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 飞红滴翠记黄山
1.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沟壑(hè) 地壳(qiào) 千仞(rèn) 山峦(luán)
B.劳累(lèi) 瑰丽(guī) 阴晦(huì) 屏息(píng)
C.琼阁(qióng) 高跷(qiāo) 鳌鱼(áo) 稠密(chóu)
D.修葺(qì) 破绽(zhàn) 枢纽(shū) 供给(jǐ)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放眼望去,满山的杜鹃花,五彩缤纷,真是美不胜收。
B.许多年前的那场令人心惊胆战的空难在人们心中留下的阴影是很难抹去的。
C.大连港位于辽东半岛最南端,港阔水深,终年不淤不冻,是驰名中外的天然良港。
D.静寂的深夜突然听到那支熟悉的钢琴曲,不禁让我浮想联翩。
3.(黔东南中考)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一些地方出现山洪暴发、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造成的原因是人们无节制地乱砍滥伐而
引起的。
B.老张的衣服比老李的衣服做得好。
C.在新的千年里,黔东南人民一定会齐心协力,创造出令人惊异的奇迹来。
D.谁能否定学习传统文化对提高人们的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是没有用的呢?
4.在下面语段空白处依次填入四个句子,排序恰当的一项是()
春日踏青,青芜如毯,________;夏日听雨,雨声淅沥,____________;秋日看花,、花叶相辉,________;冬日观雪,雪意阑珊,________。好诗如四季,岁岁不相同。
①诗是千缕缤纷下那一丝虚幻的朦胧 ②诗是玉田琼屋上那一份惊艳的洁白
③诗是绿茵遍野时那一抹久违的清新 ④诗是红叶清风里那一派无尽的潇洒
A.③④②① B.④③①②
C.③①④② D.④②③①
5.文中说:“黄山的峰石,经过人们智慧的精心点化,在大自然的宁静中,又增添了人间欢
乐的生趣。这是黄山外在美和内在美的高度结合。”结合全文说说你是怎样理解这里的
“外在美”和“内在美”的。
6.寒来暑往,四季更替,自然界就是这样演绎着春夏秋冬的变化,周而复始。不经意间,我
们发现,我们与自然界是那么贴近,我们的生活因四季的变更而显得异常精彩美丽。来吧,
同学们,参与我们班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感受自然》吧,让我们迈着轻松的脚步走进自然,
走过四季,让我们看风景去!
(1)请为这次活动设计一个主题词。
(2)请你仿照例子为此次活动再设计两个环节。
第一环节:绘四季美景
第二环节:________________
第三环节:唱四季歌
第四环节:________________
(3)历代文人墨客向来毫不吝啬对四季的描绘,有苏东坡、杜甫、李白等著名文人的诗词
为证。请打开你的知识库,挑几句诗词与大家共享。
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也许你在远足过程中看到一些破坏自然、污染环境的现象,请对此写一两句宣传标语。
曾经有过的落日
①不经意间,望着天际那一轮正在沉沉下坠的落日,忽然心头怦然一动,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很遥远,很亲切,好像在潜意识中已经驻留了好久,感受着一种靠近归宿的温暖,就像一个疲惫的行人,终于在朦胧的暮色间看见了远处可以落脚的村落。而那个时候,你或许正伫立在高楼层自家温馨的窗前,或许正漫步在旷野宁静的小道上,或许正骑着车子在下班的人流中。
②记忆中确实有过那样一刻,扶着把铁锹,痴痴地望着遥远的那轮落日,大地是一片温和得无法表达的金黄。一只不安分的鸟雀盘旋在空中,叫着“归去,归去”。而那里,炊烟早已经袅袅飘起,一盆清冽的凉水,小桌上一海碗汤面,一盘浓浓醋味的洋芋丝,还有一夜甜美的梦。
③那回出差回来,邻座的小女孩奶身奶气地唱起一支熟悉的歌:“……赤足走在窄窄的田埂上/听着脚步噼啪噼啪响/伴随着声声亲切的呼唤/带我走进童年的时光……”童稚的歌声天真、质朴。车窗外又是那一轮亲切的落日。那一刻的落日随着长途行驶的列车久久不肯离去。一种不舍的柔情,一种神秘的饥渴,一种久远的感动,更有一种回归的安谧,充盈在疲惫的心头。童年的落日,跟晚年的落日,应该是同一个太阳。落日实在并不比东升的旭日和朝霞低下,尽管人们习惯于对朝阳的赞美。
