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时2 动量定理
核心 目标 1. 知道冲量概念、公式、单位,知道冲量是矢量,会计算冲量,领会求解变力冲量时的极限思想.
2. 通过理论推导,理解动量定理的意义、表达式,会用动量定理解释生活、生产中的相关现象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要点梳理
要点1 冲量
1. 定义:力和力的作用__时间__的乘积.
2. 表达式:I=__FΔt__;单位:__N·s__.
3. 方向:冲量是矢量,恒力冲量的方向与力的方向__相同__.
要点2 动量定理
1. 推导:质量为m的物体受到合力作用时,经过一段时间Δt,若速度从v变为v′,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结合动量的概念,有F= ma=m===.
2. 表达式:FΔt = p′-p,或I=__p′-p__或F(t′-t)=__mv′-mv__.
3. 物理意义:物体在一个过程中所受力的冲量等于它在这个过程始末的__动量的变化__.
(1) 动量定理反映了力的冲量与__动量变化量__之间的因果关系,即合力的冲量是原因,物体的__动量变化量__是结果.
(2) 动量定理中的冲量是__合力__的冲量,而不是某一个力的冲量,它可以是合力的冲量,可以是各力冲量的矢量和,也可以是外力在不同阶段冲量的__矢量和__.
要点3 动量定理的应用
根据动量定理可知如果物体的动量发生的变化是一定的,那么作用时间__越短__,物体受的力就__越大__;作用时间__越长__,物体受的力就小;如果作用力一定,力的作用时间越长,动量变化量越大;力的作用时间越短,动量变化量越小.
即学即用
1. 易错辨析
(1) 当物体受力方向与运动方向垂直时,该力的冲量为0.( × )
(2) 某个力在一段时间内做的功为零时,力的冲量也为零.( × )
(3) 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冲量一定相同.( × )
(4) 物体所受合力越大,则其动量变化越快.( √ )
(5) 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方向与物体末动量的方向相同.( × )
2. (2024·潮州期末)如图所示,用与水平方向成θ角的拉力F拉木箱,使它从静止开始沿粗糙水平面运动时间t.木箱受到的重力mg、拉力F、支持力N和摩擦力f的冲量大小分别为( D )
A. 拉力的冲量大小为Ft cos θ
B. 重力的冲量大小为0
C. 支持力的冲量大小为0
D. 摩擦力的冲量大小为ft
解析:力和力的作用时间的乘积叫冲量,木箱受到的重力mg、拉力F、支持力N和摩擦力f均不为零,作用时间为t,所以拉力的冲量大小为Ft、重力的冲量大小为mgt、支持力的冲量大小为Nt、摩擦力的冲量大小为ft.故选D.
考向1 冲量
1. 冲量I=Ft,只要有力和力的作用时间,该力的冲量就__不为零__,这一点与功不同.
2. 冲量是过程量,它描述的是力作用在物体上对时间的累积效应,求冲量时一定要明确所求的是哪一个力在哪一段时间内的冲量.
3. 合力的冲量的计算方法
(1) 分别求每一个力的冲量,再求各冲量的__矢量和__.
(2) 如果各力的作用时间相同,也可以先求合力,再用I合=F合t求解.
(3) 用动量定理I=p′-p求解.
质量为m的运动员从下蹲状态竖直向上跳起,离开地面的速度为v,在这段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 地面对运动员的冲量大小为mv
B. 重力的冲量为零
C. 动量的变化量为mv
D. 地面对运动员做的功为 mv2
解析:合力的冲量大小为mv,A错误;重力的冲量等于mgt,不为0,B错误;动量的变化量为Δp=mv,C正确;地面对运动员的力的作用点没位移,故做功为0,D错误.
(2024·安徽亳州期末)如图甲所示,将一质量为10 kg的物体放在粗糙的固定斜面上,斜面的倾角为θ=37°,用一个沿斜面向上的力F拉物体,拉力在前4 s内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3,sin 37°=0.6,取g=10 m/s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D )
甲 乙
A. 物体在前4 s时间内所受支持力的冲量为0
B. 物体在前4 s时间内所受重力的冲量为240 N·s
C. 物体在前4 s时间内所受拉力的冲量为192 N·s
D. 物体在前4 s时间内动量的变化量为0
解析:物体在垂直斜面上受力平衡,受到支持力N=mg cos 37°=80 N,物体在前4 s时间内所受支持力的冲量为IN=Nt=320 N·s,方向垂直斜面向上,A错误;物体在前4 s时间内所受重力的冲量为IG=Gt=400 N·s,方向竖直向下;物体在前4 s时间内所受拉力的冲量为IF= N·s=240 N·s,方向沿斜面向上,C错误;因为80 N冲量的计算方法
公式法 利用定义式I=Ft计算冲量,此方法无需考虑物体的运动状态
图像法 利用F-t图像计算,F-t图像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对应冲量.此法既可以计算恒力的冲量,也可以计算变力的冲量
平均值法 若方向不变的变力大小随时间均匀变化,即力为时间的一次函数,则力F在某段时间t内的冲量I=t,F1、F2为该段时间内初、末两时刻力的大小
动量 定理法 如果物体受到大小或方向变化的力的作用,则不能直接用I=Ft求变力的冲量,可以求出该力作用下物体动量的变化量,由I=Δp求变力的冲量
考向2 动量定理的理解与应用
1. 动量定理的表达式F·Δt =mv′-mv是矢量式,等号包含了大小相等、方向相同两方面的含义;公式中的F是物体所受的合外力,若合外力是变力,则F应是合外力在作用时间内的平均值.
2. 根据I=Δp可求变力的冲量,进而求解力、时间等;根据Δp=FΔt可求动量的变化量,进而求解质量、速度等.
