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项培优】第十四章内能与热机
一、单选题
1.如图所示,对于图片中所描述的物理过程,下列分析中正确的是( )
A.图甲,厚玻璃筒内的空气被压缩时,筒内空气的内能减少,内能转化为机械能
B.图乙,瓶子内空气推动塞子跳起时,瓶内空气的内能减小,与汽油机的压缩冲程原理相同
C.图丙,试管内的水蒸气推动了塞子冲出时,水蒸气的内能减少,塞子的机械能增加
D.图丁,汽缸内气体推动活塞运动时,气体的内能减小,这个过程依靠飞轮的惯性完成
2.关于温度、热量和内能,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高温物体含有的热量一般比低温物体的多
B.热量总是从内能大的物体向内能小的物体转移
C.物体的内能增加,一定是从外界吸收了热量
D.温度相同的物体接触时不发生热传递
3.下列我国的“大国重器”中属于热机的是( )
A.歼﹣20战机涡扇﹣15煤油发动机
B.新一代高铁永磁同步牵引电机
C.天宫空间站装备的霍尔推进器
D.白鹤滩水电站的水轮发电机组
4.图是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过程中某冲程的示意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由于活塞是向下运动,则该冲程是吸气冲程
B.这是做功冲程,燃气的内能转化为活塞的机械能
C.活塞向下运动时,汽缸内物质的内能增大,温度升高
D.该冲程活塞受到连杆的拉力而向下运动
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使用天然气作燃料,燃烧越充分,热值越大
B.北方的冬天利用热水取暖,是利用了水的比热容较大的特性
C.发射卫星的火箭常使用液态氢作为燃料,主要是因为液态氢具有较大的比热容
D.热量总是从内能多的物体传递给内能少的物体
6.如图所示,礼花筒利用筒内的高压空气膨胀,将彩带喷向空中,产生喜庆效果。下列冲程与这一过程能量转化相同的是( )
A.吸气冲程 B.压缩冲程 C.做功冲程 D.排气冲程
7.下列有关热现象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高空中的冰晶在空气中下落变成雨滴时,内能增加了
B.初冬的早晨,地面上结有一层白霜属于升华
C.所有物体在熔化过程中温度不断升高
D.物体的温度可以降到-273.15℃以下
8.将一瓶酒精用去二分之一,则剩余酒精的密度、比热容和热值( )
A.酒精的密度、比热容和热值都不变
B.酒精的密度、比热容和热值都变为原来的三分之二
C.热值不变,密度、比热容变为原来的三分之二
D.热值变为原来的三分之二,密度、比热容不变
9.燃气的特殊气味是人为添加的臭味剂所产生的,而不是燃气本身所固有的。加入臭味剂的目的是( )
A.增大燃气的热值 B.燃气泄露时,更容易识别
C.使燃气的分子热运动更快 D.提高燃气燃烧时的加热效率
10.把加热到的某铁块投入克的水中,混合温度为;把加热到的该铁块投入克的水中,混合温度为;如果把同样加热到的该铁块投入克的水中,混合温度为( )
A. B. C. D.
二、填空题
11.现在南京市正在大规模地实施“雨污分流”工程,经常看到工人用切割机切割水泥路面,在切割机工作时需不断地对锯片浇水,否则锯片会很快损坏,这是由于锯片在切割路面时不断 ,使锯片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对锯片浇水,是通过 让水吸收锯片的热量,使其内能减少,温度降低.(选填“做功”或“热传递”)
12.如图所示是一台四冲程内燃机的 (选填“压缩”或“做功”)冲程,这个冲程是通过 (选填“做功”或“热传递”)的方式改变气缸内气体的内能。
13.内燃机的效率是区分内燃机优劣的重要指标之一 . 某台内燃机运行时的各种能最损耗大致为 : 废气带走的能量占35% , 汽缸散热损失占30% , 机械损失占10% , 则该内燃机的效率为
14.将踩瘪但没有破裂的乒乓球放入热水中,球内气体通过 方式增大内能,瘪下去的部分很快恢复了原状,此过程球内气体的质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汽车发动机采用水冷方式降温是因为水的 大。
15.磨菜刀时要不断浇水,是因为克服菜刀与石头摩擦时做功而产生热量使刀的内能增加,温度升高,刀口硬度变小,对刀口不利;浇水是利用 方式使菜刀的温度降低。
16.校门口新搬来了一个炸臭豆腐的小摊,同学们远远地就能闻到臭豆腐的味道,这属于 现象.臭豆腐经煎炸后,温度升高,分子无规则运动 ,其内能 .(温馨提示:请注意食品卫生!)
