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许昌禹州市实验中学2025-2026学年(上)九年级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河南省许昌禹州市实验中学2025-2026学年(上)九年级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含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07.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5-10-21 13:58: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河南省禹州市实验中学2025-2026学年(上)九年级历史第一次月考试题( 时间:60分钟, 满分50分 ) (闭卷 )
一 、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下图是世界古代文明地图,下列关于中内容搭配正确的是
A.①—— 尼罗河——古代埃及文明——楔形文字
B.②—— 两河流域——古代两河流域文明— 《汉谟拉比法典》
C.③——印度河——中国文明——阿拉伯数字
D.④—— 黄河、长江——古代印度文明——甲骨文
2.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出土了具有古印度文明特色的石印章、玛瑙珠子:古印度地区出土了一 些具有美索不达米亚雕刻风格的小人像。这一现象表明
A. 古代文明发展趋于一致 B. 地理环境影响文明类型
C. 不同文明之间交流互鉴 D.东西方的文化交流频繁
3.在共建“一带一路”倡议的持续推动下,中国与非洲国家的文化产业合作正进入高质量发 展阶段。下列文明成果属于非洲的是
A.象形文字 B.楔形文字 C.万神庙 D《掷铁饼者》
4.据调查,印度莫达尔、普贾尔地和班各西尔三个村子举行了祭祀蛇神的仪式。仪式上,进 餐是完全隔开的,有用金属碟子吃东西的人,也有用树叶和自己的碟子吃东西的人。对这种 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A.印度始终有贫富分化现象 B.社会生活受种姓制度影响
C.佛教神权思想中等级严格 D.贵贱分明不利于形成国家
5.由于任用官职不再受财产和门第的限制,公民皆可以参政……关心雅典、参与政治是雅典 人心目中神圣的事情,城邦至上、政治为本成为雅典人的共识。这说明,雅典民主政治的特 征是
A.轮番而治 B.法律至上 C.权力制约 D.公民意识
6.他找到的罗马是一座砖瓦的城市,他留下的罗马是一座大理石的城市。他被尊称为“奥古 斯都”,他是罗马帝国的第一位皇帝。“他”就是
A.凯撒 B.屋大维 C.伯里克利 D.亚历山大大帝
7.考古学家在乌兹别克斯坦古城撤马尔罕遗址中,发现了公元前4世纪末建造的希腊式柱 廊建筑和刻有《荷马史诗》片段的石碑。在远离希腊本土的中亚腹地出现这般浓厚的希腊化元素,主要源于
A.古巴比伦文明的影响 B.孔雀王朝的文化扩张
C. 亚历山大大帝的东征 D.罗马帝国的文化辐射
8.拉丁诗人维吉尔说:“记住罗马人,以法律的名义统治人民,建立通往和平之路。”历史 学家塔西佗却说:“他们把抢劫、屠杀和掠夺称为‘帝国’。他们造出了一片沙漠,然后把 它称之为‘和平’。”这两种观点最能说明
A.罗马公民对法律的实际态度不同 B.罗马军队在扩张中的作用被夸大
C.文学作品不能作为历史研究材料 D.历史解释受到记录者的立场影响
9.下图两个建筑的共同价值是
埃及金字塔 罗马大竞技场
A.体现了中央集权 B.彰显了热爱体育竞技
C.欧洲建筑优于非洲建筑 D.体现出古代人民的勤劳与智慧
10.古希腊是世界体育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这在雕刻与绘画中多有 体现。右图为古希腊陶瓶画《赛跑双耳瓶》。这反映了古希腊社会
A.强调社会等级秩序 B.崇尚人文和力量美
C.具有神秘主义倾向 D.推动海外贸易发展
11.古代西亚和北非孕育的两河流域文明和古代埃及文明,深刻地 影响了地中海周边区域。下列契合这一主旨的表述是
