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8张PPT)
览江春美景,咏思乡情怀
——《次北固山下》
中国诗词大会讲解《次北固山下》
知识备查
王湾,唐代诗人,洛阳(今属河南)人。其诗流传不多。他的诗格调壮美,意境开阔,预示了盛唐诗歌健康发展的前景。代表作有《次北固山下》《奉使登终南山》《奉和贺监林月清酌》等。
文体知识:
首联:客路青山外, 行舟绿水前。
颔联:潮平两岸阔, 风正一帆悬。
颈联:海日生残夜, 江春入旧年。
尾联:乡书何处达? 归雁洛阳边。
对偶联
歌
朗
诵
诗
次北固山下
[唐]王 湾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xínɡ
五言律诗,
押“ɑn”韵。
写作背景:
唐玄宗先天年间(约712年),19岁的王湾考中进士。后来,他参与了官府所藏图书的编纂工作,这项工作历时五年,最终于公元721年完成,共200卷。彼时王湾27岁。在编纂过程中,他的才华得到了充分展现,被任命为洛阳尉。
王湾作为北方诗人,曾往来于吴楚间,为江南清丽的山水所倾倒,并受到当时吴中诗人清秀诗风的影响,写下了一些歌咏江南山水的作品。《次北固山下》这首诗是诗人冬末春初时,由楚入吴在沿江东行途中所作。
在今江苏镇江北。
次北固山下
解读诗题:
诗题的意思是泊舟停宿于北固山下。诗题交代了诗歌写作的地点。
停宿。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向前
北固山
开阔
风顺而和
悬挂
旅人前行的路。
(点题)
齐平
参考译文:
旅人前行的路远在青山之外,乘船在碧波上向前。潮水涨满,两岸与江水齐平,整个江面十分开阔,平和的风顺江吹来,船帆高高悬挂。
关注重点字词,读懂大意
关注重点字词,读懂大意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进入
升起
家书
到,送到
指夜将尽未尽之时。
参考译文:
夜还未消尽,红日已从海上升起,江上春早,旧年未过新春已来。家书送到什么地方呢?希望北归的大雁将它捎到洛阳。
探究思考:
1、诗人此刻在船上,而“客路”在青山之外,他是看不见的,为什么诗一开头就提到“客路”呢?
参考:
这是诗人的想像,表明船到镇江后,还要乘驿车到别的地方去,已暗含旅途奔波之意。
探究思考:
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你能想象出船行的图景吗?为什么要特别提到“潮平”?
探究思考:
2、“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你能想象出船行的图景吗?为什么要特别提到“潮平”?
“潮平”,两岸才显得宽阔;“风正”,帆才能高悬。“潮平”又为颈联中“江春”一语做铺垫。
颔联写船上所见景色。通过“风正一帆悬”的小景把平野开阔、大江直流、波平浪静等大景表现出来,达到了“以小景传大景之神”的效果。
以小见大
3、赏析千古名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思考其中蕴含了什么自然理趣?
探究思考:
3、赏析千古名句“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思考其中蕴含了什么自然理趣?
参考:
①运用对偶和拟人手法,其中“生”、“入”字将海日和江春拟人化;
②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时序交替的景象,点明了时令,
③表现了新事物必将代替旧事物的自然理趣(哲理),给人以乐观、积极、向上的力量。
主旨探究:
《次北固山下》这首诗哪一句可以直接抒情?表达了作者何种情感?
参考: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直接抒情,流露出诗人乡愁乡思的真挚情怀,也表达了诗人思念故乡和思念亲人的思想感情。
《次北固山下》诗歌结构梳理:
次北固山下
游子思乡之情
旅途之景:青山绿水图
江上之景
大江行舟图
海日江春图
思乡之情:北归大雁 捎书洛阳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
唐 张籍 :“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唐 杜甫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宋 范仲淹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秋思之祖——
《天净沙 秋思》
关于元曲
“曲”是一种合乐歌唱的诗歌形式,是元代的新诗体.
“元曲”
杂剧 (长)
散曲(短)
套曲:是同一调的若干小令相联而成的组曲
小令:只有一支曲子
马致远:号东篱,元代大都人,是当时著名的元曲作家,更被时人美誉为“曲状元”。与关汉卿、王实甫、白朴并称“元曲四大家”因为这首小令,他还被称为“秋思之祖”。
作者简介
创作背景
马致远年轻时热衷功名,但由于元统治者实行民族高压政策,因而一直未能得志。他几乎一生都过着漂泊无定的生活,也因之而郁郁不得志,困窘潦倒。
于是在独自漂泊的羁旅途中,写下了《天净沙·秋思》。短短二十八字,刻画出一幅旅之人飘泊不定而又忧愁的情怀,言简而义丰。
解读标题
从小令的标题中可以知道哪几层意思?
(1)天净沙:曲牌名。
(2)秋思:题目。
(3)秋:点明时令;思:思绪。
请同学们用你们喜欢的方式自由地朗读这首曲,读准字音,注意停顿。
枯藤/老树/昏鸦,
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朗读课文
一、三、五句押尾韵“a”,
二、四句押尾韵“ia”,读来朗朗上口,
前三句是典型的整句排列,结构相同、字数相等、句式工整,要读出一气呵成、淋漓痛快的酣畅美和明快的节奏感。
最后一句是散句,要读得曲折跌宕,读出落拓无助的生存境遇。
整散相间,长短结合的形式美。
朗读课文
精读细研
枯 藤 老 树 昏 鸦,
枯藤(缠绕的)老树(栖集着)黄昏时(归巢的)乌鸦。
小 桥 流 水 人 家,
小桥下潺潺的流水(映出几户)人家。
天 净 沙 ·秋 思
游子思乡的愁绪
枯藤:干枯的枝蔓。
昏鸦:黄昏时将要回巢的乌鸦。
请同学反复朗读诗歌,用自己的话说说诗句的意思。
精读细研
古 道 西 风 瘦 马。
(荒凉的)古道上萧瑟秋风里(走着一匹)瘦马。
夕 阳 西 下,
夕阳(已经朝着)西方落下,
断 肠 人 在 天 涯。
(漂泊未归的)断肠人(还远)在天涯。
古道:已经废弃不堪再用的古老驿道(路)。西风:秋风。
断肠:形容悲伤到极点。天涯:天边,指远离家乡的地方。
1、这首小令为我们描绘了哪些景物?这些景物有什么特点?
