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34张PPT)
专题十四
世界文化发展与文化交流
体系建构
专题线索
线索一: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 世界各个地域的早期人类社会是人类多样文化的源头。在中华文化形成和发展的同时,世界其他地区也形成和发展起多姿多彩的地域文化。古代西亚和北非孕育的两河流域文明和古代埃及文明,深刻影响了地中海周边区域。阿拉伯人继承了西亚、北非、希腊、罗马文明的传统,创造出自己独特的文化,阿拉伯帝国成为东西文化交流的桥梁。古典希腊和罗马的文化对欧洲文化产生了深远影响,西欧基督教文明在此基础上形成。拜占庭帝国和俄罗斯的文化深受东正教的影响。南亚的古代印度文化颇具特色。东亚的朝鲜和日本的文化及东南亚文化既有本土文化的底蕴,又受到中华文化等外来文化的影响。因大洋阻隔而与欧亚大陆缺乏交流的美洲独立发展起印第安文化
线索二:多途径的文化交流 人口迁移、商路和贸易、战争等形式均促进世界各地思想文化的碰撞、交流、交往与交融。古代以地中海为核心,西亚、北非、希腊文明交流较为频繁;古代中国与西亚、北非、南亚、欧洲等地主要通过海陆丝绸之路,建立联系。近现代北美、拉美、印度、埃及、新加坡等形成多元文化
主干知识
1.古代西亚、非洲文化
古代西
亚文化 文字 楔形文字是迄今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文字
文学 《吉尔伽美什》是目前所知世界上最早的史诗
建筑和艺术 苏美尔人的泥偶雕像、亚述帝国的王宫(人首飞牛)等
法典 《汉谟拉比法典》反映古巴比伦王国政治、社会和经济等多方面的情况
古代埃
及文化 文字书写 象形文字(那尔迈调色板)、莎草纸
建筑艺术 金字塔、神庙(卡尔纳克神庙)等
科学技术 最早的太阳历等
阿拉伯文化 特点 融合东西方文化遗产
文学 悬诗、《天方夜谭》
数学 伊本·穆萨的《积分和方程计算法》把代数学发展为独立学科、阿拉伯数字
天文 白塔尼的《萨比天文历表》对欧洲天文学产生很大影响
医学 伊本·西那的《医典》是一部医学百科全书,传入欧洲后长期用作标准教科书
2.欧洲文化的形成
欧洲文化
的源头 古希腊
文化 哲学 苏格拉底(对话形式)、柏拉图(“学园”、几何学)和亚里士多德(“百科全书式的学者”)被后世称为“三大哲人”
文学 《荷马史诗》(后世西方文学创作的源泉)、悲剧、喜剧
雕塑、建筑 米隆《掷铁饼者》、帕特农神庙
史学 希罗多德《历史》(开创叙事体撰史体裁)、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罗马
文化 法律 《十二铜表法》是古罗马第一部成文法,奠定公民法基础
史学 李维的《罗马史》、塔西佗的《编年史》
建筑、历法 万神殿、大竞技场、儒略历
中古西
欧文化 特点 以基督教文化为特征
神学 基督教文化的载体是阐述教义的《圣经》以及研究教义的神学(托马斯·阿奎那)
文学 骑士文学《罗兰之歌》、市民文学《列那狐的故事》
拜占庭
文化 特点 继承古代希腊、罗马文化,融汇基督教文化和西亚、北非文化
宗教 东正教(国教、君士坦丁堡是东正教中心)
法律 《罗马民法大全》对欧洲的法学思想和法制的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建筑 圣索菲亚大教堂(罗马式穹顶)
俄罗斯
文化 特点 深受拜占庭文化影响
文学 《伊戈尔远征记》
宗教 东正教中心转移到俄罗斯
建筑 圆顶多塔风格的教堂建筑
3.南亚、东亚与美洲的文化
古代印
度文化 制度、宗教 种姓制度、婆罗门教、佛教、印度教
文学 《梨俱吠陀》《摩诃婆罗多》《罗摩衍那》
建筑、数学 佛塔、石柱和石窟;发明包括“0”在内的十个数字符号
传播 对东南亚产生广泛影响(柬埔寨的吴哥窟)
古代朝
鲜文化 天文 瞻星台
史学 《三国史记》《高丽史》
交流 中国的佛教、道教、儒学、制度、文字等传入朝鲜
古代日本
文化 宗教、制度 神道、天皇制度、武士道
文学 《万叶集》《源氏物语》
建筑、艺术 法隆寺;大和绘、浮世绘
交流 借用汉字创制片假名和平假名,中国的制度、儒学、佛教等深刻影响了日本文化发展
美洲印第
安文化 玛雅文化 崇拜自然神(创造之神伊查姆·纳),建造羽蛇神金字塔,创造独特文字,发明“玛雅历”,知道“零”的概念,创造出20进制
印加文化 崇拜太阳神,建造驿道和太阳庙,使用麻醉剂,进行人体解剖,制定太阳历和太阴历
