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6届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力学:弹力 知识点专练(原卷版+ 解析版)

文档属性

名称 2026届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力学:弹力 知识点专练(原卷版+ 解析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4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通用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10-20 23:35:18

文档简介

2026届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力学:弹力 知识点专练
【知识点1】弹性和塑性
1、如图用高速摄像机拍下一只灌满水的足球打在脸上的过程,然后慢放清晰地看到球和脸撞击的情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球被抛出,其运动状态不改变
B.球被抛出后,手仍然对球做功
C.球在撞击过程中,发生了弹性形变
D.球撞击脸时,没有受到脸对它的力
2、如图为撑竿跳运动员跃过横竿前的一个情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对竿的力改变了竿的形状
B.竿对人没有力的作用
C.竿所发生的形变为塑性形变
D.人在上升时,竿的弹性势能逐渐增大
3、下列现象中属于弹性形变的是(  )
A.用面团捏一只小白兔
B.用橡皮泥捏一个小泥人
C.用力拉弓把箭射出
D.用力把弹簧拉直
4、关于形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发生的形变只有塑性形变
B.物体发生的形变只有弹性形变
C.用力压桌子,桌子也会发生形变
D.橡皮泥受到挤压后变形,它的弹性很好
5、(2022春·广东湛江统考期末)下列现象中,发生了弹性形变的是(  )
A.橡皮泥上留下漂亮的指印
B.跳水跳板被运动员压弯
C.粉笔掉到地上断成两截
D.饼干一捏变成碎片
6、(2023·仙桃改编)端午节来临,江汉平原各地纷纷举办龙舟大赛,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鼓面的形变属于塑性形变
B.鼓面对鼓槌的弹力是由鼓槌的形变产生的
C.鼓面对鼓槌的弹力是由鼓面的形变产生的
D.船桨划水的力越大,水对船桨的力不变
7、下列事例中,是属于弹性形变的是(  )
A.被拉长的面条
B.被打破的鸡蛋
C.被拉长的弓
D.被剪断的绳子
8、如图为撑杆跳运动员跃过横杆前的一个情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对杆的力改变了杆的形状
B.杆对人没有力的作用
C.杆发生了塑性形变
D.人在上升时,如果所受外力全部消失,将处于静止状态
9、下列现象中发生弹性形变的是(  )
A.沙滩上留下一串串的脚印
B.蹦床被运动员压凹陷
C.粉笔掉在地上断成两截
D.饼干被捏成碎片
10、弹性物体和塑性物体的区别是
A.弹性物体受力后发生形变,塑性物体受力后不发生形变
B.弹性物体和塑性物体受力后都发生形变,不受力时都能恢复原状
C.弹性物体形变后能恢复原状,塑性物体形变后不能自动恢复原状
D.弹性物体无论如何受力,不受力后都能恢复原状,塑性物体不可以
11、在五千多年以前,苏美尔人发明了如图甲所示的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楔形文字,它是写在潮湿的黏土制作的泥版上后自然干燥,两千多年后的中国人发明了如图乙所示写在兽骨上的甲骨文: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被书写的材料发生了______ 形变选项“弹性”、“非弹性”,根据被书写材料的硬度可以判断,甲骨文的书写的工具是______选填“木棒”、“青铜小刀”。后来中国人发明了如图丙所示的毛笔和纸,中华文明由此取得了相对其它文明明显的优势,作用在毛笔上的压力主要是使______选填“毛笔尖”、“纸”发生形变,笔在纸上留下的压力作用效果通过墨汁印记保留下来,墨汁分子在纸中发生了______ 现象,使纸上的文字历经千年仍能保存下来。力的______ 要素通过书法家们的手在毛笔上灵活运用成一门艺术,毛笔字的书写效果使人赏心悦目,就像有了生命,随着时间的积累,发展出了中国独特的书法艺术。如图丁所示,是中国毛笔写出的最常见的“一横”,通过对它形状的分析,可以判断笔在从左向右运动中在______选填“起始”、“中间”或“终点”区域的对纸的用力最小。
【知识点2】弹力概念
1、如图为小明用手压弹簧的示意图,下列选项中,由于弹簧形变产生的力是(  )
A.手对弹簧的压力
B.弹簧对手的弹力
C.弹簧本身的重力
D.地面对弹簧的支持力
2、弹力在我们生活中非常常见,下列描述中由于弹力产生的现象是(  )
A. 地球对月球的引力
B. “蹦极”运动中落到低处的人被绳拉起
C. 水往低处流
D. 空中飞行的足球最终落回地面
3、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篮球,会受到一个地面对它的向上的弹力,产生该弹力的原因是(  )
A.地面发生形变
B.篮球发生形变
C.篮球和地面的形变
D.篮球与地面互斥
4、(2023·仙桃改编)端午节来临,江汉平原各地纷纷举办龙舟大赛,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鼓面的形变属于塑性形变
B.鼓面对鼓槌的弹力是由鼓槌的形变产生的
C.鼓面对鼓槌的弹力是由鼓面的形变产生的
D.船桨划水的力越大,水对船桨的力不变
5、如图所示,小鸟站在倾斜树枝上休息,保持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树枝受到压力是因为树枝发生了形变
B.小鸟对树枝的作用力垂直树枝斜向下
C.小鸟把树枝抓得更紧时,它受的摩擦力保持不变
D.小鸟把树枝压弯,小鸟对树枝的作用力大于树枝对小鸟的反作用力
6、如图所示,一根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在弹性限度内用手水平向左拉伸弹簧另一端,下列有关“由于弹簧形变产生的力”描述正确的是(  )
A.墙对弹簧的拉力
B.弹簧对墙的拉力
C.手对弹簧的拉力
D.以上说法都不对
7、下列哪个力不属于弹力(  )
A.地面对人的支持力
B.磁铁对铁钉的吸引力
C.人对车的推力
D.绳子对物体的拉力
8、生活处处皆物理,下列从生活中总结的物理知识,正确的是(  )
A.在墙上挂画时,使用铅垂线是利用重力方向是垂直向下的原理
