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地球单元检测卷(含解析)2025-2026学年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第一章地球单元检测卷(含解析)2025-2026学年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495.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5-10-20 16:31: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一章地球单元检测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下图为太阳系八颗行星及其运行轨迹示意图,完成1—2题。
1.关于太阳系八颗行星描述不正确的是 ( )
A.轨道都是椭圆互不相交 B.公转方向都是自西向东
C.八大行星都有生命存在 D.公转中心都是太阳
2.金星与地球相比 ( )
A.距离太阳更近 B.体积更大
C.公转周期更长 D.表面温度更低
2023年4月24日,国家航天局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发布了火星全球影像图,为人类深入认识火星作出了贡献。火星大气以二氧化碳为主,既稀薄又寒冷。下图为火星与地球数据比较(均以地球为1)。据此,完成3—5题。
3.人类探索火星是为了 ( )
A.满足好奇心发扬探险精神 B.推动科学技术发展与突破
C.拓展人类生存空间和资源 D.向外星生物展示人类文明
4.与地球相比,火星大气既稀薄又寒冷的主要原因有( )
①比地球质量小 ②靠近小行星带
③自转速度较快 ④距离太阳较远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5.科学家认为火星是太阳系除地球以外最有可能存在生命的天体,是因为火星 ( )
A.有四季变化 B.大气含碳氧 C.质量体积更小 D.可能存在水
某学校天 中国空间文爱好者通过多日连续观测,拍摄了一张“中国空间站凌月”照片,这一浪漫瞬间仅有0.54秒。凌月是指在地球上观测月球时看到空间站从月球表面快速掠过。2023年3 月23日(初二)该天文爱好者在社交平台和网友分享了该照片。读图,完成6——7题。
6.“凌月”现象出现时,相关天体的位置关系正确的是 ( )
7.推测拍摄“中国空间站凌月”照片的日期可能是 ( )
A.3月6日 B.3月15日
C.3月20日 D.3月23日
2023年4月20日,“天宫对话————神舟十五号航天员乘组与上海合作组织国家青少年问答”活动在上海召开,中国神舟十四号航天员蔡旭哲与神舟十五号航天员费俊龙、邓清明和张陆一起回答了青少年的提问,回应了他们对于太空的向往和好奇。读图完成8——11题。
8.从图1中国航天员在空间站拍摄到的地球照片,可以推测出 ( )
A.地球的形状 B.地球的大小
C.地轴倾斜的角度 D.地球的公转
9.照片只展示了地球部分面貌,如想知道地球大小,以下哪些选项的描述可以表示 ( )
①地球表面积 ②陆地平均海拔
③地表海洋深度 ④地球平均半径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10.对话当天,地球公转到 ,此时南半球昼夜情况是 ( )
A. DA段 昼长夜短 B. AB段 昼短夜长
C. AB段 昼长夜短 D. BC段 昼短夜长
11.宇航员在太空需要克服的自然障碍有 ( )
①强辐射 ②超重状态 ③低压真空缺氧 ④宇宙射线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地球仪是地球的模型,也是学习地理的重要工具。结合地球仪示意图,完成12——13题。
12.在学习地理时,借助地球仪可以 ( )
A.看到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过程
B.观察经线与纬线的分布
C.呈现地球表面海陆变迁的过程
D.精确测量各地的海拔
13.按地球自转方向拨动地球仪,图中最早从我们视线中消失的是 ( )
A. A B. B C. C D. D
地理实践力小乐同学用乒乓球、木板、铁丝等物品制作简易地球仪模型,演示地球的运动。下图是其制作前绘制的演示简图。读图,完成14——16题。
14.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中心深色乒乓球表示地球
B.四个浅色乒乓球表示太阳
C.大的椭圆形表示地球自转轨道
D.固定在木板上的铁丝表示地轴
15.演示简图中有些错误,正确的调整是 ( )
A.将甲处乒乓球上的经线改为平行线
B.把乙处乒乓球上的“南极圈”改为“北极圈”
C.把所有乒乓球倾斜方向调整为与丙处一致
D.将丁处乒乓球所标自转方向改为与“箭头”垂直的方向
16.演示地球运动的正确操作是 ( )
A.在轨道上移动而不转动乒乓球演示的是地球的自转和公转
B.按甲→丁→丙→乙的顺序沿着轨道移动乒乓球,演示地球的自转
C.按甲→乙→丙→丁的顺序沿着轨道移动乒乓球演示地球的公转