3. 应用动量定理解题的一般步骤:
(1) 确定研究对象.用动量定理讨论的问题,其研究对象一般仅限于单个物体.
(2) 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可先求每个力的冲量,再求各力冲量的矢量和;或先求合力,再求合力的冲量.
(3) 抓住过程的初、末状态,选好正方向,确定各动量和冲量的正负号.
(4) 根据动量定理列方程,代入数据求解.
如图所示,不可伸长的轻绳一端悬挂在天花板上的O点,另一端系着质量为m的小球,给小球一定的速度v,使之在水平面内做周期为T的匀速圆周运动.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 小球运动半周的过程中,动量不变
B. 小球运动半周的过程中,合力的冲量大小为2mv
C. 小球运动一周的过程中,重力的冲量为零
D. 小球运动一周的过程中,拉力的冲量为零
解析:小球运动半周的过程中,小球动量的改变量为Δp=-mv-mv=-2mv,根据动量定理I合=Δp=-2mv,A错误,B正确;小球运动一周的过程中,重力的冲量大小为IG=mgT,C错误;小球运动一周的过程中,小球动量的改变量为零,又由动量定理IG+IT=0,得IT=-IG=-mgT,D错误.
(2024·广东实验中学)气垫鞋通过气垫的缓冲减小地面对脚的冲击力,如图所示.某同学的重力为G,穿着平底布鞋时双脚竖直着地过程中与地面的作用时间为t0,受到地面的平均冲击力大小为4G.若脚着地前的速度保持不变,该同学穿上某型号的气垫鞋时,双脚竖直着地过程中与地面的作用时间变为2t0,则该同学受到地面的平均冲击力大小变为( C )
A. 1.5G B. 2.0G
C. 2.5G D. 3.0G
解析:设脚着地瞬间的速度大小为v,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穿着平底布鞋时双脚竖直着地过程中,根据动量定理t0=0-,其中F=4G;穿上气垫鞋时双脚竖直着地过程中,根据动量定理有·2t0=0-,解得F′=2.5G,故选C.
在用动量定理计算时注意
1. 列方程前首先选取正方向.
2. 分析速度时一定要选取同一参考系,一般是选地面为参考系.
3. 公式中的冲量应是合外力的冲量,求动量的变化量时要参考公式,且要注意动量的变化量是末动量减去初动量.
1. (2024·华南师范大学附中)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质量为1 kg的物体,受到水平拉力F的作用,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设水平向左为正方向.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 0~4 s内物体的位移为零
B. 0~4 s物体先向右运动,再向左运动
C. 0~4 s内拉力对物体的冲量为零
D. 4 s末物体的动量为4 N·s
解析:由题图分析可知在0~2 s和2~4 s物体所受的合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物体先向右做匀加速运动,后向右做匀减速运动,且4 s末的速度为零,而位移一直增大,A、B错误;由以上分析,可知4 s末物体的速度为零,故4 s末物体的动量为零,D错误;在0~4 s内,物体的初动量为零,末动量也为零,故动量的变化量为零,根据动量定理可知,0~4 s内拉力对物体的冲量为零,C正确.
2. (2024·深圳外国语学校)篮球运动在学校普遍受到学生的喜爱,为了检验一篮球的弹性性能,某同学让它从H1=1.8 m高处自由下落,能够自由弹跳到H2=1.25 m高度处.篮球和地面接触的时间Δt=1.1×10-2 s,不考虑篮球在运动中的转动和所受的空气阻力,篮球的质量为0.6 kg,取g=10 m/s2.若取向上为正方向,则( D )
A. 篮球在下落过程中,合力的冲量为1.8 N·s
B. 篮球与地面碰撞后瞬间的速度大小为6 m/s
C. 篮球在与地面碰撞过程中,动量改变量为0.6 kg·m/s
D. 篮球受到地面的平均冲击力大小为606 N
解析:篮球在下落过程中,根据H1=gt,解得下落时间为t1==0.6 s,篮球在下落过程中,合力的冲量为I合=mgt1=3.6 N·s,A错误;设篮球与地面碰撞后瞬间的速度大小为v2,根据0-v=-2gH2,可得v2==5 m/s,B错误;篮球与地面碰撞前瞬间的速度大小为v1=gt1=6 m/s,则篮球在与地面碰撞过程中,动量改变量为Δp=mv2-(-mv1)=6.6 kg·m/s,C错误;篮球在与地面碰撞过程中,根据动量定理可得FΔt-mgΔt=Δp,解得篮球受到地面的平均冲击力大小=+mg= N+0.6×10 N=606 N,D正确.
配套新练案
考向1 冲量
1. 如图所示,把茶杯压在一张白纸上,第一次用水平力迅速将白纸从茶杯下抽出;第二次以较慢的速度将白纸从茶杯下抽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 第二次拉动白纸过程中,纸对茶杯的摩擦力大一些
B. 第一次拉动白纸过程中,纸对茶杯的摩擦力大一些
C. 第二次拉出白纸过程中,茶杯增加的动量大一些
D. 第一次拉出白纸过程中,纸给茶杯的冲量大一些
解析:两次拉动中,茶杯和纸之间均发生相对滑动,因此受到的均为滑动摩擦力,因压力不变,则由f=μFN可知,两次拉动时纸给茶杯的摩擦力相同,A、B错误;第二次较慢拉动白纸过程中,摩擦力作用时间长,则产生的冲量较大,根据动量定理可知,茶杯获得的动量大一些,C正确;第一次迅速拉动白纸过程中,摩擦力作用时间短,故纸给茶杯的冲量小一些,D错误.
