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第二节 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生物学 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

文档属性

名称 第四章 第二节 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课件 学案 练习)高中生物学 苏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2 生物与环境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2019)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5-10-23 17:39:54

文档简介

第二节 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
知识点一 生物多样性及其价值
1.月季花不仅是我国原产品种、北京市市花,还在世界上被誉为“花中皇后”,发展至今已有上万个品种,这体现了(  )
A.物种多样性 B.遗传多样性
C.生态系统多样性 D.群落多样性
2.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态系统多样性是物种多样性的保证
B.各种中药材的药用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C.大量引进国外物种是增加当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措施
D.混合树种的天然林比单一树种的人工林更容易被病虫害毁灭
3.(2024·宿迁高二联考)下列属于生物多样性间接价值的是(  )
A.“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激发了人们的文学艺术创作灵感
B.野生生物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维系生态系统的稳态
C.生物多样性为培育农作物、家畜和家禽新品种提供不可缺少的基因库
D.胡萝卜素可以用来治疗因缺乏维生素A而引起的各种疾病,如夜盲症
知识点二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4.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保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引进外来物种一定会增加当地的生物多样性
B.迁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
C.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后都可通过自我调节能力得以恢复
D.规定禁渔区和禁渔期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一项重要措施
5.(2024·淮安高二联考)下列措施中,符合保护物种多样性原则的是(  )
A.为美化城市环境,可随意从国外引进多种观赏类植物
B.为保护草场、减少沙化,要杀死所有危害草原的黄鼠
C.将东北虎迁入野生动物园繁育,并进行部分的野外回归实验
D.为控制水葫芦在我国造成的严重灾害,应将其天敌引入我国
知识点三 保护生物多样性要求合理利用资源
6.(2024·盐城高二校联考)板栗—茶树立体农业是果农探索出的典型农业生产模式之一。在板栗林中栽植茶树,通过精心管理取得了板栗、茶树两旺,提高了经济效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该立体农业设计的原理是物质循环和能量的多级利用
B.板栗林中的植物、动物及微生物共同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
C.与传统农业相比,立体农业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更高
D.与传统农业相比,立体农业中各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提高
7.生态农业是利用生态学原理,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建立的多层次、多功能的综合农业生产体系,下列关于生态农业说法错误的是(  )
A.生态农业的结构包括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
B.生态农业充分利用了物质循环的原理
C.可以用信息传递的原理来进行生态农业的病虫害防治
D.生态农业的稳定性比树林的稳定性高
8.江苏省徐州市多年来围绕“一城青山半城湖”的理念,实施了一系列生态建设工程,生态效应逐渐显现。下列有关该生态工程的分析评价,不合理的是(  )
A.使物种多样性程度显著提高
B.使生物群落的组成更为复杂
C.使生态系统的类型更为多样
D.其主要目的是提高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9.(2024·扬州高二联考)湿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丰富,鸟类是其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者对某湿地生态系统不同退化阶段的生物多样性进行了调查,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项目 典型湿地 季节性 湿地 中度退 化湿地 严重退 化湿地
湿地特征 常年 积水 季节性 积水 无积水 完全干涸, 鼠害严重
生物多样 性指数 2.7 2.4 2.1 1.5
鸟类 丰富度 25 17 12 9
注:生物多样性指数反映生物多样性的水平。
A.严重退化湿地中的鼠类吸引部分猛禽使得食物网结构最为复杂
B.因湿地退化,食物不足,鸟类死亡率增加导致丰富度降低
C.湿地生态系统稳定性是其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D.湿地退化对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影响最大
10.(多选)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下列生物多样性的相关描述与其所属层次相符的是(  )
选项 生物多样性的相关描述 层次
A 班上同学中,有人是双眼皮,有人是单眼皮 遗传多样性
B 美国纽约市的居民中有白种人、黑种人和黄种人 物种多样性
C 江苏省内除了有平原外,还有丘陵、湖泊和沼泽等 生态系统 多样性
D 校园中既有开黄花的菊花,也有开红花的玫瑰等 遗传多样性
11.(多选)我国麋鹿经历了本土野外灭绝、圈养种群复壮、放归野外等历程,成功建立野生种群。2020年,我国麋鹿分布点已从最初的2处发展至81处,数量超过8 000只,基本覆盖麋鹿野外灭绝前的栖息地,展现了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智慧。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可采用直接计数法统计麋鹿种群密度
B.增加我国麋鹿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有利于种群的进一步发展
C.麋鹿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时,种内竞争最小
D.对麋鹿种群进行圈养复壮、放归野外的过程属于就地保护
12.(2024·徐州高二联考)江苏省拥有我国面积最大的一块沿海滩涂湿地,总面积达65.8万公顷,位于我国沿海地区的中部,地理位置十分优越。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盐城大丰沿海滩涂建立丹顶鹤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目的是    。(填字母)
A.加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
B.有效控制工厂污水对滩涂生态环境的污染
C.将世界各地的丹顶鹤迁入保护区进行迁地保护
D.对丹顶鹤和它们所生存的生态系统进行就地保护,实现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
(2)为探求不同耐盐草本植物是否能在滨海盐碱地生长及对滨海盐碱地是否有改良效果,研究者选取了4种耐盐草本植物(T1田菁、T2苜蓿、T3苏丹革、T4碱蓬)进行试验研究,测量地上植株株高,同时对土壤速效氮进行分析。图1为不同植物株高,图2为不同处理下土壤速效氮的动态变化(CK为对照组)。
①从图1中可看出,旺盛期和收获期时    植物的植株高度最高。从图1中我们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
②从图2中可看出,4种植物处理的土壤速效氮总体含量呈    趋势,说明速效氮           。比较4种植物处理土壤结果,      处理显著增加了土壤速效氮含量,改善了土壤的氮素营养,与其是豆科植物有关,其根部可与    共生。
13.(2023·天津高考13题)为了保护某种候鸟,科学家建立了生态保护区,其中食物网结构如下:
(1)为了保证资源充分利用,应尽量保证生态系统内生物的     不同。
(2)肉食性鱼类不是候鸟的捕食对象,引入它的意义是:              。
(3)肉食性鱼类位于第     营养级。若投放过早,可能会造成低营养级生物     ,所以应较晚投放。
(4)经过合理规划布施,该生态系统加快了                。
第二节 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
1.B 题干中“发展至今已有上万个品种”体现了遗传多样性,B正确。
2.A 生态系统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基础,保护物种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都要从保护生态系统多样性出发,A正确;各种中药材的药用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间接价值是指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的调节功能,B错误;国外物种的引进要谨慎,以免造成外来物种入侵,大量引进更不可取,易破坏当地的生态平衡,降低当地的生物多样性,C错误;天然林的物种多样性更丰富,抵抗力稳定性较人工林高,不易受到病虫害影响,D错误。