D.拨动丁处的乒乓球使其沿着箭头方向转动演示地球的自转
新情境趣味见闻在科幻电影《流浪地球》中,人类在地球赤道装备多台行星发动机,用反向于地球自转的推力,逐步迫使地球停止自转。据此完成17——18题。
17.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 )
A.自西向东 B.自东向西
C.自北向南 D.自南向北
18.停止自转后,地球上依然存在的现象是( )
A.昼夜现象
B.太阳每天东升西落
C.人类昼伏夜出,作息规律
D.乌苏里江清晨时帕米尔高原为黑夜
2023年10月8日上午,北 N京某学校组织学生在操场开展地理实践活动,观察日影。北京时间10:30,某同学拍摄了一张照片(图2)。图1 为该操场平面图。据此,完成19——20题。
19.此时,照片中人影指向 ( )
A.东北 B.西北 C.东南 D.西南
20.判断该同学站立位置在足球场的 ( )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二、综合题(共3题,计40分)
21.(13分)读经纬网图,回答下列问题。
(1)A点的经纬度是 ,B点的经纬度是 。(2分)
(2)按东、西半球划分,A点位于 半球;按南、北半球划分,B点位于 半球。(2分)
(3)根据C点的经纬度,在图中标出其位置:C(10°E,80°S)。(2分)
(4)A、B、C三点有阳光直射现象的是 点,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点。(4分)
(5)A点位于低、中、高纬度中的 纬度,B点位于五带中的 带,A点位于B点的 方向。(3分)
22.(14分)2023年10月 1日,北京朝阳某校地理小组到天安门广场观看升旗,为祖国母亲庆祝生日。同学们根据观察到的地理现象进行探究学习。请你一起记录学习笔记。
笔记1 观察:我们在天安门广场集合,等待升旗时看到路灯是亮的,天色是黑的。升旗结束后,路灯熄灭,天色已亮。看着冉冉升起的国旗,我们激动万分,为祖国母亲自豪骄傲。
思考:
(1)天安门广场国旗升降时间是依据北京日出日落时间确定的。地球 (自转/公转)产生日出日落现象,其周期为 ,还会带来 (时间差异/四季轮回)。(3分)
笔记2 我们共同搜集了天安门广场升降旗时间的资料。
2023年部分日期天安门广场升降旗时间
日期 1月1日 3月 21 日 6月22 日 9月23 日 10月1 日 12月22 日
升旗时间 7:36 6:18 4:46 6:02 6:10 7:33
降旗时间 17:00 18:21 19:47 18:11 17:58 16:53
(2)天安门广场国旗升降时间有变化,是由于地球 (自转/公转)带来的。(1分)
(3)我们发现10月 1 日地球运行在图中的 段,太阳直射点位于 半球,国庆节至冬至日,天安门广场升旗时间越来越 (早/晚),北京白昼时间越来越 (长/短)。(4分)
(4)请在图中绘制地球沿轨道运动的方向,并用阴影表示冬至日黑夜的范围。(2分)
笔记3
(5)新考向 开放性试题同学们相约再去观看升旗仪式。你想选择的日期是 。结合你的生活经验,说说你选择的原因是 。(4分)
例如:我选择1月1日,因为这一天是新年,并且升旗时间较晚,可以晚点起床。
23.(13 分)郑州某中学初一学生学习了地球运动的知识后,老师安排了测量日影变化规律的实践活动。请结合实践过程和你的学习经历,完成下列问题。
活动材料:2米长的竹竿1根、量尺1个、绘图工具1套。
活动1:晴朗的日子,分别在日出后、9点、12点、15点、日落前测量并记录竹竿影子的方向和长度。结合活动1,完成下题。
(1)一天中竹竿影子长度的变化规律是由 变 再变 ,(填“长”或“短”),此现象与地球的 (运动)有关。此运动的周期是 天。(5分)
活动2:在夏至日和冬至日前后,测量并记录正午影子的方向和长度,绘制A、B图。结合活动2,完成(2)—(3)题。
(2)冬季,同学们经常在室外玩踩影子游戏。如果仅考虑影子长短因素,最容易被对方踩到影子的时间应该是(2分)( )
A.8:00 B.10:00 C.12:00 D.14:00
(3)A图和B图是某组同学的测量结果,忘了标注时间,根据你的经验,A图测量的节气应该是 前后,此时太阳光直射在 附近,郑州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3分)
(4)图1为郑州市某校教学楼正午日影范围,图2为地球公转示意图。当教学楼正午日影范围最小时,地球公转运动地球位于图2中的 处,一年中,教学楼正午 及意义日影范围大小的变化与地球的 (运动)有关。图1中,花坛位于教学楼的 方。(3分)
1~5 CACBD 6~10 DAADB 11~15 DBDDB 16~20 CAABD
一、选择题
1. C太阳系八颗行星的轨道都是椭圆,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各行星公转方向与地球相同,都是自西向东。八颗行星的公转中心都是太阳。ABD描述正确。目前探测八颗行星存在生命的只有地球,C描述错误。故选 C。
2. A距太阳由近及远依次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因此金星距太阳比地球近。故选 A。