枯藤 老树 昏鸦 萧瑟苍凉
小桥 流水 人家 恬静祥和
古道 西风 瘦马 破旧荒凉
问题探究
2、你能用自己的语言把这些画面连缀起来吗?
深秋的黄昏,一个风尘仆仆的游子,他牵着一匹瘦马,迎着冷飕飕的秋风,在荒凉的古道上独自前行。他走过缠满枯藤的老树,看到即将归巢的乌鸦栖息在树梢上;他走过横架在溪流上的小桥,经过溪流边几户人家门前。这时,太阳已经快下山了,可是他还没有找到住的地方,迎接他的又将是漫漫的长夜,他不禁悲从中来,吟诵道“枯藤————”
哀景
3、第二幅画怎么理解 和其他画面是不是不协调
小桥下,流水潺潺,旁边有几户人家。正是傍晚时分,人家屋顶炊烟袅袅,在做饭,在团圆。这是一幅非常温馨非常美丽的画面,而此刻的我一个人在那古道上,伴着我的就只有一匹瘦骨嶙峋的老马。眼见别人家的美景,眼见别人家的温馨,更勾起了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之情。(以乐景衬哀情,倍增其哀)
4、“断肠人在天涯”中这一句在文中有何作用?
(1)断肠:形容悲伤到极点。
(2)天涯:指天边,指远离家乡的地方。
(3)直抒胸臆,点睛之笔,点明全文的感情基调。抒发了柚子的孤寂、凄苦之情。
5、《秋思》是如何运用对比映衬手法的 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作品中动景与静景、暗淡的 色调与明亮的色调、天伦之乐与羁旅之苦,都形成鲜明的对比映衬,增强了视觉效果和感彩。藤、树、桥、人家、古道是静景,鸦、水、风、马、夕阳是动景,动静结合,相互辉映。落日余晖的明亮,深秋晚景的暗淡,色调一明一暗,相反相成。昏鸦归巢衬托了游子归宿无处,小桥流水人家的天伦之乐衬托了羁旅生活的艰难凄苦,感情上也成鲜明对照。
方法指导
【答题技巧】对比手法的作用:突出被表现物的本质特征,使形象更鲜明,主题更突出,思想感情更深刻。
【答题格式】将……与……对比,突出了……,更好地表现了事物的……特征/人物……形象/文章……的主题。
对比手法的作用
精读细研
这支曲子只有28个字,却能以巧妙的构思,选取秋天几个富有特征性的景物,给我们摹画出一幅秋郊夕照图,创造出一种萧瑟、苍凉的意境,用以衬托天涯游子思乡的那种孤寂凄楚的心情。不仅写景,动静相衬,而且写人,借景言情﹔不仅用景物点染“秋”,而且用景物来表现“思”,化景为情,情从景出,把“秋思”写得非常凄恻,有很强的艺术感染力。
小结
天净沙 ·秋思
马致远
枯藤老树昏鸦,——萧瑟、荒凉
小桥流水人家,——温馨、安适、恬静
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
断肠人在天涯。
铺垫烘托
写景
抒情
凄凉 冷清 孤寂 愁苦
扩写《天净沙·秋思》。
作业
一座小桥横跨在小溪上,桥那边是一户人家,昏黄的天空中飘着几缕从那户人家冒出的袅袅轻烟,带着饭香的气味,升向天空,在和白云倾诉内心的苦。我回头望了望,淡黄的窗纸上映着一家三口幸福的笑影。回头看看我自己,孤苦伶仃,孤身只影,即使有老马陪伴,也透不出一丝温馨。我的家人,却在遥远的故乡,他们还不知道我在天涯的何处,所以我希望阳光再给我一点时间。一切就像一场梦啊!马儿嘶鸣了一声,我这才回过神来。
断肠人在天涯,望天涯,望断了天涯! 流浪、流浪,流浪到远方。
示例
我拉着老马继续向前走。看见一条细水潺潺、清澈见底的小溪。溪上架着一条只有一尺宽的小木桥,木板凹凸不平,异常简陋。溪水哗哗地流着,是那样自由,那样欢畅,那样的无忧无虑。听着流水,惆怅的心情竟有了释放。我此时的心情比起刚才好了许多,可还是有些淡淡的忧伤。
示例
我独自一人地行走在异乡,陪伴我的只有那匹朝夕相处、瘦骨如柴的老马,因此感到非常孤独。我们冒着寒风,风尘仆仆的奔波在荒凉的古道上。经过多天的流浪,它早已跟我一样,疲惫不堪。我把老马牵到一棵垂垂老已的大树下,看着仅剩的几根脆弱的枯枝。缠绕在它身上的藤,已经枯萎了,看上去,是多么弱不禁风。树上栖息着一群黄昏时候归来了乌鸦,那乌鸦仰天长鸣,仿佛在唱着一首悲惨的秋之歌,那悲惨的声音啊,听了之后让人潸然泪下。瑟瑟的秋风无情地向我袭来,也同时侵蚀着我的灵魂。枯干的藤蔓缠绕着苍老的树木,那藤蔓和苍老的树啊,好像在流泪。
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