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船的研究 综合素质达标
一、选择题(每题2 分, 共40 分)
1. 下列三种形状的独木舟在同一水域航行时,受到的阻力最小的是( ) 。
2.科学技术改变着船的动力系统,推动着船的发展。下列关于船的动力的发展顺序正确的是( ) 。
A. 风力→人力→蒸汽→柴油
B. 人力→风力→蒸汽→柴油
C. 人力→风力→柴油→蒸汽
3. 赛龙舟时, 选手拿着船桨( ) 用力划而获得向前进的动力。
A. 向前 B. 向后
C. 一部分人向前, 一部分人向后
4. 下列关于竹筏及独木舟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生产生活需求推动了造船技术的进步
B. 竹筏的载重量比独木舟大是因为竹筏的船体增大
C. 制作竹筏的选材种类和数量可以不需要按照设计方案进行
5. 把制作好的橡皮泥船放入水中后,向船上加入垫圈,当垫圈的质量为60 克的时候,小船刚好沉没,那么这艘小船的载重量( ) 。
A. 大于60 克 B. 等于60 克 C. 小于60 克
6. 如右图,属于制作竹筏过程中的( ) 环节。
A. 提出问题 B. 明确任务 C. 制订方案
7. 典典想用多根吸管做一个筏子, 下列方案可行的是( ) 。
A. 先用橡皮泥将吸管的两端堵住, 然后再组装成筏子
B. 先用细沙把吸管装满, 然后再组装成筏子
C. 先将吸管压扁, 挤出吸管中的空气, 然后再组装成筏子
8. 在下列几种情形中,人或物体受到水的浮力增大的是( ) 。
A. 从海水中走向沙滩的游泳者
B. 正在码头装载货物的轮船
C. 海面下往深处下潜的潜艇
9. 用一张边长为14 厘米的正方形铝箔做一个正方形底面、四边船舷一样高的船。典典做的船船舷高2 厘米, 华华做的船船舷高3 厘米, 梦梦做的船船舷高4 厘米, 则( ) 做的船载重量最大。
A. 典典 B. 华华 C. 梦梦
10. “蛟龙号”是由我国自行设计的载人潜水器,它是靠压载铁来实现沉浮的。这种方法实际上是改变了潜水器自身的( ) 。
A. 重量 B. 体积 C. 形状
11. 龙龙将一大块泡沫塑料从水面按入水中,这一过程中他的感受是( ) 。
A. 手很难压下去 B. 手被泡沫塑料往下拉 C. 手被泡沫塑料往前拉
12. 在《曹冲称象》的故事中,曹冲先后将大象和石块放入小船,两次称量中,当小船吃水深度相同时,船上石块的重量就是大象的重量,理由是( ) 。
A. 在同一艘船上完成称量
B. 两次称量中船排开的水量相同
C. 石块的体积和大象的体积相同
13. 将空的矿泉水瓶拧紧瓶盖后慢慢压入水中, 直到浸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用的力越来越大, 因为矿泉水瓶排开的水量越来越多
B. 矿泉水瓶被压到水底后受到的浮力越来越小
C. 用的力的大小和矿泉水瓶浸在水中的体积没有任何关系
14. 用相同重量的橡皮泥做船, 甲船最多可以装12 颗弹珠, 乙船最多可以装20 颗弹珠, 说明满载时( ) 。
A. 甲船比乙船排开的水量少
B. 甲、乙两船排开的水量一样
C. 甲船比乙船排开的水量多
15. 如图所示, 如果两艘船的重量一样, 那么它们在水面上行驶时, ( ) 。
A. a 帆船更稳定
B. b 帆船更稳定
C. 两艘船一样稳定
16. 华华在参加航模比赛时,发现船的航行方向总是向左偏移,为了让船直线航行,她应该把船舵往( ) 方向调整。
A. 左 B. 右 C. 中间
17. 如右图,三个体积相同的小球,它们在水中受到的浮力大小主要与( ) 有关。
A. 物体的重量
B. 材料组成
C. 物体浸入水中的体积
18. 科学课上,同学们测试自制竹筏时发现,用( ) 竹竿制作的竹筏可装载的螺母更多。
A. B. C. A 和B 都一样
19. 石头沉在水底时,它受到的浮力和重力的大小关系是( ) 。
A. 浮力大于重力B. 浮力等于重力 C. 浮力小于重力
20. 天天用防水橡皮泥做了一艘小船,然后测试这艘小船的载重量。他用一些同样的垫圈来测试,第一次放到18 个,船沉了;他调整了放置方式,第二次放到25 个,船沉了;第三次重复第二次操作,放到25 个,船沉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第一次船沉的原因是垫圈太重了
B. 第一次可能垫圈放置不均匀
C. 载重量应该记为25 个
二、填空题(每空1 分, 共10 分)
1. 橡皮泥和铝箔做成船型后, 在水中受到的________增大了, 所以能漂浮在水面上。
2. 增宽船底主要是可以提高船的________。
3. 潜艇靠调节自身的_______和_______的大小来下潜和上浮。
4. 科学课上,天天为了研究浮力,用橡皮筋绑着石头放入水里,随着石头逐渐放入水中,橡皮筋逐渐______,石头受到的浮力逐渐______。
5. 中国航空母舰“辽宁舰”能浮在水面上是因为受到了水对它的一个向上的______。
6. 舟筏时代是用______作动力,帆船时代是用______作动力,核潜艇时代是用核动力作动力。
7. 不同形状的独木舟在行驶中受到的阻力不同, ______ 船首的独木舟在水中行驶得最快。
三、实验探究 (共34 分)
1. 为了寻找“增加船的载重量”的方法,某科学小组用大小、质量相同的铝箔纸制作成小船,进行了如下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除标注外,每空1 分,共14 分)
小船能承载的垫圈最多数量
第1 次 第2 次 第3 次
20 个 20 个 18 个
15 个 5 个 14 个
10 个 7 个 9 个
(1) 计算小船的体积: ①________立方厘米;②________立方厘米;③________立方厘米。
(2) 将以上三艘船根据载重量从大到小进行排序: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均填序号)
(3) 通过实验发现: 船的载重量与________、________无关, 与________有关。船的________越大, 载重量越大。
(4) 华华做记录时感觉表格中有一个数据存在异常,这个数据是________。
(5) 为了进一步探究“船的稳定性”,华华增加了如下实验:按照制作①号船的方法,用同样的材料制作了两艘相同形状的小船,并按照下图摆放重物。这个实验研究的是( ) 对小船稳定性的影响。(2 分)
A. 船的体积
B. 船的底面积
C. 船的内部结构
