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4 搭船的鸟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了解“我”对翠鸟的外貌、动作等不同方面所作的观察,感受“我”观察的细致,初步体会留心观察的好处。
2.激发学生观察兴趣,能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事物进行观察并如实填写观察记录单。
【拓展资源】
丛书:《鸬鹚》《会飞的蜘蛛》
【课型安排与课时建议】
精读引领课 课时建议: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万物多姿多彩,世界五彩缤纷。生活中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让我们用心观察,描绘世界的美,共同创编一本《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班级文集吧!
首先带领学生回顾单元封面页,明确单元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
我们需要完成四个任务:
任务一:跟着作者学观察,发现动物之美。
任务二:跟着作者学观察,发现事物之美。
任务三:跟着作者学观察,发现植物之美。
任务四:留心观察生活,描绘我眼中的美。
今天先让我们一起走进任务一:跟着作者学观察,发现动物之美。学习第14课《搭船的鸟》,看看作者是怎样进行细致观察并描写某一动物的。
活动一:跟着作者去观察,发现写作技巧。
1.作者在一次探亲的旅途中,留心观察了周围的景物,其中,观察最细致的是什么?
——翠鸟。
2.读读描写翠鸟的段落,看看翠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作者是怎样观察描写的。
我看见一只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多么美丽啊!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
——作者观察了翠鸟美丽的外形: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
3.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对翠鸟进行观察的?
——作者是按照从整体到部分的顺序,抓住翠鸟颜色的细微变化进行观察描写的。
4.从哪里可以看出作者的细致观察?
我正想着,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可是,没一会儿,它飞起来了,红色的长嘴衔着一条小鱼。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
——作者观察了翠鸟捕鱼的情景:“我”看到了翠鸟捕鱼时“冲”“飞”“衔”“站”“吞”等一系列敏捷的动作,从中我们感受到作者观察的细致。
5.对比朗读翠鸟的外形和捕鱼片段,你发现作者观察的技巧了吗?
——作者对翠鸟进行了细致的观察,详细介绍了翠鸟外形的色彩美,还关注了翠鸟捕鱼的动作,使我们对翠鸟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
活动二:拓展阅读《鸬鹚》,再探观察方法
想观察一场精彩的“捕鱼表演”吗?那就走进郑振铎先生笔下的《鸬鹚》吧!圈出渔人指挥鸬鹚捕鱼的动词,想象鸬鹚捕鱼的情景,说说这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渔人忽然站起来,拿竹篙向船舷上一抹,这些水鸟都扑扑地钻进水里去了。湖面上荡起一圈圈粼粼的波纹,无数浪花在夕阳的柔光中跳跃。
——作者细致地观察了渔人指挥鸬鹚捕鱼的动作。
一只鸬鹚钻出水面,拍着翅膀跳上渔船,喉囊鼓鼓的。渔人一把抓住它的脖子,把吞进它喉囊的鱼挤了出来,又把它甩进水里。
——连续的动作描写,写出了鸬鹚捕鱼又快又准,与渔人配合默契,这就是鸬鹚捕鱼给我们留下的印象。
总结观察方法:抓住特点,用眼睛细致观察。
课堂小结:
正是因为作者分别对翠鸟和鸬鹚的外形、动作进行了细致的观察和描写,才使它们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生活中,我们也要学会用一双充满智慧的眼睛细心观察周围事物,发现生活之美。
布置作业:
请你观察身边的一种动物、植物或一处场景,在观察记录单上简要地记录观察所得吧。
【板书设计】
14搭船的鸟
翠鸟 抓住特点
细致观察
外形 美 动作 快
第二课时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如何对翠鸟的外形、捕鱼动作进行细致观察、描写,这节课我们继续跟着作者学观察,发现动物之美。
回顾旧知:
《搭船的鸟》这一课,作者抓住翠鸟的特点,既观察翠鸟的外形又观察了它捕鱼时的动作,才使它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同时,我们也学会了抓住特点,用眼睛细致观察的观察方法。
活动三:拓展《会飞的蜘蛛》,强化观察方法
1.蜘蛛是如何做到在空中飞翔的?结合《会飞的蜘蛛》这篇文章,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借助风力起飞。
——完成“着陆”,开始新生活。
2.文中哪些地方能够体现作者用心、细致的观察?
蜘蛛从肚子里吐出细丝,把它搭在灌木丛上。风儿接住了蛛丝,就这儿那儿地到处扯,可就是扯不断它,因为它像丝线一样结实。
蜘蛛蹲在地上。挂在树枝和地面之间的蛛丝在空中飘荡。蜘蛛坐着绕蛛丝。它自身搅进蛛丝里面,整个身子就同包在一个丝做的小球里似的,而蛛丝还在源源不断地吐出来。
蛛丝变得越来越长,风儿更用力地扯它。
蜘蛛在地上站稳,把脚牢牢地扎住。
“一、二、三!”蜘蛛迎风爬过去。它咬断了挂着的一头。
一阵风吹来,蜘蛛脱离了地面。
蜘蛛和蛛丝飞了起来。
赶快把绕着的蛛丝捯开!
