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 2025-2026学年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 2025-2026学年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及参考答案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938.6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10-21 15:45:1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 让教学更有效 精品 | 语文学科
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90分钟)
题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分
得分
一、按要求完成练习(13分)
民间故事是中华文化的璀璨明珠,______是充满奇幻色彩的神话,______是蕴含生活智慧的传说,或是歌颂真情的民间故事,都让人回味无穷。读这些故事,我们认识了许多鲜活的人物:《田螺姑娘》里,田螺姑娘不顾自身安危,偷偷帮年轻人打理家务,还送来美味的饭菜;《梁山伯与祝英台》中,梁山伯和祝英台冲破阻碍,即使化作蝴蝶也相守相伴;《八仙过海》里,八仙各显神通,凭借自己的本领渡过大海,留下许多神奇的传说……
学校“民间故事展播”活动即将开启,欢迎同学们报名参与,用朗读、表演等方式展现故事魅力,开启一tàng( )奇妙的文化之旅!
1. 根据拼音写字词,补充活动导语(1分):tàng( )
2. 导语中加点字“参”是多音字,在“参与”中的读音是______,在“人参”中的读音是______(2分)。
3. 横线处应填入的关联词语是( )(2分)
A. 因为……所以…… B. 无论……还……
C. 虽然……但是…… D. 只要……就……
4. 下列词语中,与“各显神通”意思相近的一项是( )(2分)
A. 齐心协力 B. 大显身手 C. 默默无闻 D. 无能为力
5. 结合本单元所学,补充民间故事人物特点:海力布是 的人,牛郎是 的人(4分)。
二、按要求完成练习(12分)
1. 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依偎(wēi) 执拗(niù) 酿酒(niàng)
B. 筛选(sāi) 罕见(hǎn) 报酬(chóu)
C. 瞌睡(kē) 谎言(huǎng) 箩筐(kuāng)
D. 礁石(jiāo) 牺牲(xī) 节俭(jiǎn)
2. 下列句子中,画线成语替换成俗语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他这个人总是自作主张,不考虑别人的意见,大家都不愿意和他合作。(一个巴掌拍不响)
B. 这件事明明是他的错,可他还在强词夺理,找各种借口推脱责任。(死鸭子嘴硬)
C. 大家齐心协力,终于把堆积如山的垃圾清理干净了。(众人拾柴火焰高)
D. 我们做事要分清主次,不能把精力浪费在无关紧要的小事上。(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3. 下列句子中破折号的作用与其他三项不同的是( )(2分)
A. 他最喜欢的民间故事——《白蛇传》,已经读了不下五遍。
B. 嫦娥吞下仙药,身子轻飘飘地飞了起来——一直朝着月亮飞去。
C. 民间故事有很多特点——充满想象、情节曲折、语言生动。
D. 这是一位老猎人——他曾经救过受伤的小狐狸。
4. 下列创造性复述民间故事的方法,不合适的一项是( )(2分)
A. 给故事中的人物添加对话,让情节更生动。
B. 把故事的结局放在开头讲,设置悬念。
C. 按照故事原文逐字逐句复述,不做任何改动。
D. 以故事中次要人物的视角讲述,增加新鲜感。
5. 仿写句子,注意运用排比的修辞手法(4分)
例:她喜欢人间的生活:跟牛郎一块儿干活,她喜欢;逗着兄妹俩玩,她喜欢;看门前小溪的水活泼地流过去,她喜欢。
我喜欢校园的时光: ,我喜欢; ,我喜欢; ,我喜欢; ,我喜欢。
三、阅读回顾与运用(18分)
1. 回顾课文内容,完成练习(9分)
(1)下面四幅图讲述的是民间故事《______》,请按照故事发展顺序给图片排序,将序号填在括号里(5分)
① ② ③ ④
排序:( )→( )→( )→( )
(2)根据这个故事,我能想起唐代诗人林杰的《乞巧》:“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
2. 结合民间故事积累,完成练习(9分)
