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诵读《登快阁》课件(共16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文档属性

名称 古诗词诵读《登快阁》课件(共16张PPT)统编版高中语文选择性必修下册
格式 pptx
文件大小 5.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10-21 14:02: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6张PPT)
课前准备
课本:《选择性必修下册》古诗词诵读单元
学习工具:平板; 耳机 ;红笔黑笔各一支;积累本。
21 十月 2025
课前复习
复习背诵《拟行路难》、《客至》、《登快阁》
登高则可望远,望远而致思深
——鉴赏登临诗《登快阁》
学习目标
1.结合注释,理解诗歌大意,梳理诗歌脉络。
2.结合作者经历与创作背景,通过反复诵读与对比阅读,体会诗歌复杂的感情。(重点)
3.赏析诗歌用典、对比衬托、借景抒情的艺术手法。(难点)
4.培养对登临诗的鉴赏能力,能够欣赏诗歌中的美景和情感。
平板自学指导(共15分钟)
1.课程导入、解题 ( 0-3’48”) 2倍速观看
2.正文讲解 (3’48’’-17’30’’) 1.25倍速观看
3.写作背景、作者成就等 (18’35’’-22’34’’) 2倍速观看
自学思考:
(1)颔联“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一句历来被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2)尾联为什么用“白鸥”的意象?表明了诗人怎样的人生理想?
自学检测
作者
黄庭坚,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江西诗派开山鼻祖。北宋大孝子,《二十四孝》中“涤亲溺器”故事的主角。
黄庭坚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
①黄庭坚出于苏轼门下,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称为“苏门四学士”,后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②词方面,与_________齐名,并称为“秦黄”。
③书法方面,与_______、_______、_______并称“四大家”
张耒
秦观
晁补之
秦观
苏轼
米芾
蔡襄
知人论世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颔联
1.颔联“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一句历来被人所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①举目远望,时至初冬,万木萧条,天地更显得阔大。而在朗朗明月下澄江如练分明地向远处流去。
③表现了作者心境的空明,襟怀的辽阔,感悟的幽深。寄托了作者喜爱和向往大自然的感情。
②通过用典、夸张、对比等手法描写了重叠的千山,无边的落木,高远的天空,澄澈的江水,清明的夜(秋)月;营造出高远壮阔(空明阔大)的意境,寥廓明净。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尾联
1.尾联为什么用“白鸥”的意象?表明了诗人怎样的人生理想?
①用典。与白鸥结盟表示归隐之心已决,再无俗念牵挂。
《列子 黄帝》载:“海上之人有好沤(ōu)鸟者,每旦之海上,从沤鸟游,沤鸟之至者,百住而不止。其父曰:‘吾闻沤鸟皆从汝游,汝取来,吾玩之。’明日之海上,沤鸟舞而不下也。
鸥鸟只与没有心机的人做伴。只有自称“痴儿”的黄庭坚才能与之为伴。(指出用典+解释用典意义)
②弃官归隐
“不如坐上归船吹着长笛回到故乡,和白鸥相伴,过上逍遥自得的生活”。诗人因抱负无法实现、胸怀无人理解,面对澄江秋月的无限美景,产生了弃官归隐之心。(翻译原句+分析)
首联:
颔联:
颈联:
尾联:
叙事——照应题目,写登楼一事。
写景——描写登楼所见美景。
抒情——抒发登楼所生之感。
言志——弃官归隐,向往自由。
痴儿了却公家事,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此心吾与白鸥盟。
整首诗意蕴隽永,语势流贯,近代文人潘伯鹰评价此诗“一气盘旋而下”。
小结:全诗结构
登临诗
活动一:回顾旧知,归纳共性
