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科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6单元第18章 第3节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资源包【教学设计 +课件+练习 +素材 】 (11份打包)

文档属性

名称 苏科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6单元第18章 第3节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资源包【教学设计 +课件+练习 +素材 】 (11份打包)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2.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16-09-08 10:55:18

文档简介

《第3节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习题
一、选择题
1、如果人类大量捕杀鹰,草原生态系统将受到严重破坏,这说明 ( ) A、生态系统无调节能力 B、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是无限的 C、只有绝对禁捕野生动物,生态系统才有调节能力 D、生态系统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2、2007年6月呼伦贝尔市政府举办了一次“汽车拉力赛”,近2000公里的赛程大多在草原腹地进行,汽车赛后草场“伤痕累累”。从可持续发展角度分析,你对这项赛事的评价是 ( ) A、促进 了当地的对外开放 B、提高了呼伦贝尔大草原的知名度 C、增加了呼伦贝尔市的经济效益 D、破坏了草原的生态环境 3、生态城市建设让人与自然更趋和谐。目前苏州正在创建国家生态城市,为了进一步加强城市生态环境建设,以下措施不合理的是 ( ) A、要做到生态良性循环 B、要做到经济、环境与社会的和谐进步 C、要进一步做好城市绿化工作 D、可先加快工业化进程以促进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再保护环境 4、苏州湿地资源丰富,具有面积庞大的湿地生态系统。下列有关湿地生态系统作用的叙述, 不正确的是 ( ) A、能有效蓄水、吸污、净化水质 B、能调节区域小气候 C、是所有类型的生态系统中,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 D、是两栖动物、鸟类和其他野生生物的重要栖息地
5、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2008年年初,在夏威夷海岸与北美洲之间惊现一块由漂浮的垃圾聚集而成的“太平洋大板块”。这块可被称为世界“第七大洲”的“垃圾洲”由350万吨塑 料垃圾聚集而成,面积达343万平方公里,最大厚度可达30米。这再次引起人们对海洋污染问题的关注。 专家们警告:“垃圾板块”给海洋生物造成的 损害将无法弥补,这些塑料制品不能被生物降解(其平均寿命超过500年)。随着时间的推移,它们只能被分解成越来越小的碎块,而分子结构却丝毫没有改变。于是就出现了大量的塑料“沙子”,从表面上看,似动物的食物,而这些无法被消化、难以排泄的塑料最终将导致鱼类和海鸟因营养不良而死亡。 另外,这些塑料颗粒还能像海绵一样吸附高于正常 含量数百万倍的毒素,其连锁反应可通过食物链扩大、据绿色和平组织统计,至少有267种海洋生物受到这种“侵害”的严重影响。
文中提到“这些塑料制品不能被生物降解”,这里的“生物”主要指 ( ) A、像海鸥这样的海鸟 B、像鲨鱼这样的海洋鱼类 C、细菌、真菌等这样的微生物 D、可以接触这些塑料制品的任何一种生物 6、浩瀚的海洋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生活着20多万种不同生物,其中鱼类就有2万多种,这些鱼类为人类提供了20%以上的蛋白质。蛋白质是人体七大营养素之一,它与另两类营养素并称人类食物中的三大供能物质。他们是 ( ) A、糖类、维生素 B、脂肪、无机盐 C、脂肪、糖类 D、无机盐、维生素
二、非选择题
在一片草原上,生活着各种牧草、昆虫、食草鸟、食虫鸟、鹰等动植物。 请用你学过的生态系统方面的知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请根据这些动植物的食物关系,用文字和箭头画出食物网。
(2)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除了这些动植物之外,还应有哪些成分?
(3)为了防止鸟吃草籽,有人把该草原中的人工种草实验区用网罩起来。结果事与愿违,实验区的草几乎被虫子吃光,请分析其中的原因。 (4)若由于某种原因牧草大量死亡,导致该生态系统崩溃。请在下图中画出牧草死亡后,细菌、真菌等微生 物在短期内的数量变化曲线。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答案
D
D
D
C
C
C
二、非选择题
(1)
(2)非生物部分(阳光、空气、水等)、分解者(腐生的细菌、真菌等) (3)牧草用网罩起来,破坏了原有食物链,昆虫失去天敌,大量繁殖。
(4)
《第3节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教案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认同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2、描述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和生态平衡。
3、概述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的。
(二)能力目标
1、培养学生收集、分析资料和交流的能力。
2、学会将所学知识与生活、环境、社会等实际问题相联系,并运用到生活中去。
