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2017秋)四年级上册科学期中测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教科版(2017秋)四年级上册科学期中测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96.8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教科版(2017秋)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5-10-21 13:43:4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教科版(2017秋)四年级上册科学期中测试卷
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4分)
1.能感受外界物体振动的人体器言是( )。
A.眼 B.嘴巴 C.耳
2.如果想制作一面小锣,应该选择的材料是( )。
A.小铁盘 B.吸管 C.纸盒
3.下列三种状态中( )每分钟呼吸次数最多。
A. B. C.
4.小智查阅资料发现,古人侦察敌情时,常用“伏地听声”的方法来判断敌人有没有骑马。这种方法的科学道理是( )。
A.马蹄声在大地(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快
B.马蹄声在大地(固体)中的传播速度与在空气中一样快
C.马蹄声在大地(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慢
5.小明用塑料瓶、吸管、气球、橡皮膜制作一个装置,来模拟人体的呼吸过程。其中,气球用来模拟( )。
A.肺 B.胃 C.胸廓
6.下列午餐食物,搭配最合理的是( )。
①米饭 ②清蒸鱼 ③红烧肉 ④炒青菜 ⑤猪肉炒茭白
A.①②④⑤ B.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⑤
7.小科跑完400米后,呼吸次数会增加,这是因为( )。
A.身体太累了 B.太兴奋了
C.身体需要更多的氧气
8.食物在体内经过各个消化器官的先后顺序,正确的是( )。
A.口腔—食道—胃—大肠—小肠
B.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
C.口腔—食道—小肠—胃—大肠
9.食物在口腔里完成初步消化,除了需要牙齿,还需要( )共同参与。
A.犬齿和臼齿 B.舌头和唾液 C.食道和胃
10.音乐课,同学们吹奏竖笛发出悦耳动听的声音,是由( )振动引起的。
A.手 B.竖笛中的空气 C.嘴唇
11.广场中心有人跳广场舞,虽然我所在的草地离广场中心还有一段距离,但也能听到很欢快的音乐,是因为( )。
A.声音能借助空气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
B.声音刚好朝着固定的方向传播到我耳边
C.声音只能在空气中传播,刚好没有围墙等障碍物隔绝声音
12.营养均衡指的是( )。
A.能提供高能量的食物
B.最容易消化,高蛋白、色香味俱全的食物
C.比例适中、含有人体所需各种营养成分的食物
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18分)
13.人体呼出的气体比吸进的气体, 减少了, 增加了。
14.声音的高低可以用 描述,声音的高低与物体 有关。
15.把蓖麻种子在纸上涂抹会出现油渍,这说明蓖麻种子中存在 。
16.声音的强弱叫作 。音量的大小跟物体 的幅度有关。
17.耳朵里的 薄而有弹性,即使是轻微的声音,也能转为 ;我们可以用 来模拟它。
三、判断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8.猪肝、菠菜中含有丰富的铁。( )
19.弹吉他时,拨动琴弦越快,吉他声音越强。( )
20.我们可以通过改变敲击音叉的力度,使其发出高低不同的声音。( )
21.人的呼吸其实就是从外界获取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
22.某位四年级男生的肺活量是900毫升,处于正常范围。( )
23.肺结核是一种可以通过疫苗预防的疾病。( )
24.气体振动不能发声。( )
25.物体一般都能传播声音,它们传播声音的本领有所不同。( )
26.用一支笔敲击瓷杯子,用的力气越大,杯子发出的声音越高。( )
27.我们将闹钟盖上钟罩,抽去罩内的空气,依然能听到闹钟的声音。( )
四、综合题(共10分)
28.将序号填入对应位置。
①外耳道 ②听小骨 ③鼓膜 ④听觉神经 ⑤耳蜗
五、简答题(共10分)
29.在演出的过程中,为了调整吉他的弦的音高,可以用哪些方法?
我们的牙齿对食物有什么作用?
