∴∠Q=∠BEF,
∵AF=FB,∠AFQ=∠BFE
∴△QFA≌△EFB(AAS),
∴AQ=BE=x,QF=EF,
∵∠EFD=90°
∴DF⊥QE,
∴DQ=DE=x+2
∵AE⊥BC,BC//AD,
∴AE⊥AD.
∴∠AEB=∠EAD=90°
∵AE2=DE2-AD2=AB2-BE2
∴(x+2)2-4=6-x2
整理得:x2+2x-3=0
解得x=1或-3(舍弃)
∴BE=1,
∴,
故答案为:.
【分析】延长EF交DA的延长线于Q,连接DE,设BE=x.首先证明DQ=DE=x+2,利用勾股定理构建方程即可解决问题.
14.(2025九上·长沙开学考)飞机着陆时速度快,通常借助直道滑行一段距离来保持飞机稳定.据统计某飞机着陆后滑行的距离(单位:)与滑行的时间(单位:)的函数解析式是,那么飞机着陆后滑行   才能停下来.
【答案】
【知识点】二次函数y=ax²+bx+c与二次函数y=a(x-h)²+k的转化;二次函数的其他应用
【解析】【解答】解:

当飞机着陆后滑行,才能停下来;
故答案为:.
【分析】飞机停下来时,滑行的距离最远,即此时s有最大值,据此将函数解析式配成顶点式,根据y=a(x-h)2+k中当x=h时,y的最大或最小值为k即可得出答案.
15.(2025九上·长沙开学考) 如图,在矩形中,,点P为边上的一个动点,线段绕点B顺时针旋转得到线段,连接,.当点落在边上时,的值为   ;当线段的长度最小时,的度数为   .
【答案】;
【知识点】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旋转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
【解析】【解答】解:如图,以AB为边向右作等边△ABE,连接EP',
∵△BPP'是等边三角形,
∴∠ABE=∠PBP'=60°,BP=BP,BA=BE.
∴∠ABP=∠EBP'
在△ABP和△EBP'中,
∴△ABP≌△EBP'(SAS)
∴∠BAP=∠BEP'=90°,
∴点P'在射线EP'上运动
如图中,设EP'交BC于点O,
当点P'落在BC上时,点P'与O重合,此时∠OBE=30°
设AB=a,则BC =2a,
∵∠BEO=90°,∠BOE=60°,
∴,
∴,

∴BP':CP'的值为
当CP'⊥EP'时,CP'的长最小,此时∠EBO=∠OCP' =30°
∴EO=OB, OP'=OC,
∴EP'=EO+OP'=OB+OC=BC,
∵BC=2AB,
∴EP'=AB=EB
∴∠EBP'=∠EP'B=45°,
∴∠BP'C=45°+90°=135°,
∴∠PP'C=∠BP'C-∠BP'P=135°-60°=75°.
故答案为:;75°.
【分析】如图,以AB为边向右作等边△ABE,连接EP',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证明∠BEP'=90°,推出点P在射线EP'上运动,如图中,设EP'交BC于点O再证明△BEO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可得结论.
16.(2025九上·长沙开学考) 如图,抛物线与直线经过点,且相交于另一点B;抛物线与y轴交于点C,与x轴交于另一点;点N在线段上,过点N的直线交抛物线于点M,且轴;当点N在线段上移动时(不与A、B重合),当时,a的取值范围是   .
【答案】
【知识点】二次函数与不等式(组)的综合应用;二次函数与一次函数的综合应用
【解析】【解答】解:将点A(2,0)代入直线,可得,,
∴直线解析式为,
∵抛物线y=ax2-bx+c经过点A(2,0),E(3,0),且开口向上,
∴可设抛物线解析式为y=a(x-2)(x-3)(a>0),设(n>2),由MN//y轴,可得M(n,a(n-2)(n-3)),
∴,

