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民族中学2026届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生物试卷(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民族中学2026届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生物试卷(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663.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10-23 17:59:3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云南省楚雄州民族中学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9月月考生物试题
一、单选题
1.如图为正常人体中各种体液组成的示意图,图示面积的大小可代表相应体液的相对含量大小。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若要提取相关抗体用于免疫治疗,则最好从d中提取
B.内环境稳态是指b中各种化学成分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
C.b的渗透压90%以上来源于和,且a和b的渗透压相等
D.激素的运输、神经递质在突触间隙的扩散均发生在b中
2.研究者对不同受试者的检查发现:①丘脑(位于下丘脑旁侧的较高级中枢)受损患者对皮肤的触碰刺激无反应;②看到食物,引起唾液分泌;③受到惊吓时,咀嚼和吞咽食物变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①说明触觉产生于丘脑
B.②中引起唾液分泌的反射为非条件反射
C.控制咀嚼和吞咽的传出神经属于中枢神经系统
D.受到惊吓时,机体通过神经系统影响内分泌,肾上腺素分泌增加
3.下列关于人和高等动物体内的腺体及其分泌物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内分泌腺产生激素都直接受垂体分泌相应激素的控制
B.肾上腺、垂体、甲状腺、睾丸都是内分泌腺
C.有些内分泌腺的分泌物会经导管流出体外或流到消化腔
D.寒冷环境下肾上腺素作用于肌肉细胞使骨骼肌不自主战栗
4.果实脱落受多种激素调控。某植物果实脱落的调控过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脱落酸通过促进乙烯的合成促进该植物果实脱落
B.脱落酸与生长素含量的比值影响该植物果实脱落
C.喷施适宜浓度的生长素类调节剂有利于防止该植物果实脱落
D.该植物果实脱落过程中产生的乙烯对自身合成的调节属于负反馈
5.下列有关植物激素及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利用色氨酸合成IAA的过程发生在附着在内质网的核糖体上
B.光敏色素接受光信号的刺激,将信息经过信息传递系统传导至细胞核内
C.生长素在不同的组织中,只能从形态学上端运输到形态学下端
D.植物分布的地域性很大程度上是由光照强弱决定的
6.白居易在《池鹤》中写道:“低头乍恐丹砂落,晒翅常疑白雪消”。丹顶鹤是候鸟,常栖息于开阔的平原、沼泽、湖泊、草地、海滩、芦苇荡以及河岸湿地,有时也会出现在农田和耕地。秋天,江苏盐城丹顶鹤自然保护区是观赏丹顶鹤的绝佳去处。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天敌和流行性疾病都属于影响丹顶鹤种群数量变化的密度制约因素
B.候鸟的迁徙会改变群落的物种组成,群落的季节性变化属于次生演替
C.秋季导致自然保护区内丹顶鹤种群密度变化的主要因素是出生率、死亡率
D.确定丹顶鹤的生态位时,一般以查阅资料为基础
7.草地蘑菇圈是大量蘑菇呈圈带状分布的一种生态现象(如图)。通过对圈上、圈内和圈外的植物和土壤进行调查分析,可揭示蘑菇圈形成对草地群落和土壤的影响。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调查草地上植物和土壤通常分别采用样方法和取样器取样法
B.圈上植物长得高呈现明显的圈带属于草地群落的垂直结构
C.蘑菇菌丝可以促进土壤有机质分解
D.圈上植物种群的优势度增加可影响草地群落的物种组成
8.下列有关成语中蕴含的生物学知识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螳螂捕蝉”中描述的种间关系为捕食,螳螂处在第二营养级
B.“螟蛉有子,蜾蠃负之”,体现了螟蛉与蜾蠃之间的捕食关系
C.“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中“落红”中的物质和能量可以被植物利用
D.“鸠占鹊巢”是因为大杜鹃与喜鹊的生态位相同,因此二者属于种间互助关系
9.铅(Pb)被生物体吸收以后,由于不被分解,会在体内沉积并沿食物链传递。研究人员从某废弃铅矿区湖泊中选取了四种不同生物,并分析其消化道中的食物残留,结果如下表,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生物种类 水蚤 鳊鱼 河蚌 鹬
消化道中的食物 小球藻 水蚤、小球藻 水蚤、小球藻 鳊鱼、河蚌
A.选取的四种生物与其所处的无机环境共同构成了湖泊生态系统
B.根据表中生物之间的摄食关系,可组成四条食物链
C.某鳊鱼捕食一只水蚤后,最多可获得这只水蚤同化量的20%