3.B 生态价值是指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文学艺术创作灵感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A不符合题意;野生生物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维系生态系统的稳态,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B符合题意;为培育农作物、家畜和家禽新品种提供不可缺少的基因库,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C不符合题意;对人类的药用价值,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D不符合题意。
4.D 引进外来物种需谨慎,否则可能造成外来物种入侵,使生物多样性降低,A错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是就地保护,B错误;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这种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C错误。
5.C 引入外来物种不当可能会造成外来物种入侵,使本地的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A、D错误;草原黄鼠的存在对于生态系统的维持也有重要作用,不可全部杀灭,B错误。
6.C 该立体农业运用了群落的空间结构和季节性,充分利用光能,没有运用物质循环和能量的多级利用的原理,A错误;生态系统还包括非生物因素,例如阳光、水,B错误;与传统农业相比,立体农业生态系统的群落结构更加复杂,所以抵抗力稳定性更高,C正确;立体农业中各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并没有提高,D错误。
7.D 生态农业的结构即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两部分,A正确;生态农业充分利用了物质循环的原理,B正确;利用信息传递的原理可以进行生态农业的病虫害防治,C正确;生态农业的物种丰富度相对较小,营养结构较简单,其稳定性比树林的稳定性低,D错误。
8.D 由题干“生态效应逐渐显现”可知,生物的种类和数量增加,物种多样性程度显著提高,A正确;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效应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D错误。
9.D 严重退化湿地的生物多样性指数和鸟类丰富度最低,故食物网结构最简单,A错误;物种丰富度是指一定空间范围内物种种类的数量,鸟类死亡率增加会使种群密度下降,不会导致丰富度降低,B错误;负反馈调节是湿地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C错误;湿地具有蓄水调洪、补充地下水等生态功能,因此湿地的退化对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影响最大,D正确。
10.AC 双眼皮和单眼皮是受基因控制的,属于遗传多样性,A正确;美国居民中的白种人、黑种人和黄种人都是一个物种,属于遗传多样性,B错误;江苏省内的平原、丘陵、湖泊和沼泽等属于生态系统多样性,C正确;校园中的菊花和玫瑰是不同的物种,属于物种多样性,D错误。
11.AB 由于麋鹿数量较少,个体较大,可采用直接计数法统计麋鹿种群密度,A正确;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增加我国麋鹿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有利于种群的进一步发展,B正确;麋鹿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时,种群数量为K/2,此时种内竞争不是最小,在有限的资源和空间条件下,种群数量最少时,种内竞争最小,C错误;对麋鹿种群进行圈养复壮、放归野外的过程属于迁地保护,D错误。
12.(1)D (2)①田菁 这4种耐盐草本植物都能在滨海盐碱地生长(合理即可) ②下降 可被植物直接吸收 苜蓿 根瘤菌
解析:(1)建立丹顶鹤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目的是对丹顶鹤和它们的生存环境实施就地保护。(2)①从图1中曲线可看出,旺盛期和收获期时田菁的植株高度最高。从图1中可以看出:4种植物在盐碱地上都有不同程度的生长,说明这4种耐盐草本植物都能在滨海盐碱地生长。②从图2中可看出,4种植物处理的土壤速效氮总体含量呈下降趋势,说明速效氮可以被植物直接吸收。苜蓿根部可与根瘤菌共生,显著增加了土壤速效氮含量,改善了土壤的氮素营养。
13.(1)生态位 (2)增加该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增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同时避免少数几种生物占优势的局面,增加物种多样性 (3)三和第四 被过度捕食 (4)物质循环的速度
解析:(1)群落中每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这有利于不同生物之间充分利用环境资源,故为了保证资源充分利用,应尽量保证生态系统内生物的生态位的不同。(2)据图可知,候鸟可以捕食草鱼和植食性鱼类,但不捕食肉食性鱼类,引入肉食性鱼类的原因可能是增加该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增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同时避免少数几种生物占优势的局面,增加物种多样性。(3)据图分析,在浮游植物→植食性鱼类→肉食性鱼类→水鸟、富水植物→浮游动物→滤食性动物→肉食性鱼类→水鸟的食物链中,肉食性鱼类位于第三和第四营养级;若投放过早,可能会造成低营养级生物被过度捕食,导致生态系统稳定性被破坏,所以应较晚投放。
5 3 / 4第二节 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
导学 聚焦 1.通过对生物多样性的学习,学会从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角度去看自然界,综合、整体地阐明个体与群体、局部与整体、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强化科学思维。 2.通过对人工生态系统带来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分析,尝试提出人与环境和谐共处的合理化建议,形成“环境保护需从我做起”的意识,增强社会责任
知识点(一) 生物多样性及其价值
1.生物多样性
(1)概念: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    以及由这些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生态系统。
(2)生物多样性包括    多样性、    多样性和      多样性。
2.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1)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①多种多样的生物为人类提供形式多样的    、    、纤维以及煤炭等物质时体现出来的价值,以及由    、      等带来的价值,统称为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②食物、药物等的直接价值以      形式表现,而旅游、科学研究等的直接价值以      的形式表现。
(2)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①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的      称为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②一般    直接体现为经济效益,但从调节生态系统功能的角度看,其价值可能远    直接价值。
(3)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
生物多样性            的价值称为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
3.判断有关表述的正误
(1)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
(2)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美景常常令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
(3)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大于间接价值。(  )
探讨 分析生物多样性及其价值,增强社会责任
1.图1表示生物多样性的三个不同层次,图2中甲、乙、丙是关于地雀的进化、发展过程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注:图2中地雀A与地雀B可以交配产生可育后代,地雀C与地雀A、B之间不能互相交配。
(1)图1中Ⅰ、Ⅱ、Ⅲ依次代表生物多样性的哪些层面?
(2)在“蒲公英→麻雀→蛇”这条食物链中,蒲公英可以作为工业原料,蛇可以作为制药原料。以上可说明生物多样性具有    价值。
(3)图2中哪些地雀间的差异能体现遗传多样性?哪些地雀间的差异能体现物种多样性?请说明判断依据。
2.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面积种植水稻为人类提供了大量粮食,袁隆平团队利用野生“雄性不育”水稻培育出了高产杂交水稻。
材料二 森林和草地具有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的作用,湿地具有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的作用。
材料三 科学家发现了某种不知名的昆虫,尚不清楚其价值。
(1)说出上述三个材料分别体现的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类型。
(2)如何区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与间接价值?
(3)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是没有价值吗?
生物多样性的层次分析
  
