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6单元第16章 第2节 人体对信息的感知-资源包【教学设计 +课件+练习 +素材 】 (13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苏科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6单元第16章 第2节 人体对信息的感知-资源包【教学设计 +课件+练习 +素材 】 (13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6-09-08 09:44:47

文档简介

课件2张PPT。1、眼的结构中最重要的部分是什么?它的结构包括哪些部分?最重要的部分是眼球。
眼球是由虹膜 、玻璃体、晶状体 构成的。2、外界的光线在到达视网膜前,要经过哪些结构?光从刚射入到到达视网膜的眼球结构名称角膜→睫状体→房水→晶状体→玻璃体→视网膜。 课件2张PPT。1、实验中透镜和白纸分别模拟眼球的什么结构?透镜模拟眼球的晶状体
白纸模拟视网膜2、外界物体在视网膜上形成的物象应该是怎样的状态?倒立缩小的实像《第2节 人体对信息的感知》习题
选择题
1、小明经常长时间看漫画而导致了近视,则他矫正视力时应配戴的近视镜是 ( )
A、凸透镜 B、凹透镜 C、平面镜 D、凹面镜
2、红灯的光线进入司机的眼球成像的先后顺序是 ( )
①角膜 ②晶状体 ③视网膜 ④瞳孔
A、①④②③ B、④①②③ C、①②④③ D、②①④③
3、下列关于眼睛的使用和保护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
A、可以在摇晃的车船上阅读书籍
B、近视眼可以配戴凹透镜进行矫正
C、连续用眼1小时后,休息一下,远眺几分钟
D、经常检查视力和坚持做眼保健操,有利于预防近视
4、保护好眼和耳有利于青少年准确的获取信息,下列有关眼和耳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近视眼可以配戴凹透镜加以校正 B、人的视觉是在视网膜形成的
C、晶状体相当于照相机的镜头 D、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
5、在视觉形成过程中,形成图像和形成视觉的部分分别是 ( )
A、视网膜、视神经 B、视觉中枢、视网膜
C、视网膜、视觉中枢 D、角膜、视觉中枢
6、近年来,患近视眼的中学生越来越多,小明是其中的一个,那么近视眼的成像位置及矫正办法分别是 ( )
A、成像在视网膜前方,应配戴凹透镜 B、成像在视网膜前方,应配戴凸透镜
C、成像在视网膜后方,应配戴凹透镜 D、成像在视网膜后方,应配戴凸透镜
7、当遇到巨大声响时,为保护鼓膜,应该 ( )
①迅速张口 ②迅速闭嘴 ③张口,同时双手堵耳 ④闭嘴,同时双手堵耳
A、①④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8、若远处物体的光线经晶状体折射后形成的物象落在视网膜前方,看到的就是模糊不清的物象,你知道这叫什么眼应该如何矫正吗 ( )
A、近视眼、戴凸透镜 B、远视眼、戴凸透镜
C、近视眼、戴凹透镜 D、远视眼、戴凹透镜
二、非选择题
下图为眼球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透明、有弹性、对光线起折射作用的是________。 (2)视觉形成过程中,物像在_________上形成,其上有对光线敏感的细胞。 (3)图中________的大小的调节可使进入眼球的光线强弱发生改变,从而保护眼睛和适应外界环境变化。 (4)眼睛近视时应佩戴_________透镜。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B
A
A
B
C
A
A
C
二、非选择题
(1)4晶状体 (2)7视网膜 (3)2瞳孔 (4)4凹
《第2节 人体对信息的感知》教案
第一课时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概述人体通过眼等感觉器官获取外界环境信息的情况。
2、描述眼球的结构及各主要部分的功能与视觉形成的关系。
3、说出近视的成因及预防的方法。
(二)能力目标
逐步培养学生观察及分析问题的能力,在探究中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和合作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同视觉卫生,逐步养成认真做眼保健操的习惯;关注和爱护有视觉障碍的人群。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人的眼球结构和视觉的形成。
难点:了解人眼球的基本结构及视觉的形成。
三、教学方法
观察法、讨论归纳法、合作探究法、直观教学法
四、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学生活动
一、情景创设
视频展示
设疑:球场上的运动员是通过身体的哪些器官获取信息的?
