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上数学教案-周长的认识_人教新课标(2014秋)

文档属性

名称 三年级上数学教案-周长的认识_人教新课标(2014秋)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56.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16-09-07 15:05: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周长的认识》教案
【教学内容】小学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七单元“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书本p83-84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使学生感知周长的含义,并能正确指出各种图形的周长;
在说一说、指一指、画一画、量一量等活动中理解周长的概念,了解测量周长的方法,渗透化曲为直的思想,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能结合具体情境,感知周长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教学重点】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感知周长
【教学难点】让学生探究测量周长的方法
【教学方法】运用讲解法、演示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教具准备】课件、各种平面图形、剪刀、直尺、树叶、绳子
【教学过程】
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师:今天阮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些平面图形。(板书:平面图形)如果你们认识,就大声地说出它们的名字。(逐个出示,并贴在黑板上)
生: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半圆形。(依次说)
师:什么?(老师指着黑板上的月牙形、圆形说)半圆形是半个圆,那这里有没有半个圆呢?
生:没有。
师:那叫它什么好呢?
生:弯月形。
师:月牙形、弯月形都行。(然后老师手拿阶梯形图形)
生:梯形。
师:对,梯形。数学上的梯形可不是这样的,现在大家说的梯形指的是什么呀?
生:楼梯。
师:说的不错!楼梯、台阶,有点像阶梯一级一级的,那就叫阶梯形好了。
生:嗯,阶梯形。(老师将其贴在黑板上,手又拿起五角星的图形)
生:五角星形。
师:这个就是大家所熟知的五角星,我们的国旗上也有五颗五角星。(老师将五角星贴在黑板上,手又拿起一个多边形的图形)
生:菱——菱形。
师:菱形啊?不太像吧!(老师做剪此图形的动作)这是老师随便剪下来的,不太规则,你说像什么呢,该叫它什么图形?
生:曲形,环形。。。。。。
师:这个图形说白了,就是一个不知名的、不规则的图形。现在,黑板上已经有8个图形了,在这些图形中你们最喜欢哪一个呢?请大家仔细想一想。
生:想好了。
师:既然大家都想好了,那就来与大家分享你所喜欢的图形吧!(学生举手回答,与全班分享)
师:看来啊,大多数同学都比较喜欢五角星。今天这节课啊,阮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研究这些平面图形的周长。(板书课题:周长)
观察实践,探究新知
初步建立周长的概念
师:大家听说过周长吗?
生:听说过。
师:那么,你们又是在那里听说的呢?
生1:书上看到的。生2:听我妈妈说的。生3:。。。。。。
师:看来,同学们在平时还是比较会学习的。周长究竟是什么意思呢,有谁知道?
生:不知道。
师:有些同学可能略知一二,那现在就请知道的同学把自己所了解的与同桌、周围的同学分享一下。(学生进行分享,讨论)
师:经过刚刚的一番分享,同学们对周长也有一定的了解了吧?
生1:周长就是四条边有多长。
师:四条边的长度就是周长,其他同学还有别的想法吗?
生2:就是从一个地方起,再用个圆接上去。
师:你是怎样想到的?
生2:就是从这里开始,再画个圆到这里。(生2指着书桌上的铅笔盒)
师:原来这样就可以知道周长啦!还有那个同学想说?
生3:比如说正方形,把它四条边加起来,就是它的周长。
生4:周长就是一共的长度。
师:一共的长度?刚才同学们都说出了自己的想法,其中一位同学也拿他自己的铅笔盒给大家比划过了,现在大家也能不能到上面来将你们喜欢的这个平面图形的长度比划一下好不好?
生:好。
师:同学们睁大自己的小眼睛,看看这位同学喜欢的是什么图形,他所比划的长度是不是这个图形的长度呢?
生1:就是从这点开始,转一个圈,又转回到起点。(生1指着五角星演示)
师:你是这样比划的,不错!还有要上来比划的吗?
生2:应该从这个月牙形的起点出发,弯弯弯,再弯到它原来的起点,是连着边量的。
师:嗯,刚才这两位同学比划得都很好,说的也很有道理。大家看,周是什么意思?
生:周围的意思。
师:周围、一周。那长呢?
生:长度。
师:那么周长就是围成一周的——
生:总长度。
师:图形一周的长度,就是它们的——
生:周长。(板书:周长的定义)
(二)进一步感知周长
师: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什么是周长,那位同学再来试试看,指出五角星的周长呢?这可是大多数同学都喜欢的图形哦!