17.铜的比热容是铅的比热容的3倍。质量相同的铜块和铅块,若它们吸收的热量之比1∶2,则它们升高的温度之比为 。
18.汽油机和柴油机在工作过程中有较多不同,如汽油机在压缩冲程末会由火花塞点火,使汽油燃烧而引发做功冲程,而柴油机在压缩冲程末会从 中喷出雾状柴油,使柴油燃烧而引发做功冲程。甲、乙两柴油机在做功冲程中每做功一次,对外输出的有用功相等,输出的有用功功率之比为2∶3,甲柴油机的效率为32%,乙柴油机的效率为36%,乙柴油机在某工作的时间内消耗了10kg的柴油,则甲柴油机在相等的时间内消耗的柴油为 kg。
三、计算题
19.质量为0.2kg的热水,温度从90℃降低到40℃,放出的热量是多少?[水的比热容为4.2×103 J/(kg·℃)]
20.如图甲,网上曾热销一种“55度杯”,称“能很快将开水变成适饮的温水,而后又能将凉水变成适饮的温水”。为破解此中秘密,某中学物理小组设计了如图乙模型。设此杯内胆中被封存着300g水,室温20℃;现向杯中倒入200g、100℃开水,忽略内胆及空间的热能消耗,热平衡后,求:
(1)杯内水温为多少?
(2)饮用后迅速将200g室温矿泉水倒入该杯,摇一摇,矿泉水的温度将上升至多少?
四、作图题
21.海陆风是出现于近海和海岸地区的,具有日周期的地方性风。请在图中虚线框内用箭头表示出日间海陆风的吹拂方向。
五、实验探究题
22.如图所示,用甲、乙、丙三套装置完成如下两个实验:实验一是探究不同物质吸热升温的现象;实验二是比较质量相等的不同燃料燃烧时放出的热量。
提供:三种供选择的液体分别用a、b、c表示,三种燃料分别用1、2、3表示。
(1)为了两个实验都完成,对图中器材进行以下几种调整,其中可行的有 ____。
A.将甲图中的液体换成c B.将乙图中的燃料换成1
C.将乙图中的燃料换成3 D.将丙图中的液体换成b
(2)为了完成实验二,应选用 两套装置,实验时通过比较 来反映燃料燃烧放热多少;
(3)小明使用未调整的甲、乙图示装置进行实验,收集数据并作出液体a、b的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图线如图丁所示(两燃料充分燃烧均用时5分钟)。若燃料充分燃烧放出的热量全部被液体吸收,燃料1热值是燃料2的0.2倍,则液体a比热容 (填“大于”、“小于”“等于”)液体b,液体a的比热容是b的 倍,选 液体作制冷剂。
六、综合题
23.(二)阅读《可燃冰》
可燃冰
据新华社消息,我国南海北部神狐海域进行的天然气水合物(可燃冰)试采获得成功,预计在2030年以前将会得到商业性开发利用.中国地质调查局副总工程师、天然气水合物试采现场总指挥叶建良表示,从5月10日正式出气试点火成功,到目前为止,我们已经连续开采八天了,日产超过一万立方米以上,最高日产达到了3.5万立方米,这种连续稳定的出气,达到了我们原来预定的目标.
天然气水合物,是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的永久冻土中,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的结晶物质.因其外观像冰一样而且遇火即可燃烧,所以又被称作“可燃冰”或者“固体瓦斯”和“气冰”.
