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维护海洋权益
第二节维护我国海洋权益
【学习目标】
1. 归纳我国海洋国情的基本特点。
2. 举例说明建立和维护国际海洋秩序的重要性,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重要意义。
【学习策略】
本课主要采用阅读课本、梳理知识的方法,以小组合作学习,理解建立和维护国际海洋新秩序的重要性,采用案例分析的方式来解决说明关于国际岛屿与海域争端的解决方法。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重要意义。
【课前调研】
请同学们搜集关于中日钓鱼岛争端与中日东海油气争端相关报道。从相关的报道中找出各自的证据。
【课堂活动】
探究活动1: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研讨我国海洋的基本国情。
阅读下列材料,归纳我国海洋国情的基本特点。
材料一:我国海域分布图。
材料二:我国大陆海岸线全长1.8万km,加上岛岸线,总长度为3.2万km;面积大于10km2的海湾160多个,面积500m2以上的海岛达6536个,总面积为8.6万km2,均居世界前列。大陆架面积广阔,东海大陆架宽度达500km以上。
材料三:我国的领海面积约为37万km2,我国享有主权和管辖权的海域约为300万km2 ,但其面积与陆地面积之比仅为0.31:1,在世界沿海国家中列第108位;海岸线系数为0.0018,居世界第94位,人均海岸线长度更小。
材料四:我国滨海砂矿主要有锆石、独居石、磁铁矿和锡砂矿等。南海海底还蕴藏着丰富的多金属结核。
材料五:世界海洋渔业资源约为6亿吨,人均0.12吨,而我国人均只有0.004吨;海底石油可开采储量世界人均为22~27吨,而我国人均不足10吨。
图4我国近海鱼类资源和主要渔场分布 图5我国近海海域含油气盆地和油气田分布
图6 中国海洋总产值的增长
材料六:在传统的海洋产业中,海盐及海洋水产品居世界第一,海洋运输船队已经跻身世界十强;滨海旅游业收入已经跃居世界前列。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海洋业总产值年递增20%以上。
材料七:与世界海洋经济发展水平相比,海洋开发水平较低,产业规模较小,高新技术产业所占比例不高。2000年,海洋产业的产值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要把我国建设成为海洋经济的强国任重而道远。
探究活动2:阅读课本相关内容,探讨我国的海洋主要的权益。
1、我国的海洋权益包括哪两大部分?
2、我国的领海宽度是多少?
3、我国的领海分布在哪里?
4、我国采用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制度
5、我国除享有主权和管辖权的海域,我国在哪些方面也享有权益?
探究活动3:阅读课本相关内容,探讨如何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以事实说明我国对钓鱼岛具有无可争议的主权,说明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重要意义。
阅读《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关于岛屿制度与划分?运用法律依据讨论钓鱼岛是我国固有的领土?说明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重要意义有哪些?
图7东海底地形剖面图 图8为我国钓鱼岛照片
第三部分:课堂总结设计
教学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堂总结
①设问:同学们回顾一下,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有哪些收获?