A.罗马的历法来源于古埃及太阳历 B.奥林匹克运动会起源于古代希腊
C.阿拉伯人改造了古印度的计数法 D.罗马建筑吸收了希腊建筑的特点
12.罗马法中对继承制度有着细致的规定,明确了法定继承的顺序、区分了遗嘱继承的有效 条件、形式要求,同时对遗产分配的原则以及特殊情况下的继承处理方式等都进行了详细说 明,构建起了较为完备的继承法律体系。这反映了罗马法
A.实现了男女的平等 B.凸显了人文色彩
C.维护了奴隶主权益 D.内容细致与严谨
13.如果领主将一块土地赐予一个人,这个人就成了封臣……封臣的权力和对于土地的所有 权与他在举行臣属仪式时承担的义务相对应……臣属仪式和赐封仪式可以算是封建制度中 的契约。这体现西欧的封建制
A.土地分封是无条件的 B.以血缘为纽带进行土地封赐
C.森严的等级制的存在 D.权利与义务交织在一起
14.中世纪西欧庄园里有手工作坊、磨坊和烤面包坊等,可以生产各种生活和生产所需的物 品,除非万不得已,庄园很少出去采购。这反映出当时的西欧庄园
A.自给自足特征明显 B.农奴生活质量较高
C.阶级矛盾异常尖锐 D.奢靡浪费之风盛行
15.手工业和商业所构成的商品经济从 ·开始就对封建制度起着瓦解作用。市民阶层不断发 展壮大,成为近代资产阶级的前身。这段文字描述了
A.中古西欧庄园兴起的背景 B.中古西欧城市兴起的意义
C.中古西欧大学兴起的原因 D.近代租地农场的社会影响
16.随着城市商品经济及贸易发展,行业在竞争过程中,要想保持优势地位,就需要对拥有 专业技能和素养的人员进行管理,而这些专业人员需要进入专门的教育组织进行培训,来提 高专业能力。这表明
A.中世纪大学摆脱了教会控制 B.城市的发展推动大学的兴起
C.新兴城市获得了一定自主权 D.大学主要是培养学术型人才
17.528年,拜占庭帝国皇帝查上丁尼下令组成一个包含多位法学家的专门委员会,着手将 古罗马历代皇帝的法令和敕令等汇编成集。他们校对文献,确立正统原则,删除重复和矛盾 之处,加入合乎时代发展的内容,使之更加系统化。这些举措
A.传承了罗马法律文化 B.推动了习惯法向成文法转变
C.改变了君主专制制度 D.顺应了西欧社会发展的需要
18.下图是小亮同学所在课堂小组讨论交流的内容,他的单元学习大概念应该是
第四单元 封建时代的亚洲国家 第11课 古代日本 第12课 阿拉伯帝国
A.封建制度确立与跨区域文化交流的推动
B.宗教传播对古代国家统一的决定性作用
C.军事扩张与帝国疆域拓展间的内在联系
D.农耕经济主导下的亚洲国家制度的变革
19.下图是《中世纪印刷工场》及其简介。这一景反映出当时手工业制造的特点是
时间 14世纪前后;
地: 意大利自治城市;
行业: 毛纺织业;
工序: 梳毛、纺线、染色、织布、平
整等。
A.个体经济,分散经营 B.集中劳动,分工协作
C.白给自足,统一管理 D.技术变革,经济繁荣
20.“在地狱的第八层,诗人看到了已死的教皇尼古拉三世,他被头朝下地埋在地洞中,两条腿在外面剧烈地扭动着、挣扎着。诗人高兴地说道:真是罪有应得!'”这段文字最有可能出自
A.《神曲》B.《哈姆雷特》 C.《罗密欧与朱丽叶》 D.《蒙娜丽莎》
二 、非选择题(本大题共5题,共30分)
21. (5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九年级(1)班同学以“世界古代文明”为主题,开展项目化学习。同学们设计了以下 两条云旅游路线,计划未来进行实地游览体验。
路线一:金字塔遣址 →伊朗苏撤遗址的汉谟拉比法典石柱→ 印度答枚克佛塔遗址
路线二:雅典公民大会遭址→奥林匹亚遣址→罗马万神庙遗址
(1)以上两条路线分别聚焦哪一类型的古代文明 (2分)
(2)从上述遗址中任意挑选两个,分别说说每个遗址能体现该文明的什么突出特征 (2 分 )
(3)综上所述,谈谈你对“世界古代文明”的认识。(1分)
22. (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一 此前的习惯法是口耳相传、含混不清的,司法官使用习惯法时任意屈伸,平民深 受其苦。 A 的出现,使刑事诉讼中的定罪量刑和民事诉讼中的裁决有了确定和公开的 法律条文作为准绳,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贵族的司法专断。
——摘编自郭守兰、曹全来《西方法文化史纲》
