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项培优】第五章物体的运动(含答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专项培优】第五章物体的运动(含答案)
格式 doc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试卷
版本资源 苏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5-10-21 20:42:0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专项培优】第五章物体的运动
一、单选题
1.2023年10月31日,神舟十六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博士乘组”航天员景海鹏、朱杨柱、桂海潮顺利完成五个月的太空任务安全回家了!如图是返回舱在打开降落伞着陆时的场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以地面为参照物,返回舱内的航天员是静止的
B.以返回舱为参照物,地面是静止的
C.以降落伞为参照物,返回舱是静止的
D.以舱内的航天员为参照物,降落伞是运动的
2.如图地图上PQ两地的一段公路线是一段曲线,要测出这段曲线的长度,你认为可取的方法是(  )
A.用直尺直接量出P和Q两点之间的距离
B.用直尺在曲线上从P点慢慢移到Q点,直接读出长度的数值
C.用一条细棉线使之与曲线完全重合,在棉线上标出曲线的起点和终点,拉直棉线后用直尺量出这两点之间的距离,即曲线的长度
D.用橡皮筋代替C选项中的细棉线,操作过程同C选项
3.明代诗人曾写下这样一首诗:“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在桥上走,桥流水不流”。其中“桥流水不流”这句的描述,从研究物体运动的角度来说选择的参照物是(  )
A.水 B.桥 C.桥上的行人 D.河岸
4.在公园的湖面上,小刚同学坐在航行的游船里观光,若说他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  )
A.湖岸 B.湖水
C.游船 D.岸上的建筑物
5.如图是小同同学在用刻度尺测量木块长度时的几种操作,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6.下列关于一些物理量的描述最接近实际的是(  )
A.中学生的身高165dm
B.我市今天气温为60℃
C.中学生百米赛跑的速度可达30m/s
D.我国的家庭电路电压为220V
7.坐在直升飞机上的驾驶员看见高楼楼顶在向上运动,若以地面为参照物,直升飞机(  )
A.向下运动 B.向上运动 C.静止不动 D.水平运动
8.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四次测量结果依次是74.4cm、74.3cm、74.5cm、74.3cm,则这一物体的长度应记作 (  )
A.74.38cm B.74.4cm C.74.5cm D.74.375cm
9.物体从A点出发,途径B到达C点,速度由快到慢最后停下,若AB=BC=4m,通过BC所用的时间为0.8s,那么物体从A到C的平均速度可能是(  )
A.6.5 m/s B.4 m/s
C.5 m/s D.以上答案都不可能
10.甲、乙两同学在同一地点沿平直路面同向步行,他们运动的路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下面说法中错误的是(  )
A.前4min乙同学速度比甲同学速度大
B.甲同学做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是0.5m/s
C.乙同学第4min后仍做匀速直线运动
D.甲、乙同学相遇时距起点240m
二、填空题
11.小刚同学用如图所示的方法测量细钢丝的直径,将细钢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32圈后用刻度尺测量,算出细钢丝的直径是   mm(结果保留一位小数),合   nm。
12.单位换算:
(1)360dm=   nm;
(2)72km/h=   m/s。
13.如图所示,物体A的长度是   cm。
14.如图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所测物体的长度是    cm。
15.小梦百米赛跑的成绩是15s,他的速度约为6.7 m/s。在计算速度时我们忽略的次要因素是   ,构建了   的模型。
16.图中刻度尺的读数方法正确的是   ,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测得物体的长度是   cm。
17.如图所示,在飞机的研制中,通常要利用风洞模拟飞机运行:即以人工的方式产生并且控制气流。用来模拟飞机周围气体的流动情况,并可量度气流对飞机的作用效果以及观察物理现象,将飞机模型放在风洞中不动,让风迎面吹来,可研究飞机高速行驶的情况,这说明运动和静止是   的。此时以地面为参照物,飞机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
18. 如图 5.23 所示, 长为 的轻质杆两端有两个小球 和 球靠在竖直墙壁上, 球与地面接触。开始时, 杆与两球均处于静止状态, 放手后 小球下滑, 小球右滑, 当杆与水平面成 角时 两球的速度 之比是   。
三、作图题
19.如图所示,图甲为匀速运动物体的路程 时间图象,请在图乙中画出该物体的速度 时间图象   
四、计算题
20.小明家到学校有一条600m长的平直马路,一次他从学校回家,开始以1m/s的速度匀速行走了4min,这时突然下起了大雨,他马上以3m/s的速度匀速跑回家。求:
(1)小明在前四分钟所走的路程;
(2)小明在后段所用的时间。
21.国道是连接我国大经济中心、港站枢纽、商品生产基地和战略要地的公路,具有全国性的政治、经济意义。如图为国道某直线路段上设置的一处测速仪,测速仪内有能发射和接收超声波的传感器。在汽车距离测速仪L=64m处远离测速仪方向匀速运动时,测速仪发出超声波0.4s后接收到反射回来的超声波信号。已知此路段限速为80km/h,超声波的速度为340m/s。
(1)当测速仪发射的超声波遇到汽车时,汽车距测速仪多远。
(2)计算汽车的速度。
(3)说明汽车在此路段是否超速?