②总结我国海洋的基本国情与如何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
两位学生总结所学知识,师生点评
了解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系统地梳理知识体系。
【典型例题】
1.图16左图为东海底地形剖面图,右图为我国钓鱼岛照片。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钓鱼岛叙述,正确的是 。(1分)
A.火山喷发而形成 B.该海域地壳运动不活跃 C.位于板块生长边界 D.位于亚欧板块
(2)东海海底大陆架的矿产资源除了滨海砂矿外,主要有 资源。(1分)
(3)图中上海沿海主要的海岸类型是___________,钓鱼岛的海岸类型是 。(2分)
(4)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我国政府和人民维护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决心坚定不移。请结合联合国海洋法中海域划分的知识,从地理学的角度,阐述我国对钓鱼岛拥有不可争辩的主权。(2分)
(5)上海附近海域的舟山渔场是我国最大的近海渔场,近年来面临无鱼可捕的现状,请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4分)
2.图16为“南海岛礁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10分)
(1) 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南海地处________板块。(1分)
(2) 随着三沙旅游线路的开通,国人南海游的愿望得以实现,南海发展海岛旅游的优势有________。(2分)
(3) 南沙群岛按成因属于________,它在开发南海资源中的作用主要有________。(3分)
(4) 影响南海资源开发利用的自然灾害主要是________,其防御的措施主要有________。(4分)
【知识构建】
【重点图像】
【拓展阅读】
中日东海油气田之争
中日东海油气田之争源于中日专属经济区界线的划分之争。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沿岸国可以从海岸基线开始计算,把200海里以内的海域作为自己的专属经济区。专属经济区内的所有资源归沿岸国拥有。中日两国之间的东海海域很多海面的宽度388海里,日本主张以两国海岸基准线的中间线来确定专属经济区的界线,即所谓的“日中中间线”。但日方提出的中间线主张没有依据。中方一直没有承认。而东海海底的地形和地貌结构决定了中日之间的专属经济区界线划分应该遵循“大陆架自然延伸”的原则。中方考虑到存在争议,为了维护两国关系,一直没有在存在争议的海域进行资源开采活动。对于东海划界问题上的争议,中方一贯主张双方应该通过谈判加以解决,多次强调,“主权归我,合作开发” 是解决东海问题的唯一正确选择。
根据“圣地亚哥宣言”的内容规定,由领土向外延伸200海里之内,属于所有国家的排他性经济区(经济专属海域),1960年之后的《国际海洋法条约》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也是如是规定。但中日之间的海域宽度并不足400海里,最宽处也只有360海里,所以无法完全兑现这一规定。日方借200海里经济专属区的概念以及旧“大陆架条约”第6条的规定,认为两国在划定距离不足400海里的经济专属区分界线时,要以双方等距离的中心线进行划分,就便是日方所强调的“中间线”原则。日方早在1982年开始,曾数次向中国方面提出了此原则,希望正式界定两国的海洋经济专属区分界线。中方显然一直不认同日方的说法,但当时因为邓小平访日的成功,两国关系正在进入全面发展期,日方对华的大量无偿援助和低息贷款正在源源不断的进入中国,两国的政治、经贸关系正处于后来被称之为“日中蜜月期”的良好发展阶段,为不使这种关系遭到阻碍和破坏,中方选择了回避的态度,在此问题上未给日方明确的答复,就连钓鱼岛也采用了“搁置原则”,而日本政府的理解是“中方默认了中间线原则”,这就为日后两国在东海划界问题上产生的纠纷埋下了根源。中方一直没有承认。而东海海底的地形和地貌结构决定了中日之间的专属经济区界线划分应该遵循“大陆架自然延伸”的原则。中方考虑到存在争议,为了维护两国关系,一直没有在存在争议的海域进行资源开采活动。对于东海划界问题上的争议,中方一贯主张双方应该通过谈判加以解决,多次强调,“主权归我,合作开发” 是解决东海问题的唯一正确选择。
第四单元维护海洋权益
第二节维护我国海洋权益
【课程标准要求】
标 准
活 动 建 议
根据有关资料,归纳我国海洋国情的基本特点,说明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重要意义。
举例说出建立和维护国际海洋秩序的重要性。
【设计思路】
本课最主要的任务是通过运用不同领海基线划分方法让学生认识到《联合国海洋法公约》关于海洋空间的划分,理解不同空间范围的主权内容,运用材料分析我国的海洋基本国情,以中日钓鱼岛的争端说明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重要性。
本课主要采用阅读课本、梳理知识的方法,以小组合作学习,采用案例分析的方式来解决说明关于国际岛屿与海域争端的解决方法。