④几年前,在西双版纳的一个傍晚,一车游人已经疲惫地靠向座,连导游也是一副恹恹的模样。这时,落日在凤尾竹编织的绿色网隙展开一幅迷离的情景,若隐若现,似有似无,正如朦胧之中的月牙,还如闪闪烁烁的星辰……这份得天独厚的大自然的赐予,这种灵犀相通的感应,在这个小小的空间,只是属于我的一个人的专利,因为同行者沉溺于旅途的困顿,不再生成这种雅兴。
⑤落日没有太多的记忆,落日下的世界却已走过千年万年。
⑥二千多年前的屈原,在找到最后归宿地汨罗江之前,无疑也经历过太多的日出日落,也承受到落日的沐浴,他在《天问》中感喟“日月安属?列星安陈?自明及晦,所行几里?”,日出日落也曾给他的心灵带来深长的震动。
⑦当乔尔丹诺·布鲁诺被捆到那高高的十字架上,木柴在他的足下熊熊燃烧起来时,殉道者吐出的最后一句话是:“火焰并不能把我征服,未来的世纪会了解我,知道我的价值!”而当他最后一次在阴暗的牢房里看到落日的余晖,一定在心里想着:明天的旭日就是今天的落日。
⑧落日的故事太多,没有人能够记得住每一个发生在落日下的故事。
⑨可是每个活着的人都会面临落日,即使千百年以后的日子里,落日依旧。后人无法记得太多的前人,哪怕最亲爱的长者,可是每一个后人都将经历落日,都会想到曾经有过的落日——最美、最热烈地燃烧。
7.通读全文,思考作者由眼前的落日联想到哪些曾经有过的落日?【筛选文章信息】
8.结合上下文,说说第⑤段在文中的作用。【分析段落的作用】
9.文章第④段画线句在语言上有什么特色?请简要赏析。【赏析句子】
10.请结合语境,理解第⑦段中“明天的旭日就是今天的落日”的深刻含意。【理解句子的含
义】
11.【甲】【乙】两个片段同写落日,请从作者情感的角度比较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对
比探究】
【甲】那一刻的落日随着长途行驶的列车久久不肯离去。一种不舍的柔情,一种神秘的
饥渴,一种久远的感动,更有一种回归的安谧,充盈在疲惫的心头。童年的落日,跟晚
年的落日,应该是同一个太阳。落日实在并不比东升的旭日和朝霞低下,尽管人们习惯
于对朝阳的赞美。
(陆平《曾经有过的落日》)
【乙】啊,太阳!人们对它的感情,在自然界中是没有任何东西可以比拟的。不论是初
生的红日还是即将消失的落日,都是红彤彤的巨大的火轮,披着五光十色,一瞬万变的
彩霞,给天下万物以无限生机和柔美的抚爱。即使落日给我们留下夜晚的黑暗,那也没
有什么可怕,那闪光的星星,仿佛是太阳在黑暗中留下的火种。
(柯蓝《飞红滴翠记黄山》)
【参考答案】
1.B
2. A(解析:“五彩缤纷”不能只形容一种花。)
3. C(解析:A项句子杂糅,应去掉“造成的原因”或“而引起的”;B项表意不明,应说清楚是衣服还是做衣服的手艺;D项否定不当,应去掉“没”。)
4. C
5. 示例:黄山峰石的名字凝聚了人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体现了人们的情趣,使得冰冷的
石头有了人的情趣。这些都是外在加上去的“外在美”,而峰石本身千奇百怪的造型是
大自然的创造,是属于“内在美”。这句话着重讲的是人的审美创造的伟大作用。
6.(1)示例:走进自然,领略美景。 (2)诵四季诗文 四季诗文及常识竞赛
(3)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白居易《观
刈麦》)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曹操《观沧海》)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4)示例:保护自然就是善待自己。地球是我家,环保靠大家。关爱地球,关爱我们共
同的家园。保护大自然,共建和谐家园。
7.①出差回来,在火车上看到的亲切的落日。②几年前,在西双版纳看到的若有若无的落
日。③两千年前,屈原投江时的落日。④布鲁诺在阴暗的牢房里看到的落日。
8. 承上启下。由上文对记忆中的落日过渡到对千百年前落日的描写;点题,照应文章第⑧
段。
9. 示例:此句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将落日比作月牙、星辰,生动形象地描绘了一幅落
日在凤尾竹编织的绿色网隙间迷离的情境,抒发了作者对落日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10.“今天的落日”和“明天的旭日”其实是同一个太阳,只是形态不同而已。这句话表现
布鲁诺心中的坚定信念:今天(现在)在火刑架上的布鲁诺和明天(未来)得到认同的布鲁诺其实是同一个生命,只是存在方式不同而已,应对自己的未来充满信心,不要悲
观。
11.相同点:都表达了对落日的赞美之情。不同点:【甲】文侧重于对日落的依恋,赞美之余
略带伤感。【乙】文抒发了对太阳的赞颂之情,情绪高涨、豪情奋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