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雄县第一中学2025-2026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生物试卷
一、单选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血浆渗透压的大小主要与蛋白质有关 ②细胞不仅依赖于内环境,也参与了内环境的形成和维持 ③生物组织匀浆中缓冲对(如HPO42-/H2PO4-)能使溶液pH稳定不变 ④在分子水平上存在细胞的分裂和分化的稳态 ⑤心肌细胞内的CO2浓度高于其生活的内环境
A.②③ B.②⑤ C.①②⑤ D.①③⑤
2.关于人体的内环境与稳态,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手掌上水疱的形成和消失说明内环境中物质是不断更新的
B.CO2是细胞呼吸产生的废物,不参与维持内环境的稳态
C.载体蛋白的磷酸化与去磷酸化发生在内环境中
D.在组织液渗透压的形成中,蛋白质的作用大于Na+和Cl-的作用
3.细胞作为一个开放的系统,可以直接与内环境进行物质交换。下图表示正常人体内细胞与内环境之间物质交换的示意图,其中①②③④表示体内的液体成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①中含有胰岛素、血浆蛋白、CO2等物质
B.长期营养不良导致②液渗透压减小,①液增多
C.葡萄糖氧化分解成丙酮酸的反应发生在内环境中
D.人体的内环境是由①②③④组成的
4.据报道,美国某法庭判决“酸碱体质理论”的提出者赔偿一名癌症患者1.05亿美元。该理论的主要意思是①人的体质有酸性与碱性之分,酸性体质是“万病之源”;②人若要想健康,应多摄入碱性食物。有些癌症患者受此理论影响,不去医院进行正规治疗,而寄希望于注射碱性物质以达到治愈目的。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
A.体内细胞产生的代谢废物只能通过泌尿系统、呼吸系统途径排到体外
B.参与维持pH的缓冲物质有、、等离子
C.生物体的理化性质总是稳定在一定范围之内,因此人体的稳态不会遭到破坏
D.人体各器官、系统协调一致地正常运行,这是维持内环境稳态的基础
5.下图表示三种不同 pH 条件下血红蛋白与氧气结合情况。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注:氧结合血红蛋白的比例可反应血红蛋白与氧气的亲和力)
A.曲线①②③可分别表示安静、活动和高强度运动时的检测结果
B.氧水平低于40mmHg时,氧水平小幅度下降不利于向周围组织供氧
C.由图可知,在肺部当 CO2被呼出体外后,血红蛋白与氧结合能力增强
D.实验结果说明 pH 通过影响血红蛋白的功能而参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
6.与肌肉注射相比,静脉点滴因能将大剂量药物迅速送到全身细胞而疗效显著。图中a、b、c为内环境的相关组成(其中b为血浆)。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静脉点滴的葡萄糖溶液需要与细胞内液的渗透压相同
B.胃炎治疗药物静脉点滴运输至胃细胞的主要途径:血浆→毛细血管壁→组织液→胃细胞
C.正常情况下,a少量被毛细血管吸收进入b,大量被毛细淋巴管吸收成为c
D.静脉点滴一定浓度的血浆蛋白溶液有助于缓解因营养不良引起的组织水肿
7.人体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离不开内环境。下图为人体细胞与外界环境进行物质交换的过程示意图,a~c代表内环境的组成成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abc的化学成分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即为内环境稳态
B.c与ab相比,最主要差别在于c中含有较多的蛋白质
C.b是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D.一般情况下,a中的CO2浓度高于b中