【知识构建】
本课主要包含三大模块,即《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海域的划分、我国的海洋国情与维护我国海洋权益。在理解《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关于海域划分与我国的海洋国情后,可以更好的解决世界关于岛屿争端解决的依据,针对中日钓鱼岛问题为案例分析如何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树立海洋国土的观念。其框架结构图如图1。
【教学目标】
1.了解内水、领海、毗连区、大陆架、专属经济区和公海等概念。
2.归纳我国海洋国情的基本特点。
3.举例说明建立和维护国际海洋秩序的重要性,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重要意义。
【重难点分析】
1.教学重点
依据课程标准,可将本课的教学重点确定为“《公约》中管辖海域的划分。”,“我国海洋国情的基本特点与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重要意义”。
2.教学难点
本课的知识内容识记较多,内水、领海、毗连区、大陆架、专属经济区和公海等概念。我国海洋国情的基本特点;理解建立和维护国际海洋新秩序的重要性,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重要意义。难点在于运用有关资料的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分析、表达能力要求学生不仅能从文字和图像中提取有用信息,还要能将知识进行有效的迁移和整合,并在此基础上,尽量用书面语言简洁、完整地作出表达。
【课前准备】
提前布置学生搜集关于中日钓鱼岛争端与中日东海油气争端相关报道。
课前做好学习小组的组建与分工工作。建议每个小组以4-6人为宜,每个小组成员在教室中的座位邻近,可以随时集中起来围坐在一起。每个小组确定1名小组长,1名记录员,1名发言人,1名纪检员。提前为每个小组打印好“小组合作学习研讨过程记录表”(如表2所示),以便在讨论过程中及时记录学习情况。
表1 小组合作学习研讨过程记录
姓名
在小组中的职责
发言次数
个人观点
×××
【课堂活动设计】
第一部分:新课导入设计
教学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学情
诊断
课前先整理好学生搜集的材料,组织好课堂5分钟展示活动。
学生回答。
用事实引发学生的共鸣,激发学生课堂探究的愿望,有助于学生树立正确海洋国土观念。
学习
目标
展示
投影学习目标,要求说出关键词。
①朗读学习目标;
②迅速说出关键词
明确目标,提高学生的有意注意。
第二部分:新授内容设计
探究活动1: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研讨我国海洋的基本国情。
教学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我国的海洋国情
①投影如下图所示
②展示导学问题:据材料分析我国海洋的基本国情?
③对学生的学习进程进行及时指导。
④对交流的成果组织评议,最后给予准确评价。
①小组内每一位成员先自主学习,思考教师提出的导学问题。
②小组内交流,讨论,提出新的疑问。讨论过程中记录员及时填写“小组合作学习研讨过程记录表”,如表1所示。
③小组组长整合每个成员的个人观点,填写如表3所示的比较表(表3中的具体内容预先留空)。
④2-3个小组分别投影已经完成的比较表,并让发言人交流小组成果,其他组可提出补充意见,发言人回答其他组成员的质疑。
教学内容可分小组自由选择研讨内容(但小组内必须统一),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建构本课的重点知识,并培养协作能力。
根据下面材料归纳我国海洋国情的基本特点。
材料一:我国海域分布图。
材料二:我国大陆海岸线全长1.8万km,加上岛岸线,总长度为3.2万km;面积大于10km2的海湾160多个,面积500m2以上的海岛达6536个,总面积为8.6万km2,均居世界前列。大陆架面积广阔,东海大陆架宽度达500km以上。
材料三:我国的领海面积约为37万km2,我国享有主权和管辖权的海域约为300万km2 ,但其面积与陆地面积之比仅为0.31:1,在世界沿海国家中列第108位;海岸线系数为0.0018,居世界第94位,人均海岸线长度更小。
材料四:我国滨海砂矿主要有锆石、独居石、磁铁矿和锡砂矿等。南海海底还蕴藏着丰富的多金属结核。
材料五:世界海洋渔业资源约为6亿吨,人均0.12吨,而我国人均只有0.004吨;海底石油可开采储量世界人均为22~27吨,而我国人均不足10吨。
图4我国近海鱼类资源和主要渔场分布 图5我国近海海域含油气盆地和油气田分布
图6 中国海洋总产值的增长
材料六:在传统的海洋产业中,海盐及海洋水产品居世界第一,海洋运输船队已经跻身世界十强;滨海旅游业收入已经跃居世界前列。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海洋业总产值年递增20%以上。