引入课题:人体对信息的感知
观看视频
学生思考
讨论回答
二、引导探究
1、眼与视觉
师:我们从外界感知的信息有80%来自视觉,视觉是怎样形成的呢?我们先来了解眼的结构。
图片展示“眼的结构”,提问:眼的结构组成?
归纳:人的眼是由眼球和一些附属结构构成的,主要部分是眼球。下面我们一起来学习眼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展示眼球结构模型,指导学生自学。(注意:观察的顺序是从外到内,由前向后)
提问:眼球各部分名称及功能
课件展示“眼球的结构”,完成填图,进一步检验学生掌握情况。
引导学生归纳眼球的结构。(板书)
提问:为什么会有黑眼睛和蓝眼睛?
要求学生对视虹膜,看是什么颜色,指导学生阅读小资料,指出虹膜含色素,色素深浅影响虹膜颜色。
介绍常见的眼病:沙眼和“红眼病”。
2、视觉的形成
师:我们了解了人的眼球结构,那么人的视觉是如何形成的呢?大家猜想一下,眼球是怎样成像的呢?
(课件展示)请学生描述成像的过程。
提问:物体在眼球上成像,人的视觉就形成了吗?就能看到眼前的物体了吗?
问题展示:有一个小女孩,眼球的结构完整无损,但是她看不见周围的物体,想一想,这种眼睛可能是哪部分发生了病变?(播放视觉形成过程课件)
视觉形成的三个条件:眼球完整、视神经没断、大脑完整
3、近视及远视的成因:(演示课件)
用眼过度,肌肉疲劳,使晶状体变凸,或眼球的前后径过长,使外界反射来的光线经晶状体的折射后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面,因而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晶状体曲度过小或眼球前后径过短使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形成远视。
4、近视及远视的矫正:(演示多媒体课件)
近视——佩戴凹透镜使物像落在视网膜上
远视——佩戴凸透镜使物像落在视网膜上
5、近视的预防:
引导戴眼镜的学生思考生活中因近视而带来的不便,从而很自然地过渡到用眼卫生,强调用眼卫生的意义。
出示课件:“三要”“四不看” 指导学生要认真完成每次眼保健操,养成良好的用眼
卫生习惯。
观察图片,归纳眼的结构。
学生自学,然后利用眼球模型从外到内说出眼球各个结构名称并说明其功能,不足之处由学生补充说明。
阅读小资料:黑眼睛和蓝眼睛
了解致病原因、症状及预防
带着问题观看课件,尝试描述成像过程。
分组讨论发表意见。
学生观看,加强对知识的理解。学生讨论得出视觉形成的三个条件。
探究近视及远视形成原因。
观看课件
戴眼镜的学生谈谈生活中因近视而带来的不便。
三、拓展延伸
总结:眼睛是心灵的窗口,拥有健康的眼睛才能拥有美好的人生!愿同学们倍加爱护自己的眼睛,创造出灿烂辉煌的人生!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懂得有一双明亮的眼睛能看见七彩斑澜的世界是多么幸福呀!然而有一些人却由于种种原因看不见这美丽的世界,他们就是盲人,全世界人民并没有抛弃他们,反而成立了国际盲人节,是每年的10月15日。作为健康人,你想为他们做些什么呢?用你的爱心去告诉大家吧!
