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2025年秋统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综合提优卷B
梯级创新与素养提升 时间:90分钟 满分:100分
班级: 姓名: 成绩:
再高的山,一步步努力也能登顶;再矮的山,不迈开双脚也无法征服。下面让我们迈开步子,一起登上知识的高峰吧!
活动一 分享生活日记
一、读语段,按要求完成练习。(18分)
jià rì( )里,爷爷带我pān( )登黄山天都峰。起初,我激情满怀,脚步轻快地走在山路上。然而,当看着望不到尽头的shí jí( )时,我的激情渐渐消退,shēn qū( )也愈发沉重,感觉失去了继续爬的lì liàng( )。爷爷见状,笑呵(hē hā)呵地摸着我的(辨 辨)子,分明是看出了我的退缩,便说:“乖孙女,我们来爬山是为了征服自己,不是为了征服山峰。你看爷爷 nián jì( )很大, 依然脚步轻盈。只要保持乐观,没有什么征服不了的。加油!”在爷爷的gǔ wǔ( )下,我重新振作了起来,抓住铁liàn( )继续往上爬。最终,我们登上了山顶,拍了一张相(xiāng xiàng)片作为jì niàn
( )。站在顶峰,俯敢云海,我有一种雄鹰(博 搏)击长空、傲视天下的感觉。那一刻,深刻体会到了爷爷所说的话的含义。
1.根据拼音写字词。(8分)
2.用“√”画出括号里正确的字或加点字的正确读音。(4分)
3.在语段横线处填人合适的关联词。(2分)
4.加点词“分明”有两种解释:①清楚;②明明,显然。该词在语段中应选择第 种解释。请你用另外一种解释写一个句子:
。(2分)
5.画“ ”的句子有语病,请你写出修改后的句子。(2分)
活动二 品析语言文字
二、选择正确的答案。(填序号)(10分)
1.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最合适的一项是( )
“老先生八十高龄了,居然能爬到顶峰,真让人敬佩。”句中的“居然”一词可以替换成近义词“ ”,同样给人 的感觉。
A.果然 不出所料 B.竟然 理所当然
C.忽然 出乎意料 D.竞然 出乎意料
2.下列句子表达的意思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我难道不应该否定他的做法吗
A.我不应该否定他的做法。 B.我不应该肯定他的做法。
C.我应该肯定他的做法。 D.我应该否定他的做法。
3.下列对句子运用的描写方法判断有误的一项是( )
A.猎狗慢慢地走近小麻雀,嗅了嗅,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动作描写)
B.老爷爷笑呵呵地说:“谢谢你啦,小朋友。”(神态、语言描写)
C.我站在天都峰脚下抬头望:啊,峰顶这么高,在云彩上面哩!我爬得上去吗
(语言描写)
D.他拿起我的小木船,使劲摔在地上,用脚踩了两下,一把抓起书包,头也不回地走了。(动作描写)
4.将下面的句子插人语段中,位置最恰当的一项是( )一些文人雅士甚至隐居于此,与九日山为伴。
①九日山位于泉州南安丰州镇,是泉州的名山胜地。②该山历史悠久,作为泉州港千年航标,九日山的摩崖石刻默述着闽南作为宋元东方第一大港的盛世光景。③自唐以来,多少文人墨客登临、题诗,留下了大量的文学作品。④这些历朝历代的故事印证了九日山有着悠久历史和深厚的文化积淀。
A.①②之间 B.②③之间 C.③④之间 D.④之后
5.如何把一件事情写清楚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把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交代清楚。
B.可以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记录下来。
C.只需把事情发生时的人物交代明白,时间和地点没必要交代。
D.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把事情写清楚。
活动三 体会写法精妙
三、回顾课文,按要求完成练习。(10分)
1.突然,一只老麻雀从一棵树上飞下来,像一块石头似的落在猎狗面前。它挖掌起全身的羽毛,绝望地尖叫着。
(1)画“ ”的部分把老麻雀比作 ,形象地写出了老麻雀往下飞时
的状态,也能看出它当时 的心情。(3分)
(2)作者在描写时调动了自己的感官,他看到的是 ,听到的是 。(2分)
2.《爬天都峰》一文中,作者没有把重点放在爬天都峰的过程上,而是侧重叙述了 ,这样的安排有助于表达
的主题。课文第6自然段中的省略号省略了“我”爬山的过程,请你想象“我”爬山的姿态,写在下面的横线上。(5分)
活动四 链接多彩生活
四、阅读亮亮的暑假日记,完成练习。(9分)
8月10日 星期日 晴
我沿着声音寻去,发现一只小鸭子躲在箱子后面,无地自容地拍打着小翅傍。我左手拉开箱子,右手轻轻一抓,这只软软的热热的小鸭子便落入我的手里,而后被我抱在怀中揽进怀里。
1.这则日记中共有3处语病,请用修改符号修改。(3分)
2.这则日记中描写了“我”的一些连续动作,找出来并整理到下图中。(3分)
3.暑假中,你有哪些有趣的经历 照样子,用连续的动词写一写,还可以用上表示先后顺序的词语。(3分)