8.在野外草地玩耍时,旁边的草丛里突然窜出一条蛇,于是你非常紧张: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假期,当你在电影院观看电影《长津湖》时,你也会出现紧张、心跳加速等。这些情感的变化均是与神经调节有关。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①紧张、心跳加快与自主神经系统有关,其包括传入神经与传出神经
②碰到蛇后,出现心跳加快、呼吸急促,此时交感神经占优势地位
③看电影过程中,紧张情节出现时心跳加速,此时副交感神经兴奋
④ 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对同一器官起作用,有利于机体适应环境
⑤ 紧张时,交感神经兴奋,使支配内脏器官的活动均加强
⑥ 副交感神经兴奋有利于维持安静状态下的机体稳态
A.①⑤⑥ B.②④⑥ C.②③⑤ D.①③④
9.瞳孔开大肌是虹膜内环绕瞳孔排列的平滑肌,其收缩时,瞳孔扩张可以调节瞳孔的大小,控制进入瞳孔的光亮,控制其收缩的机制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面部皮肤感受器脑干脊髓(胸段)瞳孔开大肌
A.传出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瞳孔开大肌属于反射弧中的效应器
B.直接刺激传出神经引起瞳孔扩张属于非条件反射
C.所有生物对外界刺激都有反应,但不是所有生物都具有反射弧
D.脊髓属于中枢神经系统,传出神经属于外周神经系统
10.夏季被蚊虫叮咬后人们会感觉到痒,并引起“抓挠行为”,其产生的疼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痒觉。研究发现痛觉和痒觉既存在各自特定的传导通路,也存在一些共同的信号通路,其部分机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士兵站岗时蚊虫叮咬感觉到痒,但未引起“抓挠行为”,此过程属于条件反射
B.疼痛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痒觉,推测神经元c是一种抑制性神经元
C.痛觉感受器兴奋,相关神经元释放Glu,c神经元对Cl-通透性增强
D.刺激皮肤痛觉感受器,能检测到a、b、c三个细胞发生膜电位变化
11.如图一为坐骨神经—腓肠肌实验,其中电流计放在传出神经纤维的表面,图二是某反射弧的部分结构。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刺激图一中的①,会引起肌肉收缩,且电流计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
B.刺激图一中的②,会引起肌肉收缩,且检测到电流计指针发生一次偏转
C.刺激图二中c点,电流计①指针不偏转,电流计②指针偏转两次
D.刺激图二中e点,电流计②指针不偏转,原因是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上
12.如图为躯体运动分级调节示意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躯体的运动受大脑皮层以及脑干、脊髓等的共同调控
B.大脑皮层发出的指令必须经过小脑或脑干才能传给低级中枢
C.下丘脑是最高级中枢,脑干等连接低级中枢和高级中枢
D.由图可知机体运动只与大脑皮层有关,与其他中枢无关
13.9月3 日举办的阅兵活动让人看后热血沸腾,激扬的国歌激起大家的爱国情感。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看到阅兵队伍心潮澎湃,这一过程不需要大脑皮层参与
B.跟唱时需调节呼吸频率,主要依赖小脑的协调作用
C.学会歌曲后能长期不忘,与神经元之间新突触的建立和强化有关
D.理解歌词含义需要大脑皮层言语中枢H区的参与,而跟唱则只需S区的调控
14.科研人员分别给三只大白鼠注射了Ⅰ、Ⅱ、Ⅲ三种激素,下表所示的是注射相应激素一段时间后出现的生理反应,据下表判断,Ⅰ、Ⅱ、Ⅲ三种激素的化学名称分别是( )
注射的激素 生理反应
Ⅰ 出现低血糖症状,甚至昏迷
Ⅱ 蛋白质合成加快,软骨生长明显
Ⅲ 呼吸、心率加快,体内产热量增加
A.胰岛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
B.生长激素、胰岛素、甲状腺激素
C.甲状腺激素、胰岛素、生长激素
D.胰高血糖素、生长激素、甲状腺激素