B.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茶杯受到的支持力,是由于茶杯发生形变产生的
C.拖鞋鞋底的花纹,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增大摩擦力
D.两个相同的碗同时放入水中,漂浮的碗比沉底的碗受到的浮力更大
9、如图所示是中国甲骨文中的“射”字,宛如搭弓射箭。用力拉弓弦时,弓弦被拉弯,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________,弓弦发生了________(选填“弹性”或“塑性”)形变产生了弹力,弹力的方向是________(选填“水平”或“竖直”)的,受力物体是________。拉力越大,弓越弯,说明力的________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知识点3】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及使用
1、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未挂重物时指针在零刻度线下方。在使用它测量钩码重力之前,应该先(  )
A. 把挂钩向下拉
B. 把挂钩向上托
C. 把面板向上移
D. 把面板向下移
2、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弹簧测力计都处在静止状态,他们的示数分别是(  )
A.和 B.和 C.和 D.和
3、如图所示,甲同学向左用4N的力拉弹簧测力计,乙同学向右用4N的力拉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
A.0N
B.2N
C.4N
D.8N
4、如图所示,把两个质量均为50g的钩码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弹簧测力计可以测量不是水平或竖直方向的力
B.使弹簧测力计内弹簧伸长的力是钩码的重力
C.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两个钩码的总重力为1N
D.称钩码重力前,需把弹簧测力计在竖直方向调零,还要来回拉动挂钩几次
5、关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弹簧测力计只能测量重力
B.测量前应该把指针调节到指“0”的位置上
C.测量前要确认指针和弹簧不被外壳卡住
D.所测的力不能超出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6、如图所示的测量工具中,属于测量力的是( )
A.
B.
C.
D.
7、如图所示,某同学实验时,在弹簧测力计的两侧沿水平方向同时各施加6N的力。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
A.0N
B.3N
C.6N
D.12N
8、关于下列物理测量工具说法正确的是(  )
A.如图中弹簧测力计只能在竖直方向上使用
B.如图中电流表只有一个“+”接线柱
C.如图中电压表能直接接在电源两端
D.如图中电能表的读数为23856
9、(1)如图1所示,木块的长度是    cm;如图2所示,机械停钟的读数为
   s;
(2)如图3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
(3)天平的使用中,要先将天平放在    台面上,当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4所示时,天平平衡,则物体的质量为    g。
10、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胡克定律
弹力的大小和形变的大小有关系,形变越大,弹力也越大,形变消失,弹力就随着消失.对于拉伸(或压缩)形变来说,伸长(或缩短)的长度越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把一个物体挂在弹簧上,物体越重,把弹簧拉得越长,弹簧的拉力也越大.物体发生弯曲时产生的形变叫做弯曲形变.对于弯曲形变来说,弯曲得越厉害,产生的弹力就越大.例如,把弓拉得越满,箭就射得越远;把物体放在支持物上,物体越重,支持物弯曲得越厉害,支持力就越大.
在金属丝的下面挂一个横杆,用力扭这个横杆,金属丝就发生形变,这种形变叫扭转形变.放开手,发生扭转形变的金属丝产生的弹力会把横杆扭回来.金属丝扭转角度越大,弹力就越大.
定量的研究各种形变中弹力和形变的关系比较复杂,我们经常遇到的是弹簧的拉伸(或压缩)形变.实验表明:弹簧弹力的大小F和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x成正比.写成公式就是F=kx,其中k是比例常数,叫做弹簧的劲度系数,在数值上等于弹簧伸长(或缩短)单位长度时的弹力.劲度系数跟弹簧的长度、材料、粗细等都有关系.弹簧丝粗的硬弹簧比弹簧丝细的软弹簧劲度系数大.对于直杆和线的拉伸(或压缩)形变,也有上述比例关系.这个规律是英国科学家胡克发现的,叫做胡克定律.
胡克定律有它的适用范围.物体形变过大,超出一定的限度,上述比例关系不再用,这时即使撒去外力,物体也不能完全恢复原状.这个限度叫做弹性限度.胡克定律在弹性限度内适用.弹性限度内的形变叫做弹性形变。
(1)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遵从_____定律.当用弹簧测力计测物体重力时弹簧的形变主要_____是(选填“拉伸形变”、“弯曲形变”或“扭转形变”)。
(2)使用弹簧测力计时注意不能超过它的量程,是为了避免超过弹簧的_____。
(3)弹簧的_____在数值上等于弹簧伸长(或缩短)单位长度时的弹力,它与受力大小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它的单位是_____(选填“N/m”、“N/m2”或“N m”)。
12、(2023丽水)科学学习小组开展了“自制测力计”的项目化学习.
[项目任务]自制测力计并用于测量力的大小.
[项目准备]提供材料如图甲,弹簧和橡皮筋的伸长量与受到拉力的关系如图乙.
[评价量规]在老师的指导下小组同学制定了评价量规,表中为部分评价指标.
[项目制作]
(1)选择材料时,弹簧比橡皮筋更合适.理由是一定范围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成 关系,便于标注均匀刻度.
(2)选用图乙中b弹簧制作测力计,确定“0”和“2 N”刻度后,两者之间分为10等份,则该测力计的最小刻度为 N,小组同学用制好的弹簧测力计称量身边小物件的重力.
[项目评价]
(3)自制测力计“调零方式”指标为良好.用该测力计测量水平拉力,应先将测力计水平放置,弹簧处于自由状态,指针调整到 刻度位置,方可进行测量.