材料七:与世界海洋经济发展水平相比,海洋开发水平较低,产业规模较小,高新技术产业所占比例不高。2000年,海洋产业的产值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要把我国建设成为海洋经济的强国任重而道远。
?[内容解析]
根据有关资料,归纳我国海洋国情的基本特点,
领海面积37万平方公里,可主张管辖的海域面为300万平方公里。因此,加强海洋综合管理显得日益重要。我国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认识我国的海洋国情,维护海洋权益是我们每一个公民的义务和职责。人类共有一个海洋,保护海洋环境,加强海洋国际合作,让海洋更好地造福人类是全球共同的愿望和追求。
我国海洋国情的基本特点①海域面积绝对量大,相对量小。包括渤海、黄海、东海、南海以及台湾岛以东的太平洋海域。内海包括渤海和琼州海峡。海岸线北起鸭绿江口,南至北仑河口。我国的岛屿众多,大陆架面积广阔,但是我国享有主权和管辖权的海域面积与陆地面积之比较小。②海洋资源的总量丰富,人均占有量少。③海洋经济发展迅速,但在国民经济中比重小。④海洋区位优越,但地理形势相对不利。我国地处西北太平洋海岸的中枢位置,但是我国周边海域大多被邻国的岛链所包围,除我国台湾岛及其附属岛屿外,进入世界大洋,必须经由别国管辖的国际海峡。
探究活动2:阅读课本相关内容,探讨我国的海洋主要的权益。
[内容解析]
1、我国的海洋权益包括哪两大部分?
包括:我国享有主权和管辖权的海域以及“在人类共享部分中应有的份额”两大部分。
2、我国的领海宽度是多少?
答:1958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关于领海的声明》以及1992年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领海及毗连区法》都明确规定了我国领海宽度为12海里
3、我国的领海分布在哪里?
1996年我国政府宣布了我国大陆领海的部分基线和西沙群岛的领海基线。
我国领海分布在黄海、东海、南海和太平洋,面积约为37万平方千米。
4、我国采用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制度
1998年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属经济区和大陆架法》,规定我国采用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制度,并宣布我国的大陆架为我国领海以外依我国陆地领土的全部自然延伸,扩展到大陆边缘的海底区域的海床与底土,如果从测算领海宽度的基线量起至大陆边外缘的距离不足200海里,则扩展至200海里。
5、我国除享有主权和管辖权的海域,我国在哪些方面也享有权益?
(1)我国已于1996年加入《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批准《公约》有利于我国扩大和维护本国的海洋权益。
(2)根据《公约》,我国享有主权和管辖权的海域由原先的约37万平方千米扩大到约300万平方千米。
(3)从国际海洋法上确立了我国享有主权和管辖权的海域的法律地位。
(4)除享有主权和管辖权的海域外,我国在公海、国际海底以及极地等地也都享有权益。按照《公约》规定,我国船舶在用于国际航行的海峡享有过境通行权。
我国参与国际海底区域活动具有深远意义
在我国陆地上,铜、镍、钴等矿产资源有限,目前已需要进口。为保障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有必要开辟新的战略资源基地。
探究活动3:阅读课本相关内容,探讨如何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以事实说明我国对钓鱼岛具有无可争议的主权,说明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重要意义。
教学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维护我国海洋权益
①给学生阅读课本的时间。
②展示导学问题:《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中关于岛屿制度与划分?运用法律依据讨论钓鱼岛是我国固有的领土?
③组织评议活动,让不同观点者发表看法,教师进行评价。
①阅读图,进行思考与判断,可以与旁边的同学小声讨论。
②在自己的学案填写。
让学生自己首先理解其运动的过程,教师补充并要充分的把每一个过程展示在学生面前,以加深学生对其理解,同组自主讨论,可以提高效率。
图7东海底地形剖面图 图8为我国钓鱼岛照片
[内容解析]
岛屿主权之争渐成热点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规定的岛屿制度
海洋法规定大陆架包括沿海国领海以外依其领陆的全部自然延伸,扩展到大路边外缘的海底区域的海床和底土。沿海国对勘探本国大陆架和开发其自然资源行使主权。钓鱼岛位于我国大陆向海洋延伸的大陆架的边缘,处于冲绳海槽的西侧。因此中方对钓鱼岛享有主。权
第三部分:课堂总结设计
教学
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课堂总结
①设问:同学们回顾一下,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有哪些收获?