15.下丘脑分泌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不仅受甲状腺激素(TH)的长反馈调节,还受促甲状腺激素(TSH)的短反馈调节和TRH的超短反馈调节(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三种激素通过定向运输来抑制TRH分泌
B.TH低于正常浓度时,可以促进TRH的分泌
C.与正常人相比,缺碘可导致TSH水平增加
D.下丘脑调节甲状腺分泌TH属于正反馈调节
16.人在夏季高温环境下从事体力劳动易引发中暑。热射病是中暑中最严重的一种类型,临床表现为皮肤干热及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异常,同时水分的大量丢失导致血液循环障碍等。为了维持脑和心脏最基础的氧气供应,机体会关闭皮肤血液循环,汗液分泌随之关闭,体温失去体温调节中枢的控制,机体核心温度迅速升高,超过40 ℃,进而导致器官系统损伤。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热射病患者的抗利尿激素分泌增多,尿量减少
B.热射病患者体温升高的主要原因之一是机体散热不畅
C.若热射病患者体温维持在40 ℃,则其体内产热量大于散热量
D.及时给机体降温、散热及补水是预防热射病的有效措施
二、解答题
17.如图表示内环境各成分及其与细胞间的关系,请回答下列问题:
(1)图甲中D、E处的名称分别是D 、E 。
(2)内环境也叫作细胞外液,其中图甲A的渗透压大小主要与 的含量有关。 (填“A”或“B”或“C”)是体内绝大多数细胞直接生活的环境。
(3)病人因呼吸受阻,肌细胞会因厌氧呼吸(无氧呼吸)产生大量乳酸,乳酸进入血液后,短时间内会引起血液pH值 ,乳酸可以与血液中的 发生反应,使血液的pH维持相对稳定。图乙中CO2只能从组织细胞中扩散到③而不能逆向扩散,其原因是 。
18.图甲表示膝跳反射的结构基础,A、B、C为突触,图乙为人体内传递兴奋的突触结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某一患者由于失足从高处坠落而受伤,受伤后,有排尿活动但不受控制,医生诊断为胸段脊柱脊髓受损,由此推测该患者 (填“有”或“无”)膝跳反射,大脑皮层 (填“有”或“无”)感觉。
(2)如果刺激图甲中1处,动作为踢小腿,则屈肌 (填“收缩”或“舒张”)。该过程不属于反射,原因是 。
(3)图乙中的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信号形式转变过程为 。突触后膜电位发生变化,从而使下一个神经元 。此过程中,兴奋的传递是单方向的,原因是 。神经递质为小分子化合物,但仍以胞吐方式释放,其意义是 。
(4)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老年性疾病,致病原因主要是突触间隙中乙酰胆碱含量缺乏,现有以下几种与神经调节有关的物质及其作用机理,可以使用物质_______(填序号)进行治疗。
A.河豚毒素:抑制Na+通道的打开
B.烟碱:与突触后膜上的乙酰胆碱受体结合,打开Na+通道
C.某种药物:抑制突触间隙中乙酰胆碱降解酶的活性
D.肉毒素:阻止运动神经细胞末梢乙酰胆碱的释放
19.动作电位的产生过程:神经纤维在安静状态时,其膜的静息电位约为-70mV。当它们受到一次阈刺激(或阈上刺激)时,膜内原来存在的负电位将迅速消失,并进而变成正电位,即膜内电位由原来的-70mV变为+30mV 的水平,由原来的内负外正变为内正外负。这样整个膜内外电位变化的幅度约为100mV ,构成了动作电位的上升支。但是,由刺激引起的这种膜内外电位的倒转只是暂时的,很快就出现了膜内电位的下降,由正值的减小发展到膜内出现刺激前原有的负电位状态,这就构成了动作电位的下降支,如图甲所示。图乙表示该离体神经纤维局部放大后膜内外电荷的分布情况。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分段分析图甲中电位变化情况:
①A点时,神经元的膜两侧电位是 ,形成原因是 。
②BC段时,神经元的膜电位为 (填“静息电位”或“动作电位”),形成原因是 。
③CE段时,K 通道打开,相应离子以 的方式大量外流,膜电位恢复静息电位。
(2)兴奋完成后,神经元快速恢复到初始状态,将内流的Na 运出细胞,外流的K 运进细胞,该过程的运输方式是 需要借助的蛋白类型是 。