六、实验题(共18分)
31.实验探究题。
下面是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振动的快慢与声音的高低之间关系的记录表, 填表并解决问题。
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 振动的快慢 声音的高低
5~6厘米 快
10~11厘米 较快
15~16厘米 较慢
20~21厘米 慢
(1)用“高、低、较高、较低”四个词语完成表格。
(2)分析柱形图回答以下问题。
分析柱形图,发现尺长越短,振动得越 (选填“快”或“慢”), 音高越 (选填“高”或“低”):尺长越长,振动得越 (选填“快”或“慢”),音高越 (选填“高”或“低”)。
(3)由以上结论可以推测,用同样的力量敲击粗细相同、长短不同的两块铝片, 长铝片发出的声音 短铝片发出的声音 (选填“高”或 “低”)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试卷第1页,共3页
试卷第1页,共3页
《教科版(2017秋)四年级上册科学期中测试卷(含答案)》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A A A A A C B B B
题号 11 12
答案 A C
1.C
【详解】A. 眼的主要功能是视觉,负责接收光线信息,与感受振动无关,因此A选项错误。
B. 嘴巴主要用于进食和发声,无法感知外界物体的振动,因此B选项错误。
C. 耳的结构中包含鼓膜等部分,能够将外界声波的振动转化为神经信号,传递到大脑形成听觉,因此C选项正确。故答案选C。
2.A
【详解】乐器通过振动都会发出声音。自制小乐器分为四个步骤,依次是设计、制作、演奏和改进。自制小乐器首先是准备材料,如果想制作一面小锣,应该选择的材料是小铁盘,所以A符合题意。
【点睛】本题考查制作小乐器,要求学生掌握制作小乐器的材料。
3.A
【详解】人在睡眠状态下呼吸次数最少,安静状态下次之。人体在运动状态下,需要消耗更多的氧气,肺必须更加卖力的工作,呼吸次数增多。故选A。
4.A
【详解】声音在各种物质中的传播速度一般是不一样的,在固体中的传播速度>在液体中的传播速度>在气体中的传播速度。古人侦察敌情时,常用“伏地听声”的方法来判断敌人有没有骑马,这是利用马蹄声在大地(固体)中的传播速度比在空气中快的原理。
5.A
【详解】在模拟呼吸实验过程中用瓶子模拟胸腔、气球模拟肺、橡皮膜模拟膈肌。右手握住瓶子,左手向下拉动橡皮膜,可以看到瓶子内的气球变大,就像人体的吸气;向上推动橡皮膜,可以看到瓶子内的气球变小,就像人体的呼气。吸气时,新鲜空气经过鼻腔、咽喉、气管和支气管,最后进入肺。
6.A
【详解】合理的午餐搭配应包括主食、蛋白质、蔬菜等多种营养元素,以保证膳食均衡和营养全面。①米饭是主食,②清蒸鱼提供优质蛋白质,④炒青菜提供必需的维生素和纤维素。⑤猪肉炒茭白含有猪肉,这几项搭配可实现均衡饮食,所以选择①②④⑤搭配较为合理。A符合题意。
7.C
【详解】剧烈运动时,人体需要消耗更多的氧气。小科跑完400米后,呼吸次数会增加,这是因为身体需要更多的氧气。
8.B
【详解】人体的消化器官包括口腔、咽、食道、胃、小肠和大肠,不同的器官有不同的功能。口腔摄入食物,牙齿咀嚼食物,舌头搅拌食物,唾液初步消化食物中的淀粉,食道蠕动,推送食物进入胃。胃能够短暂地储存食物,并对食物进行进一步的磨碎和分解。食物的吸收工作主要是在小肠里完成的,绝大部分营养成分在小肠内被消化、吸收了;剩下的食物残渣进入大肠,变成粪便,由肛门排出。所以食物在体内经过各个消化器官的先后顺序是口腔—食道—胃—小肠—大肠。
9.B
【详解】食物在口腔中的初步消化过程有牙齿、舌头和唾液的共同参与,他们的功能各不相同。牙齿可分为门齿、犬齿和臼齿。门齿的作用是切割食物;犬齿的作用是撕碎食物;臼齿的作用是咀嚼食物。舌头起到搅拌和运输食物的作用。唾液的作用是湿润食物和初步消化食物,所以B符合题意。
10.B
【详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吹奏竖笛时,气流进入笛内,使竖笛内部的空气发生振动,从而发出声音。手和嘴唇虽然参与吹奏动作,但并非直接引起发声的振动源。故选B。
11.A
【详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气体中传播。所以广场中心有人跳广场舞,虽然我所在的草地离广场中心还有一段距离,但也能听到很欢快的音乐,是因为声音能借助空气从一个地方传播到另一个地方。
12.C
【详解】食物含有的六种主要营养成分是碳水化合物、蛋白质、脂肪、矿物质、维生素和水。不同食物中营养物质的种类和含量不同,没有一种食物含有人体所需的所有营养成分,我们每天需要的营养成分主要来自食物,营养均衡才能健康成长。营养均衡指的是比例适中、含有人体所需各种营养成分的食物。C符合题意。
13. 氧气 二氧化碳
【详解】人类呼吸出的气体还是主要以氮气为主78%左右,氧气少于21%,也有氧气,因为你不可能把吸入的氧气全都消耗掉,当然还有少量的其他其气体。与呼入的气体相比,氧气减少了,二氧化碳增多了。说明人体的呼吸过程是吸入氧气,排出二氧化碳。
14. 音高 振动的快慢
【详解】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高来描述。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物体振动得越快,声音越高;振动得越慢,声音越低。