阿兹特克
文化 采用天然铜锻造铜器,使用图画文字记录事件等
4.人口迁徙、文化交融与认同
古代人类
的迁徙 印欧人的
迁徙 分别形成赫梯人、波斯人、希腊人和雅利安人,对整个亚欧大陆区域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亚欧游牧民
族大迁徙 改变亚欧大陆的政治格局;各民族在吸收其他民族文化的基础上促进了本民族文化的发展
近代殖
民活动
和人口
的跨地
域转移 美洲 殖民者的入侵改变了美洲人口结构,形成了新的族群,形成了新的文化认同,发展了欧洲文化主导、融合多种文化因素的新的美洲文化
大洋洲 英国在大洋洲的殖民活动导致当地人口的替代性变化,欧洲文化成为当地文化的主流
华工出国 华工为美洲和大洋洲的开发作出了重要贡献。他们保留和传播着中华文化,促进了美洲和大洋洲经济、文化的发展
现代社
会的移
民和多
元文化 主动
移民 经济全球化孕育了全球流动的劳动力市场(发展中国家向发达国家移民等),也改变着全球劳动力市场结构(知识精英等)
被动移民 战争、灾难、贫困等因素导致难民问题,国际社会努力为难民提供救助
移民社会 美国(民族和文化的多样性)、新加坡(多元文化和谐共处)
5.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古代的商路、贸易与文化交流 丝绸之路是经由中国西北和中亚连通古代东西方的重要商路,欧亚大陆的其他重要商路还有“草原丝绸之路”
“西南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它们为中国与西方之间的物质、技术、文化交流提供了便利
近代以来的世界贸易与文化交流的扩展 近代以来,随着世界各洲之间贸易的扩大,全球贸易网逐步形成;随着商品的流动,各国文化也传播到世界其他地区,同时在相互借鉴中向前发展
6.战争与文化交锋
古代战
争与地
域文化
的演变 亚历山大
远征 亚历山大远征开启了希腊化时代,希腊化时代的文化是希腊文化与西亚、北非等地的文化相互影响的产物
蒙古西征 蒙古西征客观上推动了东西方交流,改变了一些地区的文化面貌
近代战争
与西方文
化的扩张 独立
战争 独立战争直接推动了美利坚民族与美利坚文化的形成,拉美也形成了具有自身特色的多元文化
拿破仑
战争 拿破仑战争后,欧洲的政治文化得以重构,封建、专制成为众矢之的,民主、独立、自由、法治等成为欧洲的普遍诉求
文化
侵略 在回应殖民者文化侵略的过程中,被殖民者会不同程度地接受外来文化,但也会努力保护传统文化,其文化呈现出新的多样性
现代战争
与不同文
化的碰撞
和交流 一战 一战进一步激发了欧洲、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民族民主意识的觉醒,20世纪第一次民族民主运动的高潮出现了
二战 二战进一步从政治理论上确立了民族自决原则与废除殖民主义的正义性,是对殖民主义的致命打击,战后世界殖民体系土崩瓦解,新兴民族国家在建设现代化的过程中,形成了本土文化与西方文化相结合的新文化
素养提升
典例精析
(2025·江苏卷,10)近代以来,中国学者开始关注埃及古文字。受条件所限,他们推断“原始造字之意,六者俱备,原无分于中外也”。1905年,湖南巡抚端方出国考察宪政时途经埃及,拓印了不少碑文,让国人有了确切的研究材料,下图是其中的一幅。由此可知( )
[A]中埃古文字的造字方法相同
[B]两国有相似的历史文化内涵
[C]不同文明之间需要理解交流
[D]清朝官员接受西方政治思想
端方题埃及象形文字拓本
C
思维深化练
(2023·山东卷,10)自罗马共和国晚期起,拱门形制逐渐成为古罗马建筑的一个显著特色。据下图可知,人类文明交往( )
[A]促进了文化艺术的融合
[B]推动了区域文化的统一
[C]改变了文化中心的分布
[D]重塑了民族文化的内核
A
【解析】 罗马共和国晚期,随着罗马的对外扩张,罗马的疆域日益扩大,这推动了罗马与其他地区尤其是西亚地区的文明交流。据图片可知,亚述宫殿门、安息宫殿门和罗马凯旋门在形制上具有相似之处,说明人类文明交往有利于促进文化艺术的融合,故选A项;材料中亚述宫殿门、安息宫殿门和罗马凯旋门在整体建筑风格上仍然存在差异,“文化的统一”说法过于绝对,排除B项;材料没有提及文化中心分布的改变,排除C项;材料通过拱门形制体现不同文明的相互影响,“重塑”说法过于夸张,排除D项。
考向一 丰富多样的世界文化
1.(2022·辽宁卷,12)古埃及早王朝时期,已经形成了三大“创世论”神学体系,这些体系中的神话传说内容都与太阳和水有关。这体现了古埃及( )