3. C人类探索火星是为了拓展人类生存空间和资源,C正确。其他选项不是人类探索火星的主要目的,ABD 错误。故选C。
4. B火星质量、体积远小于地球,引力小于地球,大气稀薄,大气保温作用弱,温度低,①正确;靠近小行星带与空气稀薄和寒冷没有关系,②错误;火星自转快慢与空气稀薄和寒冷关系不大,③错误;火星与太阳的距离较远,温度较低,④正确;①④正确,②③错误;故选 B。
5. D水是生命物质形成的基本条件,有水才可能有生命。火星是科学家认为除地球以外最有可能存在水的天体,D正确。
6. D结合材料信息和所学知识可知,通过中国空间站凌月照片可以看出空间站位于月球与地球之间,D正确;A图像空间站被月亮挡住,身处地球上的人们无法看见,A错误;BC图像中空间站与月球位于地球两侧,无法形成凌月的现象,BC 错误,故选 D。
7. A根据图示信息可知,此时月相为满月,应出现在农历十五前后,分享照片为3月23日(初二),所以拍摄照片的时间可能为3月23 日(初二)之前的农历十五,应为3月23 日之前17天左右,3月6日符合条件,A 正确;3月 15 日、3月 16 日、3月23 日都不是农历十五,不会出现满月,BCD 错误,故选A。
8. A从地球照片可以看到地球的表面是弧形的,可以推测出地球的形状是一个球体。故选 A。
9. D①地球表面积约为5.1亿平方千米,可以描述地球的大小,故①选项正确;②陆地平均海拔不能描述地球的大小,故②选项错误;③地表海洋深度不能描述地球的大小,故③选项错误;④地球的平均半径约为6371千米,可以描述地球的大小,故④选项正确。
10. B 地球公转至 A位置时,时间是每年的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此时是北半球的春分日,全球昼夜等长;地球公转至 B位置时,时间是6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此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北半球昼最长、夜最短;对话当天是4月20日,地球公转到 AB段,此时太阳直射在北半球上,北半球昼长夜短,南半球昼短夜长,故B选项正确。
11. D太空中空气稀薄,各种辐射比地面强,①正确;太空中会失重,不是超重,②错误;太空空气稀薄,接近真空状态,气压低,③正确;宇宙射线对身体的伤害也是需要克服的障碍,④正确。
12. B地球仪是地球的缩小模型,通过地球仪能够观察经线和纬线的分布,故选 B。
13. D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按地球自转方向拨动地球仪,图中四点最早从我们视线中消失的是 D点。
14. D据图可知,中心深色乒乓球表示太阳,A错误;四个浅色乒乓球表示地球,B错误;大的椭圆形表示地球公转轨道,C错误;固定在木板上的铁丝经过两个极点,地轴经过南北两极点,D正确。故选 D。
15. B应该将甲处乒乓球上的经线改为连接南北两极的弧线,而不是平行线,A错误;位于赤道以北的极圈是北极圈,应把乙处乒乓球上“南极圈”改为“北极圈”,B正确;应把丙处乒乓球倾斜方向调整为和其他三个一致,C错误;地球是自西向东自转,应将丁处乒乓球所示自转方向改为和赤道平行的向右箭头,D错误。故选B。
16. C在轨道上移动,同时转动乒乓球演示的是地球的自转和公转,故A 错误;按甲→乙→丙→丁的顺序沿着轨道移动乒乓球,演示的是地球的公转,故B错误,C正确;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的转动称为自转,拨动丁处的乒乓球使其沿着箭头反方向转动演示地球的自转,故D 错误。依据题意,故选C。
17. A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故选 A。
18. A地球是个不透明的球体,若地球停止自转,有太阳照射的一半永远是白昼,无太阳照射的一半永远是黑夜,因此依然有昼夜现象,A符合题意;地球自西向东进行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时间差异和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因此若地球停止自转,地球上不可能见到以一天为周期的昼夜交替现象、时间差异和日月星辰的东升西落现象,BCD不符合题意,故选 A。
19. B 北京时间10:30,太阳方位是东南,照片中人影朝向应与太阳光线方向相反,朝向西北。故选B。
20. D由图2足球场的一角图案可知,人影落在足球场之外。由于此时人影朝向西北,图上可知人影落在左前方。结合照片判断该同学站立的位置为丁地。故选 D。
二、综合题
21.答案: (1)70°W,40°N 50°E,20°S (2)西 南(3)见图。
(4)B C (5)中 热 西北
解析:(1)在经纬网图上,若经度向东增大,就是东经,用符号E表示,若经度向西增大,就是西经,用符号W 表示;纬线的纬度向北增大,就是北纬,用符号N表示,纬线的纬度向南增大,就是南纬,用符号 S 表示。由此可判定,A点的经纬度是(70°W,40°N)、B 点的经纬度是(50°E,20°S)。