②总结我国海洋的基本国情与如何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
两位学生总结所学知识,师生点评
了解学习目标的达成情况,系统地梳理知识体系。
【典型例题】
1.图16左图为东海底地形剖面图,右图为我国钓鱼岛照片。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关于钓鱼岛叙述,正确的是 。(1分)
A.火山喷发而形成 B.该海域地壳运动不活跃 C.位于板块生长边界 D.位于亚欧板块
(2)东海海底大陆架的矿产资源除了滨海砂矿外,主要有 资源。(1分)
(3)图中上海沿海主要的海岸类型是___________,钓鱼岛的海岸类型是 。(2分)
(4)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我国政府和人民维护主权和领土完整的决心坚定不移。请结合联合国海洋法中海域划分的知识,从地理学的角度,阐述我国对钓鱼岛拥有不可争辩的主权。(2分)
(5)上海附近海域的舟山渔场是我国最大的近海渔场,近年来面临无鱼可捕的现状,请分析原因,并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4分)
答案:(1)D(1分)(2)油气(1分)(3)淤泥质海岸,基岩海岸。(2分)
(4)海洋法规定大陆架包括沿海国领海以外依其领陆的全部自然延伸,扩展到大路边外缘的海底区域的海床和底土。沿海国对勘探本国大陆架和开发其自然资源行使主权。钓鱼岛位于我国大陆向海洋延伸的大陆架的边缘,处于冲绳海槽的西侧。因此中方对钓鱼岛享有主权(2分)
(5)原因:过渡捕捞,海洋污染。对策:休渔;发展海洋养殖、增殖和海洋牧场,减少捕捞;加强海洋环境管理;控制向海洋排放污染物(4分)
2.图16为“南海岛礁分布图”。读图,回答问题。(10分)
(1) 根据板块构造学说,南海地处________板块。(1分)
(2) 随着三沙旅游线路的开通,国人南海游的愿望得以实现,南海发展海岛旅游的优势有________。(2分)
(3) 南沙群岛按成因属于________,它在开发南海资源中的作用主要有________。(3分)
(4) 影响南海资源开发利用的自然灾害主要是________,其防御的措施主要有________。(4分)
2.
(1) 亚欧(1分)
(2) 旅游季节长;旅游资源多样(2分)
(3) 珊瑚岛(1分) 提供补给;通信支持;避风港等(2分)
(4) 台风;风暴潮(任答一点得1分) 提高海洋灾害的监测与预报能力;加固海岸防护
工程;建立与健全海洋灾害的防灾应急体系;提高人们的防灾、减灾意识与自救能力。(任答三点得3分)
【重点图像】
中国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油气资源沉积盆地约70万平方公里,石油资源量估计为240亿吨左右,天然气资源量估计为14万亿立方米,还有大量的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即最有希望在本世纪成为油气替代能源的“可燃冰”。中国管辖海域内有海洋渔场280万平方公里,20米以内浅海面积2.4亿亩,海水可养殖面积260万公顷;已经养殖的面积71万公顷。浅海滩涂可养殖面积242万公顷,已经养殖的面积55万公顷。中国已经在国际海底区域获得7.5万平方公里多金属结核矿区,多金属结核储量5亿多吨。海水资源开发利用,是实现沿海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发展方向。展望未来,增强海水是宝贵资源的意识,制定海水资源开发利用政策、法规和发展规划,建设国家级海水资源开发利用综合示范区和产业化基地,强化海水资源开发利用装备研发 和生产基础,培育中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水淡化、海水直接利用和海水资源综合利用技术、装备和产品体系,是推动中国海水资源开发利用朝阳产业形成、发展、成为中国沿海地区的第二水源、并走向世界的重要保障。
【拓展知识】
中日东海油气田之争