1.近年来杭州湾湿地的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态文明建设卓有成效。研究人员调查发现,该地区的近海与海岸带湿地及城市水域都是水鸟的栖息地,共记录到水鸟16目45科163种。该调查结果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
A.遗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
B.生态系统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
C.种群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
D.生态系统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
2.水稻草丛矮缩病是一种危害生长、发育的病毒性疾病,很难防治。后来科学家发现了一个野生水稻种群,这个种群对草丛矮缩病具有比较强的抗性,从而为培育抗草丛矮缩病的水稻新品种找到了必要的基因。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  )
A.生态价值 B.直接价值
C.潜在价值 D.间接价值
知识点(二)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1.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1)     
①主要场所:自然保护区和国家森林公园。
②优点:在原地对生态系统或物种进行保护,不仅保护了濒危物种和典型的生态系统,还兼有教育、科研和旅游等功能。
(2)     
①主要场所:动物园、植物园、濒危物种繁育中心。
②含义:将保护对象从原栖息地迁移到保护场所。
③保护对象:主要用于保护珍稀物种。
(3)其他
①建立精子库、种子库,利用生物技术对濒危物种的    进行保护等。
②利用人工授精、      和胚胎移植等生物技术,加强对珍稀、濒危物种的保护。
③建立和健全相应的法律和法规。
2.保护生物多样性要求合理利用资源
根据    原理,采用      的方法和技术,合理利用资源,才能保护生物多样性。
(1)资源要     
方法:增加生态系统中的营养级数,使     更为复杂,可实现对资源的多层次利用。
(2)资源要     
①方法:如果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每一个环节既是给予者,又是接纳者,周而复始,就可以保证生态系统中物质的供给。这类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更为复杂,可以实现对有限资源的循环利用。
②实例:桑基鱼塘。
(3)人工生态系统要关注     
物种多样性程度较高的生态系统        也较高。
(4)合理利用资源的成功范例
生态农业:以    和    的协调发展为前提,在一定区域内,因地制宜地规划、组织和开展的现代农业生产。
3.保护环境需要从我做起
作为地球上的一个居民,应从自身做起,坚持低碳生活。低碳生活需要在生活中尽量采用    、    的生活方式。
4.判断有关表述的正误
(1)栖息地破碎化造成小种群,有利于维持生物多样性。(  )
(2)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是迁地保护。(  )
(3)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要禁止一切形式的开发和利用。(  )
探讨一 分析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实例,增强社会责任
1.结合实例,分析下列问题:
(1)“无废弃物农业”(如图所示)遵循的生态学原理主要是什么?它是怎样实现物质的循环利用的?
(2)为什么我国西北一些地区种植的防护林成了残败的“灰色长城”?
(3)为什么珊瑚礁区能够在养分稀少的深海中保持很高的生物多样性?
探讨二 保护生物多样性要求合理利用资源
2.国家倡导公民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投放。其深远意义是什么?
3.过去常发生农民在田间燃烧秸秆的事件,现在我国提倡秸秆的综合利用。如何从资源多层次利用的角度阐述其意义?
1.就地保护与迁地保护的比较
就地保护 迁地保护
最有效的保护措施 为将灭绝的物种提供最后的生存机会
除了保护区域内的物种,还应保护相应的生态环境 环境遭到破坏后,不再适应于物种的生存,就只能实行迁地保护
举例:国家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 举例:植物园、动物园、濒危物种繁育中心
2.传统农业、现代农业和生态农业的比较
项目 概念 优点 缺点
传统 农业 简单的种植业 不产生严重的环境污染 结构简单,能 量流动、物质 循环水平低, 经济效益低
现代 农业 利用石油等提高农作物产量的生产方式 大量使用化肥、农药和机械动力,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 过量施用化肥、农药,严重污染环境
生态 农业 运用生态学原理,建立的综合农业生态体系 通过物质多级利用,增加经济效益,净化环境 很难经得起较大经济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冲击
1.秦岭植被多样、物种丰富,生活着大熊猫等珍稀生物。不同地区、不同部门先后在秦岭建立了20多个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几十处森林公园和风景名胜区,这些保护区分属于不同地区和部门管理。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这种分属于不同地区和部门的管理模式,不利于更好地保护生物多样性
B.为了有利于大熊猫种群的延续,可以采取措施将大熊猫分布区连接起来
C.人们将购买的动物在秦岭实施“放生”,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D.在秦岭野生动物园附近违法建造别墅,会影响生物多样性
2.如图表示某人工设计的生态系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该生态系统经过能量的多层次利用,提高了系统总能量的利用率
B.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是蝇蛆和蚯蚓,促进了系统中物质和能量循环流动的进行
C.合理利用农家肥可提高葡萄和蔬菜的产量
D.该生态系统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但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并未提高
易错提醒
本题常见错因有两种
(1)不清楚分解者的作用,分解者能将动植物遗体残骸中的有机物分解为无机物,返还给无机环境。
(2)误认为能量传递效率是可以随外界环境改变而改变的。
  
