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第二章 地图单元测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
陆地表面的地形类型有山地、丘陵、高原、平原和盆地,不同的地形类型特征不同。下图示意四种地形类型的剖面。据此完成1、2题。
1.图中①②③④表示的地形类型依次是
A.平原、丘陵、山地、高原 B.山地、高原、平原、丘陵
C.丘陵、平原、高原、山地 D.高原、山地、丘陵、平原
2.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平原的颜色是
A.黄色 B.绿色 C.蓝色 D.红色
2023年3月1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闭幕。下图示意不同比例尺下的北京区域。据此完成3、4题。
3.这三幅地图
A.图①的图幅最大 B.图②的内容最详细
C.图③的实地范围最大 D.比例尺①<②<③
4.某参会者想去天安门广场附近观光旅游,可参考的地图是
A.图① B.图② C.图③ D.图①②
暑假期间,小明与小华约定一起登泰山,小明选择沿A路线登山,小华选择沿B路线登山。下图示意泰山景区等高线地形。据此完成5~7题。
5.图中等高距为
A.100米 B.200米 C.300米 D.400米
6.当小明位于红雨川,小华位于黄溪河时
A.两人相对高度为20米 B.两人距山峰路程相等
C.两人所处的海拔相同 D.两人所走的方向相同
7.若想欣赏“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景象,应前往
A.玉皇顶 B.中天门 C.十八盘 D.小天烛峰
“鏖战独树镇”是长征著名战斗之一,其旧址位于河南省方城县。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也流经此地,一片丹心见证了一江“丹水”北上。下图示意河南省境内长征行进方向和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线路。据此完成8、9题。
8.独树镇战斗中,红军战士英勇无畏,胜利挺进伏牛山区。在这里,红军要战胜的困难是
A.悬崖陡峭,攀爬不便 B.河网纵横,行军缓慢
C.山地夹峙,易受阻击 D.雪山林立,湿滑难行
9.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选择从独树镇经过的主要原因是
A.城镇较多 B.工程量小 C.线路较短 D.水质优良
某中学组织利用双休日组成学生到野外进行实地考察。下图示意考察区域的等高线地形和瀑布景观。据此完成10~12题。
10.甲、乙、丙、丁四点,可能出现瀑布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11.图中A山峰的海拔可能是
A.250米 B.300米 C.380米 D.420米
12.该地政府打算修建一座储存淡水的水库,最合适的选址地点为( )
A.甲 B.乙 C.丙 D.丁
我国南方某中学组织学生开展爬山活动,学生提前收集到了该地区的等高线地形图并绘制了登山路线(下图)。据此完成13~15题。
13.同学们准备攀登甲山峰,经过考虑选择了②登山路线,原因是
A.②路线比③路线距离短 B.②路线比①路线坡度缓,更省力
C.②路线经过山谷,不易发生滑坡 D.②路线有河流经过,便于取水
14.同学们在该地区观察到的景象有
A.A地可观赏瀑布 B.清凉河沿岸发展林业
C.小马河自东南流向西北 D.该地区东北高,西南低
15.该地区利于发展成大型聚落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二、非选择题。
16.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2024年“五一”假期,光明中学八年级的几位同学相约到我国某山区开展地理研学游。下图示意研学地点等高线地形,①②③处为研学小组准备露营的备选地点。
(1)说出该区域的主要地形类型、图中河流干流的流向。
(2)判断图中河流AB段与BC段的流速快慢,丙说明理由。
(3)图中①②③处作为露营备选地点,哪一处最适合露营?请说明选择的理由。
17.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的号召,某区域始终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促进乡村经济发展。下图示意该区域等高线地形。
探究一 读地图
(1)说出图中字母A、B、C代表的地形部位名称。
(2)说出图中E、F中爬山比较省力的路线,并说明原因。
(3)已知图中M地位于N地的正北方向,请在图中方框内画出该图的指向标。
探究二 谋发展
(4)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该地计划利用生态优势发展旅游业,说出ABC三地中最适合修建玻璃栈道的地方,并说明理由。
18.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主题:等高线地形图的判读
资料:2024年五一假期期间,某中学学生在该市研学基地的组织下,进行了一次有意义的登山研学活动。下图示意研学区域的等高线地形。
探究一 析海拔
(1)贝贝组计划去A山顶看日出,推断A山顶的海拔范围。
探究二 估气温
(2)在登山过程中,同学们发现沿途气温有变化。若②地的气温为20℃,仅考虑海拔因素的话,估算①地气温。
探究三 助发展
(3)登山中,发现C区域尚未被开发,说出C处所在山体部位的名称。老师提议C处借助有利地形可以发展特色产业,推测可以具体开发的项目类型。
探究四 判所学
(4)写出图中比例尺的类型,并判断图中的等高距数值。
第二章 地图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
1.D 2.B 3.D 4.C 5.B 6.C 7.A 8.C 9.B 10.A 11.C 12.D 13.B 14.C 15.B
16.(1)山地为主。河流自西向东。
(2)AB段流速更快。理由:AB段坡度比BC段陡。
(3)②。因为②地形平坦,没有山洪爆发的危险。
17.(1)A是鞍部,B是陡崖,C是山顶(或山峰)。
(2)与E处相比,F处等高线稀疏,故其坡度平缓,爬山比较省力。
(3)如图所示:
(4)B处最适合修建玻璃栈道。因为B处为陡崖,玻璃栈道适宜建设在陡崖处,满足游客刺激、惊险、猎奇的旅游体验。
18.(1)400~500米之间(或400m<A海拔<500m)
(2)17.6℃
(3)断崖。 攀岩、蹦极等。
(4)数字比例尺。等高距是10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