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册第二单元
五 故乡
1.请选出下列字形和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组( )
A.瓦楞(lèng) 髀骨(bì) 鹁鸪(bó) 萧条(xiāo)
B.胯下(kuà) 恣睢(suī) 脚踝(kē) 潮讯(xùn)
C.伶仃(dīng) 颧骨(quán) 脾气(pí) 嗤笑(chī)
D.潺潺(chán) 猎猹(chá) 折本(shé) 阴晦(měi)
2.比较下面加点词语的不同含义。
(1)以为他总是崇拜偶像①,什么时候都不忘却。
现在我所谓希望,不也是我自己手制的偶像②么?
鲁迅是我心目中的偶像③。
(2)都如我的辛苦①展转而生活,也不愿意他们都如闰土的辛苦②麻木而生活,也不愿意
都如别人的辛苦③恣睢而生活。
3.下列句子中标点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
A.我曾经写过一段文字,题目是《致文学》。
B.当然,海洋所能提供给我们的并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粮食——大米、小麦和玉米等。
C.“先生,‘怪哉’这虫,是怎么一回事?”我上了生书,将要退下来的时候,赶忙问。
D.我们是到图书馆去借书,还是到资料室去查找资料?
4.下面一段文字的画线句中有两处语病,请找出来逐一修改。
①鲁迅的故乡绍兴,有“水乡”之誉。绍兴的水资源虽然丰富,但是在珍惜、保护和
利用方面也存在着隐忧。②因此,珍惜、保护和利用好水资源成了眼下的当务之急。③为
实现可持续发展,努力构建“人水和谐”,我们应该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从节水做
起。
5.判断下面各句的描写方法。
(1)深蓝的天空中挂着一轮金黄的圆月,下面是海边的沙地,都种着一望无际的碧绿的西
瓜。( )
(2)我吃了一吓,赶忙抬起头,却见一个凸颧骨,薄嘴唇,五十岁上下的女人站在我面前。
( )
(3)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 )
(4)圆规一面愤愤的回转身,一面絮絮的说,慢慢向外走,顺便将我母亲的一副手套塞在
裤腰里,出去了。( )
6.对下列句子中画线语句的表达效果,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朱自清《春》)
理解:“你不让我,我不让你”写出了桃花开过杏花开,杏花开过梨花开,百花相继
开放的景象。
B.野花遍地是:杂儿样,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
的。(朱自清《春》)
理解:“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写出了草丛中的片片野花迎着阳光,灿烂
绽放的景象。
C.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了。(鲁迅《故
乡》)
理解:“厚障壁”表明“我”与中年闰土由于长期不见面,两个人之间产生了误会,
关系越来越远。
D.我想:希望是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鲁迅《故乡》)
理解:把“希望”比作是“路”,表明只要矢志不渝地去探索、实践,希望就会出现
在眼前,就会迎来新生活。
7.仔细观察下面这幅题为“家乡‘巨’变”的漫画,回答问题。
(1)请你说说漫画反映了一个什么社会问题。
(2)耕地是我们的生命线,请以“保护耕地”为主题写一则公益广告。
(苏州中考,题目有增改)阅读选文“我于是日日盼望新年,新年到,闰土也就到了。……我于是又很盼望下雪。”和“这来的便是闰土。……‘老爷!……’”,完成下面的题目。
8.少年闰土“见人很怕羞”,为什么“只是不怕我”,而且“不到半日,我们便熟识了”?
作者这样写有什么用意?
9.二十余年后“我”见到闰土,“很兴奋”,但为什么又“不知道怎么说才好”?