 (1)表述什么叫生物的多样性?
(2)能将在直接价值方面所谓的“有害”物种灭绝吗?为什么?
(3)“猪—沼—果”是我国一种常见的生态农业模式,以沼气为纽带,带动畜牧业、林果业等相关农业共同发展。该生态农业模式实现了资源的如何利用?
1.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及保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生物多样性指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所拥有的全部基因
B.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是迁地保护
C.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D.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只包括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
2.(2024·宿迁高二联考)具有“生物黄金”之称的红豆杉,是一种生长在我国云南、西藏、湖南等地的集观赏和药用于一身的世界珍稀树种,是一种濒临灭绝的天然珍稀抗癌植物。随着人们对红豆杉的掠夺性采伐,红豆杉野生资源日趋枯竭。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A.人类活动是造成红豆杉成为濒危物种的主要原因
B.可以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对红豆杉的基因进行保护
C.保护红豆杉最好的方法是建立红豆杉植物园
D.保护红豆杉多样性关键是要协调好人与环境的关系
3.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中国梦过程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措施。下列关于生态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我国的“三北防护林”可有效地防风阻沙,保护当地的草原和农田,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B.虽然经过了几十年的努力,我国人口增长过快的情况仍未得到有效控制,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还未明显下降
C.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关键是要协调好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如控制人口的增长、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防治环境污染等
D.利用生物技术对濒危物种的基因进行保护也是对濒危物种保护的重要措施
4.长沙某乡镇建设生态农业工程,发展粮、桑、渔、畜产业,其生态农业模式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中流入该池塘生态系统的能量包括            。
(2)与桑树单种相比,“桑园养鸡”的模式能提高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原因是                      
                                             。
(3)土壤的肥力是种植业的基础,该生态工程有利于提高土壤的肥力,据图说出依据是                      
                                             。
(4)本地某果园使用除草剂清除果园的杂草,同时给果树施用化肥,对环境有一定污染。林业工作者建议在林下种植大豆,请简要说明设计依据:                       。
5.科学家对全球一些生态系统多样性价值的估价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分析,热带雨林的单位面积价值    (填“大于”“等于”或“小于”)其他森林,由此推测,生物多样性中的   多样性直接对生态系统多样性价值起主要作用。入境旅游者非法携带或邮寄植物种子(苗),可能会造成           ,从而对当地生物多样性构成严重威胁。
(2)从生态系统多样性价值的估价分析,“退耕还湖,恢复湿地”的依据是            ,湿地在               等方面的生态功能,体现了其重要的间接价值。湿地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一般不超过4~5个营养级,原因是                       
                                            。
第二节 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
【核心要点·巧突破】
知识点(一)
自主学习
1.(1)基因 (2)物种 遗传 生态系统
2.(1)①食物 药物 旅游 科学研究 ②市场价值 服务价值 (2)①调节功能 ②不能 高于 (3)尚未被发现但可能存在
3.(1)√ (2)√
(3)× 提示: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远高于直接价值。
互动探究
1.(1)提示:Ⅰ反映了同一物种中的差异,应为“遗传多样性”;Ⅱ反映了不同物种间的差异,应为“物种多样性”;Ⅲ反映了生物与无机环境间的关系,应为“生态系统多样性”。
(2)直接
(3)提示:由A与B可以交配产生可育后代推知,二者未产生生殖隔离,应属于同一物种,二者的差异能体现遗传多样性;由C与A、B间不能互相交配推知,C与A、B间已产生生殖隔离,故C为新物种,则C与A、B间的差异反映的是物种多样性。
2.(1)提示:材料一体现了直接价值;材料二体现了间接价值;材料三体现了潜在价值。
(2)提示: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是指生物在涵养水源、保持水土、调节气候、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等方面的“生态”功能,除此之外对人类有意义的其他价值即为直接价值,如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等。
(3)提示: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并不是没有价值,而是目前人类尚不清楚的价值。
学以致用
1.B 水鸟16目45科163种体现的是物种多样性,近海与海岸带湿地及城市水域都是水鸟的栖息地体现了生态系统多样性。
2.B 间接价值是对生态系统起重要调节功能的价值,如水土保持等,体现了生态功能;直接价值是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科研等意义的价值,该题干反映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潜在价值是目前人类尚不太清楚的价值。
知识点(二)
自主学习
1.(1)就地保护 (2)迁地保护 (3)①基因 ②组织培养
2.生态学 系统工程 (1)多层次利用 营养结构 (2)循环利用 (3)物种多样性 抵抗力稳定性 (4)环境 经济
3.低能耗 低排放
4.(1)× 提示:栖息地破碎化使种群之间的基因交流受阻,造成小种群对疾病抵抗力的降低和对环境变化适应力的减弱,不利于维持生物多样性。
(2)× 提示: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是就地保护。
(3)× 提示: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要合理地开发和利用。
互动探究
1.(1)提示:循环利用原理。该生态系统的人粪尿、牲畜粪便、作物残留都能再返回农田土壤里供生产者利用。
(2)提示:当地的环境不利于该树种的生长,且种植树种单一,营养结构简单,易受虫害侵袭。
(3)提示:珊瑚礁区生物多样性高,营养结构复杂,不同的生物占据了不同的生态位,充分利用了环境资源。
2.提示:不仅让环境更美观,还可以减少环境污染,特别是有害垃圾分类政策出台,降低了垃圾中的重金属、有机污染物、废塑料、致病菌等对水、土壤、大气污染的风险,提高了废品回收利用的比例,减少了原材料的需求,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
3.提示:秸秆还田是全球有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秸秆富含粗蛋白,通过一定的处理可以变成饲料。秸秆还能成为栽培固体基质,也可以直接编制草绳、草帘等,实现农业废弃物资源的可循环利用。
学以致用
1.C 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措施是就地保护,将大熊猫分布区连接起来,有利于大熊猫种群的延续,B正确;人们将购买的动物在秦岭实施“放生”,有可能造成外来物种入侵,导致生物多样性降低,C错误。
2.B 该生态系统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生态系统经过能量的多层次利用,虽然没有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但提高了系统总能量利用效率,A、D正确;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是蝇蛆和蚯蚓,促进了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但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不循环的,B错误;合理使用农家肥,不仅能提供无机盐,还能提供二氧化碳,增强光合作用效率,从而提高葡萄和蔬菜的产量,C正确。
【过程评价·勤检测】
网络构建
 (1)提示: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由这些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生态系统。
(2)提示:不能。生物的多样性不仅有直接价值,还具有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在直接价值方面所谓的“有害”物种,可能其在间接价值方面具有重要的调节功能,或者其可能还具有目前人们尚未发现的价值。
(3)提示:该生态农业模式实现了资源的多层次利用。
课堂演练
1.C 生物多样性包括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由这些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生态系统,A错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是就地保护,B错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措施有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建立精子库和种子库等措施,D错误。
2.C 生物多样性被破坏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A正确;可以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对红豆杉的基因进行保护,如建立种子库、基因库等,B正确;建立植物园属于迁地保护,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是就地保护,C错误;保护生物多样性,关键是要协调好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D正确。
3.B 我国的“三北防护林”可有效地防风阻沙,保护当地的草原和农田,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A正确;经过了几十年的努力,我国人口增长过快的情况已得到有效控制,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已经明显下降,B错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关键是要协调好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如控制人口的增长、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防治环境污染等,C正确;利用生物技术对濒危物种的基因进行保护也是对濒危物种保护的重要措施,D正确。
4.(1)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沼渣、沼液、蚕沙中有机物含有的化学能 (2)①鸡是一种养殖产品,可提高经济效益;②鸡捕食桑园害虫,能减轻虫害,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 (3)河泥和沼液中的有机物被微生物分解后产生的氮、磷等无机盐和CO2有利于农作物和桑树进行光合作用 (4)通过竞争减少杂草数量,同时为果树提供氮肥,减少除草剂和化肥使用
解析:(1)该池塘生态系统有各种植物,是该系统的生产者。沼气池往池塘排放沼渣、沼液,沼渣和沼液中含有各种有机物,所以流入该池塘生态系统的能量包括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和沼渣、沼液、蚕沙中有机物含有的化学能。(2)①桑园养鸡模式获得了鸡、鸡蛋产品,比单种桑树收获的经济效益高;②桑园养鸡模式中,鸡吃害虫,减轻虫害,桑园生物更多样,营养结构更复杂,提高了生态系统稳定性,提高了生态效益。(3)植物从土壤中吸收各种无机盐,土壤的肥力以其中无机盐的含量为衡量标准。该生态系统河泥和沼液中含有丰富的有机物,这些有机物被微生物分解后,产生含氮、含磷等无机盐和CO2,这些无机盐和CO2都有利于农作物和桑树进行光合作用。(4)要减轻生产过程对环境的污染,就要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需要依靠生物自身之间关系来抑制杂草的数量,同时果树能获得足够的肥料。在林下种植大豆,大豆生长比杂草高,在对光的竞争中占优势,杂草生长被抑制,减少除草剂的使用。同时,大豆中的根瘤菌有固氮能力,可以为果树提供氮肥,减少化肥的使用。
5.(1)大于 物种 外来物种入侵 (2)湿地的单位面积价值显著大于农田 蓄洪防旱、调节气候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多,在能量流动过程中消耗的能量就越多
解析:(1)根据题图分析可知,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单位面积的价值要大于其他森林,而热带雨林最大的特点是动植物种类多,物种多样性高,说明物种多样性对生态系统多样性的价值起主要作用。入境旅游者非法携带或邮寄植物种子(苗),可能会造成生态入侵(外来物种入侵),从而对当地生物多样性构成严重威胁。(2)根据题图分析可知,湿地的单位面积价值显著大于农田,因此应该“退耕还湖,恢复湿地”,提高湿地生态系统的单位面积价值。湿地生态系统具有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等生态功能,属于生态系统的间接价值。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多,在能量流动过程中消耗的能量就越多,所以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一般不超过4~5个营养级。
7 / 7(共91张PPT)
第二节 创造人与自然的和谐