3、尝试用坐标、曲线图或直方图来表示并分析几种生态因素之间的关系。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爱护生物的情感,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意义,提高环境保护意识。
2、关注与生物学有关的社会问题,具有社会责任感。
3、通过人与生态系统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使学生初步形成辨证唯物注意观点。
二、教学重难点
生态平衡的概念和自我调节能力。
三、教学过程
(一)导入《食物链的故事》
这是一件真实的故事。在我国遥远的南海上,有一群岛屿——西沙群岛。别看这些岛子小,岛上却生长着青翠的树林,生活着各种昆虫和海鸟。解放军叔叔在这里日夜守卫着祖国的海疆。小岛上生活很艰苦。不要说粮食,就连喝的淡水,种菜的土壤也要从大陆上运去。解放军叔叔不怕困难,在岛上种菜养花,把小岛打扮得象花园一样。为了改善生活条件,他们自力更生,在岛上养了鸡。后来,经过不断地繁殖,鸡群越来越多。只要到林子里转一圈,就可以拾回满满一筐鸡蛋。可是,没过多久,不知为什么这里的老鼠成了灾。由于老鼠的危害,岛上的鸡大量死亡。大白天,一个小时内,二十多只雏鸡就被老鼠咬死;夜里,两、三只大老鼠竟向老母鸡发动了进攻。由于鼠灾,鸡群越来越少。侥幸活下来的鸡干脆躲进树林里,再也不敢出来。“老鼠怕猫,还是请猫帮帮忙吧!”为了消灭老鼠,战士们又把猫带到小岛上。果然,老鼠就被消灭了。可是,战士们在岛上巡逻时,又发现低矮的麻枫桐树下有一堆堆鲣鸟的尸体。经调查,原来是猫作的孽。猫不仅吃老鼠,同时也危害珍贵的鲣鸟。鲣鸟是国际重点保护鸟类。为了不让这群谗猫为非作歹,残害鲣鸟,战士们又养起了狗。狗的嗅觉很灵敏,一发现猫,就扑上去把猫咬死。猫少了,老鼠又再次猖獗起来。狗爱打架,到处汪汪乱叫,搅得小鸟整日不得安宁。驻守海岛的解放军叔叔感到实在无能为力了,他们只好给科学家写信,请求帮忙解决难题。
师:请问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生: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世界上千万种生物组成了一台十分巧妙的“机器”,各种生物是这台机器的零件,他们互相依赖,互相影响,如果人类不小心无意中触动了机器中的一个零件,就可能带来许多麻烦。
(二)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功能
师:在一片草原上,当雨量充沛、气候适宜时,草木生长得十分繁茂,由于有了充足的食物,老鼠的数量急剧增加,同学们,你们想想,老鼠的数量会无限制地增加吗?
生:(讨论)不会,当老鼠的数量增加时,蛇、鹰也因为有了丰富的食物来源,数量增加,相反由于食物缺乏和天敌数量的增加,老鼠的数量减少,草因老鼠的数量减少又繁茂起来,如此循环下去,老鼠的数量就不会无限制地增长。
师: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怎样的特点?
生:(讨论)说明生态系统具有稳定性。
师:也说明了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我调节能力。
师:那么就请大家尝试用坐标、曲线表示草、鼠、鹰间的关系。
(三)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
师:同样是一片草原,人们过度放牧牛羊,草原会有什么变化呢?
生:(讨论)草原会被破坏,再也长不出草来,最后变成一片沙漠。
师:这个例子又说明了什么问题呢?
生:(讨论)这说明草原如果被过度利用,就会超出它的自我调节范围,就会有负面影响。
师:非常好!这个例子也说明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到底什么样的生态系统不容易遭到破坏呢?
生:一般说生态系统的成分越单纯,营养结构越简单,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小,稳定性就越低。那些生物种类多、数量多,自然条件好的生态系统不容易遭到破坏。
师:同学们请思考:热带雨林、北方针叶林、温带落叶林和热带草原生态系统,哪个自我调节能力最大?
生: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最大。
资料分析:森林大火,厄尔尼诺现象。
生:地震等原因可能造成生态系统的严重破坏,但是更为严重的是人类自身的生活和生产也对生态环境产生不良影响。(沙尘暴、海啸)
师:那么你还知道哪些破坏生态系统平衡的事例呢?
生:自然因素:火山爆发、地震、泥石流、洪水泛滥、台风海啸等;人为因素:人类在生产、生活活动中对大自然不合理地开发,如修建大型工程、大量排放有毒物质、引进或毁灭某些生物物种、大量地施用农药或化肥等。
(四)环保教育
师:要使我们周围的生存环境变好,我们每个人必须爱护生物,保护生物的多样性。
生:(分析、讨论)在食物链中,有毒物质会随着营养级的升高而不断积累。最终危害到人类的安全。
师:很好。那么这些有毒物质是从哪里来的呢?
生:工厂排放的废水,废电池随手扔入水中,生活污水排入水中。
师:这说明了人类活动对生态系统的破坏,最终威胁人类自身,所以为了我们的生存,为了地球的生存,让我们珍惜环境吧!
课件23张PPT。第3节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喜羊羊和灰太狼生活在什么样的生态系统?生态系统的概念在一定区域内,所有生物与非生物环境之间
所形成的统一整体。
生态系统生物因素 植物 动物 微生物非生物因素 阳光,温度,水分,
空气,土壤等。 生产者 消费者 分解者2、生态系统中生物成分依赖于非生物成分生活,各种生物之间是靠什么联系在一起的?食物链和食物网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1、生态系统的组成分析: 草原生态系统的结构稳定的生物因素植物减少鼠因饥饿死亡鼠数量下降植物增加鼠食物增加鼠吃少量植物鼠吃大量植物鼠数量增加一、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草鼠鹰上图表示一个草原生态系统中的植物、兔和狐三个不同种群的生物生长繁殖情况。请分析:
三条曲线代表的种群分别是


