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项培优】第三章光的折射,透射
一、单选题
1.如图描述了眼球在以一定视角观察某一物体时的情况.从图中可以看出,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像的大小是由视角决定的.如果视角大,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大,眼睛所看到的物体就大.下面四种情况,眼睛感到最长的物体是( )
A.站在20 m远的1.6 m高的人 B.18 m远的一棵1.7 m高的小树
C.20 m远的1.7 m高的栏杆 D.40 m远的1.8 m的竹竿
2.下列物理现象,其原理属于光沿直线传播的是( )
A.水中倒影 B.雨后彩虹 C.小孔成像 D.海市蜃楼
3.一束太阳光经三棱镜后,在棱镜另一侧的白纸屏上可形成一条彩色光带,如图所示。据此可知,一束红紫复色光沿AO从空气斜射入玻璃砖,发生折射,光路可能正确的是( )
A. B.
C. D.
4. 下面四幅图,能正确表示渔民在岸边看到水中的鱼的光路图是( )
A. B.
C. D.
5.如图是加湿器斜放在水杯中“变粗”情景,这种现象属于( )
A.光的直线传播 B.光的折射
C.光的反射 D.光的色散
6.如图的四种情景,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 )
A.树荫下的圆形光斑
B.斑马倒影
C.手影
D.日全食
7.为了防止森林火灾,在森林里不允许随意丢弃透明的饮料瓶,这是由于雨水进入饮料瓶在阳光照射下引起茅草等物体自燃,从而导致火灾发生,装有水的瓶子所起的作用相当于( )
A.平面镜 B.凸透镜 C.三棱镜 D.凹透镜
8.下列正确表示光从空气斜射到水面的光路是( )
A. B.
C. D.
9.下列光学现象及其解释正确的是()
A.图a中,漫反射的光线杂乱无章,因此不遵循光的反射定律
B.图b中,木工师傅观察木板是否光滑平整利用了光直线传播的性质
C.图c表示的是小孔成像情况,屏幕上出现的是物体倒立的虚像
D.图d表示太阳光经过三棱镜色散后的色光排列情况
10.许多家庭的门上都装有防盗门镜(俗称“猫眼”)。从室内透过防盗门镜向外看,可以看到来客的正立、缩小的像。由此可以断定,此时防盗门镜的作用相当于一个( )
A.凸透镜 B.凹透镜
C.凸透镜和凹透镜 D.玻璃砖
二、填空题
11.中国的诗词歌赋蕴含丰富的光学知识,“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酒中明月倒影是光的 (填“反射”或“折射”)形成的 (填“虚”或“实”)像,“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影子的形成是由于 。
12.如图是某人观察物体时,物体在眼球内成像示意图,则该人所患眼病是 ,矫正时应配制的眼镜是 透镜.
13.投影仪的镜头相当于凸透镜,来自投影仪的光通过镜头形成一个倒立、 的实像,平面镜的作用是 。
14.小花同学用手机拍摄景物时,在同种拍摄参数下分别拍摄到了如图所示的照片甲和照片乙,则拍摄照片 时手机与景物距离较近;照片乙是景物通过手机镜头成倒立、 的实像。
15.雨过天晴,地面上会出现建筑物的影子,影子是由于光的 形成的。通过地面上一层薄薄的积水还可以看到建筑物的像,如图所示,积水中建筑物的像是 (选填“虚像”或“实像”)。积水远看是薄薄的,一旦涉入水中,发现积水的实际深度比看到的深,这是因为光从水面进入空气时发生了 现象。
16.眼睛是心灵的窗户,我们要爱护自己的眼睛,长时间用眼姿势不对,容易患上近视眼,如图所示的 (选填“甲”或“乙”) 是近视眼看远处物体的成像情况,应戴 透镜制成的眼镜进行矫正。
17.如图,右侧为幻灯机,左侧为其原理图.当放映幻灯片时,物距 (填“大于2倍焦距”“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或“小于一倍焦距”),像距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倍焦距,成倒立、放大的 (填“实”或“虚”)像.
18.如图,一束光在空气和玻璃两种介质的界面处同时发生了反射和折射,此时折射角大小为 度。若入射角变为20°,则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夹角将 (选填“>”、“=”或“<”)110°。
三、科普阅读题
19.电脑中常用光电鼠标,其原理就是利用发光二极管照射移动表面(如图),反射光通过成像透镜成像于光学传感器上。鼠标移动时,传感器会连续拍摄鼠标垫表面所成的像,并利用芯片处理比较各个影像的数字信号,反馈到计算机,决定屏幕上的光标移动距离和方向。图中光学传感器、透镜、发光二极管等元件固定在鼠标内。
(1)当发光二极管的光照射在粗糙的鼠标垫上时会发生 (选填“镜面反射”或“漫反射”);
(2)当鼠标平放在鼠标垫上,成像透镜距鼠标垫7mm,光学传感器距成像透镜3mm,则在光学传感器上成 (选填“倒立”或“正立”)、 (选填“放大”或“缩小”)的实像;
(3)将鼠标离开鼠标垫一定高度后悬空向前移动时,电脑显示器上的光标并不移动,是因为像成在光学传感器的 (选填“上”或“下”)方,而且所成的像 (选填“变大”“不变”或“变小”)。
四、计算题
20.老花眼镜的镜片属于什么镜?若它的焦距f为0.25m,则该镜片的度数是多少?
21.如图所示,物体AB经凸透镜折射后所成像为A'B',已知AB的高为h,物距u,像距v,试用h1、u、v表示像高h2.