中日东海油气田之争源于中日专属经济区界线的划分之争。按照《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的规定,沿岸国可以从海岸基线开始计算,把200海里以内的海域作为自己的专属经济区。专属经济区内的所有资源归沿岸国拥有。中日两国之间的东海海域很多海面的宽度388海里,日本主张以两国海岸基准线的中间线来确定专属经济区的界线,即所谓的“日中中间线”。但日方提出的中间线主张没有依据。中方一直没有承认。而东海海底的地形和地貌结构决定了中日之间的专属经济区界线划分应该遵循“大陆架自然延伸”的原则。中方考虑到存在争议,为了维护两国关系,一直没有在存在争议的海域进行资源开采活动。对于东海划界问题上的争议,中方一贯主张双方应该通过谈判加以解决,多次强调,“主权归我,合作开发” 是解决东海问题的唯一正确选择。
根据“圣地亚哥宣言”的内容规定,由领土向外延伸200海里之内,属于所有国家的排他性经济区(经济专属海域),1960年之后的《国际海洋法条约》第三次联合国海洋法会议也是如是规定。但中日之间的海域宽度并不足400海里,最宽处也只有360海里,所以无法完全兑现这一规定。日方借200海里经济专属区的概念以及旧“大陆架条约”第6条的规定,认为两国在划定距离不足400海里的经济专属区分界线时,要以双方等距离的中心线进行划分,就便是日方所强调的“中间线”原则。日方早在1982年开始,曾数次向中国方面提出了此原则,希望正式界定两国的海洋经济专属区分界线。中方显然一直不认同日方的说法,但当时因为邓小平访日的成功,两国关系正在进入全面发展期,日方对华的大量无偿援助和低息贷款正在源源不断的进入中国,两国的政治、经贸关系正处于后来被称之为“日中蜜月期”的良好发展阶段,为不使这种关系遭到阻碍和破坏,中方选择了回避的态度,在此问题上未给日方明确的答复,就连钓鱼岛也采用了“搁置原则”,而日本政府的理解是“中方默认了中间线原则”,这就为日后两国在东海划界问题上产生的纠纷埋下了根源。中方一直没有承认。而东海海底的地形和地貌结构决定了中日之间的专属经济区界线划分应该遵循“大陆架自然延伸”的原则。中方考虑到存在争议,为了维护两国关系,一直没有在存在争议的海域进行资源开采活动。对于东海划界问题上的争议,中方一贯主张双方应该通过谈判加以解决,多次强调,“主权归我,合作开发” 是解决东海问题的唯一正确选择。
【教学反思】
新授课
我国的海洋权益检测练习
一、综合题
1.图1是“我国部分海域图”,读图回答问题。
(1)甲地区海岸曲折、岛屿众多,这种海岸类型属于________海岸。
(2)海南岛西岸有我国著名的莺歌海盐场。关于其形成的有利条件,错误的说法是________。
A.地势开阔平坦
B.受副热带高气压影响,高温干燥
C.副热带海区,海水盐度较高
D.降水较少,晴天多,蒸发量大
(3)图示海域珊瑚礁广泛分布,其生态意义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乙岛屿为我国领土,依《国际海洋法公约》规定,我国拥有自该岛__________线以外__________海里的领海权和________海里的专属经济区。
2.阅读江苏——山东沿海地带等深线图(图2),完成下列要求。
(1)从海岸类型看,江苏大部分海岸属于
海岸,山东属于 海岸。
(2)P地地貌的成因是由于 作用而成;从海底地貌类型看,P地处于 。
(3)Q所处海域经常发生赤潮现象,简述其原因。
(4)请你谈谈对我省发展海洋经济的一些设想。
3.海南省三沙市政府驻地永兴岛,是一座由白色珊瑚、贝壳沙堆积在礁平台上而形成的岛屿。图17为海南省局部示意图和永兴岛景观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处的海底地形类型为 ,永兴岛所属的岛屿类型是 岛。
(2)永兴岛淡水资源缺乏的主要原因是 ,该岛获取淡水资源可能方式为 。
(3)永兴岛机场跑道的建设主要是对海洋
资源的开发利用;从可持续发展角度看,三沙市可重点发展的产业是 和 。
(4)为保护海洋资源和环境,三沙市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应采取的措施有 。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北冰洋是四大洋中深度最浅、大陆架面积宽广的一个大洋,平均水深1 296 m。据观测,过去30年来,北极地区的气温每10年上升0.5℃,科学家估计北冰洋上的冰正在以每10年9%左右的速度融化。随着冰川的不断融化,新的海洋航道逐渐拓宽,也使得在北冰洋进行大规模能源开发成为可能。据统计,北极地区的石油、天然气储量巨大,开发前景广阔。这使得北极周边国家纷纷争夺北极地区的权利。
材料二 北极略图(图4)。
(1) 北极地区的油气资源多分布于________(海底地形)上。
(2) 北冰洋海冰面积缩小对自然环境造成的影响有哪些?