情感教育
四、课堂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大家对眼与视觉有了较全面的认识,请大家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学生汇报、其它同学予以补充完善
五、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知道人体通过眼等感觉器官获取外界环境信息,了解眼球的结构及各主要部分的功能,知道了近视的成因及预防的方法。为了使学生掌握这部分知识,结合物理学知识和书中图文并茂的优势,帮助学生重点理解视觉的形成过程,最后,通过本节的学习,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不足之处, 为学生提供的动手机会和自由探究的机会太少了。因为课时的限制,散光、白内障、青光眼等学生关注的热点没有带领大家讨论。如果能够让有这些知识的同学谈论一下,可以起到丰富学生经验,将课堂知识和生活环境结合起来的作用。另外,教学设计中为学生提供的问题情境还很值得推敲。这些情境中,仍存在不能充分调动学生兴趣,与学生生活环境结合不紧密。
课件23张PPT。第2节 人体对信息的感知
第1课时 眼由 和 组成观察眼的结构 眼由眼球和眼球的附属结构组成观察眼的结构泪腺下眼睑泪管睫毛上眼睑眼球眼球各组成部分的结构和功能阅读课本第42页图16-9眼球的结构示意图部分,讨论眼球各个组成部分有什么功能和作用。12345678910角 膜瞳 孔视神经玻璃体晶状体睫状体视网膜脉络膜巩 膜虹膜眼球的结构 眼球的结构一、眼和视觉眼球1、眼球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外角膜:无色,可透过光线。巩膜:白色,保护眼球的内部结构。中虹膜:有色素,中央的瞳孔可透过光线。脉络膜:暗褐色,营养视网膜外层及玻璃体,并有遮光作用。眼球壁—视网膜:许多感光细胞,感受光的刺激。内容物晶状体:透明,能折射光线。玻璃体:无色透明,光线容易通过。内 我们俗语所说的“黑眼珠”和“白眼球”分别是指眼球的哪部分结构? 虹膜
(黑眼珠)巩膜
(白眼球)练一练中午 瞳孔小中午和傍晚的猫,眼睛内主要是什么结构发生了变化?上面两幅图哪个是在中午,哪个在傍晚?傍晚---瞳孔---瞳孔可以控制进入眼睛的光线的量你注意过吗?瞳孔大学完眼睛的基本结构后请同学们一起来讨论书本p43的几个问题:
(1)眼睛是心灵的窗户,那么眼的结构中最重要的部分是什么呢?
答案:眼球
(2)外界光线到达视网膜前,必须经过那些结构?
答案:角膜,房水,晶状体,玻璃体。
探究近视形成的原因物体角膜瞳孔晶状体玻璃体 视网膜视神经 大脑皮质上的视觉中枢
视觉的形成过程视网膜上的像是正像还是倒像?近视眼是由于晶状体的曲度过大或眼球的前后径过长,远处来的光线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前方引起的。可以佩戴凹透镜加以纠正。远视眼是由于晶状体的曲度过小或眼球的前后径过短,远处来的光线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后方引起的。可以佩戴凸透镜加以纠正。有一个小女孩,眼球的结构完整无损,但是她看不见周围的物体,想一想,这种眼睛可能是哪部分发生了病变?视觉形成的三个条件:
眼球的完好
视神经没断
大脑正常 要做到“三要”、“四不看”:读写姿势要正确,眼与书的距离在33厘米左右;要定期检查视力,认真做眼保健操;看书、看电视或使用电脑1小时后要休息一下,要远眺几分钟。如何养成良好的用眼习惯? 近视的原因不外乎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其中环境因素是形成中学生近视的主要原因。用眼时间过长、心理负担过重、采光不规范、课桌椅高度不合适、缺乏户外活动等,都是形成近视的重要的环境因素。不在直射的强光下看书不在光线暗的地方看书不躺卧看书不走路看书 眼睛是心灵的窗口,我们要像珍惜生命一样爱护眼睛!课件22张PPT。第2节 人体对信息的感知