学 聚
焦 1.通过对生物多样性的学习,学会从生物与环境相互关系的角
度去看自然界,综合、整体地阐明个体与群体、局部与整体、
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复杂关系,强化科学思维。
2.通过对人工生态系统带来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分析,
尝试提出人与环境和谐共处的合理化建议,形成“环境保护需
从我做起”的意识,增强社会责任
核心要点·巧突破
01
过程评价·勤检测
02
目录
CONTENTS
课时训练·提素能
03
核心要点·巧突破
01
精准出击 高效学习
知识点(一) 生物多样性及其价值
1. 生物多样性
(1)概念: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
全部 以及由这些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生态系统。
(2)生物多样性包括 多样性、 多样性和
多样性。
基因 
物种 
遗传 
生态
系统 
(1)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①多种多样的生物为人类提供形式多样的 、
、纤维以及煤炭等物质时体现出来的价值,以及由
、 等带来的价值,统称为生物多样性的直
接价值。
②食物、药物等的直接价值以 形式表现,而旅
游、科学研究等的直接价值以 的形式表现。
食物 

物 

游 
科学研究 
市场价值 
服务价值 
2.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
(2)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①生物多样性对生态系统的 称为生物多样性的
间接价值。
②一般 直接体现为经济效益,但从调节生态系统功
能的角度看,其价值可能远 直接价值。
调节功能 
不能 
高于 
(3)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
生物多样性 的价值称为生物多样
性的潜在价值。
3. 判断有关表述的正误
(1)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 √ )
(2)山清水秀、鸟语花香的美景常常令人赏心悦目、流连忘返,
这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 √ )
(3)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大于间接价值。 ( × )
提示: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远高于直接价值。
尚未被发现但可能存在 


×
探讨 分析生物多样性及其价值,增强社会责任
1. 图1表示生物多样性的三个不同层次,图2中甲、乙、丙是关于地雀
的进化、发展过程示意图。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注:图2中地雀A与地雀B可以交配产生可育后代,地雀C与地雀A、B之间不能互相交配。
(1)图1中Ⅰ、Ⅱ、Ⅲ依次代表生物多样性的哪些层面?
提示:Ⅰ反映了同一物种中的差异,应为“遗传多样性”;Ⅱ
反映了不同物种间的差异,应为“物种多样性”;Ⅲ反映了
生物与无机环境间的关系,应为“生态系统多样性”。
(2)在“蒲公英→麻雀→蛇”这条食物链中,蒲公英可以作为工
业原料,蛇可以作为制药原料。以上可说明生物多样性具
有 价值。
直接 
(3)图2中哪些地雀间的差异能体现遗传多样性?哪些地雀间的差
异能体现物种多样性?请说明判断依据。
提示:由A与B可以交配产生可育后代推知,二者未产生
生殖隔离,应属于同一物种,二者的差异能体现遗传多样
性;由C与A、B间不能互相交配推知,C与A、B间已产生
生殖隔离,故C为新物种,则C与A、B间的差异反映的是
物种多样性。
2.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大面积种植水稻为人类提供了大量粮食,袁隆平团队利用
野生“雄性不育”水稻培育出了高产杂交水稻。
材料二 森林和草地具有防风固沙、保持水土的作用,湿地具有蓄
洪防旱、调节气候的作用。
材料三 科学家发现了某种不知名的昆虫,尚不清楚其价值。
(1)说出上述三个材料分别体现的生物多样性的价值类型。
提示:材料一体现了直接价值;材料二体现了间接价值;材
料三体现了潜在价值。
(2)如何区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与间接价值?
提示: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是指生物在涵养水源、保持
水土、调节气候、维持生态系统稳定性等方面的“生态”
功能,除此之外对人类有意义的其他价值即为直接价值,
如食用、药用和工业原料、旅游观赏、科学研究和文学艺
术创作等。
(3)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是没有价值吗?
提示:生物多样性的潜在价值并不是没有价值,而是目前人
类尚不清楚的价值。
生物多样性的层次分析
1. 近年来杭州湾湿地的生态环境持续改善,生态文明建设卓有成效。研究人员调查发现,该地区的近海与海岸带湿地及城市水域都是水鸟的栖息地,共记录到水鸟16目45科163种。该调查结果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
A. 遗传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
B. 生态系统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
C. 种群多样性和物种多样性
D. 生态系统多样性和遗传多样性
解析:  水鸟16目45科163种体现的是物种多样性,近海与海岸
带湿地及城市水域都是水鸟的栖息地体现了生态系统多样性。
2. 水稻草丛矮缩病是一种危害生长、发育的病毒性疾病,很难防治。
后来科学家发现了一个野生水稻种群,这个种群对草丛矮缩病具有
比较强的抗性,从而为培育抗草丛矮缩病的水稻新品种找到了必要
的基因。这属于生物多样性的(  )
A. 生态价值 B. 直接价值
C. 潜在价值 D. 间接价值
解析:  间接价值是对生态系统起重要调节功能的价值,如水土
保持等,体现了生态功能;直接价值是对人类有食用、药用和工业
原料、科研等意义的价值,该题干反映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潜在价值是目前人类尚不太清楚的价值。
知识点(二)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1.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
(1)
①主要场所:自然保护区和国家森林公园。
②优点:在原地对生态系统或物种进行保护,不仅保护了
濒危物种和典型的生态系统,还兼有教育、科研和旅游等
功能。
就地保护 
(2)
①主要场所:动物园、植物园、濒危物种繁育中心。
②含义:将保护对象从原栖息地迁移到保护场所。
③保护对象:主要用于保护珍稀物种。
迁地保护 
(3)其他
①建立精子库、种子库,利用生物技术对濒危物种的
进行保护等。
②利用人工授精、 和胚胎移植等生物技术,加
强对珍稀、濒危物种的保护。
③建立和健全相应的法律和法规。

因 
组织培养 
2. 保护生物多样性要求合理利用资源
根据 原理,采用 的方法和技术,合理利用
资源,才能保护生物多样性。
(1)资源要
方法:增加生态系统中的营养级数,使 更为复
杂,可实现对资源的多层次利用。
(2)资源要
生态学 
系统工程 
多层次利用 
营养结构 
循环利用 
①方法:如果在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中,每一个环节既是给
予者,又是接纳者,周而复始,就可以保证生态系统中物质
的供给。这类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更为复杂,可以实现对有
限资源的循环利用。
②实例:桑基鱼塘。
(3)人工生态系统要关注
物种多样性程度较高的生态系统 也较高。
(4)合理利用资源的成功范例
生态农业:以 和 的协调发展为前提,在一
定区域内,因地制宜地规划、组织和开展的现代农业生产。
3. 保护环境需要从我做起
作为地球上的一个居民,应从自身做起,坚持低碳生活。低碳生活
需要在生活中尽量采用 、 的生活方式。
物种多样性 
抵抗力稳定性 
环境 
经济 
低能耗 
低排放 
4. 判断有关表述的正误
(1)栖息地破碎化造成小种群,有利于维持生物多样性。
( × )
提示:栖息地破碎化使种群之间的基因交流受阻,造成小种
群对疾病抵抗力的降低和对环境变化适应力的减弱,不利于
维持生物多样性。
(2)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是迁地保护。 ( × )
提示: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是就地保护。
×
×
(3)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要禁止一切形式的开发和利用。
( × )
提示: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要合理地开发和利用。
×
探讨一 分析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实例,增强社会责任
1. 结合实例,分析下列问题:
(1)“无废弃物农业”(如图所示)遵循的生态学原理主要是什
么?它是怎样实现物质的循环利用的?
提示:循环利用原理。该生态系统的人粪尿、牲畜粪便、作
物残留都能再返回农田土壤里供生产者利用。
(2)为什么我国西北一些地区种植的防护林成了残败的“灰色长
城”?
提示:当地的环境不利于该树种的生长,且种植树种单一,
营养结构简单,易受虫害侵袭。
(3)为什么珊瑚礁区能够在养分稀少的深海中保持很高的生物多
样性?
提示:珊瑚礁区生物多样性高,营养结构复杂,不同的生物
占据了不同的生态位,充分利用了环境资源。
探讨二 保护生物多样性要求合理利用资源
2. 国家倡导公民对生活垃圾进行分类投放。其深远意义是什么?
提示:不仅让环境更美观,还可以减少环境污染,特别是有害垃圾
分类政策出台,降低了垃圾中的重金属、有机污染物、废塑料、致
病菌等对水、土壤、大气污染的风险,提高了废品回收利用的比
例,减少了原材料的需求,实现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二氧化碳的
排放。
3. 过去常发生农民在田间燃烧秸秆的事件,现在我国提倡秸秆的综合
利用。如何从资源多层次利用的角度阐述其意义?
提示:秸秆还田是全球有机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秸秆富含粗
蛋白,通过一定的处理可以变成饲料。秸秆还能成为栽培固体
基质,也可以直接编制草绳、草帘等,实现农业废弃物资源的
可循环利用。
1. 就地保护与迁地保护的比较
就地保护 迁地保护
最有效的保护措施 为将灭绝的物种提供最后的生存机