由MN+BN∴,
整理得,
又n>2,
∴,
关于n的一次函数,
∵a>0,
∴y随n的增大而增大,
又n>2.
∴,
由得
综上可知,a的取值范围是;
故答案为:.
【分析】根据题意,求出直线解析式和抛物线解析式y=a(x-2)(x-3)(a>0),设点(n>2),求出MN,AN,再代入MN+BN三、解答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第17、18、19题每小题6分,第20、21题每小题8分,第22、23题每小题9分,第24、25题每小题10分,共72分.解答题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2025九上·长沙开学考) 计算:.
【答案】解:
【知识点】零指数幂;负整数指数幂;分母有理化;实数的混合运算(含开方)
【解析】【分析】先去绝对值,算零指数幂,负整数指数幂,分母有理化,再算加减即可.
18.(2025九上·长沙开学考)
(1)解方程:.
(2)先化简,再求值:,其中x满足方程:.
【答案】(1)解:x2-3x-10=8
x2-3x-18=0,
(x-6)(x+3)=0
x-6=0或x+3=0,
∴x1=6,x2=-3
(2)解:原式
解方程x2+5x-6=0得:x1=-6,x2=1,
当x=-6时,原式
当x=1时,原式的分母为0,故舍去
【知识点】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分式的化简求值-择值代入
【解析】【分析】(1)先把方程化为一般式,然后利用因式分解法解方程;
(2)先把括号内通分和除法运算化为乘法运算,再进行约分得到原式,接着利用因式分解法解方程x2+5x-6=0,然后把符合题意的x的值代入计算即可.
19.(2025九上·长沙开学考) 方程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该方程的两个实数根分别为,.
(1)求m的取值范围;
(2)若,求m的值.
【答案】(1)解:根据题意得 =22-4(m-1)≥0,
解得
(2)解:根据题意得x1+x2=-2,x1·x2=m-1,
∵,
∴(x1+x2)2+x1·x2-1=0,
∴(-2)2+m-1-1=0.
∴m=-2
【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及应用;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韦达定理)
【解析】【分析】(1)根据判别式的意义得到 =22-4(m-1)≥0,然后解关于m的不等式即可;
(2)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得到x1+x2=-2,x1·x2=m-1,整体代入,然后解关于m的方程即可.
20.(2025九上·长沙开学考) 一分钟跳绳不仅是学生体质测试的重要项目之一,也是近年来中考体育的重要考试选项之一.某校为了解八年级学生一分钟跳绳情况,现从八年级学生中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进行一分钟跳绳测试,这些学生的成绩记为x(跳绳个数),对数据进行整理,将所得的数据分为5组:(A组:;B组:;C组:;D组::E组:,对数据进行分析后,得到如下部分信息:
Ⅰ.被抽取的学生的跳绳个数频数分布直方图 被抽取的学生的跳绳个数扇形统计图
Ⅱ.被抽取的学生的跳绳个数在C组的数据是:191,195,197,197,197,197.
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本次抽查的学生人数是   人;
(2)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
(3)八年级被抽取的学生跳绳个数的中位数为   ;
(4)若该校八年级选择跳绳项目的学生有600名,估计年级学生跳绳个数不少于200个的人数.
【答案】(1)20
(2)解:B组的人数为20×30%=6(人)
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
(3)193
(4)解:(人),
答:估计全年级20学生跳绳个数不少于200个的人数为150人
【知识点】用样本估计总体;频数(率)分布直方图;扇形统计图;中位数
【解析】【解答】解:(1)八年级抽取的总人数为3÷15%=20(人),
故答案为:20.
(3)中位数是第10和11个数据的和的平均数为,
即八年级被抽取的学生跳绳个数的中位数为193,
故答案为:193.
【分析】(1)根据A组的人数和百分比即可求出八年级的总人数;
(2)用总人数乘以B组的百分比求出跳绳个数在180≤x<190的人数,即可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
(3)根据中位数的定义求即可;
(4)用600乘八年级学生跳绳个数不少于200个的所占百分比可得.
21.(2025九上·长沙开学考) 如图1,抛物线与轴交于,两点(点在点的左侧),与轴交于点,且过点.
(1)求抛物线表达式;
(2)如图,点为抛物线在轴左侧的一个动点,过点作轴,交直线于点,交轴于点,连接,,,若时,求点的坐标.
【答案】(1)解:∵抛物线y=-x2+bx+c与y轴交于点C(0,16)
∴c=16,
∴D(-6,16),
∵抛物线y=-x2+bx+c过点D(-6,16),
∴-(-6)2-6b+16=16,
∴b=-6,
∴二次函数的表达式为;
(2)解:当y=-x2-6x+16=0,
解得:x1=-8,x2=2,
∴A(-8,0),B(2,0)
∵C(0,16),
设直线AC的解析式为y=kx+16,
把A(-8,0)代入,得k=2,
∴直线AC表达式为y=2x+16,
设点F的坐标为(m,0)(m<0),E(m,2m+16),P(m,-m2-6m+16),
①如图,当点P在直线AC上方时,
∴PE=-m2-6m+16-(2m+16)=-m2-8m,EF=2m+16,
∴,
S△BEC=S△CAB-S△EAB
=-10m,

∴,解得:m=-4,
经检验:m=-4是原方程的解,
∴P(-4,24);
②如图,当点P在直线AC下方时,
∴PE=2m+16-(-m2-6m+16)=m2+8m,EF=-2m-16,

S△BEC=S△CAB+S△EAB
=-10m,
∵,
∴,解得:,
经检验:是原方程的解,
∵m<0,


∴点的坐标为或
【知识点】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二次函数与一次函数的综合应用;二次函数-面积问题
【解析】【分析】(1)待定系数法求出函数解析式即可;
(2)先求出A(-8,0),B(2,0),通过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AC表达式为y=2x+16,设点F的坐标为(m,0)(m<0),E(m,2m+16),P(m,-m2-6m+16),然后分①当点在直线.AC上方时,②当点P在直线,AC下方时两种情况分析求解即可.
22.(2025九上·长沙开学考) 如图,在中,,以为一边作平行四边形,且,连接交的延长线于点F,,延长交于点G.
(1)求证:点A是的中点.
(2)若,,求的长.
【答案】(1)证明:∵四边形ABDE是平行四边形,
∴BD//AE,BD=AE,
∵AD//BC.
∴四边形ADBG是平行四边形
∴BD=AG.
∴AG=AE
∴点A是EG的中点
(2)解:如图所示,过点A作AH⊥BC于H,
∵AD//BC, DF⊥CE,
∴BC⊥CE
∴∠ECG=90°
∵点A是EG的中点,
∴AG=AC
∴CH=GH.
∵∠BAC=∠AHC=90°.
∴∠ABC+∠ACB=∠HAC+∠HCA=90°
∴∠HAC=∠ABC,

设CH=GH=x,则AH=2x,

∴BH=4x,
∵四边形ADBG是平行四边形
∴BG=AD=12.
∴x+12=4x,
解得x=4,
∴BC=BH+CH=5x=20
【知识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解直角三角形—边角关系
【解析】【分析】(1)先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到BD//AE,BD=AE,再证明四边形ADBG是平行四边形,得到BD=AG,可得AG=AE,即可证明点A是EG的中点;
(2)过点A作AH⊥BC于H,先证明∠ECG=90°进而得到AG=AC,则CH=GH,再证明∠HAC=∠ABC,得到,设CH=GH=x,则AH=2x,解直角三角形得BH=4x,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到BG=AD=12,则x+12=4x,解得x=4,即可得到答案.
23.(2025九上·长沙开学考)为促进销售,某地水果种植户借助网络平台,在线下批发的基础上同步网络零售水果.已知销售相同数量的水果,网络零售的销售额为450元,线下批发销售额为300元,且网络零售的单价比线下批发的单价贵15元.
(1)求网络零售和线下批发水果的单价分别为每千克多少元?
(2)该种植户某天网络零售和线下批发共销售水果100千克,且网络销售的数量低于线下批发数量的2倍,设网络零售a(a为正整数)千克,获得的总销售额为W元.请写出W与a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当网络销售水果的数量为多少时,当天所获得的总销售额最大?最大销售额是多少?
【答案】(1)解:设线下批发的单价为元/千克,网络零售单价为元/千克.
解得
经检验,是分式方程的解
答:网络零售水果的单价为45元,线下批发水果的单价为30元.
(2)解:设网络零售千克,线下批发千克.