第2课时观察与同桌的同学互相观察耳,对照课本47页“耳的结构示意图”,你能看到耳的哪些结构?耳的位置合作学习对照课本47页“耳的结构示意图”,联系信息库中的有关内容,了解耳的各部分结构及其主要功能。耳的结构耳廓外耳中耳咽鼓管内耳耳蜗半规管前庭外耳道听小骨鼓室鼓膜耳 廓 耳廓有收集声波的作用。将手作杯状放在耳后,会感觉声音变响,就是因为手比耳廓大,能收集到更多的声音。
耳廓还可以帮助辨别声音的来源方向。不过人类耳廓的运动能力已经退化,只能依靠转动头部来寻找声源的位置。外耳道 外耳道约长2.5~3.5厘米,将耳廓收集的声波传到中耳,还具有防止外物侵入和保护中耳的作用。外耳道的皮肤有耵聍腺,其分泌的耵聍与皮脂及脱落的表皮混合形成耳垢,可以抑制外耳道的细菌和真菌。外耳道鼓 膜 鼓膜略呈椭圆形,是一张富有弹性的半透明的银灰色肉质薄膜。鼓膜厚度只有1/10毫米,像一张薄纸那么薄,平均面积约70平方毫米。鼓膜能随着外界空气的振动而产生共振,再把这振动传给后面相连的听小骨。 鼓膜鼓 室 鼓室位于鼓膜和内耳之间,像是一个不规则的小房间,容积约为1立方厘米。鼓室内有三块听小骨,还有与外界大气压力相等的空气。鼓室听小骨 中耳有3块听小骨,是人体内最小最轻的骨,根据外形分别称为锤骨、砧骨和镫骨。锤骨与鼓膜相连,镫骨与内耳相连。三块听小骨之间由韧带和关节衔接,组成为听骨链。听骨链通过杠杆式样的关节活动可将声波对鼓膜的振动作用放大20倍,并传至内耳。咽鼓管 咽鼓管是由鼓室前下方通到鼻咽部的一条细长、扁平的管道。咽鼓管的主要作用是使中耳内的空气跟外界空气相通,使鼓膜内、外的气压维持平衡,这样鼓膜才能很好地振动。咽鼓管平时封闭,吞咽和打呵欠时张开。 耳 蜗 耳蜗是一条螺旋盘绕的管道,形似蜗牛,所以叫做耳蜗。耳蜗内有听觉感受器,能把振动转变成相关的神经冲动。前庭和半规管 前庭和半规管内有位觉感受器,可以感受头部位置和速度的变化,这些感受到的刺激反映到中枢以后,就引起一系列反射来维持身体的平衡。有些人的前庭和半规管过度敏感,微弱的刺激就能产生眩晕、恶心、呕吐症状;而功能良好的人,则能耐受一般车船颠簸,并无不良反应。 前庭半规管耳廓
外耳道
鼓膜
听小骨
咽鼓管
前庭
半规管
耳蜗传导声波
收集声波
传递并放大振动
将声波转化为振动
维持鼓膜内外气压平衡
有听觉感受器
与身体平衡有关连连看听觉是怎样形成的呢?听小骨外界的声波耳廓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听神经耳蜗鼓膜外耳道听觉的形成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有轻度听力损失者近6亿,我国患有耳鸣、听觉障碍的人数有2.9亿,其中已成为听力残疾人数为2057万,居各类残疾人之首。此外,每年尚有500万人由于各种原因造成听力损伤而加入这一行列。你知道吗?遇到下列问题,应该怎么办? 遇到巨大声响时…… 要迅速张口,使咽
鼓管张开;或闭嘴,同时双手堵耳,使鼓膜内外的气压保 持平衡,以免震破鼓膜。健康小博士减少和消除噪声
不用尖锐的器具掏耳朵
遇到巨大声响时,保持鼓膜两边气压平衡
鼻咽部的炎症及时治疗
慎用耳毒性药物 这是2005年春节晚会中最出彩的一个舞蹈节目《千手观音》。很难想象,这21位舞者是生活在无声世界的聋哑人。他们是怎样知道音乐节奏的呢? 考考你演出时,四位手语老师分别站在舞台四个角,她们成了聋哑演员的耳朵,手语传达出音乐节奏,聋哑舞者便在“节奏”中舞出神奇而曼妙的姿态。 音乐响的时候,他们把手和脸放在音箱上,通过音箱的“振动”来感受音乐的节拍 。 其实所有人的人生都是一样的,有圆有缺有满有空,这是你不能选择的。但你可以选择看人生的角度,多看看人生的圆满,然后带着一颗快乐感恩的心去面对人生的不圆满——这就是我所领悟的生活真谛。
——邰丽华送你一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