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一2026学年第一学期八年级教学质量检测
历史试题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
1.人民英雄纪念碑八块浮雕中的“虎门销烟”描绘了销烟志士们神情坚毅地将一箱箱烟土倒入销烟池中的场
景。将这块浮雕作为人民英雄纪念碑的第一块浮雕是为了强调(】
A.农民阶级要求得到土地的强烈愿望
B.中华民族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
C.近代中国由沉沦向复兴迈进的转折
D.仁人志士探索救国道路的艰辛历程
2.1843年是上海历史使的一个转折点。自此以后,上海开始面向国外、面向世界。你认为导致上海地位变
化的历史原因是(
A.上海是国际化大都市
B.《南京条约》签订后上海开埠通商
C.《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在口岸开设工厂
D.清政府主动对上海进行对外开放
3.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开放了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个通商口岸。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中国被
迫开放汉口、九江、南京等十处通商口岸,这体现出列强的侵略(
A.进一步深入中国腹地
B.开始破坏中国的关税主权
C.由东南沿海深入长江中下游地区
D.破坏了中国的领土主权
4.沃斯利《1860年对中国战争的行动与述说》:“我们进去的时候,这些花园还像神话故事中描述得那样
神奇:而我们在10月19日离开的时候,花园已被洗劫一空,一片狼藉。”材料中的“我们”是()
A.英国和美国B.英国和法国C.美国和俄国D,英国和日本
5.甲午战争前,外国对中国的资本输出数量不多。甲午战争后,帝国主义通过设厂、筑路、开矿等方式加大
对华投资,1902年投资总额达15亿美元,比甲午战争前增加5至8倍。这一变化反映了()
A.洋务运动未能取得成效B.中国开始丧失关税自主权
C.西方列强经济侵略加剧
D.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加快
6.英国通过不平等条约割占了中国香港。其中,割占香港九龙司地方一区的是)
A.《北京条约》B.《天津条约》C.《望厦条约》D.《黄埔条约》
7.19世纪60年代至20世纪初,中国社会各阶层先后是不同的救国方案,推动近代化进程。其中标志着
中国从“器物革新”向“制度变革”转变的是()
A.洋务运动B.戊戊变法C.新文化运动
D.五四运动
8.张謇认为中国要振兴,必须以棉、铁两种工业为中心,1910年,他正式提出“棉铁政策”。认为“至柔
唯棉,至刚唯铁”。这表明他主张()
A.自强求富B.君主立宪C.实並救国D.物竞天择
9.下列说法中,表明清政府成为“列强统治中国的工具”的是()
A.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
B.拆毁大沽炮台,在北京到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外国派兵驻扎
C.赔款4.5亿两白银
D.严禁人民参加各种形式的反帝活动
10.据不完全统计,1895年至1898年,被列强攫取修筑权的铁路竟多达一万零二存千米。同时,各国还通
过在华开矿设厂和大量输出商品等渠道,对中国进行经济掠夺。材料表明(
A.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
B.列强取得在华通商权利
C.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
D.洋务运动取得重大成效
第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