解得:且为正整数.

且a为正整数,
当时,最大,此时(元),
答:与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出当网络销售水果的数量为66千克时,当天所获得的总销售额最大,最大销售额是3990元.
【知识点】分式方程的实际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一次函数的性质
【解析】【分析】(1)设线下批发的单价为元/千克,网络零售单价为元/千克,根据“已知销售相同数量的水果,网络零售的销售额为450元,线下批发销售额为300元,且网络零售的单价比线下批发的单价贵15元”即可列出分式方程,进而即可求解;
(2)设网络零售千克,线下批发千克,根据题意即可列出不等式,进而得到a的取值范围,再根据题意即可写出W与a之间的函数关系式,进而运用一次函数的性质即可求解。
24.(2025九上·长沙开学考) 已知抛物线与x轴交于,两点,y轴交于点.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如图1,P为直线下方抛物线上一点,于点Q,当长度最大时,求点P的坐标:
(3)如图2,过点分别作直线交抛物线于点E、F,直线(,且)交抛物线于点G、H,点M、N分别为线段、的中点,.求证:直线必经过一定点,并求该定点坐标.
【答案】(1)解:∵抛物线y=ax2+bx+c与x轴交于A(-1,0),B(3,0)两点,
∴y=a(x+1)(x-3),
将点C(0,-3)代入y=a(x+1)(x-3),
∴-3a=-3,解得a=1,

(2)解:∵B(3,0),C(0,-3),
∴直线BC的解析式为y=x-3,
连接CP,BP,过点P作PK//y轴交BC于点K,
设P(t.t2-2t-3),则K(t,t-3),
∴PK=t-3-(t2-2t-3)=-t2+3t,
∵,
∴,

当时,PQ有最大值,此时P
(3)解:当k1x+b1=x2-2x-3时,xE+xF=2+k1,
当k2x+b2=x2-2x-3时,xG+xH=2+k2,
∵D点在直线EF上,
∴k1+b1=a,
∵D点在直线GH上
∴k2+b2=a,
∴,,
设直线MN的解析式为y=mx+n,
解得

∴直线MN经过定点(1,0)
【知识点】二次函数与一次函数的综合应用;二次函数y=ax²+bx+c的性质;二次函数-线段周长问题
【解析】【分析】(1)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的解析式即可;
(2)连接CP,BP,过点P作PK//y轴交BC于点K,设P(t,t2-2t-3),则K(t,t-3),由,可得,当时,PQ有最大值,即可得出答案;
(3)当k1x+b1=x2-2x-3时,xE+xF=2+k1,当k2x+b2=x2-2x-3时,xG+xH=2+k2,由D点在直线EF、GH上,则k1+b1=a,k2+b2=a,可求,,再求直线MN的解析式,即可得出结论.
25.(2025九上·长沙开学考) 我们不妨约定:如果一个函数的图象上存在不同两点关于y轴对称,那么我们称这样的对称点为“欣妮对”,这样的函数为“对称函数”.
(1)判断函数(k,b为常数)是否为“对称函数”,并说明理由.
(2)若关于x的函数是“对称函数”,且仅有一组“欣妮对”,求a的值.
(3)已知“对称函数”经过点,且与经过原点O的直线交于B,C两点,过点(其中)作x轴的平行线,分别交直线,于点D,E,是否存在常数f,使恒成立?若存在,请求出f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1)解:当时,函数(,为常数)是“对称函数”,当时,函数(,为常数)不是“对称函数”,
理由如下:
当k=0时,y=b,此时函数图象上存在关于y轴对称的点,故此时函数y=kx+b(k,b为常数)是BY对称函数”:
当k≠0时,不存在关于y轴对称的点,若存在,设其中一点(x0,kx0+b),则关于y轴的对称点为(-x0,kx0+b),
∵-kx0+b≠kx0+b,
∴(-x0,kx0+b)不在函数图象上,
故当k≠0时,函数y=kx+b(k,b为常数)不是BY对称函数
(2)解:∵关于x的函数是“BY对称函数”,
∴设A(t,m),B(-t,m),t>0,且点A,B关于y轴对称,
∴2t+a=m,(-t)2=t2=m,
∴t2=2t+a,
∴t2-2t-a=0,
∴仅有一组“欣妮对”
∴Δ=(-2)2-4×1×(-a)=0,

(3)解:存在常数,使恒成立,
理由如下:
∵“BY对称函数”y=x2+bx+c经过点A(0,-4),
∴c=-4,
∴y=x2+bx-4,
∵y=x2+bx+c是“BY对称函数’
∴函数的对称轴是y轴
∴,
∴b=0,
∴y=x2-4,
设直线AB的解析式为y=k1x+b1(k1≠0),
∵直线AB经过点A(0,-4),
∴b1=-4,
∴直线AB的解析式为y=k1x-4,
联立
解得:,

∵直线AB与直线y=f的交点为D,
∴f=k1x-4,


设直线AC的解析式为y=k2x+b2(k2≠0),
∵直线AC经过点A(0,-4),
∴b2 = -4,
∴直线AC的解析式为y=k2x-4,
联立
解得:,
∴,
∵直线AC与直线y f的交点为E,

