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 金色的草地 教案+课件

文档属性

名称 15 金色的草地 教案+课件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2.5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10-21 08:09:25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15 金色的草地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说出草地的变化情况及变化的原因,体会“我”观察的细致。
2.引导学生自己观察某一种事物的变化情况并和同学交流。感受细致观察给生活带来的快乐,增强留心观察的意识。
【拓展资源】
丛书:《城中天籁(节选)》《小溪》
【课型安排与课时建议】
精读引领课   课时建议: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大自然中汇聚了千姿百态的事物,蕴含着丰富多彩的知识。上节课,我们通过学习《搭船的鸟》,体会到作者细致的观察和描写,感受了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美。今天,让我们走进《金色的草地》,了解缤纷世界中有趣的植物,感受细致观察带来的快乐。让我们一起走进任务二:跟着作者学观察,发现事物之美。
回顾旧知
回顾课文,说说草地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草地的颜色会随着时间变化,神奇、可爱、有趣。
活动一:走进草地,探究奇妙的变化。
1.留心观察,窗外的草地也会有别样的趣味,课文中描写了哪些有趣的场景?我们一起来交流吧!
◎画:课文描写了哪几个场景。
◎填:梳理关键词,填写结构图。
◎说:借助结构图说一说。
——蒲公英盛开时草地变成金色;我和弟弟在草地上玩耍,互相往对方脸上吹蒲公英茸毛;我去钓鱼时发现草地的颜色会发生变化,并通过细致观察,明白了变化的原因。
2.再读课文,发现草地的秘密,借助提示填一填。
早上,草地是(绿色)的;中午,草地是(金色)的;傍晚,草地是(绿色)的。
——不同的时间,草地的颜色是不同的。这真是可爱的草地啊!
3.作者是如何发现草地颜色的变化及原因的?
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是金色的。傍晚的时候,草地又变绿了。
——作者去钓鱼的时候发现了草地的秘密,可见作者留心观察生活。
——“很早”“中午”“傍晚”,每个时间点草地的样子都不一样,经过不同时段观察,作者发现了草地颜色的变化。
引出观察小妙招1:不同时段观察,发现事物变化。
4.作者不仅观察到了草地的变化,还找到了草地发生变化的原因。
早上,草地是(绿色)的,因为蒲公英( );
中午,草地是(金色)的,因为蒲公英( );
傍晚,草地是(绿色)的,因为蒲公英( )。
——早上,草地是绿色的,因为蒲公英花朵合拢了。
——中午,草地是金色的,因为蒲公英花朵张开了。
——傍晚,草地是绿色的,因为蒲公英花朵又合拢了。
引出观察小妙招2:仔细观察,探究原因。
5.正因为作者的细致观察,所以他才有了这样的感受:
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从那时起,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
小结:课文中的“我”不仅观察了草地的颜色,还在不同时间点观察了草地颜色的变化,更进一步观察发现了草地颜色的变化和蒲公英花朵张开、合拢的关系,观察得非常细致。所以,对一种事物进行不同时段的细致观察,可以发现事物的变化,也可以发现更多生活之美。
活动二:拓展阅读,寻觅爬山虎的足迹
1.你知道吗?在高楼林立的城市里藏着一片会“生长”的绿色森林,让我们一起阅读《城中天籁(节选)》,去发现城市里的绿色奇迹,然后写一写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作者细致的观察。
——作者对爬山虎进行了从冬到春的持续观察,且运用多感官对爬山虎形态、大小、颜色等方面都进行了观察,这些地方都让我感受到了作者细致的观察。
初冬,墙面上的爬山虎早已褪尽绿色,只剩下无叶的藤蔓,蚯蚓般密布墙面。
整个冬天,这些藤蔓没有任何变化,在凌厉的寒风中,它们看上去已经没有了生命的迹象。
寒冬过去,风开始转暖,然而墙上的爬山虎依然不见动静。
终于,那些看似干枯的藤蔓开始发生变化,一些暗红色的芽苞,仿佛是一夜间长成,起初只是米粒大小,密密麻麻,每日见大,不到一个星期,芽苞便纷纷绽开,吐出淡绿色的嫩叶。