D.铅沿着食物链传递的过程中会出现生物富集现象,不会参与物质循环
10.2024年,我国全面推进国家公园勘界立标,让国家公园成为众多珍稀野生动植物的温馨家园,同时积极倡议全民绿色出行,减小人均碳足迹。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建立国家公园属于易地保护,是保护野生动植物物种多样性的有效措施
B.碳足迹是指吸收化石燃料燃烧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所需的森林面积
C.将生活垃圾进行分类回收处理有助于增大碳足迹
D.荒漠化土地得到绿化有利于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11.某同学利用红叶李果实制作果醋,其操作的简易流程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果醋发酵温度应控制在30~35℃,果酒发酵温度应控制在18~30℃
B.过程①榨取果汁后要将果汁装满发酵瓶,以便营造无氧环境有利于发酵
C.过程②中,为使菌种充分吸收营养物质,需每日多次开盖搅拌
D.过程③发酵时会产生大量气泡,需在发酵过程中拧松瓶盖放气
12.深海淤泥中含有某种能降解纤维素的细菌。探究不同压强下,该细菌在以纤维素或淀粉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上的生长情况。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实验处理及结果如表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别 压强 纤维素 淀粉 菌落
① 常压 - + -
② 常压 + - -
③ 高压 - + -
④ 高压 + - +
注: “+”表示有;“一”表示无
A.可用平板划线法对该菌计数
B.制备培养基的过程中,应先倒平板再进行高压蒸汽灭菌
C.由②④组可知,在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上,该菌可在常压下生长
D.由③④组可知,高压下该菌不能在以淀粉为唯一碳源的培养基上生长
13.随着人们对发酵原理的认识、微生物纯培养技术的建立以及密闭式发酵罐的设计成功,发酵工程逐步形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性状优良的菌种可以从自然界中筛选,也可以通过诱变育种或基因工程育种获得
B.发酵工程的中心环节是灭菌,特别是发酵罐必须进行严格灭菌
C.谷氨酸的发酵生产,在酸性条件下会积累谷氨酸
D.发酵结束后,采用过滤、沉淀等方法获取菌体,并将菌体破碎后提取单细胞蛋白
14.如图为利用玉米芽尖细胞进行实验的流程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细胞a和细胞c融合为细胞X,所以细胞X含有两个细胞核
B.植物体细胞杂交是指细胞a和细胞c诱导形成细胞X的过程
C.植株C的性状和植株A相同
D.花药离体培养过程需要在培养基中添加一定量的植物激素
15.如图为制备抗白细胞介素-6(IL-6)单克隆抗体的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步骤①给小鼠注射IL-6后,应从脾中分离筛选T淋巴细胞
B.步骤②在脾组织中加入胃蛋白酶,制成单细胞悬液
C.步骤③加入灭活病毒或PEG诱导细胞融合,体现了细胞膜的流动性
D.步骤④经过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筛选出了杂交瘤细胞
16.为保护濒危哺乳动物甲,科研工作者对甲的近亲物种乙(种群数量多)进行了如图所示的研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克隆动物的核基因来源于甲
B.体外受精需用获能的精子与MⅡ期的卵母细胞受精
C.囊胚①的内细胞团可发育为胎盘、个体
D.进行胚胎移植前,需要对代孕母体进行同期发情处理
二、解答题
17.运动员参加比赛的过程中会出现血压升高等机体反应,运动结束后,血压能够迅速恢复正常,心血管活动的部分反射调节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调节心血管活动的基本神经中枢位于 (填“大脑”“脑干”或“下丘脑”)。当血压突然升高时,机体可通过图示调节引起心率减慢、血管舒张,从而使血压下降并恢复正常,该调节过程中, (填“交感神经”或“副交感神经”)的活动减弱。
(2)血压调节过程中,压力感受器和化学感受器产生的兴奋在传入神经上都以 信号的形式向前传导,兴奋时细胞膜的膜电位表现为 。
(3)运动员比赛过程中肾上腺素分泌量增加还会使心跳加快,比赛结束后运动员的心跳并未立即恢复正常状态,体现出体液调节具有 的特点。
(4)运动过程中,机体大量出汗,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该激素的作用是 。运动还可导致血糖消耗增加,机体中可促使血糖升高的激素有 (答出两种即可)。
18.我国自主研发的某单克隆抗体药物能够用于治疗季节性过敏性鼻炎,如图为部分过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引发过敏性鼻炎的物质A被称为 。当人体首次接触物质A (填“会”或“不会”)产生抗体。过敏性鼻炎是患者的免疫 功能发生异常导致的。
(2)在抗原呈递细胞、辅助性T细胞、B细胞、浆细胞中无法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 ,推测其直接原因可能是 。