2. (2024·汕头金山中学)如图所示,质量m=2 kg的木块放在水平地面上,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木块在F=5 N的水平恒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向右运动了10 s,取g=10 m/s2,在这10 s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 重力的冲量为0
B. 摩擦力的冲量为 -40 N·s
C. 物体动量的变化为20 kg·m/s
D. 合外力的冲量为50 N·s
解析:重力的冲量为IG=Gt=2×10×10 N·s=200 N·s,A错误;设向右为正方向,则摩擦力的冲量为If=-ft=-μmgt=-0.2×2×10×10 N·s=-40 N·s,B正确;力F的冲量为IF=Ft=5×10 N·s=50 N·s,合外力的冲量为I=IF+If=10 N·s,由动量定理可得,物体动量的变化为Δp=I=10 kg·m/s,C、D错误.
3. (2024·广东实验学校)下列关于动量、冲量说法中,正确的是( B )
A. 物体动量变化,动能一定变化
B. 物体速度变化,动量一定变化
C. 物体所受合外力冲量越大,它的动量也越大
D. 跳高时,在落地处垫海绵是为了减小运动员的冲量
解析:物体的动量变化可能是动量的方向变化,而物体的速度大小不变,故动能不一定变化,A错误;由p=mv可知,速度变化时动量一定发生变化,B正确;物体所受合外力冲量越大,可知在这个过程中物体的动量变化量越大,但无法得知物体的初始动量情况,故无法判断最终的动量大小,C错误;根据动量定理可知,跳高时在落地处垫海绵是为了延长作用时间,减小冲力,不是减小冲量,D错误.
4. 如图所示,ad、bd、cd是竖直面内三根固定的光滑细杆,a、b、c、d位于同一圆周上,a点为圆周的最高点,d点为圆周的最低点.每根杆上都套着一个质量相同的小滑环(图中未画出),三个滑环分别从a、b、c处释放(初速为零),关于它们下滑的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
A. 重力对它们的冲量相同
B. 弹力对它们的冲量相同
C. 合外力对它们的冲量相同
D. 它们的动能增量相同
解析:设细杆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α,环运动的时间为t,圆周的直径为D,则环的加速度大小a=g cos α,由位移公式得D cos α=at2,解得t=,所以三个环运动时间相同,由于三个环的重力相等,运动时间相同,由公式I=Ft分析可知,各环重力的冲量相等,A正确;c环受到的弹力最大,运动时间相等,则弹力对环c的冲量最大,B错误;a环的加速度最大,受到的合力最大,则合力对a环的冲量最大,C错误;合力对a环做功最大,其动能的增量最大,D错误.
考向2 动量定理的理解与应用
5. 质量为5 kg的小球以5 m/s的速度竖直落到地板上,随后以3 m/s的速度反向弹回,若取竖直向下的方向为正方向,则此过程小球所受合外力的冲量为( D )
A. 10 kg·m/s B. -10 kg·m/s
C. 40 kg·m/s D. -40 kg·m/s
解析:取向下为正方向,则小球与地面相碰前的动量为p1=mv1=5×5 kg·m/s=25 kg·m/s,碰后的动量为p2=mv2=5×(-3) kg·m/s=-15 kg·m/s,根据动量定理得I合=Δp,即I合=Δp=p2-p1=-40 kg·m/s,故选D.
6. “守株待兔”是众所周知的寓言故事.假设兔子质量为2 kg,以15 m/s的速度奔跑,撞树后不反弹,作用时间为0.01 s,则兔子受到平均撞击力大小为( D )
A. 3 N B. 30 N
C. 300 N D. 3 000 N
解析:根据mv-0=Ft,解得兔子受到平均撞击力大小为F=3 000 N,故选D.
7. (2024·广州第二中学)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搭载费俊龙、邓清明、张陆三名航天员的“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入轨后,于北京时间2022年11月30日05时42分,成功对接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整个对接过程历时约6.5小时.某同学设计了一种测量空间站质量的方法,原理如图所示.若已知“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质量为7.8×103 kg,其推进器的平均推力为1 800 N,在飞船与空间站对接后,推进器工作5 s内,测出飞船和空间站速度变化是0.05 m/s.则空间站的质量约为( C )
A. 1.0×105 kg B. 1.0×104 kg
C. 1.7×105 kg D. 1.8×106 kg
解析:根据动量定理Ft=Δv,代入数据可得空间站的质量m=-M=1.722×105 kg,故选C.
8. (2024·河北唐山期末质检)如图所示,用0.5 kg的铁锤钉钉子.打击前铁锤的速度大小为4 m/s,方向竖直向下打击后铁锤的速度变为0.设打击时间为0.01 s,取g=10 m/s2,铁锤钉钉子的平均作用力为( B )
A. 200 N B. 205 N
C. 20 N D. 25 N
解析:以铁锤为研究对象,取竖直向上为正方向,则打击之前铁锤的速度为v1=-4 m/s,打击之后铁锤的速度为v2=0,设钉子对铁锤的平均作用力为,方向竖直向上,根据动量定理可得(-mg)t=Δmv=mv2-mv1,代入数据解得=205 N,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得铁锤钉钉子的平均作用力大小为205 N,方向竖直向下.故选B.
9. 一个质量为2 kg的物块在合力F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F随t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则( A )
A. 前3 s内合力F的冲量大小为0
B. t=1 s时,物块的速率为2 m/s
C. t=2 s时,物块的动量的大小为2 kg·m/s
D. 前4 s内动量的变化量大小为2 kg·m/s
解析:图像的面积即为冲量,所以由图像可知,前3 s内合力F的冲量大小为0,A正确;根据动量定理Ft=Δp=mΔv,所以可解得物块的速率为1 m/s,B错误;根据动量定理t=Δp=mΔv,所以可解得2 s时物块的动量为1 kg·m/s,C错误;图像的面积即为冲量,所以由图像可知,前4 s内动量的变化量大小为1 kg·m/s,D错误.