除了保护区域内的物种,还应
保护相应的生态环境 环境遭到破坏后,不再适应于物种
的生存,就只能实行迁地保护
举例:国家森林公园、自然保
护区 举例:植物园、动物园、濒危物种
繁育中心
2. 传统农业、现代农业和生态农业的比较
项目 概念 优点 缺点
传统 农业 简单的种植业 不产生严重的环境污
染 结构简单,能量流动、物质循环水平
低,经济效益低
现代 农业 利用石油等提
高农作物产量
的生产方式 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和机械动力,获得较
高的经济效益 过量施用化肥、农
药,严重污染环境
生态 农业 运用生态学原
理,建立的综
合农业生态体
系 通过物质多级利用,
增加经济效益,净化
环境 很难经得起较大经济
环境和生态环境的冲

1. 秦岭植被多样、物种丰富,生活着大熊猫等珍稀生物。不同地区、
不同部门先后在秦岭建立了20多个国家级和省级自然保护区、几十
处森林公园和风景名胜区,这些保护区分属于不同地区和部门管
理。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 这种分属于不同地区和部门的管理模式,不利于更好地保护生物
多样性
B. 为了有利于大熊猫种群的延续,可以采取措施将大熊猫分布区连
接起来
C. 人们将购买的动物在秦岭实施“放生”,有利于生物多样性的保

D. 在秦岭野生动物园附近违法建造别墅,会影响生物多样性
解析:  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措施是就地保护,将大熊猫分
布区连接起来,有利于大熊猫种群的延续,B正确;人们将购买的
动物在秦岭实施“放生”,有可能造成外来物种入侵,导致生物多
样性降低,C错误。
2. 如图表示某人工设计的生态系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该生态系统经过能量的多层次利用,
提高了系统总能量的利用率
B. 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是蝇蛆和蚯蚓,
促进了系统中物质和能量循环流动的进行
C. 合理利用农家肥可提高葡萄和蔬菜的产量
D. 该生态系统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但各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
效率并未提高
解析:  该生态系统实现了资源的循环利用,生态系统经过能量
的多层次利用,虽然没有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但提高了系统总能
量利用效率,A、D正确;该生态系统的分解者是蝇蛆和蚯蚓,促
进了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循环,但能量流动是单向的、不循环的,B
错误;合理使用农家肥,不仅能提供无机盐,还能提供二氧化碳,
增强光合作用效率,从而提高葡萄和蔬菜的产量,C正确。
易错提醒
本题常见错因有两种
(1)不清楚分解者的作用,分解者能将动植物遗体残骸中的有机物
分解为无机物,返还给无机环境。
(2)误认为能量传递效率是可以随外界环境改变而改变的。
过程评价·勤检测
02
反馈效果 筑牢基础
 (1)表述什么叫生物的多样性?
提示:生物的多样性包括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由这些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生态系统。
(2)能将在直接价值方面所谓的“有害”物种灭绝吗?为什么?
提示:不能。生物的多样性不仅有直接价值,还具有间接价值
和潜在价值。在直接价值方面所谓的“有害”物种,可能其在
间接价值方面具有重要的调节功能,或者其可能还具有目前人
们尚未发现的价值。
(3)“猪—沼—果”是我国一种常见的生态农业模式,以沼气为纽
带,带动畜牧业、林果业等相关农业共同发展。该生态农业模
式实现了资源的如何利用?
提示:该生态农业模式实现了资源的多层次利用。
1. 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及保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生物多样性指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所拥有的全部基因
B.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是迁地保护
C. 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D.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只包括就地保护和迁地保护
解析:  生物多样性包括生物圈内所有的植物、动物和微生物,
它们所拥有的全部基因以及由这些生物与环境构成的生态系统,A
错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是就地保护,B错误;保护生
物多样性的措施有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建立精子库和种子库等措
施,D错误。
2. (2024·宿迁高二联考)具有“生物黄金”之称的红豆杉,是一种
生长在我国云南、西藏、湖南等地的集观赏和药用于一身的世界珍
稀树种,是一种濒临灭绝的天然珍稀抗癌植物。随着人们对红豆杉
的掠夺性采伐,红豆杉野生资源日趋枯竭。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 人类活动是造成红豆杉成为濒危物种的主要原因
B. 可以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对红豆杉的基因进行保护
C. 保护红豆杉最好的方法是建立红豆杉植物园
D. 保护红豆杉多样性关键是要协调好人与环境的关系
解析:  生物多样性被破坏的主要原因是人类活动,A正确;可
以利用现代生物技术对红豆杉的基因进行保护,如建立种子库、基
因库等,B正确;建立植物园属于迁地保护,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
的保护是就地保护,C错误;保护生物多样性,关键是要协调好人
与生态环境的关系,D正确。
3. 生态文明建设是实现中国梦过程中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措施。下列关
于生态环境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我国的“三北防护林”可有效地防风阻沙,保护当地的草原和农
田,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B. 虽然经过了几十年的努力,我国人口增长过快的情况仍未得到有
效控制,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还未明显下降
C.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关键是要协调好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如控制
人口的增长、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防治环境污染等
D. 利用生物技术对濒危物种的基因进行保护也是对濒危物种保护的
重要措施
解析:  我国的“三北防护林”可有效地防风阻沙,保护当地的
草原和农田,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A正确;经过了几十年的努
力,我国人口增长过快的情况已得到有效控制,人口出生率和自然
增长率已经明显下降,B错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关键是要协调好
人与生态环境的关系,如控制人口的增长、合理利用自然资源、防
治环境污染等,C正确;利用生物技术对濒危物种的基因进行保护
也是对濒危物种保护的重要措施,D正确。
4. (2024·湖南长沙模拟)长沙某乡镇建设生态农业工程,发展粮、
桑、渔、畜产业,其生态农业模式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上图中流入该池塘生态系统的能量包括

解析: 该池塘生态系统有各种植物,是该系统的生产
者。沼气池往池塘排放沼渣、沼液,沼渣和沼液中含有各种
有机物,所以流入该池塘生态系统的能量包括生产者固定的
太阳能和沼渣、沼液、蚕沙中有机物含有的化学能。
生产者固定的太阳
能和沼渣、沼液、蚕沙中有机物含有的化学能
(2)与桑树单种相比,“桑园养鸡”的模式能提高经济效益和生
态效益,原因是