材料二 时至公元前2世纪,罗马已不是原来那种城邦国家了……罗马行省和隶属罗马的 国家已环绕地中海,原有的公民法适用的地域范围过于狭小,已经不适应新的需要了。与此 同时,罗马商品经济的内容之丰富,形式之.多样,范围涉及欧、亚、非,这远非公民法所能 逮及。于是普遍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初色由民的法律并利于维护罗马统一的法律——万 民法产生了。
——摘编自来健《略论罗马万民法产生的历史条件和思想渊源》
材料三 拜占庭皇帝以编纂 B 而闻名于世,是罗马帝国立法创造性天才的结晶。同时 也是欧洲大部分国家法律发展的基础,它在世界法制史上的地位是世界上古代任何一部法典 都难以望其项背的。
——摘编自谭建华《查士丁尼立法活动的经济原因探析》
(1)结合所学知识,把材料一、三中的A 、B两处填写完整。(2分)
(2)根据以上材料,用图示呈现罗马法的发展历程。(3分)
(3)有同学认为“罗马可谓是一个法制的社会”。你是否赞同这种观点 请简要说明理由。 ( 1 分 )
23. (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世纪早期,……采邑是大型庄园,包括土地、草场等,以及束缚在土地上的农奴。 由于地区性国家建立了越来越有效的政治组织,地方上的封君和封臣管理着政治和军事事 务,这一体系一般被历史学家称为封建制度。
——摘编自[美]杰里 · 本特利等《简明新全球史》
材料二 进入11世纪……西欧城市的重新勃兴有着多种原因。封建秩序牢固确立带来的相 对和平的环境,一些商人、工匠,以及从庄园里逃亡出来的农奴,聚集在…… ·交通要道周围, 进行生产和交易。这些地方逐渐演变为中世纪的城市。另外,这时西欧的商人同东方已经有 经常的贸易往来,他们沿商路建了许多新的居民点,逐渐地发展为城镇。
——摘编自杨宁《历史学习新视野》
材料二 11、12世纪,随着城市的兴起,新兴市民阶层对文化知识的迫切需求,欧洲许多
工商业繁荣的城市出现了城市学校。 ……基础之上产生了中世纪欧洲的大学。
——摘编自孟广林《世界中世纪史》
(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世纪西欧封建社会的主要特征。(2分)
(2)根据材料二,概括中世纪城市兴起的原因。(2分)
(3)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分析庄园、城市、大学之间的关系。(2分)
24. (7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阿拉伯充分利用东西方文化交汇的地理优势,广泛吸纳两河流域、印度、希腊、 罗马和中国等地先进的文化成果,与本民族的文化成就相结合,并加以发展和创新,取得 了辉煌的文化成就。同时,阿拉伯民族对东西方文化的交流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摘编自姜智红《论文明的多样性》
材料二拜占庭帝国的版图涵盖了希腊以及亚洲西部和非洲北部地区……拜占庭文明是亚 欧中世纪文明中一支独具特色的奇葩。首先,从其产生的那一时刻起就带有明显的东方色 彩。其次,它又是典型的基督教文明……最后,拜占庭文明还具有明显的罗马因素,特别 是在政治法律体系及官僚统治体系方面,拜占庭几乎全面继承了罗马帝国的传统,使之成 为中世纪拜占庭政治制度的骨架。
——摘编自徐家玲《走进拜占庭文明》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阿拉伯人在文化上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有哪些,并 举一例史实说明阿拉伯人对东西方文化交流做出的卓越页献。(3分)
(2)根据以上材料,概括阿拉伯文明和拜占庭文明的异同。(3分)
(3)综合以上探究并结合所学,谈谈你对世界文明交流与发展的认识 (1分)
25. (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世纪晚期,庄园经济逐步瓦解,农业和手工业方面各自呈现了新的生产方式,这 种新的生产方式与封建经济有着本质的不同。首先,拥有大批雇佣劳动者,他们脱离了对土 地的依附,成为自由劳动者;其次,他们生产的产品主要是为了供应市场,因此他们从事的.