(1)下列景观与对应的民间故事搭配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 断桥——《白蛇传》 B. 雷峰塔——《白蛇传》
C. 梁山伯庙——《梁山伯与祝英台》 D. 黄鹤楼——《田螺姑娘》
(2)填写“民间故事读书笔记”(5分)
故事题目 《______》
主人公 ______
阅读感受 ______
(3)用“摘录+删减”的方法缩写下面的句子(2分)
牛郎每天清晨就牵着老牛到山坡上吃草,傍晚再把老牛牵回牛棚,细心地给老牛梳理毛发、准备草料,从来没有让老牛受一点委屈。
缩写:
四、阅读选文,完成练习(27分)
(一)课内阅读(10分)
猎人海力布(节选)
海力布知道着急也没有用,不把为什么要搬家说清楚,大家是不会相信的。再一迟延,灾难就要夺去乡亲们的生命。要救乡亲们,只有牺牲自己。他想到这里,就镇定地对大家说:“今天晚上,这里的大山要崩塌,洪水要淹没大地。你们看,鸟都飞走了。”接着,他就把怎么得到宝石,怎么听见一群鸟议论避难,以及为什么不能把听来的消息告诉别人,都原原本本照实说了。海力布刚说完,就变成了一块石头。
大家看见海力布变成了石头,都非常后悔,非常悲痛。他们含着眼泪,念着海力布的名字,扶着老人,领着孩子,赶着牛羊,往很远的地方走去。他们走在路上,忽然乌云密布,狂风怒号,接着就是倾盆大雨。半夜里,听见一声震天动地的巨响,大山崩塌了,洪水涌了出来,把他们住的村子淹没了。
人们世世代代纪念海力布。据说现在还能找到那块叫“海力布”的石头呢。
1. 选文中海力布决定牺牲自己的原因是 (2分)。
2. 用“__ ”画出描写灾难来临的句子,从这些句子中能体会到是什么?(3分)。
3. 乡亲们“后悔”是因为 ,“悲痛”是因为 (2分)。
4. 从海力布的身上,你看到了 的品质(3分)。
(二)课外阅读(9分)
牛郎织女(节选·民间改编版)
牛郎跟着老牛来到湖边,远远就看见一群仙女在湖里嬉戏。老牛轻声说:“那个穿粉色纱衣的仙女,就是织女,她是天帝的孙女,最会织布。你悄悄走过去,拿走她的纱衣,她就会留下来做你的妻子。”
牛郎按老牛说的做了。织女上岸后找不到纱衣,急得团团转。牛郎走上前,红着脸把纱衣还给她,还把自己的身世一五一十地告诉了她。织女听了,既同情又感动,说:“我在天上每天织锦,一点儿也不快乐。如果你不嫌弃,我愿意做你的妻子,和你一起在人间生活。”
他们结婚后,牛郎耕田,织女织布,日子过得十分幸福。不久,他们有了一儿一女,一家四口其乐融融。可好景不长,天帝知道了织女私自下凡的事,气得火冒三丈,派王母娘娘去把织女抓回天上。
王母娘娘来到人间,一把抓住织女就往天上飞。牛郎急得要命,想起老牛临死前说的话——把它的牛皮披在身上,就能飞起来。他立刻披上牛皮,挑着两个孩子追了上去。眼看就要追上了,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金簪,往身后一划,一道天河就出现在眼前,把牛郎和织女隔在了两边。
织女愿意留在人间做牛郎妻子的原因是什么?(2分)。
2. 老牛临死前对牛郎说的话是 ,这个情节在故事中的作用是 (3分)。
3. 创造性复述这个故事时,可以给“王母娘娘划天河”的情节添加细节,下列不合适的一项是( )(2分)
A. 王母娘娘皱着眉头,恶狠狠地说:“休想追上我!”
B. 天河的水奔腾不息,牛郎和织女只能隔着天河哭喊。
C. 织女回头望着牛郎和孩子,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一样往下掉。
D. 牛郎立刻停下脚步,放弃追赶织女。
4. 你觉得这个改编版与课文《牛郎织女》相比,最大的不同之处是什么?(2分)。
(三)材料阅读(8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材料,完成练习。
织女,天帝之女也,织云为锦,名曰“云锦”。天帝怜其孤寂,许嫁河西牵牛郎。嫁后,织女废织,牵牛废耕。天帝怒,命织女归河东,牵牛归河西,许一岁一会。
每至七月七日,乌鹊飞集,以身为桥,渡织女与牵牛相会,名曰“鹊桥”。是日,人间女子陈瓜果于庭,乞巧于织女,谓“乞巧节”。
(选自《岁时广记》)
1. 对比文言文材料与课文《牛郎织女》,完成表格(6分)
内容 课文《牛郎织女》 文言文材料
织女下凡的原因 向往人间生活,与牛郎相遇
牛郎织女分离的原因 织女废织、牵牛废耕,天帝发怒
相会的方式 每年七夕,喜鹊搭桥
2. 你更喜欢哪个版本的故事?简要说明理由(2分)
五、作文(30分)
民间故事《田螺姑娘》情节生动,请你将这个故事缩写成200字左右的短文。要求:保留主要情节,语句通顺,不改变故事原意。
2025-2026学年统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测试卷参考答案:
一、按要求完成练习(13分)
1.(1分)趟
2.(2分)cān、shēn