没有多少日子,墙上已是一片青绿。而我家里的那几扇东窗,成了名副其实的绿窗。窗框上,不时有绿得近乎透明的卷须和嫩叶探头探脑,日子久了,竟长成轻盈的窗帘,随风飘动。
——从“初冬”“整个冬天”“寒冬过去”“不到一个星期”“没有多少日子”等词语看出作者经过了不同时段地细致观察。
——从“蚯蚓般密布墙面”“暗红色的芽苞”“米粒大小”“淡绿色的嫩叶”“绿得近乎透明的卷须和嫩叶”等词语看出作者对爬山虎形态、大小、颜色等方面都进行了观察。
2.生活中你留意过哪些事物的变化?和同学交流一下吧。
——向日葵的花朵随着太阳转动。
——含羞草被触碰后会“害羞”地垂下叶柄……
布置作业:
向日葵、含羞草,它们为什么会发生这些变化?大家课后可以做深入研究,也可以在之前观察的基础上,连续观察一种事物,侧重观察事物的变化情况,并在观察记录单上记录观察所得。
课堂小结:
世界五彩缤纷,需要我们用心体会。希望同学们都能做生活的有心人,细致观察,发现世界更多的美好。
【板书设计】
15金色的草地
早上 合拢 绿色
蒲公英 中午 张开 金色 不同时段细致观察
傍晚 合拢 绿色
第二课时
上节课,我们一起走进了《金色的草地》,发现了草地奇妙的变化,跟着作者学习了进行连续细致观察的方法。这节课,让我们继续学习观察方法和写作方法。
回顾旧知
早上,草地是( 绿色 )的,因为蒲公英( 花朵合拢 );
中午,草地是( 金色 )的,因为蒲公英( 花朵张开 );
傍晚,草地是( 绿色 )的,因为蒲公英( 花朵合拢 )。
——作者对草地进行了不同时段的细致观察。
活动三:拓展阅读《小溪》,感受童年之趣
在作者圣野童年的记忆里,流淌着一条活泼欢快的金色的小溪,阅读《小溪》,看看作者写了童年的哪些趣事或场景,你感受到作者怎样的心情?
在知了唱歌的季节,我还放过羊。小羊一路走,一路撒着圆滚滚的黑色的“小豆”。到晚上,我梦见这些黑豆豆全都变成了金豆豆。这样一来,我也就成了金子国里最富有的国王。
——童年的“我”生活的场景中,到处充满着自然的乐趣,而“我”也心怀无限美好的想象。
出门遇到小伙伴,跟他们手拉手,到小溪流过的那一片草地上玩玩。我最爱玩钓青虫。青草地上,张大眼睛仔细找,可以找到一个个圆圆的小洞洞。我知道,每个小洞洞里都躲着一条虫,我只要拿一根逗虫子的小草耐心地钓,就能把青虫钓上来。
——找小洞洞钓青虫,多么有趣而自由!
——作者的心情:自由、快乐。
活动四:梳理交流,探留心观察之妙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通过学习《搭船的鸟》和(金色的草地》,我们领略了两位作者高超细致的观察能力,见识了他们非凡的写作能力。今天,就让我们回顾梳理,打开写作之门。
梳理课文,感受留心观察的好处。
学生小组交流后教师总结:
——一次平常的探亲之旅,因为留心观察,作者认识了一位可爱的新朋友——会“搭船”的翠鸟。窗前的草地对我们来说再熟悉不过了,但作者仔细留意,就发现了奇妙的变化。看来,留心观察周围的事物,我们就会有新的发现。
——翠鸟的美在于它有着色彩艳丽的羽毛和敏捷的身手。草地的色彩会发生奇妙的变化,原来是因为蒲公英的花有时张开,有时合拢。细致观察可以让我们对事物有更多更深的了解。
活动五:初试身手,打开写作之门
1.阅读“初试身手”中的小例文,思考作者从哪些方面对事物进行了细致的观察?
——学生自由发言交流后,教师出示顺口溜进行记忆。
五官感受很重要,眼耳鼻舌都用到。
身体感受与心理,合理想象不可少。
敢于表达勤练笔,写出作文一定好。
——用上观察法宝,能更生动具体地把观察到的事物写下来,会让我们充分发现生活的乐趣。
初试身手。你在生活中观察到了什么?用几句话写下来和同学们交流吧!
3.借助评价小助手,小组内互评,互相提出修改意见,独立修改。
课堂小结:
希望同学们养成留心观察的习惯,从生活中积累更多的习作素材,因为生活有多丰富,习作就会有多精彩!下节课我们将走进任务三:跟着作者学观察,发现植物之美。
布置作业:
请继续细致观察身边的事物,完善观察记录单,为习作课做好准备。
【板书设计】
15 金色的草地
留心周围 细致观察
看 听 闻 摸……(多感官)(共38张PPT)
任务一:
跟着作者学观察,
发现动物之美
任务二:
跟着作者学观察,
发现事物之美
任务三:
跟着作者学观察,
发现植物之美
任务四:
留心观察生活,
描绘我眼中的美
留心观察生活,创编《我们眼中的缤纷世界》班级文集
三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15 金色的草地
课型:精读引领课
课时:2
任务二:跟着作者学观察,发现事物之美
活动一:走进草地,探究奇妙的变化
活动二:拓展阅读,寻觅爬山虎的足迹
活动三:拓展阅读《小溪》,感受童年之趣
活动四:梳理交流,探留心观察之妙
活动五:初试身手,打开写作之门
第一课时