(4)实测时,挂上0.1N的铅粒,发现测力计示数几乎没有变化,为使“精确度”指标表现更优秀,需选取图乙中 弹簧取代b 弹簧制作测力计(选填“a”或“c”).
13、小明在玩轻质弹簧的过程中,发现用力拉弹簧时,弹簧会伸长(如图甲、乙所示)。他查资料得知:同一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的拉力大小有关。小明想要探究在弹性限度内,该弹簧的伸长量与弹簧所受拉力大小的定量关系,请你帮他设计实验方案。
(弹簧与地面的摩擦忽略不计)
(1)实验的测量器材:______;
(2)实验步骤______(可画图或文字表述);
(3)设计记录数据的表格。
14、实验小组在探究弹簧伸长量(x)与弹簧受到拉力(F)关系的实验中,得到如图甲所示的关系图像(图线记为a)。
(1)分析图甲的数据,得到实验结论:,则比值k的单位是______,这根弹簧k的大小为______;
(2)把这根弹簧截去一部分,剩余部分弹簧的k是否会发生变化?实验小组的同学对此产生了兴趣并提出了各自的猜想:
甲同学:因为是同一根弹簧,所以k不变;
乙同学:因为弹簧变短了,所以k变小;
丙同学:因为弹簧变短了,所以k变大;
为验证猜想,他们对剩余部分弹簧进行如下探究:
①把弹簧悬挂在竖直的刻度尺旁,静止时如图乙,则此时弹簧长度为______cm;
②在弹簧下端挂上钩码,某次弹簧静止时如图丙所示,每个钩码的重力为,则弹簧下端受到钩码的拉力______ N,此时弹簧的伸长量______ cm;
③多次改变悬挂钩码的数量,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④根据表中的数据,请在甲图中描点,并画出图像(对应图线记为b);
⑤比较图线a、b,可以判断______(选填“甲” “乙”或“丙”)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
15、小明在使用弹簧时发现,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被拉伸得越长。于是他设计实验探究了“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弹簧所受外力的关系”,以下是他记录的实验数据:
(1)请在图中描出钩码对弹簧的拉力为2N时的弹簧伸长的长度的数据点,并绘制出弹簧伸长的长度Δl随弹簧所受外力F变化的图线。
(2)根据上述实验数据,若该弹簧在弹性限度内伸长的长度Δl为8cm时,弹簧所受外力为  N。
(3)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可制成的测量工具是  。
16、实践小组的同学们在“制作弹簧测力计”的活动中发现:在一定的范围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长度就会越长,根据这一现象,同学们提出如下猜想:
猜想A:弹簧伸长的长度可能跟它受到的拉力大小成正比。
猜想B:弹簧伸长后的总长度可能跟它受到的拉力大小成正比。
他们选用了甲、乙两根弹簧、钩码、刻度尺等器材进行实验,记录实验数据如表:
(1)分析并补全表格中的数据。由此确定猜想    (选填“A”或“B”)是正确的。
(2)同学们分别利用甲、乙弹簧制作了两个弹簧最大长度能达15cm的测力计,其中量程较大的测力计选用的是    (选填“甲”或“乙”)弹簧。
(3)在实验过程中,同学们将不同的弹簧压缩相同长度,松手后将同一块橡皮弹出不同高度,即弹簧产生的弹力大小不同。据此现象请你提出一个可探究的科学问题:   。
【知识点4】弹力的示意图
1、(2023广元)如图所示,物体A静止于粗糙斜面B上,请你作出物体A 对斜面B的压力 F的示意图.
2、(2023邵阳)请画出图中物体所受支持力的示意图.
3、如图所示,重锤被细线吊着静止在空中。请画出重锤受力的示意图。
 
4、请在图中画出小球受到的拉力F的示意图。
5、如图所示,请画出被压在墙上的物体对墙的压力F压的示意图。
6、如图,是一个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请画出桌面对该物体的支持力F的示意图(作用点在O点)。2026届中考物理一轮复习 力学:弹力 知识点专练(参考答案)
【知识点1】弹性和塑性
1、如图用高速摄像机拍下一只灌满水的足球打在脸上的过程,然后慢放清晰地看到球和脸撞击的情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球被抛出,其运动状态不改变
B.球被抛出后,手仍然对球做功
C.球在撞击过程中,发生了弹性形变
D.球撞击脸时,没有受到脸对它的力
【答案】C
【解析】球被抛出,运动快慢是变化的,运动状态是改变的,故A错误;
球被抛出后,手与球脱离接触,手对球没有力的作用,做功必须有力的作用和在力的方向上通过一段距离,那么手不再对球做功,故B错误;
球在撞击过程中,从图中可以看到,球撞击前后,能恢复原状,发生了弹性形变,故C正确;
球在撞击过程中,人脸发生了弹性形变,那么人脸对球有力的作用,故D错误。
2、如图为撑竿跳运动员跃过横竿前的一个情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对竿的力改变了竿的形状
B.竿对人没有力的作用
C.竿所发生的形变为塑性形变
D.人在上升时,竿的弹性势能逐渐增大