(3)在体液免疫中,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的功能是 。图中抗体药物能与 结合,从而 (填“增加”或“减少”)抗体IgE的产生,达到治疗目的。
19.朱鹮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世界濒危鸟类,有“东方宝石”之称。朱鹮性情孤僻,常单独活动,但在秋季,常白天集群活动、觅食,晚上集中宿于高大树上。朱鹮在我国境内曾经有14个省份有野外分布记录,后陆续消失,20世纪60年代后一度被认为已经在野外灭绝,直至1981年5月,一个数量仅为7只的野外朱鹮种群在陕西洋县境内才被重新发现,经过建立自然保护区、人工繁育、野化放归,朱鹮种群不断复壮。请回答下列问题:
(1)20世纪80年代,研究人员利用 (填“样方法”“标记重捕法”或“逐个计数法”)调查野外朱鹮种群的种群密度和种群数量,研究人员采用此方法的原因是 。2024年日本归还中国16只朱鹮,如果将这些朱鹮野化放归,可提高中国朱鹮的 多样性。
(2)朱鹮主要栖息于湿地环境,以小鱼、蛙类等为食,如图为保护区内湿地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朱鹮从小鱼和蛙摄取的碳元素主要通过 (生理过程)释放到无机环境中。若浮游植物中的能量不变,小鱼、蛙的食物比例由浮游植物∶浮游动物=1∶1调整为2∶1,能量传递效率按10%计算,该生态系统传递给朱鹮的能量是原来的 倍(用小数形式表示)。
(3)为实现异地重建野外朱鹮种群,促进其野外种群恢复,科研人员做了大量工作。下列措施合理的有______。
A.恢复天然湿地,建造人工模拟湿地
B.建立食物基地,辅助人工投食
C.加强森林资源的监管与保护
D.将未经野化训练的人工繁育朱鹮异地放飞
20.浙江某地古杨梅复合种养系统以杨梅栽培为核心,在杨梅林中适度混栽茶树,放养鸡、蜜蜂等生物,这种可持续发展的复合种养模式,是重要的农业文化遗产。回答下列问题:
(1)鸡和蜜蜂在该生态系统组成成分中属于 。
(2)林中养蜂能促进植物的授粉与结实。蜜蜂之间借助“舞蹈”相互交流,这种方式传递的信息属于 。林下养鸡有助于除草、除虫,鸡粪可为系统提供肥料,但鸡的最大放养量不宜超过 。该复合种养模式可实现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双赢,这主要体现了生态工程设计的 原理。
(3)假如该生态系统中只有三个营养级,其能量流动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a、b、c、d表示不同的生理过程对应的能量数值,A、B、C、D表示生态系统中的部分组成成分。初级消费者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可用代数式 表示。图中的d表示 。
(4)该生态系统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使其在一定时间内结构和功能保持原状,这种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是 ,保持原状的能力称为 。
21.科研团队发现,从某植物细胞中提取的一种蛋白质Y对治疗糖尿病效果良好。该团队欲运用基因工程制备大肠杆菌工程菌,再结合发酵工程批量生产蛋白质Y。回答下列问题:
(1)蛋白质Y在某植物生长、发育的各个阶段都有合成,推测其最可能是植物的 (填“初生”或“次生”)代谢物。
(2)可用PCR技术从植物细胞中扩增出蛋白质Y的基因,该技术的原理是 。PCR结束后的产物常采用 (填技术手段)来鉴定,并置于 下观察结果。
(3)待扩增的目的基因两侧相关序列如下,利用PCR技术扩增时选用的与A链结合的引物碱基序列为 (注明序列的5'和3'端)。若B链为该基因转录的模板链,则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前应将特异性启动子插入图示目的基因的 (填“左侧”或“右侧”)。
(4)构建基因表达载体时需要用到的酶有 ,将构建好的基因表达载体导入大肠杆菌时,应用 处理大肠杆菌,从而有利于目的基因进入其体内。
参考答案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D B D B A B B B D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A D A D C C
17.(1) 脑干 交感神经
(2) 电 外负内正
(3)作用时间比较长
(4) 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 胰高血糖素、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甲状腺激素等)
18.(1) 过敏原 会 防御
(2) 抗原呈递细胞和浆细胞 细胞表面没有特异性识别抗原的受体
(3) 促进B细胞的分裂、分化过程 (特异性)细胞因子受体 减少
19.(1) 逐个计数法 野外朱鹮个体大、数量稀少 基因(遗传)
(2) 细胞呼吸(呼吸作用) 1.375
(3)ABC
20.(1)消费者
(2) 行为信息 环境容纳量/K值 整体
(3) a -b 分解者通过分解作用散失的能量
(4) 负反馈调节 抵抗力稳定性
21.(1)初生
(2) DNA半保留复制 (琼脂糖凝胶)电泳 (波长为300nm的)紫外灯
(3) 5'—CTTGGA—3' 左侧
(4) 限制酶和DNA连接酶 Ca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