五、实验探究题
22.快速骑自行车,我们会感到空气阻力,而且骑车速度越快
在一个无风的周末,小华和爸爸开汽车来到郊外一段人车稀少的平直公路上。小华打开汽车天窗,将如图所示装置固定在汽车车顶。爸爸依次以5m/s、10m/s、15m/s、20m/s的不同速度在平直公路上各匀速行驶一段距离
汽车速度v/(m s﹣1) 5 10 15 20
弹簧测力计示数F/N 0.1 0.5 1.1 1.9
(1)根据    ,可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大小    小车及挡板受到的空气阻力。
(2)实验装置中用小车而不是木块,并将其放在表面平滑的木板上,目的是减小    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3)分析上表中的实验数据可知,物体运动速度越大,所受空气阻力越    。
(4)实验完毕后,小华又进行了新的思考:空中下落的物体速度会增大,那么从足够高的高空下落的雨滴速度会不会一直增大
在老师的指导下,小华知道了:若雨滴所受空气阻力小于重力,则雨滴下落速度继续增大。
请你根据老师的上述指导和本实验结论并结合所学物理知识分析:一滴质量为5g的雨滴从高空下落时(假设在无风天气,雨滴下落高度足够大),所受到的最大阻力f=   N,此后雨滴做    运动(g=10N/kg)。
(5)你认为运动物体受到的空气阻力大小还与    有关。
六、综合题
23.2016年5月15日,南通终于进入了动车时代。如图是南通火车站站台上的动车,动车的速度可达200km/h以上,开通后大大缩短了列车从南通驶往其他城市的时间。除了在速度方面的优势以外,动车更加安全舒适,服务更加的人性化。如窗玻璃采用双层玻璃,乘坐时感觉到噪音很小。车厢之间的门可以自动开关,卫生间水龙头自动放水、热风干手机自动吹风。如表是某次乘坐动车的时刻表:
车次 出站﹣到站 类型 开车时间 到站时间 里程
D5454 南通﹣南京 动车组 06:24 08:46 284km
(1)动车组安装的热风干手机,手靠近时能自动启动,利用了红外线传感器。在使用时感觉到,起先手特别凉,好像只吹冷风,等手上的水快干时,才能感觉到吹的是热风。其实干手机一直吹的都是热风,产生上述感觉的原因是   ;
(2)小明坐动车从南通到南京,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km/h;
(3)一列长360m的动车沿直线匀速驶向正前方的隧道,动车全部在隧道内运行的时间是1min,在隧道内运行的平均速度是64.8km/h,则隧道的长度为   m。动车进入山洞隧道之前,需要鸣笛示警,由于洞口山崖对声的反射,司机鸣笛后可以听到回声。已知司机第一次鸣笛后4s听到回声,第二次鸣笛后2s听到回声,两次鸣笛的时间相隔为9.5s,则第一次鸣笛时动车距离山洞   m;
(4)交通部门常用测速仪来检测车速。测速原理是测速仪前后两次发出并接收到被测车反射回的超声波信号,再根据两次信号的时间差,测出车速,如图2甲。某次测速中,测速仪发出与接收超声波的情况如图乙所示,x表示超声波与测速仪之间的距离。则该被测汽车速度是   m/s(假设超声波的速度为340米/秒,且保持不变)。
24.为了研究“从静止开始滴落的水滴,在不同时间段的平均速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小林将这个问题简化为“研究水滴分别在0~0.2s、0.2 s~0.4 s、0.4 s~0.6s……的平均速度与时间有什么关系”?他使用医用输液系统、刻度尺、电子秒表展开了研究.使用如图所示的输液系统,以保持一段时间内滴出水滴的时间间隔相同。
(1)调节流速调节器,改变滴出水滴的时间间隔.不增加器材,请设计实验研究:当滴出水滴时间间隔长短改变时,每个水滴的质量是否发生变化?写出实验步骤、预测可以观察到的现象,并说明可得出的结论.