10. (2024·佛山石门高级中学)一高空作业的工人重为700 N,系一条长为L=5 m的安全带,若工人不慎跌落时安全带的缓冲时间t=0.5 s(工人最终悬挂在空中),取g=10 m/s2,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则缓冲过程中安全带受的平均作用力是( B )
A. 2 100 N,竖直向上
B. 2 100 N,竖直向下
C. 1 400 N,竖直向上
D. 1 400 N,竖直向下
解析:工人在L=5 m内自由落体运动v2=2gL,解得v=10 m/s,规定竖直向下为正方向,在缓冲时间内对工人应用动量定理可得Δt=0-mv,求得=2 100 N,根据牛顿第三定律可得安全带受的平均作用力′=2 100 N,竖直向下,B正确.
11. (2024·安徽安庆一中)在一次乒乓球击球训练中,运动员接球前瞬间乒乓球沿水平方向运动,速度为16 m/s,运动员将乒乓球以30 m/s的速度沿相反方向击回.已知乒乓球的质量为25 g,与球拍的接触时间为0.1 s,忽略空气阻力,求:
(1) 乒乓球动量的变化.
答案:1.15 kg·m/s,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解析:以乒乓球飞来的方向为正方向,则乒乓球的动量变化
Δp=mvt-mv0=0.025×(-30) kg·m/s-0.025×16 kg·m/s=-1.15 kg·m/s
故乒乓球动量变化的大小为1.15 kg·m/s,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2) 球拍对乒乓球的平均作用力.
答案:11.5 N,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解析:由动量定理t=Δp可知,球拍对乒乓球的平均作用力== N=-11.5 N,故球拍对乒乓球的平均作用力大小为11.5 N,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课时2 动量定理
核心 目标 1. 知道冲量概念、公式、单位,知道冲量是矢量,会计算冲量,领会求解变力冲量时的极限思想.
2. 通过理论推导,理解动量定理的意义、表达式,会用动量定理解释生活、生产中的相关现象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要点梳理
要点1 冲量
1. 定义:力和力的作用__ __的乘积.
2. 表达式:I=__ __;单位:__ __.
3. 方向:冲量是矢量,恒力冲量的方向与力的方向__ __.
要点2 动量定理
1. 推导:质量为m的物体受到合力作用时,经过一段时间Δt,若速度从v变为v′,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结合动量的概念,有F= ma=m===.
2. 表达式:FΔt = p′-p,或I=__ __或F(t′-t)=__ __.
3. 物理意义:物体在一个过程中所受力的冲量等于它在这个过程始末的__ __.
(1) 动量定理反映了力的冲量与__ __之间的因果关系,即合力的冲量是原因,物体的__ __是结果.
(2) 动量定理中的冲量是__ __的冲量,而不是某一个力的冲量,它可以是合力的冲量,可以是各力冲量的矢量和,也可以是外力在不同阶段冲量的__ __.
要点3 动量定理的应用
根据动量定理可知如果物体的动量发生的变化是一定的,那么作用时间__ __,物体受的力就__ __;作用时间__ __,物体受的力就小;如果作用力一定,力的作用时间越长,动量变化量越大;力的作用时间越短,动量变化量越小.
即学即用
1. 易错辨析
(1) 当物体受力方向与运动方向垂直时,该力的冲量为0.( )
(2) 某个力在一段时间内做的功为零时,力的冲量也为零.( )
(3) 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冲量一定相同.( )
(4) 物体所受合力越大,则其动量变化越快.( )
(5) 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方向与物体末动量的方向相同.( )
2. (2024·潮州期末)如图所示,用与水平方向成θ角的拉力F拉木箱,使它从静止开始沿粗糙水平面运动时间t.木箱受到的重力mg、拉力F、支持力N和摩擦力f的冲量大小分别为( )
A. 拉力的冲量大小为Ft cos θ
B. 重力的冲量大小为0
C. 支持力的冲量大小为0
D. 摩擦力的冲量大小为ft
考向1 冲量
1. 冲量I=Ft,只要有力和力的作用时间,该力的冲量就__不为零_,这一点与功不同.
2. 冲量是过程量,它描述的是力作用在物体上对时间的累积效应,求冲量时一定要明确所求的是哪一个力在哪一段时间内的冲量.
3. 合力的冲量的计算方法
(1) 分别求每一个力的冲量,再求各冲量的__矢量和__.
(2) 如果各力的作用时间相同,也可以先求合力,再用I合=F合t求解.
(3) 用动量定理I=p′-p求解.
质量为m的运动员从下蹲状态竖直向上跳起,离开地面的速度为v,在这段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地面对运动员的冲量大小为mv
B. 重力的冲量为零
C. 动量的变化量为mv
D. 地面对运动员做的功为 mv2
(2024·安徽亳州期末)如图甲所示,将一质量为10 kg的物体放在粗糙的固定斜面上,斜面的倾角为θ=37°,用一个沿斜面向上的力F拉物体,拉力在前4 s内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3,sin 37°=0.6,取g=10 m/s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甲 乙
A. 物体在前4 s时间内所受支持力的冲量为0
B. 物体在前4 s时间内所受重力的冲量为240 N·s
C. 物体在前4 s时间内所受拉力的冲量为192 N·s
D. 物体在前4 s时间内动量的变化量为0
冲量的计算方法
公式法 利用定义式I=Ft计算冲量,此方法无需考虑物体的运动状态
图像法 利用F-t图像计算,F-t图像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对应冲量.此法既可以计算恒力的冲量,也可以计算变力的冲量
平均值法 若方向不变的变力大小随时间均匀变化,即力为时间的一次函数,则力F在某段时间t内的冲量I=t,F1、F2为该段时间内初、末两时刻力的大小
动量 定理法 如果物体受到大小或方向变化的力的作用,则不能直接用I=Ft求变力的冲量,可以求出该力作用下物体动量的变化量,由I=Δp求变力的冲量
考向2 动量定理的理解与应用
1. 动量定理的表达式F·Δt =mv′-mv是矢量式,等号包含了大小相等、方向相同两方面的含义;公式中的F是物体所受的合外力,若合外力是变力,则F应是合外力在作用时间内的平均值.