设经过原点O的直线BC的解析式为y=k3x,
将,代入解析式可得:
∴,,

∴,
∵,
∴,
∴k2k1=-4,
∵OE⊥OD,
∴∠EOD=90°
∴OE2+OD2=DE2

整理可得:,
∴4f2=(f+ 4)2,
解得f1=4,
∵f<0,

∴存在常数,使OE⊥OD恒成立
【知识点】一次函数图象与坐标轴交点问题;二次函数与一次函数的综合应用;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
【解析】【分析】(1)分析k=0和k≠0两种情况,结合“BY对称函数”的定义分析即可得解;
(2)设A(t,m),B(-t,m),t>0,且点A,B关于y轴对称,将两点代入函数解析式可得2t+a=m,(-t)2=t2=m,从而得出t2-2t-a=0,根据 =0计算即可得解;
(3)根据题意求出函数解析式为y=x2-4,再求出直线AB、AC的解析式,联立y=x2-4得出B、C的坐标,再结合勾股定理计算即可得解.
1 / 1湖南省长沙市北雅中学2025-2026学年九年级上学期入学考试数学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9题为单选,10题为多选,请在答题卡中填涂符合题意的选项)
1.(2025九上·长沙开学考) 在实数,,,中,有理数有(  )
A.个 B.个 C.个 D.个
2.(2025九上·长沙开学考)某桑蚕丝的直径约为米,将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是(  )
A. B. C. D.
3.(2025九上·长沙开学考)已知样本数据:3,2,1,7,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平均数是3 B.中位数是1 C.众数是2 D.方差是4.4
4.(2025九上·长沙开学考)下列方程中,一定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是(  )
A.2x-xy+3y2=0 B.ax2+bx+c=0 C.x2-2=0 D.x2+=0
5.(2025九上·长沙开学考) 喜迎国庆佳节,某商品原价300元,连续两次降价后售价为225元,下列所列方程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6.(2025九上·长沙开学考) 已知是关于的一元二次方程的两个实数根,则式子的值是(  )
A. B. C. D.
7.(2025九上·长沙开学考) 已知二次函数的表达式为(为常数),当时,,在自变量满足的取值范围时,对应函数值的最小值为,则的值为(  )
A. B. C.或 D.或
8.(2025九上·长沙开学考)平面直角坐标系中,P点坐标为,且实数m,n满足,则点P到原点O的距离的最小值为(  )
A. B. C. D.
9.(2025九上·长沙开学考) 已知整式,其中,,,均为整数,,且,下列结论:①满足条件的整式M中至少有2个单项式;②若,则方程一定有实数解;③若,则满足条件的整式M共有5个;④若,则方程至少有一个正实数解,其中说法正确的个数是(  )
A.1 B.2 C.3 D.4
10.(2025九上·长沙开学考)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O为坐标原点,抛物线的对称轴为,与x轴的一个交点位于,两点之间.下列结论:①;②若,为方程的两个根,则;③;④若抛物线与x轴的两交点和其顶点组成的三角形顶角为,则.其中正确的有(  )
A.① B.② C.③ D.④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6个小题,每小题3分,共18分)
11.(2025九上·长沙开学考)若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则k的取值范围是   .
12.(2025九上·长沙开学考) 将抛物线   向左平移1个单位,再向下平移2个单位后得到抛物线的解析式为.
13.(2025九上·长沙开学考) 如图,在平行四边形中,,,是锐角,于点E,F是的中点,连结.若,则的长为   .
14.(2025九上·长沙开学考)飞机着陆时速度快,通常借助直道滑行一段距离来保持飞机稳定.据统计某飞机着陆后滑行的距离(单位:)与滑行的时间(单位:)的函数解析式是,那么飞机着陆后滑行   才能停下来.
15.(2025九上·长沙开学考) 如图,在矩形中,,点P为边上的一个动点,线段绕点B顺时针旋转得到线段,连接,.当点落在边上时,的值为   ;当线段的长度最小时,的度数为   .
16.(2025九上·长沙开学考) 如图,抛物线与直线经过点,且相交于另一点B;抛物线与y轴交于点C,与x轴交于另一点;点N在线段上,过点N的直线交抛物线于点M,且轴;当点N在线段上移动时(不与A、B重合),当时,a的取值范围是   .
三、解答题(本大题共9个小题.第17、18、19题每小题6分,第20、21题每小题8分,第22、23题每小题9分,第24、25题每小题10分,共72分.解答题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
17.(2025九上·长沙开学考) 计算:.
18.(2025九上·长沙开学考)
(1)解方程:.
(2)先化简,再求值:,其中x满足方程:.
19.(2025九上·长沙开学考) 方程是关于x的一元二次方程,该方程的两个实数根分别为,.
(1)求m的取值范围;
(2)若,求m的值.
20.(2025九上·长沙开学考) 一分钟跳绳不仅是学生体质测试的重要项目之一,也是近年来中考体育的重要考试选项之一.某校为了解八年级学生一分钟跳绳情况,现从八年级学生中随机抽取了部分学生进行一分钟跳绳测试,这些学生的成绩记为x(跳绳个数),对数据进行整理,将所得的数据分为5组:(A组:;B组:;C组:;D组::E组:,对数据进行分析后,得到如下部分信息:
Ⅰ.被抽取的学生的跳绳个数频数分布直方图 被抽取的学生的跳绳个数扇形统计图
Ⅱ.被抽取的学生的跳绳个数在C组的数据是:191,195,197,197,197,197.
根据以上信息,解答下列问题:
(1)本次抽查的学生人数是   人;
(2)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
(3)八年级被抽取的学生跳绳个数的中位数为   ;
(4)若该校八年级选择跳绳项目的学生有600名,估计年级学生跳绳个数不少于200个的人数.
21.(2025九上·长沙开学考) 如图1,抛物线与轴交于,两点(点在点的左侧),与轴交于点,且过点.
(1)求抛物线表达式;
(2)如图,点为抛物线在轴左侧的一个动点,过点作轴,交直线于点,交轴于点,连接,,,若时,求点的坐标.
22.(2025九上·长沙开学考) 如图,在中,,以为一边作平行四边形,且,连接交的延长线于点F,,延长交于点G.
(1)求证:点A是的中点.
(2)若,,求的长.
23.(2025九上·长沙开学考)为促进销售,某地水果种植户借助网络平台,在线下批发的基础上同步网络零售水果.已知销售相同数量的水果,网络零售的销售额为450元,线下批发销售额为300元,且网络零售的单价比线下批发的单价贵15元.
(1)求网络零售和线下批发水果的单价分别为每千克多少元?
(2)该种植户某天网络零售和线下批发共销售水果100千克,且网络销售的数量低于线下批发数量的2倍,设网络零售a(a为正整数)千克,获得的总销售额为W元.请写出W与a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求出当网络销售水果的数量为多少时,当天所获得的总销售额最大?最大销售额是多少?
24.(2025九上·长沙开学考) 已知抛物线与x轴交于,两点,y轴交于点.
(1)求抛物线的解析式;
(2)如图1,P为直线下方抛物线上一点,于点Q,当长度最大时,求点P的坐标:
(3)如图2,过点分别作直线交抛物线于点E、F,直线(,且)交抛物线于点G、H,点M、N分别为线段、的中点,.求证:直线必经过一定点,并求该定点坐标.
25.(2025九上·长沙开学考) 我们不妨约定:如果一个函数的图象上存在不同两点关于y轴对称,那么我们称这样的对称点为“欣妮对”,这样的函数为“对称函数”.
(1)判断函数(k,b为常数)是否为“对称函数”,并说明理由.
(2)若关于x的函数是“对称函数”,且仅有一组“欣妮对”,求a的值.
(3)已知“对称函数”经过点,且与经过原点O的直线交于B,C两点,过点(其中)作x轴的平行线,分别交直线,于点D,E,是否存在常数f,使恒成立?若存在,请求出f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无理数的概念;有理数的概念
【解析】【解答】解:是有理数,是无理数,是无理数,π是有理数,
∴有理数有2个,
故答案为:B.
【分析】先明确有理数和无理数的定义,再依次判断每个数是否为有理数,最后统计有理数的个数.
2.【答案】B
【知识点】科学记数法表示大于0且小于1的数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得将用科学记数法表示是,
故答案为:B
【分析】 把一个数写成a×10的形式(其中1<|a|≤10 , n为整数) ,这种记数的方法叫做科学记数法。
3.【答案】B
【知识点】平均数及其计算;中位数;方差;众数
【解析】【解答】解:A.平均数为:,正确,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B.把数据按从小到大排列为:1,2,2,3,7,中间的数是2,所以中位数为2,故中位数是1错误,故此选项符合题意;
C.2出现次数最多,故众数为2,正确,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D.方差为:,正确,故此选项不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分析】利用平均数公式和方差公式求出这组数据的平均数和方差,可对A,D作出判断;利用求中位数的方法是:把数据先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位于最中间的一个数(或两个数的平均数)为中位数;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分别求出这组数据的众数和中位数,可对B,C作出判断.
4.【答案】C
【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及相关的量
【解析】【解答】解: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定义可得 x2-2=0 是一元二次方程.
故答案为:C.
【分析】方程两边都是整式,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指数是二次,这样的方程叫做一元一次方程.
5.【答案】D
【知识点】列一元二次方程
【解析】【解答】解:∵某商品原价300元,连续两次降价a%后售价为225元,
∴300(1-a%)2=225,
故答案为:D.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第一次降价后的售价为300(1-a%)元,则第二次降价后的售价为300(1-a%)2元,据此列出方程即可.
6.【答案】D
【知识点】分式的加减法;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韦达定理)
【解析】【解答】解:由题意知,
a+b=-n,ab=-1,