【答案】A
【解析】人对竿的力,使竿发生弯曲,改变了竿的形状,A正确;
人对竿有作用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那么竿对人也有作用力,B错误;
竿所发生的形变可以恢复原状,则所发生的形变为弹性形变,C错误;
人在上升时,竿的弹性形变程度变小,竿的弹性势能逐渐变小,D错误。
3、下列现象中属于弹性形变的是(  )
A.用面团捏一只小白兔
B.用橡皮泥捏一个小泥人
C.用力拉弓把箭射出
D.用力把弹簧拉直
【答案】C
【解析】用面团捏一只小白兔,撤去外力后,小白兔不能恢复原状,故是塑性形变,故A不符合题意;
用橡皮泥捏一个小泥人,撤去外力后,小泥人不能恢复原状,故是塑性形变,故B不符合题意;
用力拉弓把箭射出后,弓恢复形状,故是弹性形变,故C符合题意;
用力把弹簧拉直,超过了弹簧的弹性限度,弹簧不会恢复形变,故是塑性形变,故D不符合题意。
4、关于形变,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物体发生的形变只有塑性形变
B.物体发生的形变只有弹性形变
C.用力压桌子,桌子也会发生形变
D.橡皮泥受到挤压后变形,它的弹性很好
【答案】C
【解析】物体只有受到力的作用才能发生形变,形变分为弹性形变与塑性形变,故A、B错误;
用力压桌子,桌子会发生形变,故C正确;
橡皮泥受到挤压后形变,撤去外力后它不能恢复原状,是塑性形变,弹性很差,故D错误。
5、(2022春·广东湛江统考期末)下列现象中,发生了弹性形变的是(  )
A.橡皮泥上留下漂亮的指印
B.跳水跳板被运动员压弯
C.粉笔掉到地上断成两截
D.饼干一捏变成碎片
【答案】B
【解析】 A、C、D当中发生的都是塑性形变
6、(2023·仙桃改编)端午节来临,江汉平原各地纷纷举办龙舟大赛,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鼓面的形变属于塑性形变
B.鼓面对鼓槌的弹力是由鼓槌的形变产生的
C.鼓面对鼓槌的弹力是由鼓面的形变产生的
D.船桨划水的力越大,水对船桨的力不变
【答案】C
【解析】塑性形变是指外力解除后不能恢复到原状的形变,鼓面发生的形变为弹性形变,故A错误;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会对跟它接触且阻碍它恢复原来形状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个力叫弹力。鼓面对鼓槌的弹力是由于鼓面的形变产生的,故B错误,C正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故D错误。
7、下列事例中,是属于弹性形变的是(  )
A.被拉长的面条
B.被打破的鸡蛋
C.被拉长的弓
D.被剪断的绳子
【答案】C
【解析】被拉长的面条,外力撤去后,面条不能恢复到原状,所以拉长的面条的形变不属于弹性形变,故A不符合题意;
被打破的鸡蛋,在外力撤去后,鸡蛋不能恢复到原状,所以被打破的鸡蛋的形变不属于弹性形变,故B不符合题意;
被拉长的弓,在外力撤去后,弓又恢复到原状,所以被拉长的弓的形变属于弹性形变,故C符合题意;
被剪断的绳子,当外力撤去后,绳子不能恢复到原状,所以被剪断的绳子的形变不属于弹性形变,故D不符合题意。
8、如图为撑杆跳运动员跃过横杆前的一个情景,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人对杆的力改变了杆的形状
B.杆对人没有力的作用
C.杆发生了塑性形变
D.人在上升时,如果所受外力全部消失,将处于静止状态
【答案】A
【解析】人对杆施加了力,从而改变了物体的形状,故A正确;
杆对人也有力的作用,因为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故B错误;
弹性形变指撤去外力后能恢复原来的形状,杆所发生的形变是弹性形变,故C错误;
人在上升时,如果所受外力全部消失,由牛顿第一定律可知人将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故D错误;
9、下列现象中发生弹性形变的是(  )
A.沙滩上留下一串串的脚印
B.蹦床被运动员压凹陷
C.粉笔掉在地上断成两截
D.饼干被捏成碎片
【答案】B
【解析】在外力的作用下,物体发生形变,当外力撤销后,物体能恢复原状,则这样的形变叫做弹性形变。
沙滩上留下一串串的脚印,发生形变后不能恢复原状,不是弹性形变,故A不符合题意;
蹦床被运动员压凹陷,当运动员离开后,能恢复原状,是弹性形变,故B符合题意;
粉笔掉在地上断成两截,发生形变,不能恢复原状,不是弹性形变,故C不符合题意;
饼干被捏成碎片,形变后不能恢复原状,不是弹性形变,故D不合题意。
10、弹性物体和塑性物体的区别是
A.弹性物体受力后发生形变,塑性物体受力后不发生形变
B.弹性物体和塑性物体受力后都发生形变,不受力时都能恢复原状
C.弹性物体形变后能恢复原状,塑性物体形变后不能自动恢复原状
D.弹性物体无论如何受力,不受力后都能恢复原状,塑性物体不可以
【答案】C
【解析】弹性物体和塑性物体受力后都会发生形变,故A错;
塑性物体受力后发生形变,不能恢复原状,故B错;
弹性物体发生形变后能恢复原状,塑性物体发生形变后不能恢复原状,故C正确;
任何具有弹性的物体,一旦受力超过其弹性限度,失去弹性,不会恢复原状,故D错误.