D. 船体的材质
(6) 通过实验发现: 五艘小船中, ___船的稳定性最好, 载重量也最大。
2. 典典发现大多数船的船首都是尖形的,他打算利用以下材料设计一个对比实验,采用甲、乙两种方式在水中前进,探究船首形状与船在水中受到的阻力的关系。(除标注外,每空1 分,共12 分)
材料:若干垫圈、棉线、装满水的水槽和两块一样的木板(形状如图所示) 。
(1) 典典设计的对比实验中,改变的条件是“船”的_____,不改变的条件是“船”的________ 、材料、 ________以及与水的接触面积等。
(2) 我们可以用( ) 作为“船”的动力。(2 分)
A. 垫圈产生的拉力 B. “船” 自身的重力
C. 手的推力 D. 棉线的重力
(3) 实验结果表明行驶得更快的是_____(填“甲”或“乙”) 种方式。
(4) 在实验过程中有很多地方需要我们注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2 分)
A. 在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分工合作
B. 棉线要绑在木块前端中间的位置,不然会偏离方向
C. 在实验过程中可以用手拉一拉棉线帮助“船”不偏离方向
D. 实验开始时不能用手去推木板
(5) 下列物品和船首设计原理类似的是( ) 。(2 分)
A. 工地上工人戴的安全帽 B. 自行车赛车手的头盔
C. 下雨天用的雨伞 D. 扫地用的扫把
(6) 在木板上放一个羽毛球,木板浸入水中的体积______,木板受到的浮力______。
3. 研究物体的沉浮。(每空1 分,共8 分)
(1) 天天准备了3 个相同的瓶子,其中1 号瓶子是空瓶,2 号瓶子装了三分之一的水,3 号瓶子装了三分之二的水,盖紧瓶盖,放入水中后的沉浮情况如图所示。
① 3 个瓶子在水中都受到______力和______力。
②天天研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在这个实验中,改变的条件是 _____________。
④这3 个瓶子中,受到的浮力最小的是_______________,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2) 天天还做了下面的实验:将一条鱼放在一个装满水的大玻璃瓶内,然后用插有玻璃管的瓶塞塞紧瓶口(如右图) 。天天发现,每次鱼向上游时玻璃管中的水位就上升,向下游时,玻璃管中的水位就下降,这说明:在上游过程中,鱼的重量不变,______增大,______增大,鱼就上浮;反之,鱼就下沉。
四、实践创新(共16 分)
1. 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同学们提出了如下猜想:(除标注外,每空1 分,共8 分)
①可能跟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②可能跟物体的体积有关;
③可能跟物体的重力有关;④可能跟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有关;
⑤可能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为了验证上述猜想,龙龙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他在弹簧测力计下端挂一个铁块,依次把它缓缓地浸入水中不同位置。
(1) 铁块从位置1→2→3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______,说明铁块受到的浮力____;从位置3→4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______,说明铁块受到的浮力____。(均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 通过这个实验可以验证,上述猜想______是正确的,猜想______是错误的。(均填序号)
(3) 关于这个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2 分)
A. 铁块在位置1 时受到的浮力最大
B. 铁块在水中只受到了浮力和重力的作用
C.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越小,说明铁块受到的浮力越大
D. 如果将位置3 的铁块换成同样大小的铜块,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不变
2. 典典团队参加了校园项目大赛——未来造船师。项目任务:利用自制的小船,在60 秒内将200 克的“货物”运送到100 厘米外。(每空2 分,共8 分)
(1) 根据项目任务,典典团队选择部分材料设计并制作了小船(如图) ,从图中可以看出,这艘船的动力是( ) 。
A. 浮力
B. 重力
C. 风的反冲力
D. 推力
(2) 大赛评比过程中,典典团队制作的小船得分如下:
通过分析, 可以看出该船的优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不足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的改进建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1.A 2.B 3.B 4.C 5.C 6.C 7.A 8.B 9.A 10.A
11.A 12.B 13.A 14.A 15.B 16.B 17.C 18.B 19.C 20.B
二、1.浮力 2.稳定性 3.重力 浮力4.缩短 变大5.浮力 6.人力 风力 7.尖形
三、1.(1)128 108 64
(2)①②③
(3)船舷高 底面积 体积 体积
(4)5 个
(5)C
(6)④
2.(1)船首形状 重量 体积
(2)A
(3)乙
(4)C
(5)B
(6)增大 增大
3.(1)①浮 重②瓶子的重量对沉浮的影响
③瓶子的重量 ④瓶子的重量 排开水的体积最小
体积 浮力
1(1)变小 变大 不变 不变
(2)④ ①
(3)C
2.(1)C
(2)设计合理,有动力系统 成本较高 使用废旧材料替换一些较贵的材料(合理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