(3) 近年来,有关北冰洋的国际竞争越演越烈,其主要原因有哪些?
【检测练习】参考答案
1. (1)基岩 (2)B
(3)保护海岸 保持生物多样性
(4)领海基 12 200
2.(1)淤泥质海岸 基岩海岸(2分)
(2)流水堆积 大陆架(2分)
(3)海域相对封闭;沿海工业发达,污水排放量大;沿海养殖业发达(3分)
(4)改善沿海交通状况,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大政府扶持力度;根据地方特色,发展特色产业;开发利用与保护并重。(答案合理任三点给3分)
3.
(1)大陆坡(1分) 珊瑚(1分)
(2)面积小,难以集水(1分) 收集雨水;海水淡化;从岛外输入淡水(2分)
(3)空间(1分) 旅游业 渔业(2分)
(3)控制旅游规模;适度捕捞;严控污染产业的发展(2分)
4.(1) 大陆架(1分)
(2) 冰川融化使海平面上升,淹没沿海低地;冰川融化,增加了蒸发和降水,使北极地区的水循环更加活跃;北冰洋水温升高,蒸发增加,影响大气环流,进而影响周边地区甚至影响北半球的天气和气候;对生物产生影响,有些生物数量减少甚至灭绝,也可能有利于某些生物的生存。(任答3点,每点1分,共3分)
(3) 自然资源:北冰洋地区有丰富的油气等自然资源;(2分)交通:北冰洋是联系三大洲航空运输的捷径,冰川融化后又可能成为联系三大洲海上航运的通道,交通位置重要;(2分)战略:北冰洋地区有巨大的海洋空间,沿海国家可以对其开发,从而拓展生存空间,缓解陆地环境的压力,具有重要的战略价值。(2分)
课件15张PPT。第四单元 维护海洋权益 第二节 维护我国海洋权益自我诊断
展示学生完成的课前准备部分的情况
教学目标1.了解我国海洋国情的基本特点。
2.理解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重要意义。 4一、我国的海洋国情 探究活动1:阅读课本及相关材料了解我国的海洋国情。阅读思考:
根据下面材料归纳我国海洋国情的基本特点。材料一:我国海域分布图。
材料二:我国大陆海岸线全长1.8万km,加上岛岸线,总长度为3.2万km;面积大于10km2的海湾160多个,面积500m2以上的海岛达6536个,总面积为8.6万km2,均居世界前列。大陆架面积广阔,东海大陆架宽度达500km以上。5一、我国的海洋国情 探究活动1:阅读课本及相关材料了解我国的海洋国情。阅读思考:
根据下面材料归纳我国海洋国情的基本特点。材料三:我国的领海面积约为37万km2,我国享有主权和管辖权的海域约为300万km2 ,但其面积与陆地面积之比仅为0.31:1,在世界沿海国家中列第108位;海岸线系数为0.0018,居世界第94位,人均海岸线长度更小。
材料四:我国滨海砂矿主要有锆石、独居石、磁铁矿和锡砂矿等。南海海底还蕴藏着丰富的多金属结核。
材料五:世界海洋渔业资源约为6亿吨,人均0.12吨,而我国人均只有0.004吨;海底石油可开采储量世界人均为22~27吨,而我国人均不足10吨。6一、我国的海洋国情 探究活动1:阅读课本及相关材料了解我国的海洋国情。阅读思考:
根据下面材料归纳我国海洋国情的基本特点。材料六:在传统的海洋产业中,海盐及海洋水产品居世界第一,海洋运输船队已经跻身世界十强;滨海旅游业收入已经跃居世界前列。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海洋业总产值年递增20%以上。
材料七:与世界海洋经济发展水平相比,海洋开发水平较低,产业规模较小,高新技术产业所占比例不高。2000年,海洋产业的产值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要把我国建设成为海洋经济的强国任重而道远。7二、我国的海洋权益 探究活动2:阅读课本相关内容,探讨我国的海洋主要的权益。
1、我国的海洋权益包括哪两大部分?
