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培优】第一章声现象(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项培优】第一章声现象(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807.5K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10-21 19:33:0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项培优】第一章声现象
一、单选题
1.关于声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闻其声而知其人”主要是根据声音的响度来判断的
B.街道上的噪声监测仪是减弱噪声的专用设备
C.用大小不同的力先后敲击同一音叉,音叉发声的音调会不同
D.课堂上能听到老师讲课声,是由于空气能够传声
2.如图所示,这是声波的波形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乙的音调和响度相同 B.甲、丙的音调和音色相同
C.乙、丁的音调和响度相同 D.丙、丁的音色和响度相同
3.如图,关于声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
A.实验说明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
B.波形图说明音叉 、 发出声音的音色不同
C. 图中情景属于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
D.图中为了减少噪音,最好的方法是戴防噪声耳罩
4.下列实例中属于利用声音传递能量的是 (  )
A.医生用听诊器给病人诊断病情
B.通过声学仪器接收的次声波判断地震的方位
C.超声波加湿器把水打成小雾滴增加空气的湿度
D.盲人利用超声波导盲仪探测前进道路上的障碍物
5.“厦门三宝”之一的中华白海豚头顶有呼吸洞,可以通过瓣膜调节气流振动快慢,从而改变声音的(  )
A.音调 B.响度 C.音色 D.振幅
6.下列有关声现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最快
B.利用超声波清洗眼镜,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C.调节小提琴的琴弦松紧可以改变声音的音调
D.超声波的响度太大,超过人耳的听觉范围所以听不到
7.我们生活在—个充满声音的世界中,关于声音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B.声音是一种波,它可以在真空中传播
C.我们能够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是因为它们的响度不同
D.我们常说声音“震耳欲聋”,是指它的音调很高
8.学校附近的居民,早上总能听到喇叭播放的跑操音乐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音乐声是由于空气振动产生的
B.音乐声通过空气传入居民耳中
C.音乐声在空气中传播速度为3×108m/s
D.声音的音调可用音量旋钮调节
9.民俗谚语是我国劳动人民在生产生活中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了丰富的物理知识,下面谚语中,对应声现象知识理解正确的是(  )
A.“闻其声而知其人”是根据声音的音调判断出来的
B.“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说明声音可以传递信息
C.“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这里“高”是指声音的音色
D.“响鼓还需重锤敲”说明声音的响度和频率有关
10.在一个长1020m注满水的铸铁水管的一端敲一下,在另一端听到三次声音,第一次声音同第二次间隔0.48s,第二次声音与第三次间隔2.32s,已知当时空气中的声速为340m/s,则铸铁中的声速为(  )
A.5100m/s B.5600m/s C.4800m/s D.4300m/s
二、填空题
11.将耳朵贴在长铁管的一端,让另外一个人敲一下铁管的另一端,你会听到   次敲打的声音管中是空的,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在室内讲话比在旷野里响亮,这是因为在室内讲话,原声与   重合的原故。
12.如图所示,接通电源,此时能听到电铃发出的声音.现用抽气设备逐渐抽出 其中的空气,听到的声音会逐渐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这里的 “声音”指的是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甚至最后听不到声音.这 个实验说明了声音的传播需要   .
13.无风扇笔记本电脑大大减弱了电脑散热时产生的噪声对使用者的影响 . 散热风扇产生的“嗡嗡”声是风扇转动带动空气   产生的,无风扇笔记本电脑在   处减弱了噪声 .
14.在设计、建造电影院时,为了减少回声对观众听觉的干扰和影响,应尽量   (选填“增加”或“减少”)四周墙壁对声音的反射,因此电影院内四周墙壁表面要采用   (选填“松软多孔”或“坚硬光滑”)的材料。观看电影时,电影声是通过空气,以   的形式传入人耳的。
15.如图所示,“曾侯乙编钟”是大家所熟知的一套大型编钟,用钟锤敲击编钟,编钟会因   而发出声音,轻敲或重敲编钟同一位置所发出声音的   (选填“音调”“响度”或“音色”)不同.
16.某短视频App是一款社交类的软件,某短视频的本质是将正常录制的音频和视频通过App软件以3倍的速度快速播放而达到“短”的目的,此时声波的频率也为正常声音的3倍。则某短视频播放声音的   比正常声音的高,声波传播速度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17.敲击鼓面,人们可以听到鼓声,鼓声是由鼓面   产生的,然后通过   传播到人的耳朵.