五、仔细看图,发挥想象,把图片的内容说清楚。(3分)
活动五 感受表达特点
六、阅读短文,完成练习。(20分)
风筝往事(节选)
①我的第一只风筝是用旧报纸糊的,非常简陋。把报纸裁成一个正方形,然后把竹棍绑成十字形骨架糊在方形报纸上,再把线绑在十字竹架的中间,一个简易的风筝就做好了。我还清楚地记得那天晚上和姐姐两个人放风筝的场景。我举着风筝,姐姐拿着线,然后我喊一声“跑”,姐姐就往前冲,我的手轻轻一松,风筝就飞了起来,我高兴得手舞足蹈。那个晚上整个大院里就是我们两个小丫头的喊声、跑步声,还有风筝从半空中掉下来摔在地上的声音。
②后来等我长大一些,开始上小学的时候。有一次,学校组织春游,让大家放风筝,但是要求我们每个人要自己做一个风筝,然后再比谁放得最高。那天我回家后,就按照姐姐教我的方法,用旧报纸做了一个风筝,结果当我把风筝拿给爸爸看时,爸爸笑道:“这么简陋的风筝,风大一些的话就很容易被吹破。”
③接着,爸爸找了些旧海报,教我做了一个蝴蝶的风筝。我当时自豪极了,觉得自己的风筝一定是最棒的。果然到了学校,大家都说我的风筝很漂亮。可是,也是因为是海报做的风筝,所以比较重。当别人的风筝已经飞到云里躲起来的时候,我的风筝还在地上飞不起来。虽然老师给我发了一朵小红花,奖励我的风筝是最漂亮的,但是看着自己的风筝没法飞起来,我还是非常沮丧。我盯着地上那只蝴蝶风筝,小心翼翼地捡起它,回到家我就把那只蝴蝶风筝珍藏了起来。
④后来我慢慢长大,也就很少去放风筝了。记忆中最后一次放风筝是和爸爸在江边。那天风和日丽,非常适合放风筝。爸爸让我跑,他拿着风筝,一次又一次,风筝终于被我们放起来了。爸爸教我收线、放线,我看着自己的风筝终于飞到空中,并且越飞越高,心中的成就感无法言喻。回到家后我把这个风筝和蝴蝶风筝放在一起,珍藏到我的书柜里。
⑤这些风筝我会一直好好珍藏。(有删改)
1.阅读短文,梳理内容。(8分)
(1)说说短文写了关于风筝的哪三件往事,用简洁的话概括出来。(4分)
(2)根据提示,思考文章是如何把“学校组织大家放风筝”这一往事写清楚的,完成下面的思维导图。(4分)
2.根据提示,赏析第①自然段画“ ”的内容。(2分)
第①自然段画“ ”部分是对“我”和姐姐的 描写,这句话写出了“我”和姐姐一起放风筝时 的心情。
3.新思维开放探究)阅读第③自然段画“ ”的句子,想象一下当爸爸看到“我”的沮丧神情时,会怎样安慰“我” (4分)
4.下列关于文中爸爸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
A.严厉苛刻,批评“我”做的风筝不达标。
B.心灵手巧,用旧海报做出漂亮的蝴蝶风筝。
C.细心体贴,保护“我”的自尊心,教“我”做风筝,陪“我”放风筝。
D.耐心十足,最后一次在江边放风筝,一次次尝试助风筝飞起。
5.文章最后为什么说“这些风筝我会一直好好珍藏” (4分)
活动六 运用习作方法
七、习作。(30分)
校园里发生着各种各样让人激动的事情。其中,哪件事情让你心潮澎湃,至今难以忘怀呢 请你用心回想,并结合自身经历写一写。
要求:①按照一定的顺序,把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写清楚;
②题目自拟,不少于350字。
参考答案
一、1.假日 攀 石级 身躯 力量 年纪 鼓舞链 纪念
2.hē 辫 xiàng 搏
3.虽然但
4.②示例:他对待朋友非常热情,对敌人则毫不留情,可以说是一个爱憎分明的人。
5.那一刻,我深刻体会到了爷爷所说的话的含义。
二、1.D 2.D 3.C 4.C 5.C
三、1.(1)一块石头 又猛又快 紧张、急切
(2)老麻雀奋不顾身飞下来保护小麻雀的样子老麻雀因又急又怕发出的绝望的尖叫声
2.爬山前后的人物对话 面对困难要树立战胜困难的勇气和信心,要善于从别人身上汲取力量 示例:我紧紧抓住铁链,小臂用力,带动整个身子上升,同时双脚小心翼翼地踩着石阶,生怕一不小心打滑摔倒,豆大的汗珠儿不住地从额头上冒出来。
四、1.①把“无地自容”改为“无可奈何”。②把“傍”改为“膀”。③删去“抱在怀中”或“揽进怀里”。
2.寻 拉 抓
3.示例:暑假的时候,爷爷带我去钓鱼。我学着爷爷的样子,先将鱼饵挂在鱼钩上,然后握着鱼竿轻轻一甩,结果钓鱼线非但没被甩出去,反而缠在了我的帽子上。爷爷坐在一旁,忍不住笑了起来。
五、示例:爷爷过生日时,全家人聚在一起,摆开宴席为他庆生。本应热闹的饭桌前,年轻人却纷纷玩起了手机,要么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要么两两专注交谈,都没有一个人陪爷爷说说话。爷爷望着满桌的饭菜叹了口气,落寞地走开了。
六、1.(1)“我”和姐姐用旧报纸糊风筝并在大院里放风筝。“我”和爸爸在江边放风筝。(2)爸爸指出用旧报纸做的风筝太简陋,易被风吹破。“我”的蝴蝶风筝因太重飞不起来,老师因“我”的风筝最漂亮奖励“我”一朵小红花。
2.动作 兴奋、喜悦
3.示例:孩子,没关系!咱们做的蝴蝶风筝虽然没飞起来,但大家都认可这是最漂亮的风筝,不也值得自豪吗 下次爸爸教你用轻薄的塑料布做一只凤凰风筝,一定会是既漂亮又能飞得高的风筝。
4.A
5.因为这些风筝不仅承载着“我”童年放风筝的欢乐时光,还凝聚着爸爸对“我”的教导与陪伴,它们是“我”成长中美好回忆的情感寄托,所以“我”会一直好好珍藏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