生:它的周长是从起点沿着这条边一直再到起点。
师:你说得真好,我们为她鼓鼓掌。下面同学们就把剩下的这几个图形的周长指给同桌看,同桌之间比比看谁指得又快又准确。(学生之间相互指出周长)
师:很多物体的面都是平面的,下面老师带来了一个很难指的图形。同学们一起来挑战一下吧!(老师拿出树叶)
生:原来是树叶呀!
师:没错,就是树叶。它也有个面,那这个面的周长在哪里呢?(学生用手比划)
生:老师,他画的没有叶柄。
师:叶柄?如果叶柄不算,上边叶子的面的周长是对的。如果算整片叶子再加叶柄的话,叶柄还要怎样?
生:弯下来。
师:还要弯下来。不错,理解的很棒!老师现在又有一个小疑问,角的周长在哪里?
生:老师,它就是两条边的长度。
师:两条边的长度,还有其他想法吗?
生:角应该没有周长。
师:为什么?
生:它有缺口。
师:有缺口,没有连起来,我们把这样的图形叫做不封闭图形,那之前的那些图形又叫什么呢?
生:封闭图形。
师:如果再加一条曲线,是不是就有周长了?我们呢,经过老师这个小疑问把什么是周长又加深了一下。我们把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做周长。
(三)探究周长的测量方法
师:很多物体都有面,它们都有自己的周长。如果我们要知道这个周长到底有多长,有什么办法吗?现在请大家探究一下自己喜欢的图形,要知道它的周长是多少应该用什么办法?(学生讨论,教师巡视)
师:想出办法了吗?如果想好了再想想其他的图形。要是感觉你所喜欢的这个图形太简单了可以找个难一点的,要是感觉你所喜欢的这个图形太难了就找个简单一点的也可以。把你的想法告诉同桌。(学生相互讨论)
师:像这个三角形,如果要知道它的周长应该用什么办法?(老师手拿三角形)
生:用尺子量。
师:怎样量呢?(学生将尺子放在三角形的一边上)把这边给量出来,然后呢?
生:然后把这三条边给加起来。
师:这位同学是通过尺子量各边的长度再相加的方法求出了三角形的周长,大家说这个方法好不好?
生:好!
师:这位同学真会思考问题。(老师拿出圆形)这个图形又该如何测量它的周长呢?你起来与大家说说你的想法。
生:用圆尺把它量出来,然后再相加。
师:采用圆尺量出周长?(这位学生拿出量角器)这也是一把尺子,但它是用来量角的大小的,可不是用来量长度的哦!所以你的方法行不通,坐下来再好好想想别的办法吧。
生:用软尺子量。
师:什么样的才是软尺子呢?
生:就是妈妈做衣服时量腰的那个尺子。
师:这种尺子拿来这么一圈,(老师用手比划)就知道了是吧,真聪明!硬的不行就来软的。
生:把一条线沿着边围在这里,画一个点再量一下。
师:老师呢,没有软尺。今天我带了一根绳子,用这个量可以吗?
生:可以。
师:来,这位同学试着来量一下这个圆的周长。
生:就是先按住绳子,围围围,再围成起来,围到这里,在这里点一个点,再把这根绳子拿出来用尺子量一下。(学生边说边演示)
师:嗯,量得非常好!用这个办法还是比较简单的,量一量就清楚了。假如老师没带绳子,只有一个小圆片和一把直尺,这又该怎么办?
生:把小圆片在直尺上滚动就行。
师:这位同学说把尺子放着,在这里做一点记号,然后滚过去。像自行车轮胎一样滚过去,滚到这个记号就可以了。这办法行吗?
生:行!
师:既然这个办法可行,那我们一起来试试吧!(学生动手操作,用小圆片测量周长)
师:从中我们可以发现,只要我们动动小脑筋,总有办法解决问题的。接下来,大家把剩下的这几个图形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同桌之间相互测量一下它们的周长吧。
三、巩固提高,深化理解
1.智慧摩天轮
在长方形镜框的四周围上铁皮,铁皮的长度是是这个长方形的周长吗?
2.小法官
两只蜗牛赛跑,他们的跑道一样长吗?
3.火眼睛睛
下面两个图形的周长一样吗?
四、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生1:周长是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
生2:可以用绳子、直尺等工具测量周长。
师:看来,大家对今天所学的知识掌握的不错。
五、课后作业布置
完成书本p84第1题,第4题
【板书设计】
周长的认识长方形
正方形
三角形
圆形
封闭图形一周的长度叫做周长。
周长的测量方法:
1.用直尺量
2.用软尺量(或用绳子)月牙形
阶梯形
五角星形
不规则图形
【教学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