11、在五千多年以前,苏美尔人发明了如图甲所示的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楔形文字,它是写在潮湿的黏土制作的泥版上后自然干燥,两千多年后的中国人发明了如图乙所示写在兽骨上的甲骨文:它们的共同特点是被书写的材料发生了______ 形变选项“弹性”、“非弹性”,根据被书写材料的硬度可以判断,甲骨文的书写的工具是______选填“木棒”、“青铜小刀”。后来中国人发明了如图丙所示的毛笔和纸,中华文明由此取得了相对其它文明明显的优势,作用在毛笔上的压力主要是使______选填“毛笔尖”、“纸”发生形变,笔在纸上留下的压力作用效果通过墨汁印记保留下来,墨汁分子在纸中发生了______ 现象,使纸上的文字历经千年仍能保存下来。力的______ 要素通过书法家们的手在毛笔上灵活运用成一门艺术,毛笔字的书写效果使人赏心悦目,就像有了生命,随着时间的积累,发展出了中国独特的书法艺术。如图丁所示,是中国毛笔写出的最常见的“一横”,通过对它形状的分析,可以判断笔在从左向右运动中在______选填“起始”、“中间”或“终点”区域的对纸的用力最小。
【答案】非弹性 青铜小刀 毛笔尖 扩散 三 中间
【解析】被书写材料受到外力改变了形状,当外力撤去后,文字依然存在,形变保留了下来,被书写材料发生了非弹性形变;
木棒的硬度小于甲骨的硬度,而青铜小刀的硬度大于甲骨的硬度,因此甲骨文的书写工具是青铜小刀;
作用在毛笔上的压力主要使毛笔尖发生弹性形变;
墨汁分子进入到纸中发生了扩散现象;
书法家通过控制毛笔的运动方向,用力大小,以及作用点,书写出千变万化的线条,因此是力的三要素让书法变成了一门艺术;
图丁所示“一”字的中间最细,说明力的作用效果最小,因此中间用力最小。
【知识点2】弹力概念
1、如图为小明用手压弹簧的示意图,下列选项中,由于弹簧形变产生的力是(  )
A.手对弹簧的压力
B.弹簧对手的弹力
C.弹簧本身的重力
D.地面对弹簧的支持力
【答案】B
【解析】弹簧发生弹性形变,要恢复原状,对接触的手施加了弹力,故弹簧对手的弹力是由于弹簧形变产生的力,B符合题意。
2、弹力在我们生活中非常常见,下列描述中由于弹力产生的现象是(  )
A. 地球对月球的引力
B. “蹦极”运动中落到低处的人被绳拉起
C. 水往低处流
D. 空中飞行的足球最终落回地面
【答案】B
【解析】因为弹力是由于物体发生弹性形变时产生的力,“蹦极”运动中落到低处的人被绳拉起是由于弹力产生的作用效果,地球对月球的引力、水往低处流以及空中飞行的足球最终落回地面都是由重力产生的,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3、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篮球,会受到一个地面对它的向上的弹力,产生该弹力的原因是(  )
A.地面发生形变
B.篮球发生形变
C.篮球和地面的形变
D.篮球与地面互斥
【答案】A
【解析】静止在水平地面上的篮球,和地面相互接触产生挤压,所以篮球会对地面有一个向下的压力是由于篮球发生形变而产生的。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地面发生形变后产生一个弹力即作用在篮球上的支持力。
故选A。
4、(2023·仙桃改编)端午节来临,江汉平原各地纷纷举办龙舟大赛,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鼓面的形变属于塑性形变
B.鼓面对鼓槌的弹力是由鼓槌的形变产生的
C.鼓面对鼓槌的弹力是由鼓面的形变产生的
D.船桨划水的力越大,水对船桨的力不变
【答案】C
【解析】塑性形变是指外力解除后不能恢复到原状的形变,鼓面发生的形变为弹性形变,故A错误;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会对跟它接触且阻碍它恢复原来形状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这个力叫弹力。鼓面对鼓槌的弹力是由于鼓面的形变产生的,故B错误,C正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相互作用的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一条直线上,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故D错误。
5、如图所示,小鸟站在倾斜树枝上休息,保持静止状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树枝受到压力是因为树枝发生了形变
B.小鸟对树枝的作用力垂直树枝斜向下
C.小鸟把树枝抓得更紧时,它受的摩擦力保持不变
D.小鸟把树枝压弯,小鸟对树枝的作用力大于树枝对小鸟的反作用力
【答案】C
【解析】树枝受到压力是因为小鸟发生了弹性形变,对树枝有力的作用,故A错误;
小鸟处于平衡状态,树枝对它的作用力与重力平衡,则树枝对它的作用力竖直向上,根据力的作用是相互的,小鸟对树枝的作用力竖直向下,故B错误;
小鸟处于平衡状态,摩擦力与小鸟的重力沿树枝向下的分力平衡,大小不变,小鸟把树枝抓得更紧时,它受的摩擦力保持不变,故C正确;
小鸟对树枝的作用力与树枝对小鸟的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D错误。
6、如图所示,一根弹簧,一端固定在竖直墙上,在弹性限度内用手水平向左拉伸弹簧另一端,下列有关“由于弹簧形变产生的力”描述正确的是(  )
A.墙对弹簧的拉力
B.弹簧对墙的拉力
C.手对弹簧的拉力
D.以上说法都不对
【答案】B
【解析】弹簧形变产生的力,即弹簧的弹力,施力物体为弹簧,因为是手拉弹簧,所以弹簧发生形变,产生的是对手或墙的拉力。故B正确。
7、下列哪个力不属于弹力(  )
A.地面对人的支持力
B.磁铁对铁钉的吸引力
C.人对车的推力
D.绳子对物体的拉力
【答案】B
【解析】支持力、推力、拉力都属于弹力,是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才能产生的力;磁铁对铁钉的吸引力属于磁力;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8、生活处处皆物理,下列从生活中总结的物理知识,正确的是(  )
A.在墙上挂画时,使用铅垂线是利用重力方向是垂直向下的原理
B.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茶杯受到的支持力,是由于茶杯发生形变产生的
C.拖鞋鞋底的花纹,是通过增大受力面积来增大摩擦力
D.两个相同的碗同时放入水中,漂浮的碗比沉底的碗受到的浮力更大
【答案】D
【解析】“铅垂线”是了利用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原理制成的,故A错误;
茶杯受到的支持力,施力物体是桌面,是由于桌面发生弹性形变产生的,故B错误;
拖鞋鞋底的花纹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故C错误;
两个相同的碗同时放入水中,重力相同,漂浮的碗所受的浮力等于自身的重力,沉底的碗所受的浮力小于自身的重力,故漂浮的碗比沉底的碗受到的浮力更大,故D正确。