=-n2-2.
故答案:D.
【分析】先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求出两根之和与两根之积,再将所求代数式变形为用两根之和与两根之积表示的形式,最后代入计算得出结果.
7.【答案】B
【知识点】二次函数的最值;二次函数y=ax²+bx+c的性质
【解析】【解答】解:当x=1时,y<2,
代入得:6-2a<2,
解得:a>2
当2≤a≤4时,x=a时,函数的最小值为5-a2,
∴5-a2=-4
解得a=3;
当a>4时,x=4时y取最小值,
∴16-8a+5=-4
解得:,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a=3.
故答案为:B.
【分析】已知二次函数为y=x2-2ax+5,当x=1时,y<2,代入得6-2a<2,解得a>2.当参数a满足2≤a≤4时,函数的最小值为5-a2.当最小值为5-a2=-4求出a即可.
8.【答案】B
【知识点】配方法的应用;坐标系中的两点距离公式
【解析】【解答】解:由,得,
∴点P的坐标为
∴点P到原点O的距离为:
OP=

故答案为: B.
【分析】根据已知等式用含m的式子表示出n2,从而将点P的坐标用含m的式子表示出来,根据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两点间的距离公式表示出OP,并利用配方法将表示OP长度式子中的被开方数配成a(x-b)2+k的形式,结合偶数次幂的非负性即可作答.
9.【答案】D
【知识点】单项式的概念;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及应用;偶次方的非负性;绝对值的概念与意义
【解析】【解答】解:∵
∴a3,a2,a1至少有一个不为0,
∵a0+a1+a2+a3=4,整式M为单项式,
∴a0=4这个单项式不满足条件,
∴a3,a2,a1中,一个为4,其余各数为0,
∴满足条件的整式M的单项式为4x,4x2,4x3这三种,故①满足条件的整式M中至少有2个单项式,①说法正确;
∵,
∴a3=0,a0=a1-a2,
解得a1=2,
∴a0=2-a2,
∴M=2-a2+2x+a2x2=0,
∵,
∴方程M=0一定有实数解,故②正确;
设|a0|=|a1|=|a2|=|a3|=x>0,
当a3,a2,a1,a0均为正整数时.
∵|a0|=|a1|=|a2|=|a3|,
∴|a0|=|a1|=|a2|=|a3|
∴x=1
∴a0=a1=a2=a3=1,
当a3,a2,a1,a0有3个正整数、一个负整数时,它们是有三个等于x,一个等于-x,
∴a0+a1+a2+a3=2x=4,
∴x=2,
∴此时a3,a2,a1,a0中有一个数是-2,其余三个是2,则有4种情况,
当a3,a2,a1,a0有2个正整数、2个负整数时,则它们是有两个等于x,两个等于-x,
∴a0+a1+a2+a3=0≠4不合题意,
同理可得:其他情况也不符合题意,
综上所述:满足条件的整式M共有5个,故说法③正确;
当x=0,M=a0<0,
当x=1,a0+a1+a2+a3=4,
∵M=a0+a1+a2x2+a3x3的取值具有连续性,
∴在0和1之间时一定存在能使M=0的x值,即方程M=0至少有一个正实数解,故说法④正确,
综上所述:说法①②③④都正确,共4个,
故答案为:D.
【分析】对于①,根据整式中单项式的定义,结合a0+a1+a2+a3=4判断整式M中单项式的个数;
对于②,根据平方的非负性求出a0、a1、a2、a3的值,再分析方程M=0是否有实数解;
对于③,根据绝对值相等的条件,结合a0+a1+a2+a3=4求出满足条件的整式M的个数;
对于④,根据a3<0,分析方程M=0是否有正实数解.
10.【答案】A,B,C,D
【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韦达定理);二次函数图象与坐标轴的交点问题;二次函数y=ax²+bx+c的性质;二次函数的对称性及应用
【解析】【解答】解:抛物线与x轴的一个交点位于(-2,0),(-3,0)两点之间,
另一个交点关于对称轴x=-1对称,
因此另一个交点位于(0,0)和(1,0)之间,
当x=1时,y<0,
∴y=a+b+c<0,故①正确;
对称轴为,则b=2a,
当x=-3时,y=9a-3b+c<0,
将b=2a代入得:9a-6a+c<0,
即3a+c<0,故②正确;
因为抛物线的对称轴为x=-1,
所以当x=-1时,抛物线取得最值,
由图象可知a<0,
则当x=-1时,抛物线有最大值为a-b+c,
对于任意实数m,都有a-b+c>am2+bm+c,
即a-b≥m(am+b),故③正确;
设抛物线与x轴的两交点为A、B,顶点为C,
因为抛物线的对称轴为x=-1,
设AB的距离为d,
由韦达定理可知:,,