18.超声测速仪向障碍物发生时间极短的脉冲超声波,根据接收到的反射信号时间关系可以测量物体速度.如图所示,测速仪B向迎面匀速行驶的汽车A发生两次脉冲波的时间间隔为4.5s.发射第一个脉冲后1.4s收到反射信号,发射第二个脉冲后0.4s收到反射信号,则汽车行驶的速度   m/s.(超声波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为340m/s)
三、科普阅读题
19.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超声波指纹识别技术
传统指纹识别TouchID已成为智能手机的标配。随着黑科技超声波指纹识别技术SenserID的出现,屏下指纹的全面屏手机变得越来越普及。
与传统指纹识别不同,超声波指纹识别技术是通过发射超声波扫描紧贴屏幕的指纹,并根据接收到的反射超声波分析得出指纹的信息,进行比对解锁。超声波是频率超过人类听觉上限的声波,具有较强的穿透能力,能够穿透玻璃、铝、不锈钢、蓝宝石或塑料等。此外,超声波扫描能够不受手指上可能存在的污物影响,例如汗水、护手霜或凝露等,从而提供一种更稳定、更精确的认证方法。
(1)超声波是指频率高于   Hz的声波   (选填“能”或“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2)SenserID系统能置于手机内部,可以让超声波透过屏幕进行指纹识别,是因为超声波具有   的特点;
(3)超声波指纹识别是通过声波获取指纹的信息,以下各项应用中与此不同的是   ;
A.科技工作者利用声呐探测海底深度
B.技工利用超声波给金属工件探伤
C.医生利用超声波除去人体内的结石
D.渔民利用声呐探测大海鱼群
(4)SenserID系统利用了仿生学原理,它模仿了下列哪个选项的生物   ;
A.蝙蝠    B.蜘蛛     C.青蛙      D.猫
(5)SenserID系统向手指上若干个位置发射超声波,检测到被手指反射的信号时所需的时间随位置的变化情况如图1所示,由图可知这些位置指纹的大致形状,图2选项最符合的是   。
四、计算题
20.一辆汽车以15m/s的速度正对山崖行驶,鸣笛后2s听到回声,求:
(1)鸣笛处距山崖多远?
(2)听到回声时,距山崖多远?
21.为了测定声音在钢中的传播速度,取一长664米的钢轨,在其一端用铁锤沿钢轨方向敲击一下,在另一端听到两次声音。第一次响声是由钢轨传来的,第二次是由空气传来的,记录指出两次响声相隔的时间是1.87秒。如果当时声音在空气中的速度为332米/秒,求声音在钢轨中的传播速度。
五、实验探究题
22.微风吹过,金属管风铃发出悦耳的声音。小明想探究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与长度、直径的关系。他选取了材料与管壁厚度都相同、长度和直径都不同的三根直管,将它们用细线悬挂,敲击后,测出各自发出声音的频率,数据如下表:
(1)用刻度尺测量1号管长度如图所示,读数是   cm。
(2)三根管中音调最低的是   号。
(3)根据表中数据,能否得出“管子发出声音的频率随长度、直径的增大都会减小”的结论?请说明你的理由。
答:   (能/不能);
理由:   。
六、综合题
23.如图所示是一套大型青铜编钟,叫“战国曾侯乙编钟”,编钟有大有小,共六十五件。用钟锤敲击编钟,编钟就会发出声音。小刚想要用此乐器:
(1)研究响度与振幅的关系,他应该用   的力敲击   编钟。
(2)研究音调与频率的关系,他应该用   的力敲击   编钟。(以上均选填“相同”或“不同”)
24.下表是某些介质的声速 v
介质 v/(m·s-1) 介质 v/(m·s-1)
水(5℃) 1450 冰 3230
水(15℃) 1470 软橡胶(常温) 40 至 50
水(20℃) 1480 软木 500
海水(25℃) 1531 铁(棒) 5200
(1)分析表格信息,推断声速大小可能跟哪些因素有关?(只须写出两种)依据是什么?
声速大小可能跟   有关,依据是   ;   ,   。
(2)设海水温度为 25℃,在海面用超声测位仪向海底垂直发射声波,经过4s 后收到回波,计算出海水深度为   m
(3)真空中声速是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D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条件;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防治噪声的途径
2.【答案】A
【知识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3.【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声与信息传递;防治噪声的途径
4.【答案】C
【知识点】声与能量传递
5.【答案】A
【知识点】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6.【答案】C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条件;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声与能量传递
7.【答案】A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
8.【答案】B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声速
9.【答案】B
【知识点】音调、响度与音色的区分
10.【答案】A
【知识点】声速
11.【答案】两;固体传声比气体快;回声
【知识点】声速;回声及其产生
12.【答案】变小;响度;介质
【知识点】声音的传播条件;响度及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13.【答案】振动;声源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防治噪声的途径
14.【答案】减少;松软多孔;声波
【知识点】回声及其产生
15.【答案】振动;响度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响度及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16.【答案】音调;不变
【知识点】声速;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
17.【答案】振动;空气
【知识点】声音的产生;声音的传播条件
18.【答案】42.5
【知识点】回声测距离的应用
19.【答案】20000;不能;穿透力强;C;A;B
【知识点】超声波与次声波;声与信息传递
20.【答案】(1)解:由v= 可得,在t=2s的时间内,车行驶的距离:
s1=v1t=15m/s×2s=30m,
声音传播的距离:
s2=v2t=340m/s×2s=680m,
设司机鸣笛时车到山崖的距离为s,
则:2s=s1+s2,所以s= = =355m,
(2)解:司机听到回声车距山崖的距离:
s′=s﹣s1=355m﹣30m=325m.
【知识点】回声测距离的应用
21.【答案】解:因为声音在空气和钢轨中传播速度不同,所以在其一端用铁锤沿钢轨方向敲击一下,在另一端听到两次声音。
根据两次响声相隔的时间是1、87秒,利用 列式得:

解得: 。
【知识点】声速
22.【答案】(1)20.50
(2)3
(3)不能;探究长度对频率影响关系时未控制直径相同;探究直径对频率影响关系时未保持控制长度相同
【知识点】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控制变量法与探究性实验方案
23.【答案】(1)不同;相同
(2)相同;不同
【知识点】音调及音调与频率的关系;响度及响度与振幅的关系
24.【答案】(1)温度;声音在5℃、15℃、20℃的水中传播速度不同;介质;各类、声音在水、海水、冰、软橡胶、软木、铁(棒)等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2)3062m
(3)0
【知识点】声速;回声测距离的应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