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快乐读书吧:笑与泪,经历与成长《童年》整本书阅读指导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四单元快乐读书吧:笑与泪,经历与成长《童年》整本书阅读指导教学设计
格式 docx
文件大小 36.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5-10-21 18:49:50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童年》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审美创造.通过“阅读封面猜内容”“了解作者知影响”等活动,产生阅读三本小说的兴趣。
2文化自信.通过品读片段,初步感知故事情节,了解故事内容。
3思维能力.借助图表支架,自主规划、制定个人阅读计划,自主阅读三本小说。
【教学重点】
了解故事内容,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活动,小说生动的故事情节,典型的环境描写等感受人物形象。
【教学难点】
能自主规划、阅读小说。
【教学准备】
学生:《童年》这本书(推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快乐读
书吧 名著阅读课程化丛书》)
教师:认真阅读这本书;设计阅读计划表、读书记录卡。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走进“快乐读书吧”,了解推荐书目
1.谈话导入。
(1)出示学生们以前在学校的生活照片,一起回忆童年的欢乐
时光。
(2)教师引导:孩子们,六年级已经是小学的最后一个年级,我们六年级将收获一个更加成熟的自己,同时也将与童年告别。我们每一个人都有着一份童年的回忆,会伴随我们的一生。那么,你们有没有哪些令你特别难忘的童年记忆?
(3)教师引导:如果老师再给你们一点时间,你们每个人都能想起许多美好的回忆。在这个世界上,不是每个人的童年都如同你们一样欢乐幸福的,有一个人呀,他的童年可以同四个字来形容,那就是“人间地狱”,比如说,老师手中的这本书《童年》,他的主人公阿廖沙就是这样的一个人。
.阅读封面。
(1)依据书名预测:看这本书的书名,猜猜看,书里会讲什么内容呢?
(2)阅读“快乐读书吧”的简介验证预测。
(3)再读封面了解作者:仔细看看书本封面的作者、插图,你又获得了哪些新的信息?
预设:《童年》的作者是高尔基,前苏联文学奠基人,20世纪俄罗斯文学的杰出代表本书是他的自传体小说三部曲中的第一部。
(3)介绍什么叫自传体小说?
.小结激趣:看来这本小说来历不凡,堪称经典,让我们先睹为
快吧。
二、共读教材呈现的《童年》片段,习得阅读方法
1.方法一:关注小说的人物。
《童年》这本书中围绕主人公阿廖沙写了很多人物,比如外祖父、外祖母、舅舅、工人格里高利、富有同情心的“小茨冈”等,我们可以利用人物圆环图来整理。怎么整理呢?我们先来读一读阿廖沙和外祖母第一次见面的情景。
那时我病得很重,刚能勉强起身。我清楚地记得,我病着的时候,开
始是父亲开开心心地照顾着我,后来他突然不见了,照顾我的人换成了外祖母,一个很奇怪的人。
“你从哪儿过来啊?”我问她。
她回答:“从上面来,从下城来,不是过来,是坐船来!人怎么能自己从水上过来呢,真是个小迷糊!
这真可笑,又是上又是下的,让人糊涂。上面,楼上住的是几个染了大胡子的波斯人,而地下室住了一个卖羊皮的黄皮肤卡尔梅克老头。下楼梯可以从扶手上滑下去,要是摔倒的话就滚下去,这我一清二楚。可是这关水什么事?简直都乱套了。
“我怎么就迷糊呢?”
因为你吵得人迷糊啊。”她说完也笑了起来。
(1)提问:读了这段话,你发现外祖母有什么特点?
预设:学生会说“亲切”“幽默”等,教师把学生对外祖母的评价写进第二环,把片段的事例简要概括写进第三环。
(2)提示:在接下来的阅读中,你还会读到很多的人,你可以把自己感兴趣的人的身份、特点和事例一一写进圆环里,这样将有助于你更好地读懂故事。
2.方法二:关注小说的情节。
(1)示范填写情节。
小说生动的故事情节往往会给我们留下较深的印象,也会让我们有所启发,在《童年》这个故事里,你将读到主人公阿廖沙的一路成长。你可以将关键的情节理一理,形成一条情节链比如上面这个片段主要写他病中的事,我们就可以概括为:生病。(2)阅读小说的结尾,概括情节。
①导语:后来的阿廖沙又发生了什么事呢?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我也认为我们活得还不错,这种街头生活,这种独立的生活;
不但我喜欢,伙伴们也很喜欢,他们在我内心激起了一种很深的感情,我总是惴惴不安地希望能为他们做点有益的事。
②学生阅读这段话,并尝试用简短的词语概括这一情节,写进情节链。
③小结:关注阿廖沙从三岁到十岁发生的一件件事,你定会对他有更全面的认识,也会对“成长”有更深刻的体会。
三、制订阅读计划,做好阅读记录
1.制订阅读计划
教师引导:按照我们六年级的阅读水平,一分钟可以读300个字,那我们规定每天至少读半个小时,写在我们的阅读计划里,这样也方便我们随时查看进度,如果你和其他同学进度差不多,那你们就可以围绕这本书交流交流。
附:
序号 第一 天 第二 天 第三 天 第四 天 第五 天 第六 天 第七 天 第八 天
页码
阅读 时间
2.阅读记录。
教师引导:不动笔墨不读书。阅读的过程中,同学们可以做好阅读记录,以方便书读完后的交流分享。可以使用读书记录卡的形式做记录,也可以用读书日记的形式来记录。在记录中可以写写当天所读的内容、读后的感受、产生的联想和疑问,还可以摘抄一些喜欢的语句。
附:
我的阅读记录卡 书名:《 》阅读者:
日期 页码 阅读感言:
日期 页码 阅读感言:
是否读完 口是口否
四、阅读方法总结,开启阅读旅程
阅读笔记绝不是简单的摘抄,可以将刚才老师教你的这些形式运用起来,当然,你也可以有更好的方式,只要是可以帮助你理解这本书,读懂这本书都可以,在分享课时,我们将自己漂亮的读书笔记拿出来时,我们的这堂课一定会更精彩。
从明天开始,你就可以开启你的阅读旅程了。
五、作业布置
有计划的阅读《童年》整本书,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做好阅读记录。
六、板书设计
《童年》
阅读封面,了解作者
关注小说人物、情节
制定阅读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