9、如图所示是中国甲骨文中的“射”字,宛如搭弓射箭。用力拉弓弦时,弓弦被拉弯,说明力能改变物体的________,弓弦发生了________(选填“弹性”或“塑性”)形变产生了弹力,弹力的方向是________(选填“水平”或“竖直”)的,受力物体是________。拉力越大,弓越弯,说明力的________会影响力的作用效果。
【答案】形状 弹性 水平 箭 大小
【知识点3】弹簧测力计的原理及使用
1、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未挂重物时指针在零刻度线下方。在使用它测量钩码重力之前,应该先(  )
A. 把挂钩向下拉
B. 把挂钩向上托
C. 把面板向上移
D. 把面板向下移
【答案】D
【解析】弹簧测力计未挂重物时指针在零刻度线下方,说明弹簧测力计在不受力时指针已经偏下,因此在使用它测量钩码重力之前,应该先把把面板向下移,使指针指在零刻度线上,然后再进行测量。
2、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弹簧测力计都处在静止状态,他们的示数分别是(  )
A.和 B.和 C.和 D.和
【答案】B
【解析】弹簧测力计示数是弹簧所受的拉力,甲弹簧测力计受到5N的拉力作用,故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N;乙弹簧测力计处于静止状态,故这两个力是平衡力,因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其中一端所受的拉力,所以其示数为5N。故A、C、D不符合题意,B符合题意。
3、如图所示,甲同学向左用4N的力拉弹簧测力计,乙同学向右用4N的力拉弹簧测力计,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是(  )
A.0N
B.2N
C.4N
D.8N
【答案】C
【解析】此时弹簧测力计所受的合力为零,但弹簧测力计示数表示的是弹簧所受的拉力,因此示数应为4N。
4、如图所示,把两个质量均为50g的钩码挂在弹簧测力计的挂钩上。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弹簧测力计可以测量不是水平或竖直方向的力
B.使弹簧测力计内弹簧伸长的力是钩码的重力
C.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两个钩码的总重力为1N
D.称钩码重力前,需把弹簧测力计在竖直方向调零,还要来回拉动挂钩几次
【答案】B
【解析】A、弹簧测力计可以测量竖直方向上的力,也可以测水平方向上的力,也可以测倾斜方向上的力,故A正确;
B、使弹簧测力计内的弹簧伸长的力是钩码对弹簧的拉力,不是钩码的重力,故B错误;
C、由图知,弹簧测力计的分度值为0.2N,示数为1N;当钩码静止时,钩码所受重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则钩码的重力G=F示=1N,故C正确;
D、测量物体重力前,由于重力是竖直向下的,所以应将弹簧测力计在竖直方向调零;测量前应用手来回轻轻拉动几下挂钩,检查指针与弹簧测力计的外壳是否有摩擦,故D正确。
5、关于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方法,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弹簧测力计只能测量重力
B.测量前应该把指针调节到指“0”的位置上
C.测量前要确认指针和弹簧不被外壳卡住
D.所测的力不能超出弹簧测力计的量程
【答案】A
【解析】弹簧测力计不仅可以测重力也可以测拉力
6、如图所示的测量工具中,属于测量力的是( )
A.
B.
C.
D.
【答案】A
【解析】图中是弹簧测力计,是用来测量力的工具,故A符合题意;
图中是托盘天平,是用来测量质量的工具,故B不符合题意;
图中是温度计,是用来测量温度的工具,故C不符合题意;
图中是停表,是用来测量时间的工具,故D不符合题意。
7、如图所示,某同学实验时,在弹簧测力计的两侧沿水平方向同时各施加6N的力。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
A.0N
B.3N
C.6N
D.12N
【答案】C
【解析】弹簧测力计在两端拉力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此时相当于弹簧被6N的力拉开,故示数为6N,故C正确,ABD错误。
8、关于下列物理测量工具说法正确的是(  )
A.如图中弹簧测力计只能在竖直方向上使用
B.如图中电流表只有一个“+”接线柱
C.如图中电压表能直接接在电源两端
D.如图中电能表的读数为23856
【答案】C
【解析】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时,力的方向要与弹簧的轴线方向一致,测量物体的重力大小的时候要在竖直方向使用,测量其它方向的拉力大小时要让力的方向与弹簧的轴线方向一致,故A错;
如图所示的电流表有三个接线柱,一个接线柱是负接线柱,另外两个接线柱是正接线柱,故B错;
如图所示的电压表,它的内阻很大,流过的电流很小,接在电路中相当于开路,所以它可以直接接在电源的两端,故C正确;
如图所示的电能表最右边一位是小数位,单位是,读数是,故D错。
9、(1)如图1所示,木块的长度是    cm;如图2所示,机械停钟的读数为
   s;
(2)如图3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
(3)天平的使用中,要先将天平放在    台面上,当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4所示时,天平平衡,则物体的质量为    g。
【答案】(1)2.45;337.5;(2)2.4;(3)水平;82.4。
【解析】(1)如图1所示,分度值为0.1cm,木块的长度是L=3.45cm﹣1.00cm=2.45cm;
如图2所示,秒表的分针指在5和6之间,并偏向6,读37.5s开外,故机械停钟的读数为5min37.5s,合337.5s;
(2)如图所示,分度值为0.2N,分度值为2.4N;
(3)天平的使用中,先将天平放平,要先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当盘中所加砝码和游码位置如图4所示时,天平平衡,则物体的质量为
m物=m法+m游=50g+20g+10g+2.4g=82.4g;
10、如图所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    N。
【答案】2.6。
【解析】由图示弹簧测力计可知,其分度值为0.2N,示数为2.6N。
11、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胡克定律
弹力的大小和形变的大小有关系,形变越大,弹力也越大,形变消失,弹力就随着消失.对于拉伸(或压缩)形变来说,伸长(或缩短)的长度越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把一个物体挂在弹簧上,物体越重,把弹簧拉得越长,弹簧的拉力也越大.物体发生弯曲时产生的形变叫做弯曲形变.对于弯曲形变来说,弯曲得越厉害,产生的弹力就越大.例如,把弓拉得越满,箭就射得越远;把物体放在支持物上,物体越重,支持物弯曲得越厉害,支持力就越大.