任务二:跟着作者学观察,发现植物之美
活动一:走进《金色的草地》,探究奇妙的变化。
活动二:阅读《城中天籁》,寻觅爬山虎的足迹。
活动三:留意事物变化,交流分享新发现。
活动四:梳理交流,探留心观察之妙。
活动五:初试身手,打开写作之门。
活动六:拓展总结,奠“写作"之基。
回顾旧知


回顾课文,说说草地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草地的颜色会随着时间变化,神奇、可爱、有趣。
活动一:走进草地,探究奇妙的变化

1.留心观察,窗外的草地也会有别样的趣味,课文中描写了哪些有趣的场景?我们一起来交流吧!
◎画:课文描写了哪几个场景。
◎填:梳理关键词,填写结构图。
◎说:借助结构图说一说。


活动一:走进草地,探究奇妙的变化
15
金色的草地




我们住在乡下,窗前是一大片草地。草地上长满了蒲公英。当蒲公英盛开的时候,这片草地就变成金色的了。
  我和弟弟常常在草地上玩耍。有一次,弟弟跑在我前面,我装着一本正经的样子,喊:“谢廖沙!”他回过头来,我就使劲一吹,把蒲公英的茸毛吹到他的脸上。弟弟也假装打哈欠,把蒲公英的茸毛朝我脸上吹。就这样,这些并不引人注目的蒲公英,给我们带来了不少快乐。
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
  
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是金色的。傍晚的时候,草地又变绿了。这是为什么呢?我来到草地上,仔细观察,发现蒲公英的花瓣是合拢的。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花朵张开时,花瓣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了,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从那时起,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
蒲公英盛开时草地变成金色。
我去钓鱼时发现草地的颜色会发生变化,并通过细致观察,明白了变化的原因。
我和弟弟在草地上玩耍,互相往对方脸上吹蒲公英绒毛。
留心观察,窗外的草地也会有别样的趣味,课文中描写了哪些有趣的场景?我们一起来交流吧!

我和弟弟在草地上玩耍,互相往对方脸上吹蒲公英茸毛
蒲公英盛开时草地
变成金色
我去钓鱼时发现草地的颜色会发生变化,并通过细致观察,明白了变化的原因。
蒲公英盛开
草地会变色

我可以用上关联词“先、然后、最后”连起来说一说。
发挥想象说场景
2.再读课文,发现草地的秘密,借助提示填一填。
是绿色的
花朵合拢了
变成金色了
花朵张开了
又变绿了
花朵又合拢了
3.讨论交流:
作者是如何发现草地颜色的变化及原因的?

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是金色的。傍晚的时候,草地又变绿了。这是为什么呢?我来到草地上,仔细观察,发现蒲公英的花瓣是合拢的。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花朵张开时,花瓣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了,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不同时段观察,
发现事物变化
观察小妙招
想一想:
作者观察时,从早晨到中午,再到傍晚,你想到了什么?

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花朵张开时,花瓣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了,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有一天,我起得很早去钓鱼,发现草地并不是金色的,而是绿色的。中午回家的时候,我看见草地是金色的。傍晚的时候,草地又变绿了。这是为什么呢?我来到草地上,仔细观察,发现蒲公英的花瓣是合拢的。原来,蒲公英的花就像我们的手掌,可以张开、合上。花朵张开时,花瓣是金色的,草地也是金色的;花朵合拢时,金色的花瓣被包住了,草地就变成绿色的了。
  
仔细观察,
探究原因
观察小妙招
想一想:
作者观察时,从“发现”到“看见”,再到“仔细观察”,你想到了什么?