2. 根据I=Δp可求变力的冲量,进而求解力、时间等;根据Δp=FΔt可求动量的变化量,进而求解质量、速度等.
3. 应用动量定理解题的一般步骤:
(1) 确定研究对象.用动量定理讨论的问题,其研究对象一般仅限于单个物体.
(2) 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可先求每个力的冲量,再求各力冲量的矢量和;或先求合力,再求合力的冲量.
(3) 抓住过程的初、末状态,选好正方向,确定各动量和冲量的正负号.
(4) 根据动量定理列方程,代入数据求解.
如图所示,不可伸长的轻绳一端悬挂在天花板上的O点,另一端系着质量为m的小球,给小球一定的速度v,使之在水平面内做周期为T的匀速圆周运动.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小球运动半周的过程中,动量不变
B. 小球运动半周的过程中,合力的冲量大小为2mv
C. 小球运动一周的过程中,重力的冲量为零
D. 小球运动一周的过程中,拉力的冲量为零
(2024·广东实验中学)气垫鞋通过气垫的缓冲减小地面对脚的冲击力,如图所示.某同学的重力为G,穿着平底布鞋时双脚竖直着地过程中与地面的作用时间为t0,受到地面的平均冲击力大小为4G.若脚着地前的速度保持不变,该同学穿上某型号的气垫鞋时,双脚竖直着地过程中与地面的作用时间变为2t0,则该同学受到地面的平均冲击力大小变为( )
A. 1.5G B. 2.0G
C. 2.5G D. 3.0G
在用动量定理计算时注意
1. 列方程前首先选取正方向.
2. 分析速度时一定要选取同一参考系,一般是选地面为参考系.
3. 公式中的冲量应是合外力的冲量,求动量的变化量时要参考公式,且要注意动量的变化量是末动量减去初动量.
1. (2024·华南师范大学附中)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质量为1 kg的物体,受到水平拉力F的作用,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设水平向左为正方向.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0~4 s内物体的位移为零
B. 0~4 s物体先向右运动,再向左运动
C. 0~4 s内拉力对物体的冲量为零
D. 4 s末物体的动量为4 N·s
2. (2024·深圳外国语学校)篮球运动在学校普遍受到学生的喜爱,为了检验一篮球的弹性性能,某同学让它从H1=1.8 m高处自由下落,能够自由弹跳到H2=1.25 m高度处.篮球和地面接触的时间Δt=1.1×10-2 s,不考虑篮球在运动中的转动和所受的空气阻力,篮球的质量为0.6 kg,取g=10 m/s2.若取向上为正方向,则( )
A. 篮球在下落过程中,合力的冲量为1.8 N·s
B. 篮球与地面碰撞后瞬间的速度大小为6 m/s
C. 篮球在与地面碰撞过程中,动量改变量为0.6 kg·m/s
D. 篮球受到地面的平均冲击力大小为606 N
配套新练案
考向1 冲量
1. 如图所示,把茶杯压在一张白纸上,第一次用水平力迅速将白纸从茶杯下抽出;第二次以较慢的速度将白纸从茶杯下抽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第二次拉动白纸过程中,纸对茶杯的摩擦力大一些
B. 第一次拉动白纸过程中,纸对茶杯的摩擦力大一些
C. 第二次拉出白纸过程中,茶杯增加的动量大一些
D. 第一次拉出白纸过程中,纸给茶杯的冲量大一些
2. (2024·汕头金山中学)如图所示,质量m=2 kg的木块放在水平地面上,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木块在F=5 N的水平恒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向右运动了10 s,取g=10 m/s2,在这10 s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重力的冲量为0
B. 摩擦力的冲量为 -40 N·s
C. 物体动量的变化为20 kg·m/s
D. 合外力的冲量为50 N·s
3. (2024·广东实验学校)下列关于动量、冲量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物体动量变化,动能一定变化
B. 物体速度变化,动量一定变化
C. 物体所受合外力冲量越大,它的动量也越大
D. 跳高时,在落地处垫海绵是为了减小运动员的冲量
4. 如图所示,ad、bd、cd是竖直面内三根固定的光滑细杆,a、b、c、d位于同一圆周上,a点为圆周的最高点,d点为圆周的最低点.每根杆上都套着一个质量相同的小滑环(图中未画出),三个滑环分别从a、b、c处释放(初速为零),关于它们下滑的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重力对它们的冲量相同
B. 弹力对它们的冲量相同
C. 合外力对它们的冲量相同
D. 它们的动能增量相同
考向2 动量定理的理解与应用
5. 质量为5 kg的小球以5 m/s的速度竖直落到地板上,随后以3 m/s的速度反向弹回,若取竖直向下的方向为正方向,则此过程小球所受合外力的冲量为( )
A. 10 kg·m/s B. -10 kg·m/s
C. 40 kg·m/s D. -40 kg·m/s
6. “守株待兔”是众所周知的寓言故事.假设兔子质量为2 kg,以15 m/s的速度奔跑,撞树后不反弹,作用时间为0.01 s,则兔子受到平均撞击力大小为( )
A. 3 N B. 30 N
C. 300 N D. 3 000 N