2、我国的领海宽度是多少?
3、我国的领海分布在哪里?
4、我国采用200海里专属经济区制度
5、我国除享有主权和管辖权的海域,我国在哪些方面也享有权益?8三、维护我国海洋权益 探究活动2:阅读课本相关内容,探讨如何维护我国的海洋权益,以事实说明我国对钓鱼岛具有无可争议的主权,说明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重要意义。阅读思考:
1.运用相关材料说明我国对钓鱼岛具有无可争议的主权。
2.我国多次声明中国对钓鱼岛及其周围海域拥有不可争议的主权阐述,请阐述维护我国海洋权益有何重大意义 9材料 钓鱼岛位于中国东海大陆架的东部边缘,在地质结构上是附属于中国台湾的大陆性岛屿。钓鱼岛列岛周围海域面积约为17万平方千米,相当于5个台湾本岛面积。二、维护我国海洋权益10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典型例题 (1)A是________海峡,它是我国的________海。
(2)红树林海岸是由红树植物覆盖的海岸,红树林在我国海南、广东、广西、台湾、福建等省均有分布。简述红树林海岸的主要作用。
(3)中国政府曾多次发表声明:中国政府对西沙、南沙群岛及其周围海域拥有不可争议的主权。阐述维护我国海洋权益有何重大意义。(4)当前,大规模海洋开发在促进经济发展、解决资源短缺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海洋环境问题。人类应如何保护海洋环境?11典型例题【参考答案】(1)琼州 内
(2)红树林海岸既为鸟类提供栖息地,也为海洋生物提供生存环境,保护了生物多样性;具有抵御风浪侵蚀的能力,有利于海岸保护,在防灾减灾中具有重要作用。
(3)海洋蕴藏着丰富的资源和能源,有利于增加我国资源和能源的保有量;有利于巩固国防,维护国家安全;强化全民海洋意识,树立海洋国土观念。
(4)制定相应的海洋环境保护法律法规,加强入海污染源的控制;加快沿海城市污水处理厂建设,建立海洋自然保护区,加强海洋环境的监测;加强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的海洋环境保护意识。重点图像中国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油气资源沉积盆地约70万平方公里,石油资源量估计为240亿吨左右,天然气资源量估计为14万亿立方米,还有大量的天然气水合物资源,即最有希望在本世纪成为油气替代能源的“可燃冰”。中国管辖海域内有海洋渔场280万平方公里,20米以内浅海面积2.4亿亩,海水可养殖面积260万公顷;已经养殖的面积71万公顷。浅海滩涂可养殖面积242万公顷,已经养殖的面积55万公顷。中国已经在国际海底区域获得7.5万平方公里多金属结核矿区,多金属结核储量5亿多吨。重点图像海水资源开发利用,是实现沿海地区水资源可持续利用的发展方向。展望未来,增强海水是宝贵资源的意识,制定海水资源开发利用政策、法规和发展规划,建设国家级海水资源开发利用综合示范区和产业化基地,强化海水资源开发利用装备研发 和生产基础,培育中国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海水淡化、海水直接利用和海水资源综合利用技术、装备和产品体系,是推动中国海水资源开发利用朝阳产业形成、发展、成为中国沿海地区的第二水源、并走向世界的重要保障。课堂评估知识点总结总结我国海洋国情的基本特点有哪些?
维护我国海洋权益的重要意义有哪些?课堂评估活动:绘制概念图反思:收获与疑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