是商品生产;这种生产方式需要大量的资本。
——摘编自《世界历史》
材料二 文艺复兴挣脱了神的坑治,确立了人的尊严。但那时教会势力仍很强大,人们是不 敢公开提出反对基督教、否定上帝的口号的。所以马克思说,人们只能“战战兢兢地请出古 代的幽灵”,来为自己壮胆。
——摘编自叶廷芳《18世纪欧洲文化思潮中的“中国风”》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中世纪晚期农业和手工业领域分别出现了什么“新的生产方式” ( 2 分 )
(2)根据材料二,指出文艺复兴运动的实质,并结合所学,谈谈该运动对当时西欧社会产 生的影响。(2分)
(3)综合上述探究并结合所学,说明材料一与材料二内容之间的联系。(2分)
九年级历史第一次月考参考答案
1-5BCABD 6-10 BCDDB 11-15ADDAB 16-20 BAABA
21. (1)大河文明:海洋文明,或农耕文明:工商业文明(2分)
(2)金字塔遣址是古埃及文明的象征,金字塔作为法老的陵基,修建需调动大量人力物力,法老 拥有绝对权成,体现了古埃及文明中奴隶制君主专制/王权至上的突出特征,(1分)雅典公民大会造 址是雅典民主政治的核心场所、公民大会是雅典的最高权力机构,集中体现古希腊雅典直接民主的文 明特征。(1分)(该题目选择性较多,汉读拉比法典—人类法制建设源远流长:奥林匹亚—崇 尚体育竞技等,任选两个遗址,说明其文明特征,言之有理均可得分)
(30 世界古代文明具有多样性:地理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文明的类型。不同文明都对人类文明 发展做出贡献。(以上任意1点即可、言之有理即可得分)
22. (1)A《 十二钢表法》B.《罗马民法大全》
( 2 ) 习 惯 法 → 成文法《十二钢表法》 → 公民法,万民法 → 《罗马民法大全》
也可用时间轴的形式表示。体现出从习惯法到成文法,成文法到万民法,万民法到民法大全,三 个阶段3分,中问逻辑不清楚.可的情扣分。
(3)不赞同,理由:①法制层面,罗马法的本质是维护奴隶主阶级的工具,法律做不到所有人的 平等,赞间.《十二钢表法》的顾布,是罗马法从习惯法到成文法的发展,与之前的习惯法相比、退 制了贵族对法律的曲解和滥用,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平民的利益. (任何一种观点均可,能够自照其 说即可得1分)
23. (1)政治:封君封臣制:经济:庄园经济。(每点1分,共2分)
(2)西欧社会稳定:工商业的发展:东西方的贸易交流朝繁。(任意2点)
(3)庄园是域市的基础:城市的发展瓦解了庄间:城市的发展为大学的兴起奠定了基础:大学的兴 起又促进了域市的发展。(任意2点得2分)
24. (1)文化繁荣原园:地理位置优越:统治者重视:擅于吸收其他地区文明等。(任意2点) 例子:阿拉伯人将中国的造纸术、印刷术等发明传人欧闻,(1分)
2)相同点:兼收并蓄不同点:阿挖伯文明在吸收外来文化的基础上,加以发展和创新:拜占庭文明 重在继承古典文明成果,阿拉伯文明主动传播东西方文化:拜占庭文明不主动传播。(共同点写1点. 不阿点写一组即可得2分)
(3)认织,地理位置一定程度上影响文明的交流与发展:统治者的重视有利于文明的交流与发展:
不网文明间的交流使世界文明更加丰富多彩:暴力冲突客观上促进文明的交流:和平交流和暴力冲突 都是文明交流的方式。(任意一点即可,其他言之有理的答案也可得分)
25. (1)表业:租地衣场手工业:集中的手工工场(一点1分,共2分)
(2)实质:一场反对教会“神权之上”和提倡人文主义的新文化运动。或一场资产阶级的思想解放 运动。(1分)影响:促进人们的思想解放:为资本主义社会的到来奠定思想基础:促进近代自然科 学的产生。(任意1点即可得分)
(3)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庄园经济瓦解、在衣业和手工业领城出现了租地衣场和集中的手工工场,
资本主义萌芽和资产阶缓出现,这些为文艺复兴的发生奠定了物质基础和阶级基础。《清晰说出两则 材料的内容得1分,联系1分,只说材料一为材料二奠定了物质基础、阶级基础,得1分)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