挑战A是植物、C是兔、B是狐青蛙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多复杂强高低稀少简单弱低高一般来说,生态系统的组分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其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 稳定性就越高。 原因: 1、生物的种类、数量多,一定外来 干扰造成的变化占总量的比例小。
2、能量流动与物质循环的途径多,一条途径中断后还有其他途径来代替。森林系统海洋系统湿地系统农田系统草原系统哪一个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最强?北极冻原生态系统沙漠生态系统哪一个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最弱?草原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 二、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  少量砍伐森林中的树木,森林的结构功能不会破坏。讨论:这个水域在环境污染下,还能保持稳定性吗? 不能,一个生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如果外界因素的干扰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状态就会遭到破坏。
海洋石油污染人类活动对食物链和食物网的影响资料一 “野味”下面是一个野生动物交易市场的有关资料,以及该地区近50年每公顷土地捉到的田鼠平均数量统计资料:请你分析这个地区田鼠数量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什么?资料二 “打狼”20世纪初,因为狼是鹿的天敌,美国的一个州为了保护鹿群,曾对狼进行大量捕杀。一开始,得到保护的鹿迅速繁殖,在短时间内总数超过10万只。但好景不长,森林中的树木草地遭到极大破坏,鹿的数量也大减。
你认为狼对这个生态系统的稳定具有什么作用?
捕杀狼与保护鹿有矛盾吗?接下来,你认为这个州的人应怎么做?对单一作物的农田生态系统要不断施肥、灌溉,增加投入,控制病虫害,才能维持系统的稳定性,保证出高产。
思考:我们应该怎样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生物圈是生物
共同的家园课件15张PPT。第3节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在一定区域内,生物与环境所形成的统一整体,叫做生态系统。什么是生态系统呢?尝试分析一下这个生态瓶中含有哪些成分吗?
它们彼此间存在着什么样的联系?生态系统的稳态 生态系统所内部所有成分彼此相互协调,保持稳定,通过自我调节形成。结构功能非生物环境生物群落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物质循环能量流动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的功能分析草原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恢复稳定状态的能力。上面的事例说明呢?生态系统自我调节能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呢?生物种类如果草原上的主要植物草被破坏,其他生物还能生存吗?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 讨论:生态系统在受到干扰后,为何仍能保持或恢复相对稳定呢?你能举例说明吗?鼠数量增加鼠数量减少植物减少植物增多鼠吃植物量增加鼠吃植物量减少鼠食物增加鼠因饥饿死亡负反馈调节正反馈湖泊受到了污染鱼类死亡大量死亡死鱼腐烂(+)生态系统的调节能力是有限度的生态系统能够依靠自我调节来维持自身的稳定。但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当外力的影响超出一定限度,生态平衡就会遭到破坏。 [资料分析]:苏州—江南水乡,小桥流水人家。话说乾隆下江南时,就到了苏州。水乡人上游淘米洗菜,下游洗澡洗衣,可是即便如此,水仍然很清澈。这番景象让乾隆大为惊奇。可是,他也发现苏州虎丘外围的河流被众多染坊流出的废水污染得肮脏不堪、臭气熏天,他亲自过问,追查此事。苏州官衙立即颁发了布告,严禁商贾平民在虎丘一带开设染坊,迫于官府的法令,虎丘一带原有的数十家染坊不得不搬迁至远离虎丘的苏州远郊,从此后虎丘重现绿水青山。 [思考讨论]:
1、水乡人在河流中淘米洗菜、洗澡洗衣,河水为何仍能保持清澈?
2、虎丘外围的河流在染坊废水的污染下,还能保持稳定性吗?这又说明了什么问题?
3、染坊停止排污后,虎丘外围的河流出现了什么变化,这说明了什么?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
1、控制对生态系统干扰的程度,对生态系统的利用应该适度,不应超过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 2、对人类利用强度较大的生态系统,应实施相应的物质、能量投入,保证生态系统内部结构与功能的协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