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运动的水分子(第二课时)水的净化教学课件(共32张PPT内嵌视频)-2025-2026学年鲁教版(2024)九年级化学上册

文档属性

名称 3.1运动的水分子(第二课时)水的净化教学课件(共32张PPT内嵌视频)-2025-2026学年鲁教版(2024)九年级化学上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27.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5-10-20 23:13: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第2课时
水的净化
——自制净水器
第三单元 探秘水世界 第一节运动的水分子(第二课时)
自然界水资源概况
能直接利用的淡水仅占地球淡水总量的13%,占地球总水量的0.3%。
自然界水循环
我们日常生活使用的各种水中都或多或少含有一些杂质和细菌,不宜直接饮用.只要水中的杂质对人体无害,均可以作为生活用水.
澄清透明
不含细菌等对人体有害的物质
饮用水的标准
学习目标
1.通过净化校园湖水的实验探究活动,学会沉降、过滤、吸附、蒸馏等净化水的方法。
2.通过净化天然水的实验探究,学会分析物质的差异性并依据差异性分离物质。
3.通过了解水资源紧缺的现状及净化水的复杂步骤,树立珍惜爱护水资源的意识和责任感。
任务一:分析杂质
对比观察
找出不同
这些杂质在水中的存在有什么特点?
杂质 存在特点 杂质性质
泥沙、悬浮物等 未溶解在水中
颜色、异味等 溶解在水中
难溶于水
可溶于水
任务一:分析杂质
任务二:净水方法
古代净水
我国古代就早早拥有了净水意识,并发明了各种净水方法。
任务二:净水方法
1、自来水厂经过哪些步骤将天然水净化为生活用水?
2、这些净水步骤分别除去了哪些杂质?
任务二:净水方法
自来水厂净水过程

沉降:利用重力作用除水中大颗粒的不溶性杂质,加明矾促进泥沙沉降。
任务二:净水方法
生活中的过滤
将不溶性固体与液体(气体)分离的一种方法
净化效果

孔径大小

更好
更小
1 m = 10-6 m
过 滤
玻璃棒
漏 斗
滤 纸
烧 杯
铁架台
滤纸折叠
阅读课本61页实验3-2,思考:
1.过滤时要用到哪些实验用品
2.如何使用滤纸和漏斗制作一个过滤器?
3.过滤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漏斗尖端靠烧杯内壁
滤纸低于漏斗边缘
液面低于滤纸边缘
滤纸紧贴漏斗内壁
加快过滤
烧杯口靠玻璃棒
玻璃棒靠三层滤纸
引流
防止液体飞溅
【实验探究】过滤烧杯中的液体
学生实验
注意安全
规范操作
分工合作
总结过滤时的操作要点
任务二:净水方法
交流与讨论
过滤后,滤液仍然浑浊可能的原因有那些?
对仍浑浊的滤液应再过滤一次
直到澄清为止
滤纸破损
液面高于滤纸边缘
仪器不干净等
活性炭
用途:吸附色素和异味
吸附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结构:疏松多孔
性质:吸附性
自来水水质国家标准
消 毒
消毒剂
消毒目的
氯气、次氯酸钠、二氧化氯
除去细菌和微生物
天然水

杂质和水
去除杂质
直接提取
任务二:净水方法
蒸 馏
水加热达到沸点
水蒸气
遇冷凝结成水滴
收集水滴得到纯水
任务二:净水方法
蒸 馏
蒸 馏
NB化学实验室模拟
任务三:自制净水器
1.小组合作讨论优化净水器的设计;
2.介绍自制净水器设计图,从下到上依次说明各材料的排序理由;
3.利用自制的净水器进行净水,对比净水效果。
要求:
家庭净水
PP棉: 孔径5 - 25微米
过滤铁锈、泥沙等
活性炭: 孔径5微米
过滤胶体物质,有毒气体等
反渗透膜: 孔径0.0001微米
除水分子外,只有少量离子可通过
终端直饮机结构示意图例
吸附
沉淀
过滤
消毒
蒸馏
天然水
纯水
净化效果、工艺要求、价格成本
混合物
纯净物
去除杂质
提取纯净物
选择依据:净化目的、物质性质
1. 下列关于过滤操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 滤纸的边缘要低于漏斗口
B. 液面不要低于滤纸的边缘
C. 玻璃棒要靠在三层滤纸的一边
D. 漏斗下端的管口要紧靠烧杯的内壁
B
2. 右图是用来净化河水的简易装置,以下对该净水器分析正确的是 ( )
A. 能杀菌消毒
B. 能把硬水变为软水
C. 能得到纯净水
D. 活性炭主要起吸附色素的作用
D
课后作业
1、绘制本课净水流程思维导图
2、以小组为单位,在社区宣传净水相关知识,并呼吁节约用水。
人生,也是一种净化,如果我们在人生中沉淀阅历,过滤浮华,吸附自信,消灭懒惰,亦可品尝到人生的甘甜。
化学汪
“化”说氢能源
第二节 水分子的变化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