(2)东西半球分界线是20°W 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20°W 以东、160°E 以西为东半球,20°W 以西、160°E以东为西半球,A点(70°W)位于西半球;南北半球分界线是赤道,以北为北半球,以南为南半球,B点(20°S)位于南半球。(3)依据C 点的经纬度(10°E,80°S),在图中标出即可。
(4)五带中,热带有阳光直射现象,寒带有极昼极夜现象,温带既无阳光直射也无极昼极夜现象,四季变化明显。由此可知,A、B、C三点有阳光直射现象的是B点,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C点。(5)纬度划分,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热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23.5°S,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N——66.5°N,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N——90°N,南温带的纬度范围是23.5°S——66.5°S,南寒带的纬度范围是66.5°S——90°S;可判定,A(40°N)点位于低、中、高纬度中的中纬度,B点(20°S)位于五带中的热带。在经纬网图上,用经纬网定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可判定 A 点位于 B点的西北方向。
22.答案:(1)自转 一天 时间差异 (2)公转(3)③ 南 晚 短
(4)
(5)12月22 日 我选择12 月 22 日,冬至日前后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最靠南,北半球的白昼时间最短,该节气北京天安门广场升旗时间最晚,故选择这一天可以晚点起床
解析:(1)地球绕地轴不停转动,叫地球自转,地球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的周期是一天;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和时间差异。(2)地球公转产生的现象有季节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五带的产生、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等,天安门广场国旗升降时间有变化,是由于地球公转引起的。(3)10月 1 日处于秋分和冬至之间,地球运行在图中的③段,此时太阳直射南半球,且直射点继续向南移动;国庆节至冬至日,天安门广场升旗时间越来越晚,北京白昼时间越来越短。(4)冬至日太阳直射点最靠南,南极圈及其以内为极昼,北极圈范围内为极夜。公转是按一定轨道环绕太阳的运动,方向是自西向东,会依次出现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图如答案所示。(5)选择12月22日,是因为冬至日前后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最靠南,北半球的白昼时间最短,该节气日出最晚,北京天安门广场升旗时间最晚,选择这一天可以晚点起床。
23.答案: (1)长 短 长 自转 1 (2)A(3)冬至 南回归线 昼短夜长 (4)甲公转正北
解析:(1)由于地球的自转,一天中,早晨、晚上太阳高度小,影子长;正午太阳高度大,影子短;一天中竹竿影子长度的变化规律是由长变短再变长。此现象由自转产生,自转周期为1天。(2)影子越长越容易被踩到,一天中早晨、晚上太阳高度小,影子长,选项中8:00影子最长。(3)当太阳直射南回归线时,为北半球的冬至日,此时北半球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小值,地面物体影子最长;当太阳直射北回归线时,为北半球的夏至日,此时北回归线及其以北的地方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中的最大值,地面物体影子最短;因此,A图测量的节气应该是冬至附近,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半球昼短夜长。(4)结合所学知识和读图可知,河南省郑州市位于北回归线以北地区,当太阳光直射北回归线时,是北半球的夏至日,是河南省郑州市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角最大的时候,教学楼正午日影范围最小时,地球位于图中甲处;夏至日过后,太阳直射点向南移动,正午太阳高度角逐渐变小,教学楼正午日影范围逐渐变大,一年中,教学楼正午日影范围的变化是由于地球绕太阳公转,正午太阳高度角发生变化,造成物体影子长短不同。郑州市位于北回归线以北,正午郑州市的教学楼影子朝向正北方向,花坛位于教学楼的正北方。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