解析: ①桑园养鸡模式获得了鸡、鸡蛋产品,比单种桑
树收获的经济效益高;②桑园养鸡模式中,鸡吃害虫,减轻
虫害,桑园生物更多样,营养结构更复杂,提高了生态系统
稳定性,提高了生态效益。
鸡是一种养殖产品,可提高经济效益;②
鸡捕食桑园害虫,能减轻虫害,提高生态系统稳定性
(3)土壤的肥力是种植业的基础,该生态工程有利于提高土壤的
肥力,据图说出依据是


解析: 植物从土壤中吸收各种无机盐,土壤的肥力以其
中无机盐的含量为衡量标准。该生态系统河泥和沼液中含有
丰富的有机物,这些有机物被微生物分解后,产生含氮、含
磷等无机盐和CO2,这些无机盐和CO2都有利于农作物和桑树
进行光合作用。
河泥和沼液中的有机物被微生物分
解后产生的氮、磷等无机盐和CO2有利于农作物和桑树进行
光合作用
(4)本地某果园使用除草剂清除果园的杂草,同时给果树施用化
肥,对环境有一定污染。林业工作者建议在林下种植大豆,
请简要说明设计依据:

通过竞争减少杂草数量,同时为果
树提供氮肥,减少除草剂和化肥使用
解析: 要减轻生产过程对环境的污染,就要减少农药化
肥的使用,需要依靠生物自身之间关系来抑制杂草的数量,
同时果树能获得足够的肥料。在林下种植大豆,大豆生长比
杂草高,在对光的竞争中占优势,杂草生长被抑制,减少除
草剂的使用。同时,大豆中的根瘤菌有固氮能力,可以为果
树提供氮肥,减少化肥的使用。
5. 科学家对全球一些生态系统多样性价值的估价如图所示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据图分析,热带雨林的单位面积价值 (填“大
于”“等于”或“小于”)其他森林,由此推测,生物多
样性中的 多样性直接对生态系统多样性价值起主
要作用。入境旅游者非法携带或邮寄植物种子(苗),可
能会造成 ,从而对当地生物多样性构成
严重威胁。
大于
物种
外来物种入侵
解析: 根据题图分析可知,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单位面积
的价值要大于其他森林,而热带雨林最大的特点是动植物种
类多,物种多样性高,说明物种多样性对生态系统多样性的
价值起主要作用。入境旅游者非法携带或邮寄植物种子
(苗),可能会造成生态入侵(外来物种入侵),从而对当
地生物多样性构成严重威胁。
(2)从生态系统多样性价值的估价分析,“退耕还湖,恢复湿
地”的依据是 ,湿地
在 等方面的生态功能,体现了其重
要的间接价值。湿地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一般不超过4~5
个营养级,原因是