∴,
顶点到x轴的距离为,
已知抛物线与x轴的两交点和其顶点组成的三角形顶角为120°,
则由三角函数关系可得:
∵a<0,b2-4ac>0,
∴,即,

则3(b2-4ac)=4,故④正确;
综上,①②③④ 正确.
故答案为:ABCD.
【分析】对于①,利用抛物线的对称性确定x=1时函数值的符号,进而判断a+b+c的大小;对于②,先由对称轴公式得出b与a的关系,再结合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的位置,代入x=-3时的函数值判断3a+c的大小;对于③,根据抛物线对称轴处取得最值的性质,结合a的正负,即可判断不等式是否成立;对于④,设出抛物线与x轴的交点与顶点,利用三角函数关系结合抛物线的相关公式计算并判断等式是否成立.
11.【答案】k<9且k≠0.
【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及应用
【解析】【解答】解:根据题意得k≠0且Δ=(-6)2 4×k×1>0,
解得:k<9且k≠0.
∴k的取值范围是k<9且k≠0,
故答案为:k<9且k≠0.
【分析】对于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a、b、c是常数,且a≠0)”中,当b2-4ac>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b2-4ac=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b2-4ac<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据此结合题意列出关于字母k的不等式组,求解即可.
12.【答案】
【知识点】二次函数图象的平移变换
【解析】【解答】解:将抛物线y=2x2+3向右平移1个单位,再向上平移2个单位后得到的抛物线的解析式为:y=2(x-1)2+3+2,即y=2x2-4x+7.
故答案为:y=2x2-4x+7.
【分析】y=2x2+3向右平移一个单位,向上平移两个单位即原抛物线解析式,根据“左加右减、上加下减的原则进行解答即可.
13.【答案】
【知识点】平行四边形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AAS
【解析】【解答】解:如图,延长EF交DA的延长线于Q,连接DE,设BE=x,
∵四边形ABCD是平行四边形
∴DQ//BC,
∴∠Q=∠BEF,
∵AF=FB,∠AFQ=∠BFE
∴△QFA≌△EFB(AAS),
∴AQ=BE=x,QF=EF,
∵∠EFD=90°
∴DF⊥QE,
∴DQ=DE=x+2
∵AE⊥BC,BC//AD,
∴AE⊥AD.
∴∠AEB=∠EAD=90°
∵AE2=DE2-AD2=AB2-BE2
∴(x+2)2-4=6-x2
整理得:x2+2x-3=0
解得x=1或-3(舍弃)
∴BE=1,
∴,
故答案为:.
【分析】延长EF交DA的延长线于Q,连接DE,设BE=x.首先证明DQ=DE=x+2,利用勾股定理构建方程即可解决问题.
14.【答案】
【知识点】二次函数y=ax²+bx+c与二次函数y=a(x-h)²+k的转化;二次函数的其他应用
【解析】【解答】解:

当飞机着陆后滑行,才能停下来;
故答案为:.
【分析】飞机停下来时,滑行的距离最远,即此时s有最大值,据此将函数解析式配成顶点式,根据y=a(x-h)2+k中当x=h时,y的最大或最小值为k即可得出答案.
15.【答案】;
【知识点】等边三角形的性质;旋转的性质;三角形全等的判定-SAS
【解析】【解答】解:如图,以AB为边向右作等边△ABE,连接EP',
∵△BPP'是等边三角形,
∴∠ABE=∠PBP'=60°,BP=BP,BA=BE.
∴∠ABP=∠EBP'
在△ABP和△EBP'中,
∴△ABP≌△EBP'(SAS)
∴∠BAP=∠BEP'=90°,
∴点P'在射线EP'上运动
如图中,设EP'交BC于点O,
当点P'落在BC上时,点P'与O重合,此时∠OBE=30°
设AB=a,则BC =2a,
∵∠BEO=90°,∠BOE=60°,
∴,
∴,