多么可爱的草地!多么有趣的蒲公英!从那时起,蒲公英成了我们最喜爱的一种花。
活动二:拓展阅读,寻觅爬山虎的足迹
活动二:拓展阅读,寻觅爬山虎的足迹


1.阅读《城中天籁(节选)》,去发现城市里的绿色奇迹,写一写你从哪些地方感受到了作者细致的观察。
作者对爬山虎进行了从冬到春的持续观察,且运用多感官对爬山虎形态、大小、颜色等方面都进行了观察,这些地方都让我感受到了作者细致的观察。
初冬,墙面上的爬山虎早已褪尽绿色,只剩下无叶的藤蔓,蚯蚓般密布墙面。
整个冬天,这些藤蔓没有任何变化,在凌厉的寒风中,它们看上去已经没有了生命的迹象。
寒冬过去,风开始转暖,然而墙上的爬山虎依然不见动静。
终于,那些看似干枯的藤蔓开始发生变化,一些暗红色的芽苞,仿佛是一夜间长成,起初只是米粒大小,密密麻麻,每日见大,不到一个星期,芽苞便纷纷绽开,吐出淡绿色的嫩叶。
没有多少日子,墙上已是一片青绿。而我家里的那几扇东窗,成了名副其实的绿窗。窗框上,不时有绿得近乎透明的卷须和嫩叶探头探脑,日子久了,竟长成轻盈的窗帘,随风飘动。
不同时段地细致观察。
初冬,墙面上的爬山虎早已褪尽绿色,只剩下无叶的藤蔓,蚯蚓般密布墙面。
整个冬天,这些藤蔓没有任何变化,在凌厉的寒风中,它们看上去已经没有了生命的迹象。
寒冬过去,风开始转暖,然而墙上的爬山虎依然不见动静。
终于,那些看似干枯的藤蔓开始发生变化,一些暗红色的芽苞,仿佛是一夜间长成,起初只是米粒大小,密密麻麻,每日见大,不到一个星期,芽苞便纷纷绽开,吐出淡绿色的嫩叶。
没有多少日子,墙上已是一片青绿。而我家里的那几扇东窗,成了名副其实的绿窗。窗框上,不时有绿得近乎透明的卷须和嫩叶探头探脑,日子久了,竟长成轻盈的窗帘,随风飘动。
形态、大小、颜色等方面都进行了观察。
2.生活中你留意过哪些事物的变化?和同学交流一下吧。
向日葵随着太阳转
含羞草“害羞”了
大家课后可以做深入研究,也可以在之前观察的基础上,连续观察一种事物,侧重观察事物的变化情况,并在观察记录单上记录观察所得。
布置作业
第二课时

早上,草地是( 绿色 )的,因为蒲公英(    );
中午,草地是( 金色 )的,因为蒲公英(   );
傍晚,草地是( 绿色 )的,因为蒲公英(    )。
花朵是合拢的
花朵是张开的
花朵是合拢的
不同时段细致观察
回顾旧知


活动三:拓展阅读《小溪》,感受童年之趣
阅读《小溪》,看看作者写了童年的哪些趣事或场景,你感受到作者怎样的心情?
采野果、捡金山雀
逮红蜻蜓
放羊、夜晚梦见金豆豆
钓青虫喂小鸡
自由、快乐
活动三:拓展阅读《小溪》,感受童年之趣
.

在知了唱歌的季节,我还放过羊。小羊一路走,一路撒着圆滚滚的黑色的“小豆”。到晚上,我梦见这些黑豆豆全都变成了金豆豆。这样一来,我也就成了金子国里最富有的国王。
童年的“我”生活的场景中,到处充满着自然的乐趣,而“我”也心怀无限美好的想象。
出门遇到小伙伴,跟他们手拉手,到小溪流过的那一片草地上玩玩。我最爱玩钓青虫。青草地上,张大眼睛仔细找,可以找到一个个圆圆的小洞洞。我知道,每个小洞洞里都躲着一条虫,我只要拿一根逗虫子的小草耐心地钓,就能把青虫钓上来。
找小洞洞钓青虫,多么有趣而自由!
活动四:梳理交流,探留心观察之妙

活动四:梳理交流,探留心观察之妙
.

回顾课文,感受留心观察的好处。
一次平常的探亲之旅,因为留心观察,作者认识了一位可爱的新朋友——会“搭船”的翠鸟。
窗前的草地对我们来说再熟悉不过了,但作者仔细留意,就发现了奇妙的变化。
看来,留心周围的事物,我们就会有新的发现。
梳理与交流
翠鸟的美在于它有着色彩艳丽的羽毛和敏捷的身手。
细致的观察可以让我们对事物有更多更深的了解。
草地的色彩会发生奇妙的变化,原来是因为蒲公英的花有时张开,有时合拢。
活动五:初试身手,打开写作之门

1.阅读“初试身手”中的小例文,思考作者从哪些方面对事物进行了细致的观察
活动五:初试身手,打开写作之门


五官感受很重要,眼耳鼻舌都用到。
身体感受与心理,合理想象不可少。
敢于表达勤练笔,写出作文一定好。
用上观察法宝,能更生动具体地把观察到的事物写下来。
观察法宝
2.初试身手。你在生活中观察到了什么?用几句话写下来和同学们交流吧!
评价小助手
观察细致,用了两种以上感官。
语句通顺,能把观察所得写出来。
我获得了 颗星
布置作业
请继续细致观察身边的事物,完善观察记录单吧,为习作课做好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