湿地的单位面积价值显著大于农田
蓄洪防旱、调节气候
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营养级越多,在能
量流动过程中消耗的能量就越多
解析: 根据题图分析可知,湿地的单位面积价值显著大
于农田,因此应该“退耕还湖,恢复湿地”,提高湿地生态
系统的单位面积价值。湿地生态系统具有蓄洪防旱、调节气
候等生态功能,属于生态系统的间接价值。在一个生态系统
中,营养级越多,在能量流动过程中消耗的能量就越多,所
以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一般不超过4~5个营养级。
课时训练·提素能
03
分级练习 巩固提升
知识点一 生物多样性及其价值
1. 月季花不仅是我国原产品种、北京市市花,还在世界上被誉为“花
中皇后”,发展至今已有上万个品种,这体现了(  )
A. 物种多样性 B. 遗传多样性
C. 生态系统多样性 D. 群落多样性
解析:  题干中“发展至今已有上万个品种”体现了遗传多样
性,B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2. 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生态系统多样性是物种多样性的保证
B. 各种中药材的药用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
C. 大量引进国外物种是增加当地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措施
D. 混合树种的天然林比单一树种的人工林更容易被病虫害毁灭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解析:  生态系统多样性是生物多样性的基础,保护物种多样性
和遗传多样性都要从保护生态系统多样性出发,A正确;各种中药
材的药用功能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间接价值是指生物多
样性对生态系统的调节功能,B错误;国外物种的引进要谨慎,以
免造成外来物种入侵,大量引进更不可取,易破坏当地的生态平
衡,降低当地的生物多样性,C错误;天然林的物种多样性更丰
富,抵抗力稳定性较人工林高,不易受到病虫害影响,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3. (2024·宿迁高二联考)下列属于生物多样性间接价值的是( )
A.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激发了人们的文学艺术创作灵感
B. 野生生物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共同维系生态系统的稳态
C. 生物多样性为培育农作物、家畜和家禽新品种提供不可缺少的基
因库
D. 胡萝卜素可以用来治疗因缺乏维生素A而引起的各种疾病,如夜盲症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解析:  生态价值是指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文学艺术创作灵
感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A不符合题意;野生生物相互依
存、相互制约,共同维系生态系统的稳态,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
价值,B符合题意;为培育农作物、家畜和家禽新品种提供不可缺
少的基因库,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C不符合题意;对人类
的药用价值,属于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D不符合题意。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知识点二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4. 下列关于生态系统保护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引进外来物种一定会增加当地的生物多样性
B. 迁地保护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
C. 生态系统遭到破坏后都可通过自我调节能力得以恢复
D. 规定禁渔区和禁渔期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一项重要措施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解析:  引进外来物种需谨慎,否则可能造成外来物种入侵,使
生物多样性降低,A错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是就地保
护,B错误;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但这种自我调节
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外界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
会遭到破坏,C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5. (2024·淮安高二联考)下列措施中,符合保护物种多样性原则的
是(  )
A. 为美化城市环境,可随意从国外引进多种观赏类植物
B. 为保护草场、减少沙化,要杀死所有危害草原的黄鼠
C. 将东北虎迁入野生动物园繁育,并进行部分的野外回归实验
D. 为控制水葫芦在我国造成的严重灾害,应将其天敌引入我国
解析:  引入外来物种不当可能会造成外来物种入侵,使本地的
生物多样性受到威胁,A、D错误;草原黄鼠的存在对于生态系统
的维持也有重要作用,不可全部杀灭,B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知识点三 保护生物多样性要求合理利用资源
6. (2024·盐城高二校联考)板栗—茶树立体农业是果农探索出的典
型农业生产模式之一。在板栗林中栽植茶树,通过精心管理取得了
板栗、茶树两旺,提高了经济效益。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 该立体农业设计的原理是物质循环和能量的多级利用
B. 板栗林中的植物、动物及微生物共同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
C. 与传统农业相比,立体农业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更高
D. 与传统农业相比,立体农业中各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提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解析:  该立体农业运用了群落的空间结构和季节性,充分利用
光能,没有运用物质循环和能量的多级利用的原理,A错误;生态
系统还包括非生物因素,例如阳光、水,B错误;与传统农业相
比,立体农业生态系统的群落结构更加复杂,所以抵抗力稳定性更
高,C正确;立体农业中各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并没有提高,
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7. 生态农业是利用生态学原理,应用现代科学技术建立的多层次、多
功能的综合农业生产体系,下列关于生态农业说法错误的是
(  )
A. 生态农业的结构包括组成成分和营养结构
B. 生态农业充分利用了物质循环的原理
C. 可以用信息传递的原理来进行生态农业的病虫害防治
D. 生态农业的稳定性比树林的稳定性高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解析:  生态农业的结构即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组成成分和营
养结构两部分,A正确;生态农业充分利用了物质循环的原理,B
正确;利用信息传递的原理可以进行生态农业的病虫害防治,C正
确;生态农业的物种丰富度相对较小,营养结构较简单,其稳定性
比树林的稳定性低,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8. 江苏省徐州市多年来围绕“一城青山半城湖”的理念,实施了一系
列生态建设工程,生态效应逐渐显现。下列有关该生态工程的分析
评价,不合理的是(  )
A. 使物种多样性程度显著提高
B. 使生物群落的组成更为复杂
C. 使生态系统的类型更为多样
D. 其主要目的是提高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解析:  由题干“生态效应逐渐显现”可知,生物的种类和数量
增加,物种多样性程度显著提高,A正确;生物多样性的生态效应
属于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9. (2024·扬州高二联考)湿地生态系统生物多样性丰富,鸟类是其
重要组成部分。研究者对某湿地生态系统不同退化阶段的生物多样
性进行了调查,结果如表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项目 典型湿地 季节性湿地 中度退 化湿地 严重退
化湿地
湿地特征 常年积水 季节性积水 无积水 完全干涸,
鼠害严重
生物多样 性指数 2.7 2.4 2.1 1.5
鸟类 丰富度 25 17 12 9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注:生物多样性指数反映生物多样性的水平。
A. 严重退化湿地中的鼠类吸引部分猛禽使得食物网结构最为复杂
B. 因湿地退化,食物不足,鸟类死亡率增加导致丰富度降低
C. 湿地生态系统稳定性是其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D. 湿地退化对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影响最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解析:  严重退化湿地的生物多样性指数和鸟类丰富度最低,故
食物网结构最简单,A错误;物种丰富度是指一定空间范围内物种
种类的数量,鸟类死亡率增加会使种群密度下降,不会导致丰富度
降低,B错误;负反馈调节是湿地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
C错误;湿地具有蓄水调洪、补充地下水等生态功能,因此湿地的
退化对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影响最大,D正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0. (多选)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
样性三个层次。下列生物多样性的相关描述与其所属层次相符的
是(  )
选项 生物多样性的相关描述 层次
A 班上同学中,有人是双眼皮,有人是单眼
皮 遗传多样性
B 美国纽约市的居民中有白种人、黑种人和
黄种人 物种多样性
C 江苏省内除了有平原外,还有丘陵、湖泊
和沼泽等 生态系统
多样性
D 校园中既有开黄花的菊花,也有开红花的
玫瑰等 遗传多样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解析:  双眼皮和单眼皮是受基因控制的,属于遗传多样性,
A正确;美国居民中的白种人、黑种人和黄种人都是一个物种,
属于遗传多样性,B错误;江苏省内的平原、丘陵、湖泊和沼泽
等属于生态系统多样性,C正确;校园中的菊花和玫瑰是不同的
物种,属于物种多样性,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1. (多选)我国麋鹿经历了本土野外灭绝、圈养种群复壮、放归野
外等历程,成功建立野生种群。2020年,我国麋鹿分布点已从最
初的2处发展至81处,数量超过8 000只,基本覆盖麋鹿野外灭绝
前的栖息地,展现了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智慧。下列叙述正确
的是(  )
A. 可采用直接计数法统计麋鹿种群密度
B. 增加我国麋鹿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有利于种群的进一步发展
C. 麋鹿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时,种内竞争最小
D. 对麋鹿种群进行圈养复壮、放归野外的过程属于就地保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解析:  由于麋鹿数量较少,个体较大,可采用直接计数法统
计麋鹿种群密度,A正确;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
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增加我国麋鹿种群的遗传多样性,有利
于种群的进一步发展,B正确;麋鹿种群增长速率最大时,种群
数量为K/2,此时种内竞争不是最小,在有限的资源和空间条件
下,种群数量最少时,种内竞争最小,C错误;对麋鹿种群进行
圈养复壮、放归野外的过程属于迁地保护,D错误。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2. (2024·徐州高二联考)江苏省拥有我国面积最大的一块沿海滩涂
湿地,总面积达65.8万公顷,位于我国沿海地区的中部,地理位
置十分优越。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在盐城大丰沿海滩涂建立丹顶鹤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目的
是 。(填字母)
A. 加入“世界生物圈保护区网”
B. 有效控制工厂污水对滩涂生态环境的污染
C. 将世界各地的丹顶鹤迁入保护区进行迁地保护
D. 对丹顶鹤和它们所生存的生态系统进行就地保护,实现对生物多样性最有效的保护
D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解析: 建立丹顶鹤自然保护区的主要目的是对丹顶鹤
和它们的生存环境实施就地保护。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2)为探求不同耐盐草本植物是否能在滨海盐碱地生长及对滨海
盐碱地是否有改良效果,研究者选取了4种耐盐草本植物
(T1田菁、T2苜蓿、T3苏丹革、T4碱蓬)进行试验研究,测
量地上植株株高,同时对土壤速效氮进行分析。图1为不同
植物株高,图2为不同处理下土壤速效氮的动态变化(CK为
对照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①从图1中可看出,旺盛期和收获期时 植物的植株
高度最高。从图1中我们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②从图2中可看出,4种植物处理的土壤速效氮总体含量
呈 趋势,说明速效氮 。比较
4种植物处理土壤结果, 处理显著增加了土壤速效
氮含量,改善了土壤的氮素营养,与其是豆科植物有关,其
根部可与 共生。
田菁
这4种耐盐草本
植物都能在滨海盐碱地生长(合理即可)
下降
可被植物直接吸收
苜蓿
根瘤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解析: ①从图1中曲线可看出,旺盛期和收获期时田菁
的植株高度最高。从图1中可以看出:4种植物在盐碱地上都
有不同程度的生长,说明这4种耐盐草本植物都能在滨海盐
碱地生长。②从图2中可看出,4种植物处理的土壤速效氮总
体含量呈下降趋势,说明速效氮可以被植物直接吸收。苜蓿
根部可与根瘤菌共生,显著增加了土壤速效氮含量,改善了
土壤的氮素营养。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3. (2023·天津高考13题)为了保护某种候鸟,科学家建立了生态保
护区,其中食物网结构如下: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为了保证资源充分利用,应尽量保证生态系统内生物的
不同。

态位
解析: 群落中每种生物都占据着相对稳定的生态位,
这有利于不同生物之间充分利用环境资源,故为了保证资源
充分利用,应尽量保证生态系统内生物的生态位的不同。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2)肉食性鱼类不是候鸟的捕食对象,引入它的意义是:


增加
该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增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同时避免
少数几种生物占优势的局面,增加物种多样性
解析: 据图可知,候鸟可以捕食草鱼和植食性鱼类,但不捕食肉食性鱼类,引入肉食性鱼类的原因可能是增加该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类,增加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同时避免少数几种
生物占优势的局面,增加物种多样性。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3)肉食性鱼类位于第 营养级。若投放过早,可能
会造成低营养级生物 ,所以应较晚投放。
三和第四
被过度捕食
解析:据图分析,在浮游植物→植食性鱼类→肉食性鱼类→水鸟、富水植物→浮游动物→滤食性动物→肉食性鱼类→水鸟的食物链中,肉食性鱼类位于第三和第四营养级;若投放过早,可能会造成低营养级生物被过度捕食,导致生态系统稳定性被破坏,所以应较晚投放。
(4)经过合理规划布施,该生态系统加快了

物质循环的速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感 谢 观 看!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