∴BP':CP'的值为
当CP'⊥EP'时,CP'的长最小,此时∠EBO=∠OCP' =30°
∴EO=OB, OP'=OC,
∴EP'=EO+OP'=OB+OC=BC,
∵BC=2AB,
∴EP'=AB=EB
∴∠EBP'=∠EP'B=45°,
∴∠BP'C=45°+90°=135°,
∴∠PP'C=∠BP'C-∠BP'P=135°-60°=75°.
故答案为:;75°.
【分析】如图,以AB为边向右作等边△ABE,连接EP',利用全等三角形的性质证明∠BEP'=90°,推出点P在射线EP'上运动,如图中,设EP'交BC于点O再证明△BEO是等腰直角三角形,可得结论.
16.【答案】
【知识点】二次函数与不等式(组)的综合应用;二次函数与一次函数的综合应用
【解析】【解答】解:将点A(2,0)代入直线,可得,,
∴直线解析式为,
∵抛物线y=ax2-bx+c经过点A(2,0),E(3,0),且开口向上,
∴可设抛物线解析式为y=a(x-2)(x-3)(a>0),设(n>2),由MN//y轴,可得M(n,a(n-2)(n-3)),
∴,

由MN+BN∴,
整理得,
又n>2,
∴,
关于n的一次函数,
∵a>0,
∴y随n的增大而增大,
又n>2.
∴,
由得
综上可知,a的取值范围是;
故答案为:.
【分析】根据题意,求出直线解析式和抛物线解析式y=a(x-2)(x-3)(a>0),设点(n>2),求出MN,AN,再代入MN+BN17.【答案】解:
【知识点】零指数幂;负整数指数幂;分母有理化;实数的混合运算(含开方)
【解析】【分析】先去绝对值,算零指数幂,负整数指数幂,分母有理化,再算加减即可.
18.【答案】(1)解:x2-3x-10=8
x2-3x-18=0,
(x-6)(x+3)=0
x-6=0或x+3=0,
∴x1=6,x2=-3
(2)解:原式
解方程x2+5x-6=0得:x1=-6,x2=1,
当x=-6时,原式
当x=1时,原式的分母为0,故舍去
【知识点】因式分解法解一元二次方程;分式的化简求值-择值代入
【解析】【分析】(1)先把方程化为一般式,然后利用因式分解法解方程;
(2)先把括号内通分和除法运算化为乘法运算,再进行约分得到原式,接着利用因式分解法解方程x2+5x-6=0,然后把符合题意的x的值代入计算即可.
19.【答案】(1)解:根据题意得 =22-4(m-1)≥0,
解得
(2)解:根据题意得x1+x2=-2,x1·x2=m-1,
∵,
∴(x1+x2)2+x1·x2-1=0,
∴(-2)2+m-1-1=0.
∴m=-2
【知识点】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及应用;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韦达定理)
【解析】【分析】(1)根据判别式的意义得到 =22-4(m-1)≥0,然后解关于m的不等式即可;
(2)根据根与系数的关系得到x1+x2=-2,x1·x2=m-1,整体代入,然后解关于m的方程即可.
20.【答案】(1)20
(2)解:B组的人数为20×30%=6(人)
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
(3)193
(4)解:(人),
答:估计全年级20学生跳绳个数不少于200个的人数为150人
【知识点】用样本估计总体;频数(率)分布直方图;扇形统计图;中位数
【解析】【解答】解:(1)八年级抽取的总人数为3÷15%=20(人),
故答案为:20.
(3)中位数是第10和11个数据的和的平均数为,
即八年级被抽取的学生跳绳个数的中位数为193,
故答案为:193.
【分析】(1)根据A组的人数和百分比即可求出八年级的总人数;
(2)用总人数乘以B组的百分比求出跳绳个数在180≤x<190的人数,即可补全频数分布直方图;
(3)根据中位数的定义求即可;
(4)用600乘八年级学生跳绳个数不少于200个的所占百分比可得.
21.【答案】(1)解:∵抛物线y=-x2+bx+c与y轴交于点C(0,16)
∴c=16,
∴D(-6,16),
∵抛物线y=-x2+bx+c过点D(-6,16),
∴-(-6)2-6b+16=16,
∴b=-6,
∴二次函数的表达式为;
(2)解:当y=-x2-6x+16=0,
解得:x1=-8,x2=2,
∴A(-8,0),B(2,0)
∵C(0,16),
设直线AC的解析式为y=kx+16,
把A(-8,0)代入,得k=2,
∴直线AC表达式为y=2x+16,
设点F的坐标为(m,0)(m<0),E(m,2m+16),P(m,-m2-6m+16),
①如图,当点P在直线AC上方时,
∴PE=-m2-6m+16-(2m+16)=-m2-8m,EF=2m+16,
∴,
S△BEC=S△CAB-S△EAB
=-10m,

∴,解得:m=-4,
经检验:m=-4是原方程的解,
∴P(-4,24);
②如图,当点P在直线AC下方时,
∴PE=2m+16-(-m2-6m+16)=m2+8m,EF=-2m-16,

S△BEC=S△CAB+S△EAB
=-10m,
∵,
∴,解得:,
经检验:是原方程的解,
∵m<0,


∴点的坐标为或
【知识点】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解析式;二次函数与一次函数的综合应用;二次函数-面积问题
【解析】【分析】(1)待定系数法求出函数解析式即可;
(2)先求出A(-8,0),B(2,0),通过待定系数法求出直线AC表达式为y=2x+16,设点F的坐标为(m,0)(m<0),E(m,2m+16),P(m,-m2-6m+16),然后分①当点在直线.AC上方时,②当点P在直线,AC下方时两种情况分析求解即可.
22.【答案】(1)证明:∵四边形ABDE是平行四边形,
∴BD//AE,BD=AE,
∵AD//BC.
∴四边形ADBG是平行四边形
∴BD=AG.
∴AG=AE
∴点A是EG的中点
(2)解:如图所示,过点A作AH⊥BC于H,
∵AD//BC, DF⊥CE,
∴BC⊥CE
∴∠ECG=90°
∵点A是EG的中点,
∴AG=AC
∴CH=GH.
∵∠BAC=∠AHC=90°.
∴∠ABC+∠ACB=∠HAC+∠HCA=90°
∴∠HAC=∠ABC,

设CH=GH=x,则AH=2x,

∴BH=4x,
∵四边形ADBG是平行四边形
∴BG=AD=12.
∴x+12=4x,
解得x=4,
∴BC=BH+CH=5x=20
【知识点】平行四边形的判定与性质;解直角三角形—边角关系
【解析】【分析】(1)先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到BD//AE,BD=AE,再证明四边形ADBG是平行四边形,得到BD=AG,可得AG=AE,即可证明点A是EG的中点;
(2)过点A作AH⊥BC于H,先证明∠ECG=90°进而得到AG=AC,则CH=GH,再证明∠HAC=∠ABC,得到,设CH=GH=x,则AH=2x,解直角三角形得BH=4x,由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得到BG=AD=12,则x+12=4x,解得x=4,即可得到答案.
23.【答案】(1)解:设线下批发的单价为元/千克,网络零售单价为元/千克.
解得
经检验,是分式方程的解
答:网络零售水果的单价为45元,线下批发水果的单价为30元.
(2)解:设网络零售千克,线下批发千克.