初中课文:
曹操《观沧海》 杜甫《望岳》
崔颢《黄鹤楼》 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王安石《登飞来峰》 杜甫《登楼》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高中课文:
杜甫《登高》 杜甫《登岳阳楼》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思考:登临诗(词)在标志词、结构思路、意象选用、思想情感和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登高 杜甫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思考:登临诗(词)在标志词、结构思路、意象选用、思想情感和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完成下列表格。
角度 特点
标志词
结构思路
意象选用
思想情感
艺术手法
登何处—见何景—因何事—有何感
高远辽阔之景:云、鸟、山、树……
怀古伤今之叹,忧国忧民之心,思乡怀人之愁,壮志难酬之忧,贬谪异乡之苦,功成身退之志,知音难觅之憾等
用典,对比,借景抒情,视听结合,虚实结合,借古讽今
“登”“临”“上”或亭台楼阁的名称
活动二:下水实践,学以致用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相关题目。
九日登东山寄昌叔① 王安石
城上啼乌破寂寥,思君何处坐岩峣②。应须绿酒酬黄菊,何必红裙弄紫箫。
落木云连秋水渡,乱山烟入夕阳桥。渊明久负东篱醉,犹分③低心事折腰。
【注】①本诗写于1051年,这一年作者31岁,任舒州通判。昌叔:王安石的妹夫,时任两浙监司。②岩峣:高山。③分:甘愿。
1.这首诗的思想感情较为复杂,请简要分析。
①抒发了对妹夫的思念之情,从"思君"和题目可以看出。
②反映出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描写了落叶缤纷、夕阳西下、山中烟雾缭绕等美景。
③写出了渴望归隐,又甘心折腰事国的矛盾心理。"渊明久负东篱醉",说明已经长久没有悠闲地在东篱饮酒了。"犹分低心事折腰"中的"分"的意思是"甘愿","低心"意思是"放低姿态"。"折腰"则表明自己甘愿居下位为国效力。
1.《登快阁》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透露了诗人对官场生涯的厌倦和对登快阁欣赏自然景色的渴望。
2.《登快阁》中与“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意趣类似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登快阁》中用典抒发世无知己、怀才不遇之感慨的一联是“ , ”。
4.《登快阁》中表明诗人追求洒脱自在、精神自由的人生境界的句子是:“ , ”。
痴儿了却公家事 快阁东西倚晚晴
落木千山天远大 澄江一道月分明
朱弦已为佳人绝 青眼聊因美酒横
万里归船弄长笛 此心吾与白鸥盟
课堂检测
素材积累
宋朝的官场是混乱的,王安石变法的弊端,造成拉帮结派、阿谀奉承、新旧党争。但在这乱世浊俗中有一个人,他虽仕途失意,屡遭贬谪,但生活却富有诗意:他在这里参禅悟道、诗酒会友,始终保持自己独特的风格和骨气。他出淤泥而不染,他与世俗同流而不污,他和而不同,他就是黄山谷(黄庭坚)。“我欲穿花寻路,直入白云深处,浩气展虹霓。”黄庭坚正如他的词所写那样,胸中对理想的渴望终将冲破一切阻挡,赋予我们敢与天地试锋芒的勇气。
通向理想的路,有时被花木掩映,有时被云雾笼罩,但是只要信念足够坚定,我们就能不断向前奔跑。
写作适用主题: 远大理想、坚定信念、梦想与奋斗等。
活动三:牛刀小试,研做真题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相关题目。
金陵望汉江 李白
汉江回万里,派作九龙盘①。
横溃豁中国,崔嵬飞迅湍。 六帝沦亡后②,三吴不足观③。
我君混区宇,垂拱众流安。 今日任公子,沧浪罢钓竿④。
【注】①派:河的支流,长江在湖北、江西一带,分为很多直流,②六帝:代指六朝。③三吴,古吴地后分为三,即吴兴、吴郡、会稽。④这两句的意思是,当今任公子已无须垂钓了,因为江海中已无巨鱼,比喻已无危害国家的巨寇。任公子是《庄子》中的传说人物,他用很大的钓钩和极多的食饵钓起一条巨大的鱼。
诗中运用任公子的典故,表达了什么样的思想感情?(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