空中小球正在升起……在草丛、灌木丛的上空高高飞翔。
——连续的动作描写,体现了作者用心、细致的观察。
活动四:学以致用,写好眼中的动物
1.观看蜗牛爬行的视频,仔细观察,你发现了小蜗牛哪些有趣的动作
——学生自由发言,言之有理即可。
2.写一写蜗牛爬行的片段。
开头示例:雨停了,我和爸爸去买菜,在路上看到了几只蜗牛正慢悠悠地爬着……
3.借助评价小助手,小组内评一评。
——范文示例: 雨后的石板路上,一只蜗牛正缓缓挪动。它背着半透明的螺旋壳,像扛着一座小小的房子,柔软的身体紧紧贴着地面,每往前挪一步,身体就会轻轻一缩,再慢慢舒展,越拉越长,它带着壳一摇一晃地向前挪,留下一道细细的银痕。
课堂小结:
只要我们能仔细观察小动物,抓住动作变化进行细致观察,我们也能妙笔生花,写好眼中的动物。下节课我们将走进任务二:跟着作者学观察,发现事物之美。
布置作业:
请细致观察身边的事物,继续完善观察记录单吧。
【板书设计】
14搭船的鸟
抓住外形和动作特点
细致观察
(
1
)(共33张PPT)
万物多姿多彩,世界五彩缤纷。生活中并不缺少美,只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让我们用心观察,描绘世界的美,共同创编一本《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班级文集吧!
体会作者是怎样留心观察周围事物的。
仔细观察,把观察所得写下来。
任务一:
跟着作者学观察,
发现动物之美
任务二:
跟着作者学观察,
发现事物之美
任务三:
跟着作者学观察,
发现植物之美
任务四:
留心观察生活,
描绘我眼中的美
留心观察生活,创编《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班级文集
三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14 搭船的鸟
课型:精读引领课
课时:2
任务一:跟着作者学观察,发现动物之美
活动一:跟着作者去观察,发现写作技巧
活动二:拓展阅读《鸬鹚》,再探观察方法
活动三:拓展阅读《会飞的蜘蛛》,强化观察方法
活动四:学以致用,写好眼中的动物
第一课时
活动一:跟着作者去观察,发现写作技巧
活动一:跟着作者去观察,发现写作技巧
1.作者在探亲的旅途中,观察最细致的是什么?
翠鸟
2.读读描写翠鸟的段落,看看翠鸟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作者是怎样观察描写的。
我看见一只( )的小鸟站在船头,多么美丽啊!它的羽毛是( )的,翅膀带着一些( ),比鹦鹉还漂亮。它还有一张( )的长嘴。
彩色
翠绿
蓝色
红色
我看见一只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多么美丽啊!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着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
翠绿
蓝色
红色
羽毛
翅膀
长嘴
作者细致观察了翠鸟美丽的外形。
从整体到部分
3.作者是按照怎样的顺序对翠鸟进行观察的?
羽毛
长嘴
翅膀
我正想着,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可是,没一会儿,它飞起来了,红色的长嘴衔着一条小鱼。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
4.从哪里可以看出作者的细致观察?
我正想着,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可是,没一会儿,它飞起来了,红色的长嘴衔着一条小鱼。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
从五个连续的动作,看出翠鸟捕鱼动作敏捷,作者观察细致。
我看见一只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多么美丽啊!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有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
我正想着,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可是,没一会儿,它飞起来了,红色的长嘴衔着一条小鱼。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
美丽的外形
捕鱼的动作
5.对比朗读翠鸟的外形和捕鱼片段,你发现作者观察的技巧了吗?