解得:且为正整数.

且a为正整数,
当时,最大,此时(元),
答:与之间的函数关系式为:;出当网络销售水果的数量为66千克时,当天所获得的总销售额最大,最大销售额是3990元.
【知识点】分式方程的实际应用;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一次函数的性质
【解析】【分析】(1)设线下批发的单价为元/千克,网络零售单价为元/千克,根据“已知销售相同数量的水果,网络零售的销售额为450元,线下批发销售额为300元,且网络零售的单价比线下批发的单价贵15元”即可列出分式方程,进而即可求解;
(2)设网络零售千克,线下批发千克,根据题意即可列出不等式,进而得到a的取值范围,再根据题意即可写出W与a之间的函数关系式,进而运用一次函数的性质即可求解。
24.【答案】(1)解:∵抛物线y=ax2+bx+c与x轴交于A(-1,0),B(3,0)两点,
∴y=a(x+1)(x-3),
将点C(0,-3)代入y=a(x+1)(x-3),
∴-3a=-3,解得a=1,

(2)解:∵B(3,0),C(0,-3),
∴直线BC的解析式为y=x-3,
连接CP,BP,过点P作PK//y轴交BC于点K,
设P(t.t2-2t-3),则K(t,t-3),
∴PK=t-3-(t2-2t-3)=-t2+3t,
∵,
∴,

当时,PQ有最大值,此时P
(3)解:当k1x+b1=x2-2x-3时,xE+xF=2+k1,
当k2x+b2=x2-2x-3时,xG+xH=2+k2,
∵D点在直线EF上,
∴k1+b1=a,
∵D点在直线GH上
∴k2+b2=a,
∴,,
设直线MN的解析式为y=mx+n,
解得

∴直线MN经过定点(1,0)
【知识点】二次函数与一次函数的综合应用;二次函数y=ax²+bx+c的性质;二次函数-线段周长问题
【解析】【分析】(1)用待定系数法求函数的解析式即可;
(2)连接CP,BP,过点P作PK//y轴交BC于点K,设P(t,t2-2t-3),则K(t,t-3),由,可得,当时,PQ有最大值,即可得出答案;
(3)当k1x+b1=x2-2x-3时,xE+xF=2+k1,当k2x+b2=x2-2x-3时,xG+xH=2+k2,由D点在直线EF、GH上,则k1+b1=a,k2+b2=a,可求,,再求直线MN的解析式,即可得出结论.
25.【答案】(1)解:当时,函数(,为常数)是“对称函数”,当时,函数(,为常数)不是“对称函数”,
理由如下:
当k=0时,y=b,此时函数图象上存在关于y轴对称的点,故此时函数y=kx+b(k,b为常数)是BY对称函数”:
当k≠0时,不存在关于y轴对称的点,若存在,设其中一点(x0,kx0+b),则关于y轴的对称点为(-x0,kx0+b),
∵-kx0+b≠kx0+b,
∴(-x0,kx0+b)不在函数图象上,
故当k≠0时,函数y=kx+b(k,b为常数)不是BY对称函数
(2)解:∵关于x的函数是“BY对称函数”,
∴设A(t,m),B(-t,m),t>0,且点A,B关于y轴对称,
∴2t+a=m,(-t)2=t2=m,
∴t2=2t+a,
∴t2-2t-a=0,
∴仅有一组“欣妮对”
∴Δ=(-2)2-4×1×(-a)=0,

(3)解:存在常数,使恒成立,
理由如下:
∵“BY对称函数”y=x2+bx+c经过点A(0,-4),
∴c=-4,
∴y=x2+bx-4,
∵y=x2+bx+c是“BY对称函数’
∴函数的对称轴是y轴
∴,
∴b=0,
∴y=x2-4,
设直线AB的解析式为y=k1x+b1(k1≠0),
∵直线AB经过点A(0,-4),
∴b1=-4,
∴直线AB的解析式为y=k1x-4,
联立
解得:,

∵直线AB与直线y=f的交点为D,
∴f=k1x-4,


设直线AC的解析式为y=k2x+b2(k2≠0),
∵直线AC经过点A(0,-4),
∴b2 = -4,
∴直线AC的解析式为y=k2x-4,
联立
解得:,
∴,
∵直线AC与直线y f的交点为E,

设经过原点O的直线BC的解析式为y=k3x,
将,代入解析式可得:
∴,,

∴,
∵,
∴,
∴k2k1=-4,
∵OE⊥OD,
∴∠EOD=90°
∴OE2+OD2=DE2

整理可得:,
∴4f2=(f+ 4)2,
解得f1=4,
∵f<0,

∴存在常数,使OE⊥OD恒成立
【知识点】一次函数图象与坐标轴交点问题;二次函数与一次函数的综合应用;二次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
【解析】【分析】(1)分析k=0和k≠0两种情况,结合“BY对称函数”的定义分析即可得解;
(2)设A(t,m),B(-t,m),t>0,且点A,B关于y轴对称,将两点代入函数解析式可得2t+a=m,(-t)2=t2=m,从而得出t2-2t-a=0,根据 =0计算即可得解;
(3)根据题意求出函数解析式为y=x2-4,再求出直线AB、AC的解析式,联立y=x2-4得出B、C的坐标,再结合勾股定理计算即可得解.
1 / 1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