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安区2025-2026学年第一学期教学质量监测
4.下列劳动项目与所述的化学知识没有关联的是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高三化学试卷
2025.10
A
用Na2O2作供氧剂
Na202与C02反应生成O2
注意事项:
B
在轮船船体镶嵌锌块避免船体腐蚀
还原性:Zn>Fe
1,答题前,请将姓名、班级和学校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填写在答题卡指定
用小苏打NaHCO)作发泡剂烘焙面包
C0}+2H+=C02↑+H0
的位置上,并正确粘贴条形码。
2.作答选择题时,选出每题答策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答案标号的
D
用AgNO3溶液和稀硝酸检验水中是否含CIAg+CI一AgC1I
信息点框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作答非选择题
时,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把答案写在答题卡指定区域内,写在本试卷或
5.NaBH4-H2O2燃料电池具有比能量高等优点,该电池正、负极区域电解质溶液分别
草稿纸上,其答案一律无效。
为HSO4溶液、NaOH溶液,并采用阳离子交换膜,放电时
3.本试卷共8页,20小题,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75分钟。
A.负极上BH4被还原
4.考试结束后,请将答题卡交回。
B.Na由负极移向正极
5.本卷可能所需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N-14:0-16:Na-23:K-39。
C.正极发生的反应为H2O2+2e一20H
D.正极区溶液中c(SO )保持不变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44分。第1~10小题,每小题2分,第11~16小题,
6.能满足下列物质间直接转化关系,且推理成立的是
每小题4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的要求。
1.文物记载着中华文明的灿烂成就,下列文物主要由合金材料制成的是
单质X0氧化物1O⊙氧化物2Q酸(或碱a0H或H D盐
A.X可为铁,上述转化过程中,存在物质颜色的变化
B.X可为硫,单质X在过量O2中燃烧生成氧化物2
C.X可为氮,上述转化中涉及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A.圆雕玉舞人B.金漆木雕神龛C.朱雀青铜顶饰D.弦纹贯耳瓷壶
D.X可为钠,单质X、氧化物1、氧化物2均能与盐酸反应生成盐
2.化学赋能科技创新。下列说法所涉及的化学知识,不正确的是
7.下列陈述I和陈述Ⅱ均正确,且有因果关系的是
A.“华龙一号”核反应堆采用二氧化铀(U02)陶瓷芯块,5U含有中子数为92
选项
陈述1
陈述Ⅱ
B.“祝融”火星车的车身为铝基碳化硅复合材料,碳化硅属于共价晶体
A
常温下,用铝槽存放和运载浓硝酸
常温下,铝的化学性质稳定
C.航天员舱外服的主要材料是聚氨酯,属于有机高分子材料
B
用C1O2作自来水的消毒剂
C1O2具有强氧化性
D.“北斗组网卫星”所使用的光导纤维的主要成分是SiO2
氯化铁溶液可腐蚀覆铜板上的铜
Fe+Cu2+=Fe2++Cu
3.南粤大地,岭南风情。下列岭南文化内容中蕴含的化学知识正确的是
D
氯化铵与熟石灰共热,生成刺激性气体
NH3 +HCI NH4CI
A.织金彩瓷:广州彩瓷的烧制过程是物理变化
8.藿香蓟具有清热解毒功效,其有效成分结构如下。下列有关该物质说法不正确的是
B.功夫茶韵:功夫茶汤中溶有的儿茶素(C1sH4O6)属于烃类
A.可以发生水解反应
C.龙舟竞渡:龙舟表面所涂的红色颜料主要成分为氧化亚铁
B.所有碳原子处于同一平面
D.绚丽粤绣:灼烧制作粤绣所用的蚕丝线,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
C.含有2种含氧官能团
D.能与溴水发生加成反应
高三化学第1页共8页
高三化学第2页共8页宝安区 2025-2026 学年第一学期教学质量监测
高三化学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共 16 题,1-10 题每题 2 分,11-16 题每题 4 分,共 44 分)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C A D C B D B B C A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B D A D D C
二、非选择题(共 4 题,56 分)
17.(14 分)
(1) CaCO3+CH3COOH=Ca2++2CH3COO-+H2O+CO2↑(2 分)
pH
(2) 4.0(2 分)
14
(3) ①be(2 分) 12 10
8
②绘图(1 分)
6
③0.60(2 分)
4
2 (4) ① 100(1 分) 1.1(1 分)
② (1 分) 0 2 4 6 8 10 12 14 V(NaOH 溶液)/mL
③将 50 mL0.50 mol·L-1 的醋酸及 50 mL 0.55 mol·L-1NaOH 溶液混合测定中和热 ,
根据盖斯定律可得醋酸电离的焓变 (2 分,答出“测定醋酸和 NaOH
溶液反应的中和热 ”得 1 分,答出“醋酸电离的焓变关系式”得 1 分,不答浓度不扣
分)
18.(14 分)
(1) (2 分)
(2)[B4O5(OH)4]2- + 5H2O 2B(OH)3+2[B(OH)4]- (2 分)
(3)①Mg(OH)2、CaSO4 (2 分)②5.5×10-4(2 分)
(4)蒸发浓缩、趁热过滤(或蒸发至有较多固体析出后趁热过滤) (1 分)
(5)2Li2CO3+4CoCO3+O2 4LiCoO2+6CO2(2 分)
(6)①Li3ClO(1 分) 6(1 分) ②面心(1 分)
19.(14 分)
(1)①-49.6 kJ·mol-1(2 分),反应①(1 分)② > >(1 分), > = (2 分)
(2) AD(2 分)
(3)①0.1 mol L-1 min-1(2 分,未写单位扣 1 分)
②0.2(1 分), 0.025(3 分)
对于反应 I,变化的 CH3OH 为 0.2 mol L-1 ,则
CO2(g)+3H2(g) CH3OH(g)+H2O(g)
变化/mol L-1 0.2 0.6 0.2 0.2
对于反应 II,变化的 CO2 为(0.5-0.2)mol L-1=0.3mol L-1,则
CO2(g)+H2(g) CO(g)+H2O(g)
变化/mol L-1 0.3 0.3 0.3 0.3
平衡时 c(CO2)=0.5mol L-1,c(CH3OH)=0.2mol L-1,c(H2)=(2.9-0.6-0.3) mol L-1=2mol L-1,c
(H2O)=(0.2+0.3) mol L-1=0.5 mol L-1.........................................(1 分)
故 ..........................................................................................(1 分)
= 0.025 ...........................(1 分)
20.(14 分)
(1)酯基(1 分) (2)乙烯(1 分) (3)BC(2 分)
(4)消去反应(1 分)
(5) (1 分) 9(2 分)
(6)①
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