7. (2024·广州第二中学)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搭载费俊龙、邓清明、张陆三名航天员的“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入轨后,于北京时间2022年11月30日05时42分,成功对接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整个对接过程历时约6.5小时.某同学设计了一种测量空间站质量的方法,原理如图所示.若已知“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质量为7.8×103 kg,其推进器的平均推力为1 800 N,在飞船与空间站对接后,推进器工作5 s内,测出飞船和空间站速度变化是0.05 m/s.则空间站的质量约为( )
A. 1.0×105 kg B. 1.0×104 kg
C. 1.7×105 kg D. 1.8×106 kg
8. (2024·河北唐山期末质检)如图所示,用0.5 kg的铁锤钉钉子.打击前铁锤的速度大小为4 m/s,方向竖直向下打击后铁锤的速度变为0.设打击时间为0.01 s,取g=10 m/s2,铁锤钉钉子的平均作用力为( )
A. 200 N B. 205 N
C. 20 N D. 25 N
9. 一个质量为2 kg的物块在合力F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F随t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则( )
A. 前3 s内合力F的冲量大小为0
B. t=1 s时,物块的速率为2 m/s
C. t=2 s时,物块的动量的大小为2 kg·m/s
D. 前4 s内动量的变化量大小为2 kg·m/s
10. (2024·佛山石门高级中学)一高空作业的工人重为700 N,系一条长为L=5 m的安全带,若工人不慎跌落时安全带的缓冲时间t=0.5 s(工人最终悬挂在空中),取g=10 m/s2,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则缓冲过程中安全带受的平均作用力是( )
A. 2 100 N,竖直向上
B. 2 100 N,竖直向下
C. 1 400 N,竖直向上
D. 1 400 N,竖直向下
11. (2024·安徽安庆一中)在一次乒乓球击球训练中,运动员接球前瞬间乒乓球沿水平方向运动,速度为16 m/s,运动员将乒乓球以30 m/s的速度沿相反方向击回.已知乒乓球的质量为25 g,与球拍的接触时间为0.1 s,忽略空气阻力,求:
(1) 乒乓球动量的变化.
(2) 球拍对乒乓球的平均作用力.(共41张PPT)
第一章
动量守恒定律
课时2 动量定理
核心 目标 1. 知道冲量概念、公式、单位,知道冲量是矢量,会计算冲量,领会求解变力冲量时的极限思想.
2. 通过理论推导,理解动量定理的意义、表达式,会用动量定理解释生活、生产中的相关现象和解决简单实际问题.
必备知识 记忆理解
1. 定义:力和力的作用_______的乘积.
2. 表达式:I=______;单位:_______.
3. 方向:冲量是矢量,恒力冲量的方向与力的方向_______.
要点
1
冲量
时间
FΔt
N·s
相同
2. 表达式:FΔt = p′-p,或I=_________或F(t′-t)=___________.
3. 物理意义:物体在一个过程中所受力的冲量等于它在这个过程始末的_____________.
(1) 动量定理反映了力的冲量与_____________之间的因果关系,即合力的冲量是原因,物体的_____________是结果.
(2) 动量定理中的冲量是_______的冲量,而不是某一个力的冲量,它可以是合力的冲量,可以是各力冲量的矢量和,也可以是外力在不同阶段冲量的________.
要点
2
动量定理
p′-p
mv′-mv
动量的变化
动量变化量
动量变化量
合力
矢量和
根据动量定理可知如果物体的动量发生的变化是一定的,那么作用时间_______,物体受的力就_______;作用时间_______,物体受的力就小;如果作用力一定,力的作用时间越长,动量变化量越大;力的作用时间越短,动量变化量越小.
要点
3
动量定理的应用
越短
越大
越长
1. 易错辨析
(1) 当物体受力方向与运动方向垂直时,该力的冲量为0. ( )
(2) 某个力在一段时间内做的功为零时,力的冲量也为零. ( )
(3) 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冲量一定相同. ( )
(4) 物体所受合力越大,则其动量变化越快. ( )
(5) 物体所受合外力的冲量方向与物体末动量的方向相同. ( )
×
×
×
√
×
2. (2024·潮州期末)如图所示,用与水平方向成θ角的拉力F拉木箱,使它从静止开始沿粗糙水平面运动时间t.木箱受到的重力mg、拉力F、支持力N和摩擦力f的冲量大小分别为 ( )
A. 拉力的冲量大小为Ft cos θ
B. 重力的冲量大小为0
C. 支持力的冲量大小为0
D. 摩擦力的冲量大小为ft
解析:力和力的作用时间的乘积叫冲量,木箱受到的重力mg、拉力F、支持力N和摩擦力f均不为零,作用时间为t,所以拉力的冲量大小为Ft、重力的冲量大小为mgt、支持力的冲量大小为Nt、摩擦力的冲量大小为ft.故选D.
D
把握考向 各个击破
冲量
1. 冲量I=Ft,只要有力和力的作用时间,该力的冲量就 不为零 ,这一点与功不同.
2. 冲量是过程量,它描述的是力作用在物体上对时间的累积效应,求冲量时一定要明确所求的是哪一个力在哪一段时间内的冲量.
3. 合力的冲量的计算方法
(1) 分别求每一个力的冲量,再求各冲量的 矢量和 .
(2) 如果各力的作用时间相同,也可以先求合力,再用I合=F合t求解.
(3) 用动量定理I=p′-p求解.
考向
1
质量为m的运动员从下蹲状态竖直向上跳起,离开地面的速度为v,在这段时间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地面对运动员的冲量大小为mv
B. 重力的冲量为零
C. 动量的变化量为mv
1
解析:合力的冲量大小为mv,A错误;重力的冲量等于mgt,不为0,B错误;动量的变化量为Δp=mv,C正确;地面对运动员的力的作用点没位移,故做功为0,D错误.