在金属丝的下面挂一个横杆,用力扭这个横杆,金属丝就发生形变,这种形变叫扭转形变.放开手,发生扭转形变的金属丝产生的弹力会把横杆扭回来.金属丝扭转角度越大,弹力就越大.
定量的研究各种形变中弹力和形变的关系比较复杂,我们经常遇到的是弹簧的拉伸(或压缩)形变.实验表明:弹簧弹力的大小F和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x成正比.写成公式就是F=kx,其中k是比例常数,叫做弹簧的劲度系数,在数值上等于弹簧伸长(或缩短)单位长度时的弹力.劲度系数跟弹簧的长度、材料、粗细等都有关系.弹簧丝粗的硬弹簧比弹簧丝细的软弹簧劲度系数大.对于直杆和线的拉伸(或压缩)形变,也有上述比例关系.这个规律是英国科学家胡克发现的,叫做胡克定律.
胡克定律有它的适用范围.物体形变过大,超出一定的限度,上述比例关系不再用,这时即使撒去外力,物体也不能完全恢复原状.这个限度叫做弹性限度.胡克定律在弹性限度内适用.弹性限度内的形变叫做弹性形变。
(1)弹簧测力计的工作原理遵从_____定律.当用弹簧测力计测物体重力时弹簧的形变主要_____是(选填“拉伸形变”、“弯曲形变”或“扭转形变”)。
(2)使用弹簧测力计时注意不能超过它的量程,是为了避免超过弹簧的_____。
(3)弹簧的_____在数值上等于弹簧伸长(或缩短)单位长度时的弹力,它与受力大小_____(选填“有关”或“无关”),它的单位是_____(选填“N/m”、“N/m2”或“N m”)。
【答案】(1)胡克;拉伸形变(2)弹性限度(3)劲度系数;无关;N/m
【解析】(1)弹簧测力计的原理是在弹性限度内弹簧的拉力与伸长量成正比,遵从胡克定律;
当用弹簧测力计测物体重力时,物体越重,把弹簧拉得越长,所以弹簧的形变主要拉伸形变;
(2)超过弹簧的弹性限度,不能恢复原状。为了避免,使用弹簧测力计时不能超过其的量程;
(3)弹簧的劲度系数在数值上等于弹簧伸长(或缩短)单位长度的拉力,劲度系数跟弹簧的长度、材料、粗细等都有关系,与受力大小无关;
根据F=kx可知,,因为F的单位为N,x的单位是m,所以k的单位是N/m。
12、(2023丽水)科学学习小组开展了“自制测力计”的项目化学习.
[项目任务]自制测力计并用于测量力的大小.
[项目准备]提供材料如图甲,弹簧和橡皮筋的伸长量与受到拉力的关系如图乙.
[评价量规]在老师的指导下小组同学制定了评价量规,表中为部分评价指标.
[项目制作]
(1)选择材料时,弹簧比橡皮筋更合适.理由是一定范围内,弹簧的伸长量与受到的拉力成 关系,便于标注均匀刻度.
(2)选用图乙中b弹簧制作测力计,确定“0”和“2 N”刻度后,两者之间分为10等份,则该测力计的最小刻度为 N,小组同学用制好的弹簧测力计称量身边小物件的重力.
[项目评价]
(3)自制测力计“调零方式”指标为良好.用该测力计测量水平拉力,应先将测力计水平放置,弹簧处于自由状态,指针调整到 刻度位置,方可进行测量.
(4)实测时,挂上0.1N的铅粒,发现测力计示数几乎没有变化,为使“精确度”指标表现更优秀,需选取图乙中 弹簧取代b 弹簧制作测力计(选填“a”或“c”).
【答案】(1)正比 (2)0.2 (3)0 (4)a
【解析】(1)由图乙可知,在一定范围内,弹簧的伸长量与拉力成正比关系;(2)0~2 N之间差值为2 N,进行10等分,每一份为0.2N;(3)调零需要将指针移至0刻度线;(4)由图乙可知,在同为2N的拉力下,a 弹簧的伸长量最大,变化最明显,精确度越高.
