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之《咏雪》课件(共24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之《咏雪》课件(共24张ppt)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7.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10-20 15:46:2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24张PPT)
8咏雪
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
《世说新语》
没枝没叶没人栽,
一夜北风银花开。
花儿随风漫天舞,
天地山河全变白。
新课导入
学习目标
1通过朗读培养文言语感,感受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的不同;
2感受古人良好的家风与文化修养。
作品简介
世说新语
《世说新语》原书八卷,今本作三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篇,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较全面地反映出当时士族的生活方式和精神面貌。其艺术成就较高,语言精练、隽永传神,对后世笔记文学影响甚大。书中不少故事,如“周处除三害” “曹植七步成诗”“望梅止渴”等,成为后世戏曲小说的素材;“新亭对泣”“谢女咏雪”等,成为后世诗文常用的典故。
走近作者
刘义庆(403—444),字季伯,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南朝宋文学家。他自幼才华出众,爱好文学,喜纳文士,组织编写的志人小说集《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还著有志怪小说《幽明录》。
志人小说是指魏晋六朝时期流行的专记人物言行和记载历史人物传闻逸事的一种杂录体小说,又称“清谈小说”“逸事小说”,是中国古典小说的一种。按其内容主要分为笑话、野史、遗闻逸事三大类。其艺术特点包括:①以真人真事为描写对象;②以“丛残小语”、尺幅短书为主要形式;③善于运用典型细节描写和对比衬托手法,突出刻画人物某一方面的性格特征;④语言简练朴实、生动优美、言约旨丰。
志人小说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咏 雪
chā
初读感知

zhòu

文言文翻译方法
留:名词要留,如:人名,地名,物名,职称等,可照抄不翻译。
例: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补:在翻译文言文时应补出省略成分。例:谢太傅(于)寒雪日内
集。
换:用现代汉语替换文言词语。主要是用双音节词语替换单音节词
语。例:差可拟,差,大体;拟,相比。
调:调整倒装句语序。例:白雪纷纷何所似?→白雪纷纷所似何?
咏 雪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谢太傅在一个寒冷的雪天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跟小辈谈论文章的义理。
译 文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不久雪下得急了,太傅高兴地说:“白雪纷纷扬扬像什么?”他二哥的儿子谢朗说:“把盐撒在空中大体可以相比。”他大哥的女儿(谢道韫)说:“不如比作柳絮乘风起舞。”
译 文
高兴的样子。
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太傅高兴得大笑了起来。(谢道韫)是太傅的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译 文
1.通文意,分层次。
2.抓名词,理句子。
3.抓对话标志词,断句子。
4.找虚词,分句子。
5.巧用句式特点,断句子。
文言文断句方法
请同学们根据以上方法,为本文断句。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朗读课文,读准节奏,读通文意
古今异义
未若柳絮因风起。
古义:趁,乘。 今义:因为。
与儿女讲论文义
古义:子女,这里泛指家里的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今义:儿子和女儿。
文言现象
文言句式
判断句:
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也”表判断
省略句: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省略介词,即“谢太傅(于)寒雪日内集”
即公大兄无奕女
句首省略主语“谢道韫”
倒装句:
白雪纷纷何所似
宾语前置,即“白雪纷纷所似何”
思考探究
1.用自己的话讲述课文内容。要求:①讲述不是逐字逐句的翻译。②讲述时合上书本。
示例:
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谈论文章的义理。不久雪下得急了,太傅有意考考大家,就说:“白雪纷纷扬扬像什么呢?”他二哥的儿子谢朗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他大哥的女儿谢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漫天飞舞。”太傅听后,高兴得大笑了起来。谢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后来成了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2从文中哪些词语、细节能看出古人怎样的家风?
“内集”“讲论文义”“欣然”“大笑乐”
其乐融融、情趣高雅,长辈与晚辈间亲密无间、谈笑风生、温馨和谐
感知课文
3.你认为“公大笑乐”该如何理解?谢太傅到底认为谁回答得最好?
有人认为谢太傅对两个答案都表示满意;
有人认为“笑”前喻,“乐”后喻;
有人认为谢太傅为“柳絮”一喻而“笑乐”。
文章虽然没有明确交代谢太傅的评价,但从文末补充谢道韫的身份可以看出,作者是暗示读者谢太傅更赞赏谢道韫的才气。意在言外,确实耐人寻味。
4.“咏雪”时,谢朗和谢道韫分别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白雪纷纷”,你更欣赏哪一句?为什么?
示例一:
更欣赏“未若柳絮因风起”。“柳絮”是轻盈之物,“柳絮”是轻盈之物,“柳絮因风起”写出了雪花飘舞的轻盈之态;而“盐”是颗粒之物,缺乏美感和动态感。
示例二:
更欣赏“撒盐空中差可拟”。“撒盐空中”更符合当时的景致,因为文中写的是“雪骤”之景,大雪猛烈密集时,难见雪花飘舞,“撒盐空中”的比喻或许更为真切地描绘出当时之景。
5.除去文中的两种比喻,你认为“白雪纷纷何所似”?用七个字回答。
[示例]宛若梨花漫天舞
课本剧表演
揣摩人物的语言和性格特点,每组选定旁白、谢太傅、兄子、兄女、群演表演课本剧,展现文中的故事。
要求:
①可以适当加入其他情节或人物的语言。
②表演时脱稿。
③可以使用道具。
④表现完整的故事情节,展现人物的神韵。
拓展提升
本文通过叙述谢太傅在家中与子侄辈咏雪一事,表现了谢道韫的文学才华和聪明才智,同时也表现出良好的家风和文化修养。
课堂总结
作业布置
阅读《世说新语》的其他故事,感受其刻画人物的技巧和方法以及语言特点,积累写作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