C
(2024·安徽亳州期末)如图甲所示,将一质量为10 kg的物体放在粗糙的固定斜面上,斜面的倾角为θ=37°,用一个沿斜面向上的力F拉物体,拉力在前4 s内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乙所示.物体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3,sin 37°=0.6,取g=10 m/s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2
D
A. 物体在前4 s时间内所受支持力的冲量为0
B. 物体在前4 s时间内所受重力的冲量为240 N·s
C. 物体在前4 s时间内所受拉力的冲量为192 N·s
D. 物体在前4 s时间内动量的变化量为0
冲量的计算方法
公式法 利用定义式I=Ft计算冲量,此方法无需考虑物体的运动状态
图像法 利用F-t图像计算,F-t图像与时间轴围成的面积对应冲量.此法既可以计算恒力的冲量,也可以计算变力的冲量
动量定理的理解与应用
1. 动量定理的表达式F·Δt =mv′-mv是矢量式,等号包含了大小相等、方向相同两方面的含义;公式中的F是物体所受的合外力,若合外力是变力,则F应是合外力在作用时间内的平均值.
2. 根据I=Δp可求变力的冲量,进而求解力、时间等;根据Δp=FΔt可求动量的变化量,进而求解质量、速度等.
考向
2
3. 应用动量定理解题的一般步骤:
(1) 确定研究对象.用动量定理讨论的问题,其研究对象一般仅限于单个物体.
(2) 对物体进行受力分析.可先求每个力的冲量,再求各力冲量的矢量和;或先求合力,再求合力的冲量.
(3) 抓住过程的初、末状态,选好正方向,确定各动量和冲量的正负号.
(4) 根据动量定理列方程,代入数据求解.
如图所示,不可伸长的轻绳一端悬挂在天花板上的O点,另一端系着质量为m的小球,给小球一定的速度v,使之在水平面内做周期为T的匀速圆周运动.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小球运动半周的过程中,动量不变
B. 小球运动半周的过程中,合力的冲量大小为2mv
C. 小球运动一周的过程中,重力的冲量为零
D. 小球运动一周的过程中,拉力的冲量为零
3
解析:小球运动半周的过程中,小球动量的改变量为Δp=-mv-mv=-2mv,根据动量定理I合=Δp=-2mv,A错误,B正确;小球运动一周的过程中,重力的冲量大小为IG=mgT,C错误;小球运动一周的过程中,小球动量的改变量为零,又由动量定理IG+IT=0,得IT=-IG=-mgT,D错误.
B
(2024·广东实验中学)气垫鞋通过气垫的缓冲减小地面对脚的冲击力,如图所示.某同学的重力为G,穿着平底布鞋时双脚竖直着地过程中与地面的作用时间为t0,受到地面的平均冲击力大小为4G.若脚着地前的速度保持不变,该同学穿上某型号的气垫鞋时,双脚竖直着地过程中与地面的作用时间变为2t0,则该同学受到地面的平均冲击力大小变为 ( )
A. 1.5G B. 2.0G
C. 2.5G D. 3.0G
4
C
在用动量定理计算时注意
1. 列方程前首先选取正方向.
2. 分析速度时一定要选取同一参考系,一般是选地面为参考系.
3. 公式中的冲量应是合外力的冲量,求动量的变化量时要参考公式,且要注意动量的变化量是末动量减去初动量.
随堂内化 即时巩固
1. (2024·华南师范大学附中)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的质量为1 kg的物体,受到水平拉力F的作用,拉力F随时间t变化的图像如图所示,设水平向左为正方向.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0~4 s内物体的位移为零
B. 0~4 s物体先向右运动,再向左运动
C. 0~4 s内拉力对物体的冲量为零
D. 4 s末物体的动量为4 N·s
C
解析:由题图分析可知在0~2 s和2~4 s物体所受的合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物体先向右做匀加速运动,后向右做匀减速运动,且4 s末的速度为零,而位移一直增大,A、B错误;由以上分析,可知4 s末物体的速度为零,故4 s末物体的动量为零,D错误;在0~4 s内,物体的初动量为零,末动量也为零,故动量的变化量为零,根据动量定理可知,0~4 s内拉力对物体的冲量为零,C正确.
2. (2024·深圳外国语学校)篮球运动在学校普遍受到学生的喜爱,为了检验一篮球的弹性性能,某同学让它从H1=1.8 m高处自由下落,能够自由弹跳到H2=1.25 m高度处.篮球和地面接触的时间Δt=1.1×10-2 s,不考虑篮球在运动中的转动和所受的空气阻力,篮球的质量为0.6 kg,取g=10 m/s2.若取向上为正方向,则 ( )
A. 篮球在下落过程中,合力的冲量为1.8 N·s
B. 篮球与地面碰撞后瞬间的速度大小为6 m/s
C. 篮球在与地面碰撞过程中,动量改变量为0.6 kg·m/s
D. 篮球受到地面的平均冲击力大小为606 N
D
配套新练案
考向1 冲量
1. 如图所示,把茶杯压在一张白纸上,第一次用水平力迅速将白纸从茶杯下抽出;第二次以较慢的速度将白纸从茶杯下抽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第二次拉动白纸过程中,纸对茶杯的摩擦力大一些
B. 第一次拉动白纸过程中,纸对茶杯的摩擦力大一些
C. 第二次拉出白纸过程中,茶杯增加的动量大一些
D. 第一次拉出白纸过程中,纸给茶杯的冲量大一些
C
解析:两次拉动中,茶杯和纸之间均发生相对滑动,因此受到的均为滑动摩擦力,因压力不变,则由f=μFN可知,两次拉动时纸给茶杯的摩擦力相同,A、B错误;第二次较慢拉动白纸过程中,摩擦力作用时间长,则产生的冲量较大,根据动量定理可知,茶杯获得的动量大一些,C正确;第一次迅速拉动白纸过程中,摩擦力作用时间短,故纸给茶杯的冲量小一些,D错误.