10.结合具体语境,分析下面两句中省略号的不同表达作用。
(1)什么都有:稻鸡,角鸡,鹁鸪,蓝背……
(2)第六个孩子也会帮忙了,却总是吃不够……又不太平……什么地方都要钱,没有定
规……收成又坏。
11.试简要分析“他站住了,脸上现出欢喜和凄凉的神情;动着嘴唇,却没有作声。他的态
度终于恭敬起来了,分明的叫道:‘老爷!……’”的表达效果及其作用。
(原创)
人,又少了一个
聂华苓
三年前,也是冬天。一个骨瘦如柴的女人来到我家门前。她头发蓬乱,脸色苍黄,穿着一件空荡荡的破旧棉袄和一条褪了色的灰布裤子,手中提着一个白布口袋。A.她轻轻推开我家虚掩的大门,缩缩瑟瑟地探进头来。我正站在窗口。
“太太,我不是叫花子,我只是要点米,我的孩子饿得直哭!”她没等回答,就自我介绍下去:“我也是大学毕业的,哪,你看!”她抖着手由内衣空袋中掏出身份证来,“这上面都写着的,这是我以前的照片!”
由于好奇,我接过她的身份证。那是一个富态的中年女子的照片:光亮细碎的发鬈,整整齐齐地贴在头上,淡淡的双眉,弯在那一双满足的眼睛上,衣襟上还盘着一个蝴蝶花扣。
我端详着那照片的时候,她就一个人絮絮叨叨地讲下去:“我先生坐了牢,我就一个人带了四个孩子,饱一天,饿一天。我替人洗衣服,付了房钱,喝稀饭都不够!我只有厚着脸皮出来讨点米。我只要米,不要钱,我不是叫花子,我是凭一双手吃饭的人!太太!唉!我真不好意思,我开不了口,我走了好几家都说不出口,又退出来了!我怎么到了这一天!”①她掠起衣角来拭眼泪。
我将她的口袋装满一袋米。她抖动着两片龟裂的嘴唇说:“这怎么好意思?您给我这么多?这怎么好意思!谢谢,太太,我不晓得怎么说才好!我一直想哭!”②她淌着泪背着一袋米走了。
三年后的今天,我又看见了那个女人。她正站在巷口一家人家门前,我打那儿经过。B.她皱缩得更干更小了!佝偻着背,靠在门框上,脸上已没有三年前那种羞怯的神情了,咧着一嘴黄牙,阴森森地笑着,用一种熟练的乞讨声调高声叫道:“太太,做做好事,赏一点吧!太太,做做好事,赏一点吧!”
只听见门内铛啷一响,是金属落地的声音,接着是一声吆喝:“一角钱拿去!走!走!谁叫你进来的?你这个女人,原来还自己洗衣服赚钱,现在连衣服也不洗了,还是讨来的方便!”
那女人笑嘻嘻的:“再赏一点吧,太太,一角钱买个烧饼都不够!”
“咦,哪有讨饭的还讨价还价的?走,走,在这里哼哼唧唧的,成什么样子?”
那女人的嘴笑得更开了:“再给我一点就走,免得我把您地方站脏了,再多给一点!”
“砰”的一声,大门被踢上了。那女人回过头来,冷笑了一声,然后漠然望了我一眼。她已经不认得我了。
12.结合文意分析,标题“人,又少了一个”中“人”是指怎样的人?请用原文中的句子回
答。【理解文题的含义】
13.文中①和②画线句子都写到了那女人的泪,各自表现了女人怎样的心理?【揣摩人物心
理】
14.阅读文中画波浪线的A、B两个句子,结合加点部分,任选其一分析其表达效果。【赏析
句子】
A.她轻轻推开我家虚掩的大门,缩缩瑟瑟地探进头来。
B.她皱缩得更干更小了!佝偻着背,靠在门框上,脸上已没有三年前那种羞怯的神情了,
咧着一嘴黄牙,阴森森地笑着……
15.选文主要使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何作用?【分析写作手法】
16.有人认为选文中的女人和课文《故乡》中的闰土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都是生活的艰难,
你的看法是什么?【质疑探究】
17.本文善于运用对比,使人物形象鲜明,给人强烈的感受。请你也运用对比手法写一写自
己熟悉的某个人外貌特征的改变。
【课文片段在线】他身材增加了一倍;先前的紫色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而且加上了
很深的皱纹;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