(2)小林从第 1个水滴离开针头 开始计时,到第 31个水滴离开针头按下秒表停止计时,读出秒表示数t1=6s,保持滴出时间间隔不变,然后他在针头正下方放置接水盘,调整接水盘底部到针头滴水口的高度h,使耳朵刚好听到前一个水滴滴在盘中的声音同时,下一水滴刚好开始下落。用刻度尺测量出h1=0.20 m,求此过程水滴下落的平均速度v1
(3)假如第(1)问实验结果证明:当改变水滴滴出时间间隔时,滴出水滴的质量几乎不变.请设计实验研究“水滴分别在0~0.2 s、0.2 s~0.4s……的平均速度与时间有什么关系”,写出实验步骤和平均速度的计算公式。
七、科普阅读题
25.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神奇的激光
激光是20世纪的重大发明,被称为“最快的刀”、“最准的尺”和“最奇异的光”。
激先是一种颜色单纯的光,激光器发出的光通过三棱镜后不会被分成不同颜色的光。
激光具有超强的能量密度,可以在直径几百纳米的范围内产生几百万度的高温。工地上,激光刀可切割坚硬和柔软的材料,对切割部位进行局部照射几秒钟便能切割好。激光刀还是外科医生的好帮手,用它做手术没有丝毫机械撞击,而且又快又精准,大大减轻了病人的痛苦,如血管瘤、脑部手术等。
激光单色性好、方向性强、测距精度高,使得测量人造卫星、月球等远目标的距离变成现实。宇航员在月球上安放激光反射器.激光器从地球向月球发射一个激光脉冲信号,月球上的反射器能够将激光脉冲原路返回,激光脉冲从发出到接收时间间隔为2.56s。
激光也被作为电影素材,在科幻电影《星球大战》中天行者使用的激光剑能怿放出一道长约1m的纯能量束,战斗时悄无声息。
(1)激光   是白光(一定/一定不/可能);
(2)激光刀在切割坚硬或柔软的材料时,材料所发生的物态变化可能是   ( 只需答出一种即可),此过程需要   热量;
(3)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是3×108 m/s,则月球与地球之间的距离为   m;
(4)如果《星球大战》中的激光剑剌向你,你可以利用   把激光挡回去,那么拿剑者将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答案解析部分
1.【答案】C
【知识点】参照物及其选择
2.【答案】C
【知识点】长度及其测量
3.【答案】A
【知识点】参照物及其选择
4.【答案】C
【知识点】参照物及其选择
5.【答案】C
【知识点】刻度尺的使用
6.【答案】D
【知识点】温度及温度计的使用与读数;长度的估测;速度与物体运动
7.【答案】A
【知识点】参照物及其选择
8.【答案】B
【知识点】长度及其测量;误差及其减小方法
9.【答案】A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10.【答案】C
【知识点】时间速度路程的图像分析
11.【答案】1.6;1.6×106
【知识点】长度及其测量
12.【答案】(1)3.6×1010
(2)20
【知识点】长度及其测量;速度与物体运动
13.【答案】3.50
【知识点】长度及其测量
14.【答案】1mm;3.80
【知识点】刻度尺的使用
15.【答案】速度的变化;匀速直线运动
【知识点】匀速直线运动特点
16.【答案】B;1mm;2.45
【知识点】刻度尺的使用
17.【答案】相对;静止
【知识点】机械运动;参照物及其选择;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18.【答案】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19.【答案】
【知识点】时间速度路程的图像分析
20.【答案】(1)解: 根据题意可知,以1m/s的速度匀速行走了4min,
则小明在前四分钟所走的路程为。
答: 小明在前四分钟所走的路程为240m。
(2)解:根据题意可知,小明以3m/s的速度通过的后段路程为,
则小明在后段所用的时间为。
答: 小明在后段所用的时间为120s 。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21.【答案】(1)解:当测速仪发射的超声波遇到汽车时,超声波传播的时间:
t= ×0.4s=0.2s,
由v= 可得,测速仪发射的超声波遇到汽车时的距离:
s=vt=340m/s×0.2s=68m
答:当测速仪发射的超声波遇到汽车时,汽车距测速仪68m
(2)解:汽车在0.2s内行驶的距离:
s′=s﹣L=68m﹣64m=4m,
汽车的速度:
v′= = =20m/s=72km/h
答:汽车的速度为72km/h
(3)解:由v′=72km/h<80km/h可知,汽车在此路段没有超速。
答:汽车在此路段没有超速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22.【答案】(1)二力平衡;等于
(2)摩擦
(3)大
(4)0.05;匀速直线
(5)物体的形状(或横截面积或风速)
【知识点】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23.【答案】(1)发生了汽化现象,在这一过程中,它要吸收热量
(2)120
(3)1440;760
(4)14.17
【知识点】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24.【答案】(1)解:将输液袋灌满水,调整流速调节器,使每秒滴出n滴,当水全部滴完时记录时间为t1;
将输液袋灌满水,调整流速调节器,使每秒滴出2n滴,当水全部滴完时记录时间为t2.
如果t1=2t2
说明水滴质量相等。
(2)31个滴水所经过的路程为s=(31-1)×0.20m=6m
水滴的平均速度
(3)第(2)问中每个水滴下落时间为0.2s,相当于通过第(2)问测出了0-0.2s的平均速度。
根据步骤(2)测量0.2-0.4s的平均速度:调整水滴滴出的时间间隔,使从第一个水滴到第
个水滴滴落时间t2=12s,则每滴水下落的时间为0.4s。
保持水滴滴出时间间隔不变,调整接水盘底部到针头滴水口的高度h2,使耳朵刚好听
前一个水滴在盘中的声音,下一个水滴刚好开始下落。
则0.2-0.4s的平均速度
后续实验步骤依次类推。
【知识点】测量物体运动的平均速度
25.【答案】(1)一定不
(2)熔化;吸收
(3)3.84×108
(4)平面镜
【知识点】光的反射;光的色散;速度公式及其应用
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
HYPERLINK "http://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同课章节目录