2. (2024·汕头金山中学)如图所示,质量m=2 kg的木块放在水平地面上,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μ=0.2,木块在F=5 N的水平恒力作用下由静止开始向右运动了10 s,取g=10 m/s2,在这10 s内,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重力的冲量为0
B. 摩擦力的冲量为 -40 N·s
C. 物体动量的变化为20 kg·m/s
D. 合外力的冲量为50 N·s
解析:重力的冲量为IG=Gt=2×10×10 N·s=200 N·s,A错误;设向右为正方向,则摩擦力的冲量为If=-ft=-μmgt=-0.2×2×10×10 N·s=-40 N·s,B正确;力F的冲量为IF=Ft=5×10 N·s=50 N·s,合外力的冲量为I=IF+If=10 N·s,由动量定理可得,物体动量的变化为Δp=I=10 kg·m/s,C、D错误.
B
3. (2024·广东实验学校)下列关于动量、冲量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物体动量变化,动能一定变化
B. 物体速度变化,动量一定变化
C. 物体所受合外力冲量越大,它的动量也越大
D. 跳高时,在落地处垫海绵是为了减小运动员的冲量
解析:物体的动量变化可能是动量的方向变化,而物体的速度大小不变,故动能不一定变化,A错误;由p=mv可知,速度变化时动量一定发生变化,B正确;物体所受合外力冲量越大,可知在这个过程中物体的动量变化量越大,但无法得知物体的初始动量情况,故无法判断最终的动量大小,C错误;根据动量定理可知,跳高时在落地处垫海绵是为了延长作用时间,减小冲力,不是减小冲量,D错误.
B
4. 如图所示,ad、bd、cd是竖直面内三根固定的光滑细杆,a、b、c、d位于同一圆周上,a点为圆周的最高点,d点为圆周的最低点.每根杆上都套着一个质量相同的小滑环(图中未画出),三个滑环分别从a、b、c处释放(初速为零),关于它们下滑的过程,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 重力对它们的冲量相同
B. 弹力对它们的冲量相同
C. 合外力对它们的冲量相同
D. 它们的动能增量相同
A
考向2 动量定理的理解与应用
5. 质量为5 kg的小球以5 m/s的速度竖直落到地板上,随后以3 m/s的速度反向弹回,若取竖直向下的方向为正方向,则此过程小球所受合外力的冲量为( )
A. 10 kg·m/s B. -10 kg·m/s
C. 40 kg·m/s D. -40 kg·m/s
解析:取向下为正方向,则小球与地面相碰前的动量为p1=mv1=5×5 kg·m/s=25 kg·m/s,碰后的动量为p2=mv2=5×(-3) kg·m/s=-15 kg·m/s,根据动量定理得I合=Δp,即I合=Δp=p2-p1=-40 kg·m/s,故选D.
D
6. “守株待兔”是众所周知的寓言故事.假设兔子质量为2 kg,以15 m/s的速度奔跑,撞树后不反弹,作用时间为0.01 s,则兔子受到平均撞击力大小为( )
A. 3 N B. 30 N
C. 300 N D. 3 000 N
解析:根据mv-0=Ft,解得兔子受到平均撞击力大小为F=3 000 N,故选D.
D
7. (2024·广州第二中学)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搭载费俊龙、邓清明、张陆三名航天员的“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入轨后,于北京时间2022年11月30日05时42分,成功对接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前向端口,整个对接过程历时约6.5小时.某同学设计了一种测量空间站质量的方法,原理如图所示.若已知“神舟十五号”载人飞船质量为7.8×103 kg,其推进器的平均推力为1 800 N,在飞船与空间站对接后,推进器工作5 s内,测出飞船和空间站速度变化是0.05 m/s.则空间站的质量约为 ( )
A. 1.0×105 kg B. 1.0×104 kg
C. 1.7×105 kg D. 1.8×106 kg
C
8. (2024·河北唐山期末质检)如图所示,用0.5 kg的铁锤钉钉子.打击前铁锤的速度大小为4 m/s,方向竖直向下打击后铁锤的速度变为0.设打击时间为0.01 s,取g=10 m/s2,铁锤钉钉子的平均作用力为 ( )
A. 200 N
B. 205 N
C. 20 N
D. 25 N
B
9. 一个质量为2 kg的物块在合力F的作用下从静止开始沿直线运动,F随t变化的图线如图所示,则 ( )
A. 前3 s内合力F的冲量大小为0
B. t=1 s时,物块的速率为2 m/s
C. t=2 s时,物块的动量的大小为2 kg·m/s
D. 前4 s内动量的变化量大小为2 kg·m/s
A
10. (2024·佛山石门高级中学)一高空作业的工人重为700 N,系一条长为L=5 m的安全带,若工人不慎跌落时安全带的缓冲时间t=0.5 s(工人最终悬挂在空中),取g=10 m/s2,忽略空气阻力的影响,则缓冲过程中安全带受的平均作用力是
( )
A. 2 100 N,竖直向上 B. 2 100 N,竖直向下
C. 1 400 N,竖直向上 D. 1 400 N,竖直向下
B
11. (2024·安徽安庆一中)在一次乒乓球击球训练中,运动员接球前瞬间乒乓球沿水平方向运动,速度为16 m/s,运动员将乒乓球以30 m/s的速度沿相反方向击回.已知乒乓球的质量为25 g,与球拍的接触时间为0.1 s,忽略空气阻力,求:
(1) 乒乓球动量的变化.
答案:1.15 kg·m/s,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解析:以乒乓球飞来的方向为正方向,则乒乓球的动量变化
Δp=mvt-mv0=0.025×(-30) kg·m/s-0.025×16 kg·m/s=-1.15 kg·m/s
故乒乓球动量变化的大小为1.15 kg·m/s,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2) 球拍对乒乓球的平均作用力.
答案:11.5 N,方向与初速度方向相反
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