可燃冰分布于深海沉积物或陆域永久冻土中,是由天然气与水在高压低温条件下形成的类冰状结晶物质,燃烧后仅会生成少量的二氧化碳和水,污染比煤、石油、天然气小很多,但能量高出十倍.可燃冰储量巨大,所含有机碳资源总量相当于全球已知煤、石油和天然气总量的两倍,被国际公认为石油、天然气的接替能源.
我国管辖海域和陆区蕴藏有丰富的可燃冰资源.通过勘查,2016年,在我国海域,已圈定了6个可燃冰成矿远景区,在青南藏北已优选了9个有利区块,据预测,我国可燃冰远景资源量超过1000亿吨油当量,潜力巨大.因绝大部分埋藏于海底,所以可燃冰开采难度十分巨大.目前,日本、加拿大等国都在加紧对这种未来能源进行试开采尝试,但都因种种原因未能实现或未达到连续产气的预定目标.
据了解,南海北部神狐海域的天然气水合物试开采现场距香港约285公里,采气点位于水深1266米海底下200米的海床中.自5月10日正式出气至今,已累计产出超12万立方米甲烷含量高达99.5%的天然气.实现连续超一周的稳定产气,标志着我国进行的首次天然气水合物试采宣告成功.天然气水合物的试开采一直是一项世界性难题.2013年日本曾尝试进行过海域天然气水合物的试开采工作,虽然成功出气,但六天之后,由于泥沙堵住了钻井通道,试采被迫停止.
这一次,我国科学家利用降压法,将海底原本稳定的压力降低,从而打破了天然气水合物储层的成藏条件,之后再将分散在类似海绵空隙中一样的可燃冰聚集,利用我国自主研发的一套水、沙、气分离核心技术最终将天然气取出.叶建良表示,我们这次运用了地层流体抽取法,从单纯考虑降压变成了关注流体的抽取,通过保证流体的抽取来实现稳定的降压.降压方案充分体现了优越性,也是保证我们这次试采成功一个关键因素,这也是在国际上从理论到技术方法的一个创新.
天然气水合物是资源量丰富的高效清洁能源,是未来全球能源发展的战略制高点.此次试开采成功,不仅表明我国天然气水合物勘查和开发的核心技术得到验证,也标志着中国在这一领域的综合实力达到世界顶尖水平.
(1)从5月10日正式出气试点火成功,到目前为止,若最高日产可燃冰完全燃烧可以放出 J的热量(可燃冰的热值取3.6×107 J/m3);
(2)我国科学家利用 ,从单纯考虑降压变成了关注流体的抽取,通过保证流体的抽取来实现稳定的降压;
(3)南海北部神狐海域的天然气水合物试开采现场距香港约285公里,采气点位于水深1266米海底下的海床中,则海床受到的压强为 Pa(g取10N/kg,海水的密度取1.0×103 kg/m3).
24.阅读下面短文并回答问题
混合动力汽车
图甲是我国自主研制生产的一种环保混合动力实验汽车。该混合动力汽车启动时,内燃机不工作,车内蓄电池输出能量;当高速行驶或蓄电池储存电能过低时,内燃机启动,既可以向车轮输出能量,同时又可以向蓄电池充电;当车辆需要全力加速时,内燃机、蓄电池可以同时向车轮输出能量。为了保护蓄电池,当电池使用到剩下最大容量的20%停止供电,测试人员驾驶该车在平直公路上以的速度匀速行驶,观察仪表盘,发现这段时间内燃机消耗燃油,蓄电池储存的能量由最大值的30%增大至最大值的80%。该车行驶时所受阻力f和车速v的关系如图乙所示,汽车的某些参数如下表所示。(燃油热能)
电机 输出最大功率/ 40
电池 输出电压/ 300
最大容量/
整车 质量/ 1
(1)测试过程中汽车行驶时的牵引力所做的功?
(2)请你求出该车在测试过程中的能量利用率为多少?