抓住特点,细致观察,既观察翠鸟的外形,又观察它的动作。
活动二:拓展阅读《鸬鹚》,再探观察方法
活动二:拓展阅读《鸬鹚》,再探观察方法
1.阅读《鸬鹚》,圈出渔人指挥鸬鹚捕鱼的动词,想象鸬鹚捕鱼的情景,说说这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作者细致地观察了渔人指挥鸬鹚捕鱼的动作。
渔人忽然站起来,拿竹篙向船舷上一抹,这些水鸟都扑扑地钻进水里去了。湖面上荡起一圈圈粼粼的波纹,无数浪花在夕阳的柔光中跳跃。
一只鸬鹚钻出水面,拍着翅膀跳上渔船,喉囊鼓鼓的。渔人一把抓住它的脖子,把吞进它喉囊的鱼挤了出来,又把它甩进水里。
印象:鸬鹚捕鱼又快又准,与渔人配合默契。
抓住特点,用眼睛细致观察。
布置作业
请你观察身边的一种动物、植物或一处场景,在观察记录单上简要地记录观察所得吧。
第二课时
我看见一只彩色的小鸟站在船头,多么美丽啊!它的羽毛是翠绿的,翅膀带有一些蓝色,比鹦鹉还漂亮。它还有一张红色的长嘴。
我正想着,它一下子冲进水里,不见了。可是,没一会儿,它飞起来了,红色的长嘴衔着一条小鱼。它站在船头,一口把小鱼吞了下去。
美丽的外形
捕鱼的动作
回顾旧知
抓住特点,用眼睛细致观察,既观察翠鸟的外形,又观察它的动作。
回顾旧知
活动三:拓展阅读《会飞的蜘蛛》,强化观察方法
活动三:拓展阅读《会飞的蜘蛛》,强化观察方法
.
蜘蛛是如何做到在空中飞翔的?结合《会飞的蜘蛛》这篇文章,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风力
“着陆”
新生活
会飞的蜘蛛
没有翅膀怎么飞呢?
可有些蜘蛛就变成了(应当耍点小花招!)凌空漫游的飞行员。
蜘蛛从肚子里吐出细丝,把它搭在灌木丛上。风儿接住了蛛丝,就这儿那儿地到处扯,可就是扯不断它,因为它像丝线一样结实。
蜘蛛蹲在地上。挂在树枝和地面之间的蛛丝在空中飘荡。蜘蛛坐着绕蛛丝。它自身搅进蛛丝里面,整个身子就同包在一个丝做的小球里似的,而蛛丝还在源源不断地吐出来。
蛛丝变得越来越长,风儿更用力地扯它。
蜘蛛在地上站稳,把脚牢牢地扎住。
“一、二、三!”蜘蛛迎风爬过去。它咬断了挂着的一头。
一阵风吹来,蜘蛛脱离了地面。
蜘蛛和蛛丝飞了起来。
赶快把绕着的蛛丝捯开!
空中小球正在升起……在草丛、灌木丛的上空高高飞翔。
……
当许多这样的蜘蛛和它们的蛛丝在空中飞翔时——这样的事常发生在秋季天气晴朗干燥的日子里——村里人就说:“小阳春”到了。空中飞舞着秋天的银光闪闪的白发……
会飞的蜘蛛
没有翅膀怎么飞呢?
可有些蜘蛛就变成了(应当耍点小花招!)凌空漫游的飞行员。
蜘蛛从肚子里吐出细丝,把它搭在灌木丛上。风儿接住了蛛丝,就这儿那儿地到处扯,可就是扯不断它,因为它像丝线一样结实。
蜘蛛蹲在地上。挂在树枝和地面之间的蛛丝在空中飘荡。蜘蛛坐着绕蛛丝。它自身搅进蛛丝里面,整个身子就同包在一个丝做的小球里似的,而蛛丝还在源源不断地吐出来。
蛛丝变得越来越长,风儿更用力地扯它。
蜘蛛在地上站稳,把脚牢牢地扎住。
“一、二、三!”蜘蛛迎风爬过去。它咬断了挂着的一头。
一阵风吹来,蜘蛛脱离了地面。
蜘蛛和蛛丝飞了起来。
赶快把绕着的蛛丝捯开!
空中小球正在升起……在草丛、灌木丛的上空高高飞翔。
……
当许多这样的蜘蛛和它们的蛛丝在空中飞翔时——这样的事常发生在秋季天气晴朗干燥的日子里——村里人就说:“小阳春”到了。空中飞舞着秋天的银光闪闪的白发……
连续动作
体现了作者用心、细致的观察。
活动四:学以致用,写好眼中的动物
活动四:学以致用,写好眼中的动物
1.观看蜗牛爬行的视频,仔细观察,你发现了小蜗牛哪些有趣的动作
2.写一写蜗牛爬行的片段。
评价小助手
关注动作,细致观察。
运用动词将蜗牛爬行的过程写清楚。
我获得了 颗星
雨停了,我和爸爸去买菜,在路上看到了几只蜗牛正慢悠悠地爬着……
雨后的石板路上,一只蜗牛正缓缓挪动。它背着半透明的螺旋壳,像扛着一座小小的房子,柔软的身体紧紧贴着地面,每往前挪一步,身体就会轻轻一缩,再慢慢舒展,越拉越长,它带着壳一摇一晃地向前挪,留下一道细细的银痕。
示例:
布置作业
请细致观察身边的事物,继续完善观察记录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