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他头上是一顶破毡帽,身上只一件极薄的棉衣,浑身瑟索
着;手里提着一个纸包和一支长烟管,那手也不是我所记得的红活圆实的手,却又粗又
笨而且开裂,像是松树皮了。
【写法分析】选文运用对比手法,对中年闰土进行了细致的外貌描写。他“先前的紫色
的圆脸,已经变作灰黄”;他那“红活圆实的手”,已变得“又粗又笨而且开裂,像是
松树皮了”。通过“脸色”和“手”的对比,就把少年闰土的可爱、中年闰土生活的艰
辛鲜活地展现出来,让人久久难忘。采用对比手法描写人物外貌,重在抓住某一点写现
在,适时穿插对记忆中印象的描述。
【参考答案】
1. C
2.(1)①神灵 ②自己的希望 ③崇拜的对象 (2)①劳碌奔波 ②辛勤劳动 ③处心积
虑、挖空心思
3. A(解析:A项表示需要论述的对象,应把书名号改为双引号。)
4. ②句删去“眼下的”;或者将“的当务之急”改为“急需解决的问题(事情)”。
③句在“人水和谐”后面添加“的社会”;或者删去“努力构建”。
5.(1)景物描写 (2)外貌描写 (3)神态描写 (4)动作描写
6. D(解析:A项“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表明各种花是同时在开放的,没有先后顺序;B项
描写的是野花在草丛中摇摆的样子,原文并未写到阳光;C项中所说“两人之间产生了
误会”与原文不符。)
7.(1)反映了开发商盲目开发、占用国家土地资源,从而导致农民失地的情况。
(2)示例一:为了我们的生存,请节约每一分耕地。示例二:粮食是我们的生命线,没
有耕地,哪来粮食?
8. 孩子很怕生,但对同龄人有着天然的亲近感,有共同的兴趣爱好,容易沟通。这样写表
现出少年闰土的纯真可爱以及与“我”的亲密关系,与后文中年闰土对“我”的“恭
敬”形成鲜明的对比。
9.见到少年时的好伙伴,“我”很兴奋,但是,眼前的闰土变化太大,让“我”感到陌生,
而且从闰土的外貌变化中预感到他生活的艰辛与困苦,“我”心情变得很复杂,不知道
怎么说才好。
10.(1)表示内容的省略,表明少年闰土说话滔滔不绝,流露出他内心的喜悦与兴奋。
(2)表示话语中间的停顿,表明闰土说话断断续续,吞吞吐吐,反映了中年闰土的生活
苦不堪言。
11.运用细节描写,通过闰土面部表情的变化,深刻揭示了闰土丰富的内心世界,揭示了他
与“我”之间和谐关系的变异与幻灭,从更深的层面上表现了封建等级观念对农民及一
般群众精神上的压抑和毒害。
12.指“凭一双手吃饭的人”。
13.第①句表现了女人痛苦无奈的心理;第②句表现了那女人感激的心理。
14.示例一:A句,“轻轻推开”“缩缩瑟瑟地探进头”这两个动作,生动具体地写出了女
人最初乞讨时畏缩的动作,表现了她羞怯的心理。示例二:B句,运用外貌描写和神态
描写,生动地写出了女人苍老、委琐的形象,表现了她的厚颜无耻。
15.对比。将女人三年前自食其力但偶尔乞讨与三年后终日乞讨进行对比,展现了她巨大的
变化,刻画了她自甘堕落、懒惰油滑的性格特点。
16.不同意这种说法。生活的艰难是表面原因。选文中的女人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个人好
逸恶劳的思想。闰土发生变化的根本原因是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
17.【例文】不经意间,我看到了妈妈的手!那是一双怎样的手啊!粗糙得犹如砂纸一般,
手心里长满了厚厚的茧子。这就是那双伴我成长的手吗?在我的记忆里,妈妈的手曾是
那样地光滑、细腻,那样的纤细美丽、白皙丰润。现在,繁杂的家务劳动却使妈妈的手
变得如此粗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