(3)当降低细胞外溶液的K 浓度和降低细胞外溶液的Na 浓度时,对膜电位的主要影响是什么 。
(4)图乙中,②区域表示 (填“兴奋”或“未兴奋”)区。若①③未兴奋,则兴奋会向 (填标号)方向传导。兴奋传导方向与 (填“膜内”或“膜外”)局部电流方向相同。
20.如图1为人体中下丘脑参与的部分调节过程示意图,其中甲、乙为下丘脑中的神经分泌细胞;图3是人体的血糖调节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人体内神经纤维上兴奋传导方向与膜内局部电流方向 (填“相同”或“相反”);图1中临床上因为下丘脑损伤可导致ADH分泌不足,导致出现尿量增多的现象,则ADH是 激素。
(2)图1中人在寒冷环境中,乙神经分泌细胞兴奋性提高,其分泌的激素A是 。
(3)若图1中“下丘脑→激素A→腺垂体→激素B”过程调节着人体内性腺分泌性激素。某人下丘脑功能正常,但性激素含量不足,原因可能是 功能受损,临床上可通过给患者注射 来进一步诊断病因。
(4)据图3分析,正常人的血糖平衡是由 共同调节的结果;图中激素a是 ,激素a、b在调节血糖的过程中相互间表现为 作用。
(5)胰岛A细胞和胰岛B细胞在生理功能上存在稳定性差异的根本原因是 。
三、实验题
21.甲状腺激素在促进机体新陈代谢和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为了研究动物体内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和调节机制,某研究小组进行了下列相关实验。
实验一:将一定量的放射性碘溶液经静脉注射到家兔体内,一定时间后测定家兔甲状腺的放射性强度。
实验二:把家兔随机分为甲、乙、丙三组,分别测量三组家兔血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给甲、乙、丙三组家兔分别经静脉注射一定量的生理盐水、甲状腺激素溶液、促甲状腺激素溶液,一定时间后再次分别测量三组家兔血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
(1)实验一中,家兔甲状腺中检测到放射性,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
(2)根据实验二推测,甲、乙、丙三组家兔前后两次测量对比,血中甲状腺激素的含量不变的是 ,升高的是 ,降低的是 。
(3)根据实验二推测,甲、乙、丙三组家兔第二次测量对比,丙组甲状腺激素的合成量 (填“大于”或“小于”)甲组。乙组和丙组甲状腺激素的合成量 (填“相同”或“不相同”),原因是 。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答案 B A A D B C C B B B
题号 11 12 13 14 15 16
答案 B A C A C C
17.(1) 消化系统 泌尿系统
(2) 蛋白质和无机盐 B
(3) 下降 NaHCO3 由于CO2产生于组织细胞中,其含量多于组织液③(细胞内浓度高于细胞外),且CO2的跨膜运输方式为自由扩散,所以CO2不能从组织液进入组织细胞
18.(1) 有 无
(2) 舒张 没有经过完整的反射弧
(3) 化学信号→电信号 兴奋或抑制 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 短时间内使神经递质大量释放,从而有效实现神经兴奋的快速传递
(4)BC
19.(1) 内负外正 K 外流 动作电位 Na 内流 协助扩散
(2) 主动运输 载体蛋白
(3)降低细胞外溶液的 K 浓度会使静息电位绝对值增大,降低细胞外溶液的 Na 浓度会使动作电位峰值降低
(4) 兴奋 ①③ 膜内
20.(1) 相同 抗利尿
(2)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TRH
(3) 腺垂体或性腺 激素B(促性腺激素)
(4) 神经—体液/神经—激素 胰高血糖素 相抗衡
(5)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21.(1)甲状腺吸收碘合成甲状腺激素
(2) 甲组 丙组 乙组
(3) 大于 不相同 乙组注射外源甲状腺激素,使甲状腺激素分泌减少,丙组注射促甲状腺激素会促进甲状腺激素的分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