3.(2分)B(“无论……还……”表条件,涵盖“神话”“传说”等不同类型的民间故事,符合语境)
4.(2分)B(“各显神通”指各自施展本领,“大显身手”指充分展示本领,意思相近;A“齐心协力”指共同努力,C“默默无闻”指低调不张扬,D“无能为力”指没能力做到,均不匹配)
5.(4分)舍己为人、心系乡亲(海力布特点,合理即可);勤劳善良、疼爱家人(牛郎特点,合理即可)
二、按要求完成练习(12分)
1.(2分)D(A项“酿酒”应读niàng;B项“筛选”应读shāi;C项“箩筐”应读kuāng;D项读音均正确)
2.(2分)A(“一个巴掌拍不响”指双方都有责任,与“自作主张、不考虑别人”的语境不符,可改为“独断专行”)
3.(2分)B(B项破折号表动作延续,A、C、D项均表解释说明,作用不同)
4.(2分)C(“逐字逐句复述,不做改动”是“普通复述”,而非“创造性复述”,创造性复述需添加细节、变换视角等)
5.(4分)示例:和同学一起晨读、听老师讲生动的课文、课间和伙伴玩跳绳、看校园里的花儿慢慢开放(围绕“校园时光”,用排比句式,合理即可)
三、阅读回顾与运用(18分)
1.(9分)
(1)(5分)牛郎织女;①→④→③→②(顺序:牛郎听老牛建议→牛郎织女人间生活→王母抓走织女→鹊桥相会)
(2)(4分)七夕今宵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2.(9分)
(1)(2分)D(黄鹤楼与《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相关,与《田螺姑娘》无关,搭配错误)
(2)(5分)示例:
故事题目 《八仙过海》
主人公 八仙(铁拐李、汉钟离等)
阅读感受 八仙面对大海各展本领,既体现了他们的智慧与勇气,也告诉我们 “各有所长,团结协作才能克服困难”,这个故事充满奇幻色彩,特别吸引人。
(3)(2分)牛郎每天早晚照顾老牛,细心打理,从不让老牛受委屈。(保留“照顾老牛”“细心”“不受委屈”核心信息,删减细节)
四、阅读选文,完成练习(27分)
(一)课内阅读(10分)
1.(2分)不牺牲自己就无法让乡亲们相信灾难将至,灾难会夺去乡亲们的生命
2.(3分)描写灾难的句子:他们走在路上,忽然乌云密布,狂风怒号,接着就是倾盆大雨。半夜里,听见一声震天动地的巨响,大山崩塌了,洪水涌了出来,把他们住的村子淹没了。
体会:灾难的破坏力极强,也侧面体现出海力布的预言真实、牺牲有价值。
3.(2分)后悔没有相信海力布的话、悲痛海力布为救大家变成了石头
4.(3分)舍己为人、镇定勇敢、心系乡亲(答出两点及以上,合理即可)
(二)课外阅读(9分)
1.(2分)织女在天上每天织锦,不快乐;她同情牛郎的身世,被牛郎的真诚打动。
2.(3分)把我的牛皮披在身上,就能飞起来;为牛郎追赶织女提供方法,推动情节发展
3.(2分)D(牛郎深爱织女和孩子,不会“立刻放弃追赶”,不符合人物情感与情节逻辑)
4.(2分)示例:改编版中,老牛直接告诉牛郎“拿走织女纱衣就能让她留下”,而课文中老牛是引导牛郎与织女相遇,情节更含蓄;或改编版强调“天帝发怒派王母抓织女”,课文中重点写“王母娘娘主动抓织女”,人物动机略有不同(答出一点合理差异即可)
(三)材料阅读(8分)
1.(6分,每空2分)
内容 课文《牛郎织女》 文言文材料
织女下凡的原因 向往人间生活,与牛郎相遇 天帝怜其孤寂,许嫁牵牛郎
牛郎织女分离的原因 王母娘娘反对,用天河阻隔 织女废织、牵牛废耕,天帝发怒
相会的方式 每年七夕,喜鹊搭桥 乌鹊飞集,以身为桥(鹊桥相会)
2.(2分)示例:我更喜欢课文版本,因为课文中牛郎织女“反抗王母、追求幸福”的情节更生动,人物情感更饱满,能让我感受到“对美好爱情与自由生活的向往”,更有感染力。(或喜欢文言文版本,因其语言简洁,保留故事核心,充满古朴的文化韵味,合理即可)
五、作文(30分)
评分标准
等级 分值 评分要求
优秀(25-30 分) 25-30 1. 保留《田螺姑娘》主要情节(如年轻人拾田螺、田螺变姑娘做家务、身份暴露离开等);2. 语句通顺,无明显语病;3. 字数约 200 字,不改变故事原意;4. 有简要细节,如 “做好饭菜”“打扫房间”,让情节更完整。
良好(20-24 分) 20-24 1. 保留主要情节,偶有次要情节遗漏;2. 语句较通顺,有 1-2 处轻微语病;3. 字数接近 200 字,不改变故事原意。
合格(15-19 分) 15-19 1. 主要情节不完整(如缺少 “田螺变姑娘” 或 “身份暴露” 环节);2. 语句基本通顺,有 3-4 处语病;3. 字数不足 150 字,或轻微改变原意。
待合格(15 分以下) 15 以下 1. 情节混乱,核心内容缺失;2. 语句不通顺,语病多;3. 字数远不足 150 字,或严重改变故事原意。
范文示例 略。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