15.脂肪
【详解】把一种食物放在白纸上挤压,如果在白纸上留下了油渍,说明这种食物里面含有脂肪。因此把蓖麻种子在纸上涂抹会出现油渍,这说明蓖麻种子中存在脂肪。
16. 音量 振动
【详解】在声学中,声音的强弱被定义为音量。而音量大小取决于物体振动的幅度,振动幅度越大,声音越强,音量越大;振动幅度越小,声音越弱,音量越小。所以①填音量,②填振动。
17. 鼓膜 振动 气球皮
【详解】声波通过外耳道传到鼓膜,引起鼓膜振动,鼓膜的振动又通过听小骨传给耳蜗,连接耳蜗的听觉神经把声音信号报告给大脑,我们就听到声音了。
鼓膜很薄而且很有弹性,即使是很轻微的声音,它都会产生振动。在做“模拟鼓膜的振动”实验时,我们可以用富有弹性且较薄的橡胶皮或气球皮来模拟鼓膜。
18.√
【详解】一般含铁量比较高的蔬菜分为三大类,菌类、绿叶菜和海藻类。木耳、香菇、菠菜、空心菜等都含有大量的铁元素。猪肝、菠菜中含有丰富的铁元素,题目的说法是正确的。
19.×
【详解】音调指声音的高低,音调的高低与发声体振动快慢有关,物体振动越快,音调就越高;物体振动越慢,音调就越低。弹吉他时,拨动琴弦越快,振动速度越快,所以吉他声音越高。
20.×
【详解】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快慢有关,声音的强弱与物体振动幅度大小有关。我们可以通过改变敲击音叉的力度,使其发出强弱不同的声音,但是不能改变音叉的声音高低。所以该说法是错误的。
21.√
【详解】人体的呼吸器官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组成。人类时刻在进行呼吸作用,本质就是气体交换,从外界获取氧气,排出体内的二氧化碳气体。人体需要的氧气由肺吸入后进入血液。
22.×
【详解】肺活量是指在尽力吸气后再尽力呼出的气体量。《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2014 年修订)》中有关肺活量的数据:小学四年级男生肺活量在1100毫升-2600毫升; 小学四年级女生肺活量在900毫升-2000毫升。某位四年级男生的肺活量是900毫升,不处于正常范围。题干表述错误。
23.√
【详解】肺结核是一种由结核杆菌引起的传染病。确实有一种疫苗可以预防肺结核,叫做卡介苗(BCG疫苗)。这种疫苗通常在儿童时期接种,能有效降低感染风险。
24.×
【详解】物体振动都会产生声音,气体振动也会产生声音,例如笛声, 所以题干中的说法是错误的。
25.√
【详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固体、液体、气体都能传播声音。不同材质的物体弹性不同,导致传播声音的速度和能力存在差异。例如,固体传播声音的速度通常比气体快,因此不同物体传播声音的本领确实不同。题目描述符合这一科学规律。
26.×
【详解】声音的高低由物体振动频率决定,频率越高声音就越高。敲击力度影响的是振幅,而非振动频率。杯子固有频率由其材质、形状决定,与敲击力量无关。因此用力大只会使声音更强,不会改变声音高低。
27.×
【详解】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如空气、液体或固体。抽去钟罩内的空气后,罩内接近真空,缺乏传递声音的介质,因此无法听到闹钟的声音。题目中“依然能听到”的说法与这一科学原理相矛盾,故判断为错误。
28.
【详解】①外耳道:是外界声波传入中耳的通道,能引导声波到达鼓膜。
②听小骨:位于中耳,包括锤骨、砧骨和镫骨,可将鼓膜的振动传递并放大,传入内耳。
③鼓膜:是外耳和中耳的分界,声波撞击鼓膜时,鼓膜会产生振动。
④听觉神经:能将耳蜗产生的神经冲动传递到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从而产生听觉。
⑤耳蜗:位于内耳,是听觉感受器所在的部位,能将振动转化为神经冲动。
29.改变弦的长短,改变弦的粗细,改变弦的松紧。
【详解】声音是由物体振动而产生的。声音的高低可以用音调来描述,音调是描述物体振动快慢的一个量。物体振动得越快,发出的声音就越高;物体振动得越慢,发出的声音就越低,根据影响声音高低的因素,吉他的弦要改变音高,可以通过调节弦的松紧、长短、粗细。
30.牙齿可以用来切割、咀嚼、撕碎食物,帮助人体对食物的消化。
【详解】消化器官可以将食物转变成我们可以吸收的养料和能量,这一过程叫消化。牙齿可以分为门齿、犬齿和臼齿3种,门齿用来切割食物,臼齿用来咀嚼食物,犬齿用来撕碎食物。
31.(1)从上至下依次为: 高 较高 较低 低
(2)① 快 ② 高 ③ 慢 ④ 低
(3)① 低 ② 高
【解析】【小题1】声音的高低与物体振动的快慢有关。钢尺伸出桌面越短,振动越快,声音越高;伸出越长,振动越慢,声音越低。所以声音从高到低依次是高、较高、较低、低。
【小题2】柱形图显示,尺长越短,音高越高,说明振动越快;尺长越长,音高越低,说明振动越慢。
【小题3】由以上结论可以推测,用同样的力量敲击粗细相同、长短不同的两块铝片,长铝片振动慢,声音低;短铝片振动快,声音高。
答案第1页,共2页
答案第1页,共2页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