[A]王权的衰落 [B]对自然的崇拜
[C]文字的发展 [D]对科学的探索
B
高考题组
【解析】 根据题干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早王朝时期形成的三大“创世论”神学体系,都是关于太阳和水的神话和传说,体现了古埃及对自然的崇拜,故选B项;古埃及神化太阳和水,不能说明其王权衰落,排除A项;题干与文字的发展无关,排除 C项;对科学的探索与题干中“神学体系”“神话传说内容”等不符,排除D项。
2.(2024·安徽卷,11)中古时期,一部取材于查理大帝远征西班牙史实的文学作品写道:“我的宝剑啊,你何其不幸!虽则我要死了,但仍旧不舍你!靠了你,我踏过多少山野,靠了你,我赢得了多少战争,靠了你,我征服了无数土地,由白发的查理统治到今朝。”这一表述旨在( )
[A]揭示战争真相
[B]抒发乡土情怀
[C]传播神话故事
[D]歌颂骑士英雄
D
【解析】 根据材料可知,这一表述是在表现主人公的英勇拼搏、宁死不屈的英雄精神。结合所学知识及材料时间可知这一文学作品是骑士文学,这一表述旨在歌颂骑士英雄,故选D项;材料内容主要是歌颂骑士英雄的英勇精神,没有体现战争的残酷,没有对乡土情怀的描写,排除A、B两项;材料是骑士文学,不是神话故事,排除C项。
考向二 多途径的文化交流
1.(2024·安徽卷,14)18世纪末,东方的茶叶和西印度群岛种植园里的糖,成为英国人日常饮食的一部分。茶叶为英国人的生活增添了诸多雅趣,他们将糖与牛奶加入红茶中,别具匠心地调制成英式红茶。这表明( )
[A]全球联系的加强影响社会文化
[B]亚非拉地区成为欧洲经济附庸
[C]商品的流动加速资本原始积累
[D]工业革命加剧了社会阶层分化
A
【解析】 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全球联系的加强,使得东方的茶叶和西印度群岛种植园里的糖成为英国人日常饮食的一部分,进而推动英式红茶的出现,表明全球联系的加强影响社会文化,故选A项;材料未涉及欧洲国家对亚非拉地区的掠夺,无法得出亚非拉地区成为欧洲经济附庸,排除B项;资本原始积累指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确立前通过暴力使小生产者与生产资料分离和货币资本积累的过程,材料未涉及相关内容,排除C项;材料与工业革命无关,且体现不出社会阶层分化,排除D项。
2.(2022·天津卷,10)下图中包含了近年打捞出的一艘沉船的重要信息。
这些信息可以印证( )
[A]世界市场已基本形成
[B]海上丝绸之路开辟
[C]印度洋贸易往来活跃
[D]欧洲早期殖民扩张
C
【解析】 材料所示时间为10世纪中后期,沉船货品多样,涉及的地区有中国、中东、南亚、中亚、东南亚,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属于传统印度洋贸易覆盖地区,图片信息可以印证印度洋贸易往来活跃,故选C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新航路开辟后,世界市场才开始形成,时间不符,排除A项;B项材料无从体现,排除;欧洲早期殖民扩张开始于新航路开辟后,时间不符,排除D项。
[历史解释] 世界文明之间交流的主要途径
经贸
往来 经贸往来是世界文明交往交流的基本形式,相较于扩张和战争引发的交流,和平的经贸往来是最持久、最深刻的人类文明的交往形式。丝绸之路为中国和西方之间的物质、技术和文化交流提供了便利,成为东西方物质和文化交流的重要象征
人口
迁徙 人口迁徙使不同种族、文明的族群产生接触,从而形成一批新的国家。人口迁徙对亚欧大陆各主要区域文化的形成和转型产生了重要影响,促进了世界文明的发展。在世界古代史上,西亚地区的人口迁徙最为复杂,文明之间的交流也最为活跃
军事
征服 征服者的文明占据优势地位,往往能够大大加快文明的传播速度。亚历山大远征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它大大促进了希腊文明的传播,是东西方文明的一次大规模交往和交流
国家
统一 在一个统一的国家内,由于相对稳定的环境和国家政策的推动,不同文明之间的交往、交流将更加便捷。罗马帝国时期,亚非欧文明的交流速度加快,奠定了罗马帝国繁荣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