13、小明在玩轻质弹簧的过程中,发现用力拉弹簧时,弹簧会伸长(如图甲、乙所示)。他查资料得知:同一弹簧的伸长量,与所受的拉力大小有关。小明想要探究在弹性限度内,该弹簧的伸长量与弹簧所受拉力大小的定量关系,请你帮他设计实验方案。
(弹簧与地面的摩擦忽略不计)
(1)实验的测量器材:______;
(2)实验步骤______(可画图或文字表述);
(3)设计记录数据的表格。
【答案】(1)弹簧测力计、刻度尺 (2)见解析 (3)见解析
【解析】(1)要测弹力和伸长量,需要弹簧测力计和刻度尺。
(2)①将弹簧一端固定,用刻度尺测量它的原长;②在弹簧弹性限度内,用测力计水平向右拉弹簧,当拉力为时,用刻度尺测量弹簧总长③多次改变拉力的大小,重复以上②中实验步骤。
(3)需要记录拉力、弹簧原长、力作用后弹簧总长、弹簧伸长量。
14、实验小组在探究弹簧伸长量(x)与弹簧受到拉力(F)关系的实验中,得到如图甲所示的关系图像(图线记为a)。
(1)分析图甲的数据,得到实验结论:,则比值k的单位是______,这根弹簧k的大小为______;
(2)把这根弹簧截去一部分,剩余部分弹簧的k是否会发生变化?实验小组的同学对此产生了兴趣并提出了各自的猜想:
甲同学:因为是同一根弹簧,所以k不变;
乙同学:因为弹簧变短了,所以k变小;
丙同学:因为弹簧变短了,所以k变大;
为验证猜想,他们对剩余部分弹簧进行如下探究:
①把弹簧悬挂在竖直的刻度尺旁,静止时如图乙,则此时弹簧长度为______cm;
②在弹簧下端挂上钩码,某次弹簧静止时如图丙所示,每个钩码的重力为,则弹簧下端受到钩码的拉力______ N,此时弹簧的伸长量______ cm;
③多次改变悬挂钩码的数量,实验数据记录如下表;
④根据表中的数据,请在甲图中描点,并画出图像(对应图线记为b);
⑤比较图线a、b,可以判断______(选填“甲” “乙”或“丙”)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
【答案】 (1) N/cm 0.5N/cm (2)① 3.00 ② 2.5 2.50 ④ ⑤ 丙
【解析】(1)拉力的单位是N,弹簧的伸长量单位是cm,则比值k的单位是N/cm;这根弹簧k的大小为
(2)①如图乙,此时弹簧长度为
11.50cm-8.50cm=3.00cm
②如图丙所示,每个钩码的重力为,5个钩码的总重力为2.5N,则弹簧下端受到钩码的拉力为2.5N,此时弹簧的伸长量
④在图甲中依次找到并标出表格中数据对应的各点,然后连接起来,如图所示:
⑤图线b的k值为
大于原来图线ak值,可以判断丙同学的猜想是正确的。
15、小明在使用弹簧时发现,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被拉伸得越长。于是他设计实验探究了“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弹簧所受外力的关系”,以下是他记录的实验数据:
(1)请在图中描出钩码对弹簧的拉力为2N时的弹簧伸长的长度的数据点,并绘制出弹簧伸长的长度Δl随弹簧所受外力F变化的图线。
(2)根据上述实验数据,若该弹簧在弹性限度内伸长的长度Δl为8cm时,弹簧所受外力为  N。
(3)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可制成的测量工具是  。
【答案】(1)见解析图;(2)4;(3)弹簧测力计。
【解析】(1)根据表格信息,描出钩码对弹簧的拉力为2N时的弹簧伸长的长度的数据点,以及绘制出弹簧伸长的长度△l随弹簧所受外力F变化的图线,如下:
(2)由表格数据或图像可知,该弹簧在弹簧限度内伸长1cm,拉力为0.5N,则当伸长的长度为8cm,拉力F=4N;
(3)在弹性限度内,弹簧伸长量与弹簧受到的拉力成正比,利用这个原理可做成弹簧测力计。
16、实践小组的同学们在“制作弹簧测力计”的活动中发现:在一定的范围内,弹簧受到的拉力越大,弹簧的长度就会越长,根据这一现象,同学们提出如下猜想:
猜想A:弹簧伸长的长度可能跟它受到的拉力大小成正比。
猜想B:弹簧伸长后的总长度可能跟它受到的拉力大小成正比。
他们选用了甲、乙两根弹簧、钩码、刻度尺等器材进行实验,记录实验数据如表:
(1)分析并补全表格中的数据。由此确定猜想    (选填“A”或“B”)是正确的。
(2)同学们分别利用甲、乙弹簧制作了两个弹簧最大长度能达15cm的测力计,其中量程较大的测力计选用的是    (选填“甲”或“乙”)弹簧。
(3)在实验过程中,同学们将不同的弹簧压缩相同长度,松手后将同一块橡皮弹出不同高度,即弹簧产生的弹力大小不同。据此现象请你提出一个可探究的科学问题:   。
【答案】(1)15.0;A;(2)乙;(3)形变量一定时,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粗细是否有关。
【解析】(1)①分析表格数据,拉力每增加1N,甲弹簧长度增大3.0cm;乙弹簧长度增加1.5cm;甲、乙弹簧的伸长量都与弹簧受到的拉力成正比;故A正确;
(2)同学们分别利用甲、乙弹簧制作了两个弹簧最大长度能达15cm的测力计,根据表格中的数据知,乙的拉力是甲的2倍,其中量程较大的测力计选用的是乙弹簧。
(3)将不同的弹簧压缩相同长度,形变量相同,而松手后将同一块橡皮弹出不同高度,即弹簧产生的弹力大小不同。据此现象请你提出一个可探究的科学问题形变量一定时,弹簧的弹力与弹簧的粗细是否有关。
【知识点4】弹力的示意图
1、(2023广元)如图所示,物体A静止于粗糙斜面B上,请你作出物体A 对斜面B的压力 F的示意图.
【答案】如答图所示
2、(2023邵阳)请画出图中物体所受支持力的示意图.
【答案】如答图所示
3、如图所示,重锤被细线吊着静止在空中。请画出重锤受力的示意图。
 
【答案】
4、请在图中画出小球受到的拉力F的示意图。
【答案】
【解析】小球受到的绳的拉力,方向沿绳子向上,作用点在绳子与小球的结合点上,过拉力的作用点,沿拉力的方向画一条有向线段,用F表示。如图:
5、如图所示,请画出被压在墙上的物体对墙的压力F压的示意图。
【答案】
【解析】物体对墙壁的压力的作用点在物体与墙壁的接触面上,方向垂直于墙壁并指向墙壁,如答案图所示。
6、如图,是一个静止在水平桌面上的物体。请画出桌面对该物体的支持力F的示意图(作用点在O点)。
【答案】见解析图
【解析】物体静止在桌面上,受重力和支持力作用,支持力与重力是一对平衡力,重力方向竖直向下,支持力方向竖直向上,作用点在物体与桌面接触的中心位置,支持力的示意图如图所示: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