五、作图题
22.如图所示,A是水中的一个发光点,从A发出一条光线经平面镜反射后,反射光线通过B点,并在水面处发生折射.请画出入射光线、反射光线和折射光线的大致方向.
六、实验探究题
2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如图1所示,小明用高为4cm的发光体(由发光二极管组成)作为物体,把凸透镜固定在光具座50cm刻度线处不动。下表是小明记录的凸透镜成实像时的部分实验数据(数据记录时取整数):
实验次数 物距/cm 像距/cm 像高/cm
1 30 15 2
2 20 4
3 15 8
(1)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实验中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 cm。
(2)在第3次实验时,将光屏移到光具座 cm刻度线处,光屏上会出现清晰的像。此时,如果小明不小心用手指尖触碰到了凸透镜,光屏上 (选填“会”或“不会”)出现手指尖的像。
(3)根据实验数据推测,当把物体放在光具座“0”刻度线处时,物体通过凸透镜所成实像的高度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2cm。
(4)小明完成实验后,又找来一个装有水的圆柱形玻璃瓶,把一支铅笔放在玻璃瓶的一侧,透过瓶和水可以看到那支笔,如图2所示。将铅笔由靠近玻璃瓶的位置向远处慢慢移动的过程中,铅笔所成像的 (选填“长短”、“粗细”或“笔尖朝向”)一直不会有明显的变化。
七、综合题
24.小明在探究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如图所示
(1)实验时,小明应调整烛焰、透镜和光屏的中心在 ,以保证烛焰所成的像在光屏的中央.
(2)接着小明将蜡烛置于光具座的A点处,左右移动光屏上成 、倒立的实像(选填“放大”、“缩小”或“放大镜”),此时成像特点可应用在 上(选填”“照相机”、“投影仪”或“放大镜).
(3)若把蜡烛从A点向B点移动,烛焰所成像的大小将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若蜡烛移到C点,无论怎样移动光屏,在光屏上始终找不到像,原因是
25.如图2.132所示,两个薄凸透镜L1,L2平行放置,且主光轴重合,彼此间距为d,组成一个透镜组合。已知F1,F2分别为凸透镜L1,L2右侧的焦点,对应焦距分别为f1,f2, 试利用你所掌握的光学知识求解该透镜组的等效焦距f。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B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眼睛及其视物原理
2.【答案】C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光的色散
3.【答案】C
【知识点】作光的折射光路图
4.【答案】D
【知识点】光的折射规律
5.【答案】B
【知识点】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6.【答案】B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7.【答案】B
【知识点】透镜及其特点与分类
8.【答案】C
【知识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作光的折射光路图
9.【答案】B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光的反射;光的色散
10.【答案】B
【知识点】透镜及其特点与分类
11.【答案】反射;虚;光的直线传播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光的反射;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12.【答案】近视眼;凹
【知识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13.【答案】放大;改变光的传播方向
【知识点】光的反射;生活中的透镜
14.【答案】乙;缩小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15.【答案】光的直线传播;虚像;折射
【知识点】光的直线传播及其应用;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平面镜成像的原理、特点
16.【答案】甲;凹
【知识点】近视眼的成因与矫正办法
17.【答案】大于一倍焦距小于二倍焦距;大于;实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18.【答案】60;<
【知识点】光的反射定律;光的折射现象及其应用
19.【答案】漫反射;倒立;缩小;下;变小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20.【答案】解:老花镜的镜片属于凸透镜,因此它的度数是正数;先求出它的焦度,φ= = =4m﹣1,焦度乘100就是它的度数,因为凸透镜的度数是正数,所以为+400度.
【知识点】主光轴、光心、焦点和焦距
21.【答案】解:由图可知,△ABO∽△A B O,
则
已知AB的高为h1,物距BO为u,像距B O为v,则像高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22.【答案】解:如图所示:
【知识点】作光的反射光路图;平面镜成像的相关作图;作光的折射光路图
23.【答案】(1)10
(2)80;不会
(3)小于
(4)粗细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
24.【答案】(1)同一高度
(2)缩小 ;照相机
(3)变大 ;C点在一倍焦距以内,成虚像,虚像无法用光屏承接
【知识点】凸透镜成像规律及其探究实验;凸透镜成像的应用
25.【答案】如图2.133所示
作平行于主光轴的入射光线PA,与凸透镜L1交于A点,该入射光线被L1折射后,折射光线交L2于B点,光线AB的延长线通过L1右侧的焦点F1。对于凸透镜L2来说,光线AB是入射光线,我们通过下面的方法画出它经过L2后的折射光线:过L2的光心O2作平行于光线AB的虚线,该虚线交L1于C点。过L2的焦点F2作垂直于主光轴的虚线,交CO2于F2',则F2'即为透镜L2的一个副焦点,连接BF2',则光线BF2'即为光线AB经过L2后的折射光线。BF2'与主光轴交于F点,则F即为透镜组右侧的焦点。接下来反向延长光线BF,与射向L1的入射光线PA的延长线交于D点,过D点作凸透镜L,可知光线PA经过L1,L2两次折射的过程,与光线PA经过透镜L一次折射的过程完全等效,即透镜L是透镜L1,L2组合的等效透镜,透镜L的光心O点到F点的距离即为等效焦距。
由上述作图过程,知△DOF∽△F'F2F,则,△AO1F1∽△F2'F2O2,则,又O1A= OD,因此
接下来求出OO2即可得到等效焦距f的值:
由△BDA∽△BFF, 得,其中,又由△CO1O2∽△BO2F1,可知,则有,解得OO2=。因此,可求得组合焦距的值为或写成
由等效焦距f的表达式,当两个透镜紧贴在一起,即d=0时,上式简化为或。
【知识点】透镜的光路图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