(3)在汽车的测试过程中,若只用蓄电池提供动力且假设电能全部转化为机械能。该车所能达到的最大速度为多少?
七、科普阅读题
25.图甲是二冲程柴油锤打桩机,它的主体是由汽缸和柱塞组成,其工作原理与柴油机相似。如图,当汽缸(也充当重锤)从一定高度静止开始下落到柱塞后,柱塞插入汽缸,开始压缩汽缸内空气,重锤下落到最底端时,汽缸内空气温度可高达800℃,这是打桩机的压缩冲程;紧接着,柱塞的喷油嘴喷出柴油并同时点燃,产生巨大的推力,同时把桩往下锤打,并把汽缸推向高处,这就是打桩机的做功冲程,周而复始,实现不断把桩打入地下的功能。
(1)重锤下落的压缩冲程中,重锤的 能转化为汽缸内空气的 能:
(2)在一次作业中,打桩机把钢桩往地下打入5m, 消耗柴油 0.5kg, 设钢桩在插入大地中的阻力大小不变,约为1.29x106N, 忽略钢桩重力做的功,求:
①若0.5kg的柴油完全燃烧,求它能产生的热量Q【柴油热值q=4.3×107J/kg】
②克服钢桩的阻力做的功为有用功W有, 求它的大小;
③求这一次作业中,打桩机的效率η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2.【答案】D
3.【答案】A
4.【答案】B
5.【答案】B
6.【答案】C
7.【答案】A
8.【答案】A
9.【答案】B
10.【答案】C
11.【答案】做功;热传递
12.【答案】压缩;做功
13.【答案】25%
14.【答案】热传递;不变;比热容
15.【答案】热传递
16.【答案】扩散;加快;增加
17.【答案】1:6
18.【答案】喷油嘴;7.5
19.【答案】解:水放出的热量:
Q放=cm△t
=4.2×103J/(kg ℃)×0.2kg×(90℃﹣40℃)
=4.2×104J.
答:放出的热量是4.2×104J.
20.【答案】(1)热水放出的热量:Q放=cm(t0﹣t),冷水吸收的热量:Q吸=cm(t﹣t0)|
假设热水放出的热量全部被冷水吸收,
所以Q吸=Q放,
即4.2×103J/(kg ℃)×0.2kg×(100℃﹣t1)=4.2×103J/(kg ℃)×0.3kg×(t1﹣20℃)|
解得t1=52℃
(2)解:迅速将200g室温矿泉水倒入该杯,摇一摇,矿泉水的温度可升至t2,
即4.2×103J/(kg ℃)×0.3kg×(52℃﹣t2)=4.2×103J/(kg ℃)×0.2kg×(t2﹣20℃)|
解得t2=39.2℃
21.【答案】
22.【答案】(1)B;C
(2)甲、丙;液体升高的温度
(3)小于;0.4;b
23.【答案】(1)1.26×1012
(2)地层流体抽取法
(3)1.266×107
24.【答案】(1)解:由图乙可知,汽车在燃油条件下以5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为2000N,由于汽车在平直公路上行驶时受到的牵引力等于阻力,则牵引力F=f=2000N
测试过程中汽车行驶的路程
测试过程中汽车行驶时的牵引力所做的功
(2)解:测试过程中,燃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蓄电池获得的电能
该车在测试过程中的能量利用率
(3)解:在汽车的测试过程中,输出最大功率为
由图像乙可得,当汽车以50km/h的速度匀速行驶时受到的阻力为2000N,阻力与速度的关系
则牵引力做功的功率
当功率最大时,速度最大,则最大速度为
25.【答案】(1)机械;内
(2)①根据消耗的柴油和热值,计算产生的热量为:Q=mq=0.5kg×4.3×107J/kg=2.15×107J;
②钢桩插入土地中,根据受到的阻力和打入深度,计算做功为W=Fs=1.29x106N×5m=6.45x106J;
③根据有用功和燃料的总热,计算效率为。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